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方濟各逝世|多國領袖向教廷致哀 意總理梅洛尼讚揚「偉大牧羊人」 意甲取消周一賽事
【有線新聞】全球各地紛紛悼念方濟各離世,與教廷關係密切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讚揚方濟各是偉大牧羊人,當地意甲聯賽取消周一的賽事,以表哀悼。 梵蒂岡鐘聲響起,宣告教宗死訊,不少信眾紛紛前往聖伯多祿廣場悼念,多國領袖亦發文致哀。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世界失去一位偉大的牧羊人,稱自己獲得教宗教導,會跟隨他尋求和平及共同福祉。天主教亦是菲律賓的最大宗教派別,總統小馬可斯表示方濟各是他一生中見過最好的教宗,不但以智慧領導教廷,且以開放的心對待弱勢社群。 在方濟各家鄉阿根廷,當地宣布全國哀悼7天,總統米萊曾批評方濟各是邪惡代表及社會主義者,但他指昔日分歧現時微不足道,對於可以親身認識教宗感到榮幸。 方濟各亦與美國新政府對移民等多項議題有分歧,美國總統特朗普簡短發文14字,表示希望方濟各安息,並獲得神的祝福。本身是天主教徒的副總統萬斯,則提及周日與方濟各會面時,對方明顯病情嚴重,又稱會永遠謹記教宗在新冠疫情初期,發表的美好講道。 方濟各生前亦經常關注俄烏戰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方濟各知道如何帶來希望,並為烏克蘭祈求和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讚揚方濟各任內積極推動俄羅斯東正教及羅馬教會展開對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南韓戒嚴|尹錫悅就內亂罪再次出庭受審 就拘捕議員問題與證人針鋒相對
【有線新聞】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就內亂罪再次出庭受審,就戒嚴期間拘捕國會議員的問題與控方證人針鋒相對。 尹錫悅到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應訊,在正式審訊前法官首次批准傳媒在開庭前拍攝,但在庭審過程仍然禁止。 尹錫悅一方盤問控方證人陸軍第一警備團團長趙成賢,是否曾經向下屬發出拘捕國會大樓內議員的命令,趙成賢否認,稱只是向警備團交代任務。尹錫悅一方又追問,戒嚴部隊是否應該攜帶空彈而非實彈,以顯示兵力是出於維持秩序的考量,趙成賢反駁說以安全目的,派出部隊只是事後的藉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中國印尼外長防長2+2會議 反對單邊貿易主義 將加速區內經濟一體化
【有線新聞】中國和印尼舉行外長防長「2+2」對話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議,雙方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貿易主義,將加速區內經濟一體化,共同維護產業和供應鏈穩定。 外長王毅:「雙方決定成立中國印尼全面戰略對話機制,統籌推進五大支柱的合作,我們同意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同黃金印尼2045願景深度對接,彼此助力、相互成就,雙方將深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壯大新質生產力的合作。」 王毅指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兩國海警部門將携手,為海上安全合作,雙方亦決定啟動全面戰略對話機制,深化各方合作,共同打擊跨境賭博、電信詐騙等罪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中方制裁涉港問題表現惡劣美國官員
【有線新聞】中方宣布制裁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及官員等,回應美方早前制裁6名中央和香港官員。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美國濫施非法單邊制裁,嚴重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違反國際法原則,中方對這種卑劣行徑予以強烈譴責,決定制裁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指美方在涉港問題上,採取的任何錯誤行徑,都將遭到中方堅決回擊和對等反制。美國國務院上月底,制裁6名中央和香港官員 ,包括中央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及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警務處前處長蕭澤頤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方濟各逝世|任內推動改革處理教廷性侵醜聞 簽臨時主教任命協議改善中梵關係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終年88歲。梵蒂岡稱他畢生向貧窮和遭邊緣化的人實踐福音價值,方濟各接替辭職的本篤十六世擔任教宗,是羅馬教廷首位來自美洲和耶穌會的教宗,任內最棘手是處理教廷性侵醜聞,而梵蒂岡與中國簽訂臨時主教任命協議,令中梵關係踏出重要一步。 久病初愈的方濟各在復活節彌撒儀式完結後,現身聖伯多祿廣場,在大殿露台向信眾致意問好,亦在文告中為戰亂地區祈求和平,信眾都祈求他早日康復。梵蒂岡突然宣布方濟各周一早上返回天家,讚揚他畢生致力事奉上帝和教會。 方濟各2013年接替辭職的本篤十六世擔任教宗,上任之初展現開明形象,曾對12億天主教徒發公告,呼籲包容離婚和再婚教徒,又稱可考慮任命已婚男性擔任神父。但令他最困擾的始終是神職人員性侵醜聞,部分持續數十年,重挫教會公信力,為了挽救教會形象,方濟各推動《天主教法典》,40年來最大改革修訂,神職人員對性犯罪知情不報可能會遭到免職,又廢除性侵保密條款,回應過往被指包庇神職人員的批評。 在他任內,梵蒂岡和中國簽訂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為梵中建立正式對話管道,但協議受到保守派天主教團體批評,方濟各將梵中對話比擬為冷戰時期與東歐國家對話,認為最終會為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教宗方濟各逝世 終年88歲 日前復活節彌撒後曾露面向信眾問好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終年88歲。 梵蒂岡稱,方濟各當地周一早上7點多返回天家,畢生致力事奉上帝和教會,教導人民以忠誠、勇氣和博愛精神,向貧窮和遭邊緣化的人實踐福音價值。方濟各日前在復活節彌撒儀式完結後,在聖伯多祿大殿露台向信眾致意和問好,祝願大家復活節快樂,又在文告中為戰亂地區祈求和平,同日又與美國副總統萬斯會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以哈戰爭|以軍認上月攻擊救援車隊犯專業過失 紅新月會拒接受報告
【有線新聞】以色列部隊上月在拉法附近攻擊紅新月會救援車隊,造成15人死亡。以軍承認有軍官犯下專業過失,強調無企圖掩飾事件,紅新月會拒絕接受報告。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醫護車隊上月前往拉法救援時遭以軍開火攻擊,8名紅新月會人員、6名加沙民防應急隊及1名聯合國近東難民救濟工程處人員,遺體一周後在亂葬崗尋回。 以色列公開初步調查報告,指軍方當時在敵對和危險環境下執勤,車輛快速駛近,認為是即時威脅,加上晚上能見度低,未能識別駛近的是救護車。否認無差別開槍,強調15名死者沒遭到行刑處決,而當中6人是哈馬斯成員。報告承認部隊有專業過失,行動偏離指令,亦未有完整和準確匯報。一名副指揮官被革職,另一名高級軍官接受紀律處分,強調沒隱瞞事件。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驗屍報告顯示大部分遇害紅新月會成員都是頭部或胸部中槍死亡。 紅新月會拒絕接受調查報告,說以軍最初聲稱車輛沒閃燈、形跡可疑,但遇害醫護身上尋回的手機片段清楚見到救護車一直閃燈,亦難以理解以軍為何迅速埋葬屍體。批評以軍自相矛盾、滿口謊言,為殺戮行為開脫,將責任推卸給現場指揮官,強調必須由聯合國機構徹查事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美防長開Signal群組分享攻擊胡塞武裝細節 國防部暫未回應
【有線新聞】美國傳媒報道,防長海格塞斯曾在通訊軟件Signal開設通訊群組,分享美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發動襲擊的細節,國防部暫時未有回應。 紐約時報引述四名知情人士指美國防長海格塞斯在通訊軟件Signal向一個包括其妻子珍妮弗、胞弟菲爾、私人律師帕拉托雷等13人的私人聊天群組,分享3月15日對胡塞武裝的攻擊行動,包括出動F/A-18大黃蜂戰機襲擊胡塞目標的時間表等細節。 報道又指菲爾和帕拉托雷均在國防部任職,但未知兩人為何要事前得悉美軍行動的細節,而珍妮弗則多次陪同丈夫出席與外國領導人舉行,涉及機密內容的會議而受到批評。據悉這次洩密內容與美國《大西洋》雜誌總編戈德堡披露的相同,但這兩宗事件的分別在於他是被白宮安全顧問華爾茲誤加入華府通訊群組。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則指新曝光的群組是海格塞斯在提名聽證會期間與盟友商討對策而成立,他往後仍在私人電話使用與成員溝通。國防部代理監察長正調查海格塞斯及其他國防部人員,有否根據局方指引和程序使用Signal這類軟件處理公務。 有前國防部發言人認為在通訊軟件群組洩密的情況接連出現,加上海格塞斯正大規模解僱國防部員工包括其高級顧問,令五角大樓陷入混亂,稱海格塞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尹錫悅就內亂罪再次出庭受審 法庭首次批准傳媒開庭前拍攝
【有線新聞】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就內亂罪再次出庭受審。 尹錫悅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應訊,出席第二場庭審,他在庭上不時望向檢察官,並與律師交談。法庭宣布基於公眾利益、知情權及過往案例,首次批准傳媒開庭前拍攝,但庭審過程仍然禁止。今場庭審將由尹錫悅一方盤問控方兩名證人,其中一人首次出庭時供稱,尹錫悅去年12月頒布戒嚴時,曾收到指示要拉走國會議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俄羅斯網紅惡搞菲律賓民眾後被捕 刑期料達24年 總統小馬可斯同狠批:殺雞儆猴
【有線新聞】有些網紅為求流量不惜作出爭議行為,一名俄羅斯YouTuber近日在菲律賓滋事後被捕,不但引起全國公憤,總統小馬可斯亦加入批評。 訂閱人數逾1,000萬的俄羅斯YouTuber Vitaly早前在菲律賓以一貫惡作劇風格拍攝,令不少民眾受害。「上得山多終遇虎」,Vitaly被捕落網,暫時不會驅逐出境,但他面臨騷擾及企圖盜竊等多項控罪。又涉嫌企圖搶奪保安的槍械,相信會羈留一段時間才宣判,刑期估計是24年。 總統小馬可斯亦「看不過眼」,形容對方瘋狂。指菲律賓人以有耐性和善良見稱,但外國人不能視此為弱點,藉機侮辱他們。小馬可斯:「我們大可以一笑置之,不誇談這些無禮行為,但這不代表政府會縱容,我們必須挺身對抗欺凌者。」小馬可斯批評部分外國網紅為求博取關注經常做非常過份的事,今次嚴懲Vitaly是殺雞儆猴。 Vitaly有多次被捕記錄,曾「亂入」2014年巴西世界盃決賽場地。這類網紅滋擾他人的行為近年變得常見,有評論認為東亞地區民眾受害更深,因為習俗上更須與陌生人友好相處和避免衝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世界轉一圈|墨西哥初創熱解塑膠變燃料 有科學家憂濫用科技「漂綠」
【有線新聞】回收塑膠並不容易,即使是普通的膠樽都須經過加工及嚴格分類處理,然而未經分類或特殊質料塑膠製品一般只能當成垃圾。 在墨西哥,有初創研發機器高溫密封加熱塑膠,分解成汽油、柴油及煤油等不同燃料,公司表示它們每周可以處理約1.5噸塑膠、生產約1,350公升燃料。使用熱解方法在無氧環境用超高溫加熱,令塑膠的長碳鏈聚合物裂解成包括燃料等較單純的碳氫化合物,加熱和冷卻過程約四小時。 整個過程利用丙烷加熱,當熱解過程開始,機器就會利用生產出來的燃料維持加熱狀態,降解過程的排放污染相對一般焚化塑膠低。機器能將塑膠分解成燃料等有用產品,如普及應用,塑膠廢棄物便不用再當作垃圾,更可成為燃料資源,公司未來期望擴大生產規模,處理更多塑膠廢物。 雖然機器有助解決塑膠污染,但有科學家擔心會變相鼓勵燃燒更多化石燃料,成為另一個污染源,甚至濫用科技為塑膠產業「漂綠」,誤導消費者,結果令塑膠生產變本加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南韓首爾住宅大廈懷疑被縱火 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南韓首爾有住宅大廈懷疑被縱火,至少1人死、11人傷。 大廈不斷冒出濃煙,冠岳區奉天洞一座樓高21層的住宅大樓早上8時多起火,火勢約一小時後受控。火警期間有人逃生時墜樓受傷,亦有人吸入濃煙不適送院救治。警方鎖定一名60多歲疑犯,正全力追捕,事發前附近亦有另一座大廈起火,將調查是否涉及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