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SpaceX星艦飛船第7次試飛 升空不久失聯解體 碎片致部分航班延誤、改道
【有線新聞】SpaceX星艦飛船試飛失敗,太空船升空不久失聯解體,墜落的碎片令佛羅里達州部分航班延誤或改道,行政總裁馬斯克相信不會影響下次試飛。 相隔近兩個月,星艦周四下午4時37分在美國得州發射場升空。約兩分半鐘後,星艦與超重型火箭推進器分離,並發動六個引擎。推進器按預定軌道返回發射塔,由機械臂回收、精準著陸。星艦繼續飛行約五分鐘,其中一個引擎熄掉,其他引擎亦陸續出現異常。至八分半鐘,只剩一個引擎仍能運作。「目前我們可以確認與飛船失聯。」 網上片段見到,在英屬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橙白交錯的碎片劃過上空。行政總裁馬斯克在社交平台轉發片段,指雖然不確定是否成功,但就保證充滿娛樂性。星艦解體的碎片令墨西哥灣一帶的航道大受影響,聯邦航空管理局指佛羅里達州多班航班平均延誤約一小時,亦有航班一度要改道,星艦今次事故未知會否影響下次試射時間。 SpaceX在網站表示,初步數據顯示飛船尾部著火,令星艦迅速解體,碎片墜落大西洋預定危險區域內。呼籲公眾若發現星艦碎片切勿拾取,應聯絡SpaceX或政府處理,會與聯邦航空管理局合作徹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洛杉磯山火|焚燒十日 至少四火場仍未受控 增至27死
【有線新聞】美國洛杉磯山火焚燒十日,至少四個火場仍未受控,增至27人死亡。 救援人員在太平洋帕利塞茲災區清理瓦礫,火場至今受控範圍不足三成,另一重災區阿爾塔迪納受控範圍則過半。山火至今造成逾萬棟房屋被焚毀,超過八萬人要撤離。消防部門指,現場的有毒廢物清理需時,呼籲受影響居民耐心等候,不要急於返回住所。又說灌救令山坡泥土鬆散,增加山泥傾瀉風險。國家氣象局指,下星期會再有強風,預料火勢會加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以哈戰爭|以色列安全內閣今日開會表決停火協議
【有線新聞】以色列和哈馬斯簽署停火協議,以方安全內閣今日開會表決通過方案。 以色列總理府發聲明,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以方談判代表與哈馬斯已取得共識簽署停火協議,安全內閣待談判代表回國後召開會議表決方案,而全體會議則在周六舉行。停火協議需獲政府和安全內閣表決通過,預計生效日期會延遲一日。早前總理內塔尼亞胡指控哈馬斯違背部分協議,一度宣布暫停表決,據報哈馬斯要求在獲釋的巴人囚犯名單上加入組織的成員,引來以色列不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談判充滿挑戰,但仍有信心停火協議可在周日生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南韓戒嚴|尹錫悅拘留期限今晚屆滿 公調處將申請延長拘留
【有線新聞】被捕的南韓總統尹錫悅拘留期限今晚屆滿,公調處將向法院申請延長拘留。 有尹錫悅的支持者在首爾西區法院門外示威,意圖阻礙公調處申請延長拘留。公調處早上再傳召昨日聲稱身體狀況欠佳缺席問話的尹錫悅,但最終未有現身,代表律師重申尹錫悅首日問話已充分表達立場,認為無必要再受查,又稱他今日精神不錯。法院早前駁回釋放尹錫悅的請求,繼續在首爾看守所扣押,不過拘留期限今晚屆滿,公調處指已準備好文件向法院申請延長拘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彭博:美國財長耶倫電腦遭中國黑客入侵
【有線新聞】美國財政部電腦據報遭中國黑客大規模入侵,財長耶倫等多名高官資料被盜,但不涉及機密文件,財政部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 彭博引述消息和財政部報告指,財政部在去年12月經外判商提醒發現有電腦被黑客入侵,其中財長耶倫的電腦有幾十個檔案曾被黑客存取,但不涉及機密文件。被指獲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組織,除了耶倫、還入侵了副財長艾迪耶摩等,財政部高官的電腦。另外又攻擊了財政部逾400部電腦,竊取僱員的用戶名稱、密碼和逾3,000個非機密檔案,包括財政部執法行動的敏感數據和轄下海外投資委員會的調查資料,但未有入侵電郵和機密檔案系統。 報道指黑客的行動似乎針對財政部在制裁情報工作和國際事務的角色,財政部已向聯邦調查局求助,並向國會匯報。財政部去年12月公布多部電腦遭中國黑客遙距存取資料,未知是否同一事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美國鬼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終年78歲
【有線新聞】美國鬼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終年78歲。 大衛連治的家人在社交網站公布他的死訊,以保障私隱為由未有提及死因,但他去年透露因長期吸煙患上肺氣腫。大衛連治自六十年代起拍攝電影短片,到七十年代才投身長片製作,作品以超現實、迷離風格見稱,著名電影包括《藍色夜合花》、《失憶大道》以及電視劇《迷離劫》等。1990年由尼古拉斯基治主演的電影《野性的心》奪得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他亦曾三次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並在奧斯卡和威尼斯影展獲頒終身成就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宣布角逐總理、自由黨黨魁 接替杜魯多
【有線新聞】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宣布角逐總理和自由黨黨魁,接替月初辭職的杜魯多。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回到家鄉愛民頓,我宣布競選自由黨黨魁和加拿大總理。」他指國家面對經濟不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威脅加徵關稅等挑戰,民眾變得焦慮。而自己熟知商界運作,又有處理經濟危機的經驗,希望可以獲得人民信任,領導這場戰鬥。59歲的卡尼曾任職投資銀行高盛,亦先後擔任過加拿大央行和英倫銀行行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以哈戰爭|以色列稱暫不召開內閣會議表決停火協議
【有線新聞】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協議或有變數,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控哈馬斯違背部分協議,企圖迫使以方讓步,安全內閣暫不開會表決通過,不過以方談判代表仍在多哈與斡旋人員討論協議細節。 達成停火協議不夠一日,加沙周四清晨繼續傳出爆炸及冒煙。當地官員指控在外界慶祝達成協議之際,以色列軍方繼續通宵空襲加沙,衛生部門估計至少七十多人死亡。 以色列安全內閣原定周四開會表決通過協議,不過總理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發聲明,指聽取多哈的談判代表匯報,指控哈馬斯的代表在討論落實協議首階段,釋放人質的細節時背棄了各方諒解,在最後關頭製造危機,違背了部分內容,阻礙達成協議。內閣暫不開會表決方案,直至確認哈馬斯接受全部協議內容。據報以色列是不滿以方釋放的囚犯名單須獲得雙方同意。 停火進程受阻,不過以色列代表沒離開多哈,仍在當地與調解方討論協議細節。哈馬斯一方就否認指控,稱他們會致力遵守協議內容。 整個以哈停火協議將分三階段落實,首階段會釋放33名以色列人質,包括婦女、兒童和50歲以上男性,以方就會釋放1,000名巴人囚犯作為交換。以軍會逐步從加沙人口稠密區域撤離,撤走部分在費城走廊的以軍,不過以方已否認在首階段撤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南韓戒嚴|中央地方法院駁回釋放尹錫悅請求
【有線新聞】南韓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駁回釋放尹錫悅的請求,他將繼續扣押。 尹錫悅周三被公調處拘捕問話,他的代表律師隨即向法院申請審查逮捕是否恰當,法院周四審理申請。尹錫悅律師與公調處就內亂調查權等問題展開激辯,法官其後裁定逮捕行動沒有問題,尹錫悅一方的請求則「沒有道理」予以駁回。 他現時仍在首爾看守所,公調處將決定是否延長拘留期,最多20日。尹錫悅周四又以健康欠佳為由,拒絕出席第二次問話,也沒出席憲法法院的彈劾案聆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教宗方濟各跌倒 右臂受瘀傷需以吊帶固定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跌倒,右臂受傷,需以吊帶固定。 方濟各要用吊帶固定右前臂,與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總裁拉里奧會面時,只能用左手與對方握手問好。教廷稱方濟各今早在住所聖瑪爾大之家跌倒,右前臂瘀傷、沒有骨折,為謹慎起見將手臂固定,又按照原定日程進行多項接見活動。今次是88歲的方濟各個多月來第二次受傷,他上月初撞到床頭櫃,撞瘀了下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藍色起源「新格倫」火箭首次升空
【有線新聞】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旗下航天企業藍色起源重型火箭「新格倫」首次升空,並成功進入軌道,但助推器未能回收。 重型運載火箭「新格倫」,當地周四凌晨2時於佛羅里達州太空軍基地升空,7個主引擎全部燃點,助推器與火箭第二級分離。之後火箭與它搭載的飛行器「藍環探路者」,13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實現今次任務主要目標。貝索斯在場與藍色起源的員工一同慶祝,但另一目標,在大西洋海上回收助推器則未能按計劃進行。 約98米高的「新格倫」原定周一發射,但因技術和天氣原因推遲,藍色起源行政總裁林普表示對於首次射試就能進入軌道,感到自豪,SpaceX創辦人馬斯克亦祝賀。 這項目歷時逾10年並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原本計劃最早在2020年升空,但因引擎開發問題令進度滯後,推動力目前仍不及SpaceX的星艦,後者則已試射6次。藍色起源表示如果一切順利,計劃今年內執行6至8次「新格倫」升空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以哈戰爭|加沙衝突持續逾15個月 逾46,000巴人死、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有線新聞】加沙衝突持續逾15個月,造成46,000名巴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戰事更一度擴大至黎巴嫩。 2023年10月7日清晨,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南部,武裝分子海陸空三路夾擊,在寧靜社區和戶外音樂節大開殺戒,過千以色列人喪生,250人被擄走。以色列被殺個措手不及,總理內塔尼亞胡向哈馬斯宣戰。圍困加沙猛烈轟炸,再派地面部隊進攻,聲言要徹底殲滅哈馬斯。 加沙陷入人道災難。一個月多後,以色列和哈馬斯協議停火7天,數十名人質獲釋,但短暫停火過後,以軍恢復猛烈攻勢,南下打擊汗尤尼斯的武裝分子,限制救援物資進入加沙南部,救援組織亦被轟炸。 以色列和哈馬斯透過中間人談判長期停火和釋放人質,屢傳接近達成協議,但結果都不成事。以色列一直無法營救所有人質,有人質被以軍誤殺和遭哈馬斯殺害。營救行動多次造成嚴重傷亡,以軍去年六月突擊加沙中部難民營救出四名被擄走八個月的人質,但造成270多人死,約700人傷。 戰事令中東局勢不斷升級,黎巴嫩真主黨及也門胡塞武裝均向以色列發動襲擊;以色列則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伊朗發射300枚導彈,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報復。 以色列10月擴大目標,地面進攻黎巴嫩打擊真主黨,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