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辭職
【有線新聞】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辭職,她早前發表影片談及烏克蘭局勢時,背後有慶新年煙花燃放,因而受到抨擊,另外亦涉及多項政策或個人失誤。 她在影片中說:「一場戰爭正在歐洲中間激烈展開,我能從中得到大量特別的印象。」蘭布雷希特選在這個背景下談論烏克蘭局勢,有人指聽不到她說甚麼,亦有人認為她是在不適合的場合做不適當的事。 除了這件事,2021年底上任以來,還有多項言行舉止為人詬病,包括在去年年初烏克蘭備戰時,德國雖改變不提供軍事援助的立場,但蘭布雷希特當時宣布只會提供5千頂頭盔,做法受外界揶揄。戰爭爆發後,政府撥款一千億歐元加強軍隊裝備,但問題一直未有改善,亦令蘭布雷希特受批評。 這些失誤、不足或許並非完全是其個人責任,但去年5月,她濫用軍方直升機,讓自己和兒子乘搭往離島旅行,顯然涉及個人操守。國防部後來解釋,蘭布雷希特是前往視察部隊,其子的旅費是私人支付。 蘭布雷希特辭職,正值德國周五將聯同美國等盟友開會磋商對烏克蘭的重要支援,預計德國亦會受壓提供豹式坦克。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美國太空總署韋伯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系外行星 大小與地球相若溫度更高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去年啟用之後首次發現系外行星,大小跟地球差不多,但溫度比地球高得多。 去年才開始運作的韋伯太空望遠鏡近日再達成另一項成就,在漫長的探索旅程中發現它第一顆系外行星。位於南極座方向、距離地球41光年,發現的原理一如以往,因為行星不發光,韋伯望遠鏡最先發現的是附近會發光的恆星,之後長期觀察其亮度,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變暗,星光減少約千分之一,每次變暗歷時40分鐘,意味有顆行星圍著它公轉,每次經過前面都會遮擋星光,間接發現行星的存在,稱為LHS475b。星光暗了千分一也偵測到,靠的是韋伯的紅外線光譜儀,專家甚至憑這千分一變化,得知LHS475b的直徑和地球差不多,而變暗周期反映它公轉周期只有兩天,即LHS475b的「一年」相當於地球的兩日。 韋伯是現役望遠鏡中唯一有能力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氣層,暫時結論是LHS475b未必有大氣層,就算有也不是以甲烷為主,反而不能排除是純二氧化碳,而它的溫度比地球高數百度,預計到今年夏天,韋伯可以掌握更多線索。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尼泊爾空難|飛機黑盒已尋回 當局料找到倖存者機會微 周一定為全國哀悼日
【有線新聞】尼泊爾舉國哀悼最少68人死亡的內陸客機空難,當局相信找到生還者機會不大,客機的飛行記錄儀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已尋回。 網上流傳由失事客機乘客事發時拍攝的影片,據印度傳媒報道,這位印度乘客因求子心願達成 才到尼泊爾還願,行程中與朋友乘搭雪人航空這班機,降落期間畫面劇烈搖晃,之後見到濃煙和火光。 入夜後暫停的搜索行動,到周一早上繼續,多個警員、軍人和紅十字會人員等約300人到墜機位置善後。現場位處山谷及鄰近河道,增加搜救難度,要出動繩索,當局又派人潛入河中搜索。尼泊爾民航局證實,飛機黑盒和駕駛艙通話記錄器尋回,會送交調查人員。據報兩個儀器狀態良好,相信有助了解事故起因。 失事的雙引擎ATR72客機,載着68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包括15名外國人;周日由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飛往旅遊勝地博克拉年初才啟用的新機場。客機在當地早上10時30分起飛,原定航程只有27分鐘,在10時50分最後一次與地面聯繫,墜毀前沒發出求救訊號。 雪人航空取消周一所有航班悼念死難者,尼泊爾政府就將周一定為全國哀悼日。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烏克蘭大廈遇襲增至最少30死 澤連斯基批俄民眾沉默 北約:烏方將獲更重型武器
【有線新聞】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住宅大廈遇襲,增至最少30人死亡。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透露,烏克蘭有望很快從西方國家獲得更重型武器。 遭俄軍導彈空襲的翌日,烏克蘭第聶伯羅這座住宅大樓搜救行動持續。民眾帶同物資到現場,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援助,亦有人獻花悼念空襲中喪生的人。救援人員陸續以起重機清理瓦礫堆,並合力運走死傷者。 總統澤連斯基指仍有多人失蹤,但即使機會渺茫,救援人員亦會日以繼夜、全力以赴在瓦礫中搜救生還者。澤連斯基又在講話中以俄語批評俄羅斯民眾懦弱,對襲擊保持沉默,最終亦會成為恐怖分子目標。 俄羅斯國防部承認,上周六針對烏克蘭的軍事、基建設施發動連串導彈攻擊,命中所有指定目標,但沒提及第聶伯羅的民房。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接受德國傳媒訪問透露,烏克蘭不久後可望從西方國家獲得更重型武器;他形容戰事處於關鍵階段,因此提供獲勝所需的武器予烏克蘭至關重要。北約的烏克蘭防務聯繫小組周五將開會商討,協調向烏克蘭提供軍備。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南韓抱川市逾40車連環相撞疑因路面結冰
【有線新聞】南韓京畿道抱川市40多架汽車連環相撞,至少1死,多人傷。 警方和消防員趕到現場,當局出動拖車吊起損毀車輛,亦派員清理路面碎片。事發當地周日晚上九時多,位於首爾東北面約46公里的九里抱川高速公路,懷疑因為路面結冰,至少47架車連環相撞,包括1架巴士。1名40多歲女子送院後不治,另有最少20多人受傷送院。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英國倫敦警拘一男子 涉與機場包裹含鈾元素有關
【有線新聞】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上月發現包裹含有鈾元素,警方經調查後拘捕一名60多歲男子。 英國邊境管理局人員上月29日例行檢查時,發現一個盛載廢金屬的貨物包裹,含有少量具放射性的鈾元素,據報包裹來自巴基斯坦,經阿曼的航班抵達英國。 警方在當地上周六在英格蘭西北部柴郡,根據反恐法拘捕一名男子,他獲准保釋至4月。當局指仍在調查事件,暫時未見對公眾構成威脅。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克羅地亞貨幣庫納全面退出市場
【有線新聞】克羅地亞貨幣庫納停止流通,歐元成為當地唯一法定貨幣。 克羅地亞本月1日加入歐元區後,原有的貨幣庫納和歐元在14日的過渡期內同時流通,周日起流通28年的庫納正式停用。 克羅地亞中央銀行估計,由於貨幣更換,估計將回收約5億張庫納鈔票及5200噸庫納硬幣。基於環保理由,這批鈔票將被切割,轉化成公共建築工程的絕緣材料,而硬幣被熔化後亦會另作他用。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西班牙馬德里醫護示威 抗議地方政府削減公共醫療開支
【有線新聞】西班牙醫護人員示威,抗議地方政府削減公共醫療開支。 首都馬德里,數萬醫護周日上街遊行,他們高呼口號、手持橫額,抗議醫護人手短缺、地方政府削減公共醫療開支。 發起示威的工會稱,馬德里的人均收入在西班牙所有地區中最高,但人均基本醫療開支反而最少,又指每兩歐元的醫療支出,就有一歐元用於私營醫療機構。 馬德里自治區政府主席阿尤索批評左翼政黨為了在5月的地區選舉,獲取政治利益而發起遊行。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日本東京電力實驗指 經處理核廢水養比目魚 體內輻射濃度未增
【有線新聞】日本發生核電災難12年後,計劃今年春夏之間將排出經處理的核污水。東京電力為了證明這樣做安全,進行了飼養海產的實驗;他們指結果反映魚類體內聚集處理水後,輻射濃度並沒有提高,符合世衛飲用水的安全標準。 東電自去年9月底起,陸續在水糟飼養了扁口種比目魚,合共約800條,還有大約800個鮑魚及一些海藻類生物;分開多個不同環境條件飼養,包括每公升輻射活度約1貝可的普通海水、計劃排水濃度的每公升1,500貝可及預計排放後附近海水稀釋的水平,即每公升30貝可。 這些輻射都是來自氫元素的同位素氚,東電的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過濾核廢水後,仍會殘留這種帶有核輻射的同位素。飼養至今,只有一條比目魚死亡,是以普通海水飼養,並在體內發現寄生蟲。 至於體內累積輻射的情況,按照飼養過程的取樣量度,剛開始時輻射活度會陸續上升,相隔多天後便維持在1,000貝可左右,即低於處理水本身的活度;如把這些比目魚換到普通海水飼養,一、兩天內便會幾乎完全排出氚同位素,輻射水平甚至稍低於普通海水。相 實驗在10月底起又加入鮑魚飼養,至今有20多隻死亡,其中以處理水飼養的數量稍多於普通海水;但部分經專家分析後,相信是運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以色列多地示威下內塔尼亞胡續推司法削權改革
【有線新聞】以色列多地爆發萬人示威,反對右翼政府的司法改革,指控削弱法院權力將損害民主;但總理內塔尼亞胡立場強硬,稱新制度有助保障個人權益,表明會繼續推動改革。 在特拉維夫上周六數以萬計示威者冒雨走上街頭,在一片以色列旗海中,亦可見巴勒斯坦旗,凸顯示威者對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極右民族主義政府不滿。當地傳媒指當地至少有8萬人上街,耶路撒冷和海法亦有大型示威,反對新政府提出的司法改革。 方案提出容許國會透過表決,只要簡單多數,便可重新通過被最高法院推翻的法案,又賦權國會任命法官,並收緊政府法律顧問的權力。 輿論批評此舉大大削弱最高法院權力,威脅以色列的民主,質疑內塔尼亞胡可能會利用新制度,逃避纏身多年的貪污訴訟。連最高法院法官亦罕有開腔批評,指方案是「恣意攻擊司法制度」。不過這項備受爭議的司法改革,亦是推動內塔尼亞胡於上月大選成功回朝的主要政綱。 他在多地示威翌日的閣議上,強硬表明現行制度「應改則改」,指改革有助保障個人權益,恢復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指示內閣按計劃推行改革,爭取未來更大刀闊斧施政。
- i-Cable
- 2023年01月15日
尼泊爾雪人航空客機降落期間失事墜毀 至少40人死
【有線新聞】尼泊爾一架載有72人客機在西部降落期間失事墜毀,至少40人死亡,總理德烏帕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商討應對。 網上片段見到雪人航空ATR72客機在博克拉墜毀後,機身殘骸起火、冒出大量黑煙。航空公司指,客機載著68個乘客及4個機組人員,包括10個外國人,由首都加德滿都起飛,前往博克拉機場,當局出動軍人救援,預料遇難人數會上升。
- i-Cable
- 2023年01月15日
烏克蘭第聶伯羅住宅大樓遇襲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烏克蘭多處再遭炮轟,中部第聶伯羅一座住宅被炸毀,最少14人死亡,多人傷,各地基建亦成為空襲目標。英國首相辛偉誠承諾,將向烏方提供挑戰者2坦克。 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一座九層高的住宅大樓上周六遭俄軍導彈擊中,局部倒塌,多人死傷,消防員架起雲梯救出被困居民。搜救行動持續至夜晚,消防員繼續營救被困瓦礫的居民,多人合力鋸斷樹木,並推開嚴重損毀的車輛,協助救援人員搜索生還者。 俄軍新一輪導彈攻勢遍及烏克蘭各處,首都基輔、西部利沃夫、與東北部哈爾科夫的基建設施都成為目標,多個地區面臨停電。 接壤烏克蘭西南部的鄰國摩爾多瓦亦在境內發現俄羅斯導彈碎片,批評俄方發起的殘酷戰爭,再次直接影響摩爾多瓦,予以強烈譴責。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英國首相辛偉誠通電話,辛偉誠承諾,將向烏方提供十多架挑戰者2主戰坦克及額外火炮系統,會在未來幾日為烏克蘭士兵提供訓練。澤連斯基感謝英方的決定,認為能提升烏軍戰力,並向其他夥伴發出正確信號。 烏克蘭官員透露澤連斯基有意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前夕,到聯合國大會一個高層會議發言,但強調需先確保情況安全和考慮當時戰況。如果成行,將會是澤連斯基繼上月訪美後,俄烏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