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祁湛明訪華與韓正會談重申直接溝通很重要
【有線新聞】英國外相祁湛明展開訪華行程,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談,稍後會與外長王毅會面。 祁湛明和韓正早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談,韓正表明期望透過相互尊重和務實合作,令中英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祁湛明就說過去幾年因為新冠疫情,令面對面的直接外交被打斷。他認為兩國能夠恆常會面溝通非常重要,以避免誤判,和解決雙邊關係的分歧和挑戰。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英揆辛偉誠反對倫敦收緊汽車排放
【有線新聞】英國倫敦將「超低排放區」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至覆蓋全市,認為向更多駕駛者徵收排放費,有助改善空氣質素與居民健康,但有關措施連首相辛偉誠都反對。 「超低排放區」的適用範圍擴展至整個倫敦,令這個有900萬人口的城市,成為全球最大的污染徵費區。 任何時段駛入倫敦的汽車,假如排放水平未達指標,需要每日繳付12.5英鎊,即相當於123港元的費用。駕駛者需要三日內繳交費用,否則最高罰款180英鎊。新覆蓋地區將會安裝2750組監控鏡頭協助執法,全年只有聖誕節豁免收取排放費用。 倫敦市長簡世德說,每年有約4000宗死亡個案可能與空氣污染有關,認為新措施將有助降低與空氣污染相關的疾病與死亡率,亦有助應對氣候變化:「我個人頗為肯定這是一個艱難但正確的決定,對這城市極其重要。我認為清新空氣是一項權利,不是一項特權。我希望倫敦市中心以外的市民都可以享受到更清新的空氣。」 不過,連首相辛偉誠都反對倫敦市的做法,認為會令市民的負擔百上加斤。 倫敦有民眾示威,反對有關措施,認為加重生活負擔,而且部分地區交通選項較少,必須駕車出入。 倫敦市中心部分地區,自2019年起開始實施「超低排放區」,2021年適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澳洲十月公投決定會否修憲承認原住民
【有線新聞】澳洲十月舉行公投,決定會否修改憲法確立原住民地位。 總理阿爾巴內塞宣布:「委員會的構思來自人民,也將交由人民決定,今天我宣布公投定於10月14日。」 今次是澳洲24年來首次公投,決定會否修改憲法承認原住民,在國會設立原住民委員會,就原住民相關的事務向國會提出意見。支持修憲的人認為有助團結國家,反對的人則擔心將過多權力交給原住民。澳洲的原住民佔總人口約3%,在憲法中從未被提及,亦無與政府簽署任何條約。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夏威夷山火搜救行動基本完成
【有線新聞】美國當局指夏威夷毛伊山火搜救行動已基本完成。 警方指市區範圍的搜救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並會繼續在海上搜索,又說現時有110人仍然報稱失蹤,有50多宗仍未結案,會利用親屬提供的線索,繼續尋找失蹤者。當局說救援人員相信,已經尋回所有可以辨認的遺骸,下一階段的工作包括清除燃料、清潔劑和油漆等危險廢物,並派人檢查房屋結構,以確保居民可以安全重返家園。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普里戈津墜機亡|低調舉行私人喪禮 普京沒現身 克宮:不清楚安排
【有線新聞】墜機身亡的華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舉行私人喪禮,俄羅斯總統普京沒有出席。克里姆林宮指喪禮是普里戈津家屬的事,不清楚安排。 普里戈津的喪禮周二在家鄉聖彼得堡北部一個墓園低調舉行,當地傳媒報道,簡短的儀式全程約40分鐘,有20至30名親友參加。 普里戈津的遺體據報葬在他父親旁邊,墓地掛有俄羅斯國旗及華格納的旗幟,大批警員及國民警衛隊成員在附近戒備。 總統普京這天在克里姆林宮與官員會面,官方稍早前指,普京沒有計劃出席普里戈津的喪禮,認為是普里戈津家屬的事,不清楚有關安排。 普里戈津乘坐的私人飛機上周墜毀,機上10人全部罹難,外界對空難起因有諸多猜測。 普里戈津今年六月發動政變但失敗,美國白宮發言人再暗示克里姆林宮與空難有關,表示克宮有殺害反對派的前科,克宮早前已否認相關指控。 墜毀的飛機在巴西製造,《路透社》引述巴西當局透露,俄羅斯認為墜毀的飛機是內陸航班,目前不會根據國際規則,容許外國參與空難調查。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雷蒙多稱美企反映中國風險高不宜投資
【有線新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說,愈來愈多美國企業反映中國不適宜投資、風險太高。中方回應稱,不會針對或排除任何國家的企業和科技,只要遵守中國法律,歡迎所有外資公司到中國做生意。 雷蒙多轉抵上海,出席上海美國商會一個女商界領袖的論壇,提到在北京期間與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及其他官員的會談富有成效,她呼籲美國企業繼續在中國做生意:「我的訊息是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美中有著廣泛且重要的經濟關係,這對世界有利,對中國及美國都有利,我希望你們在這裡投資、持續發展。」 雷蒙多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面時,期望能為美資企業帶來可預測的營商、監管及公平競爭的環境。 不過她早前乘坐高鐵往上海期間提到,愈來愈多美國企業向她反映中國不適宜投資、做生意風險太高,他們面對很多新挑戰,包括無理遭受巨額罰款、修訂後的反間諜法定義不清、公司被突擊搜查,有企業因此考慮遷離中國,尋找其他機會。 她有向中方官員提及美資晶片商美光和波音飛機,在中國遇到阻礙的問題,但未得到解釋或任何承諾。 中方則要求美方撤銷對可能用作軍事用途的科技,部分的出口管制及投資限制。雷蒙多稱已拒絕,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事沒有討論空間。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稱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紐約時報廣場下過百年歷史水管斷裂造成水浸
【有線新聞】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下一條過百年歷史的水管斷裂,造成水浸。 大量水像瀑布般流進地鐵站,路軌被淹浸,鐵路服務一度暫停,工人連忙抽出積水。有127年歷史的水管周二凌晨斷裂,當局表示工作人員花了約一小時才找出洩漏源頭。地面亦有積水,工人用重型機器嘗試挖出破損的管道。 紐約市擁有過萬公里長的供水管道,過去三年花費19億美元,把已老化的管道升級。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美國北卡大學槍擊案華裔疑犯被控一級謀殺
【有線新聞】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槍擊案,華裔疑犯被控一級謀殺。 34歲、譯音姓齊的疑犯上庭,他涉嫌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實驗室槍殺一名教授。法官拒絕他保釋,下令還柙至下月再出庭應訊。檢控官在庭上透露疑犯是中國公民,持簽證到美國。警方表示尚未確定他的行兇動機。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網站則顯示,疑犯是一名應用物理科學系博士生,去年一月加入死者的研究小組。
- i-Cable
- 2023年08月29日
全球首例 澳洲六旬婦腦內現8cm寄生蟲 醫生:常見於蟒蛇體內
【有線新聞】澳洲有醫生在病人腦部取出一條常見於蟒蛇的寄生蟲,是全球首例,估計是病人採摘的蔬菜,可能帶有蟒蛇糞便中的蟲卵。 這條8厘米長的寄生蟲就是醫生從64歲女病人腦部取出,病人前年起常常肚痛、肚瀉、咳嗽及發燒,之後更出現健忘、抑鬱等徵狀,去年6月去到坎培拉的醫院檢查,照到腦部有陰影,醫生最初以為是腫瘤。神經外科醫生班迪:「我拿著手術鉗,將牠拉出來,我想那是什麼?牠還在動,快拿走牠,大家都嚇一跳,那條蟲在腦外仍很生猛地動。」 病人手術後情況良好,而這條蟲,原來是一種常見於蟒蛇體內的蛔蟲。傳染病專家相信,病人在新南威爾士州的住所在地毯蟒的棲息地附近,她可能從草叢將蟲卵帶到餐具或食物或是吃了帶有蟲卵的蔬菜。 專家提醒,地毯蟒這類蟒蛇十分常見,估計類似感染有機會再出現,但蛇蛔蟲感染不會人與人之間傳播 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就是洗乾淨及煮熟食物,在野外避免被動物咬傷,今次病例已刊載於《新發傳染病》期刊。
- i-Cable
- 2023年08月29日
世上最大口 非洲食蛋蛇「巨口」稱冠 鯨吞比頭大四倍以上的蛋
【有線新聞】蛇可以生吞比自己大的獵物,但哪種蛇才是冠軍?美國有學者找到答案,原來是非洲一種吃蛋的蛇。 提起吞食大型獵物,很自然想起蟒蛇,整隻豬也可以一口吞下肚,不過蟒蛇的體型也很巨大。如果以自身比例計,有種蛇的吞食能力比蟒蛇更強,就是這種「食蛋蛇」。原產地是非洲西部,顧名思義是一種專吃蛋的蛇,目標包括森林之中各種雀鳥的蛋。為了專攻吃蛋,這種蛇放棄了大部分牙齒,無法吃一般動物,但能夠在不破壞蛋殼下生吞大大小小的蛋。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學者發現如果以比例計,食蛋蛇才是世上最大口的蛇,足以生吞直徑比頭部大4倍以上的蛋。食蛋蛇將蛋生吞之後蛋殼會在體內被壓破、消化及吸收蛋液,最後將蛋殼吐出。學者解釋食蛋蛇的下顎骨是左右分開,以具彈性的皮相連,所以可以張開這麼大。因為蛋的熱量一般比動物低,所以必須吞更大的蛋才可以滿足生存需要,令這種蛇演化成吞食專家。
- i-Cable
- 2023年08月29日
泰國前總理他信將自行和泰王申請特赦
【有線新聞】判監8年的泰國前總理他信繼續留醫,他的女兒說他信將自行申請特赦。 他信的幼女貝東丹在為泰黨的總部會見傳媒,她說父親感到疲倦和壓力很大,但精神不錯,醫生正監察情況。貝東丹又說向泰王申請特赦需要時間準備,申請手續亦由父親處理,她並無參與。 74歲的他信上周二結束15年流亡回國,同日因貪污等罪名被判監8年。入獄當晚因為胸痛和高血壓,被轉送曼谷警方醫院。
- i-Cable
- 2023年08月29日
尊尼事務所發表調查報告 稱喜多川生前性侵多人
【有線新聞】日本尊尼事務所發表調查報告,指控已故創辦人尊尼喜多川過去40年間曾性侵多人。 由事務所委托的3名獨立專家召開記者會,稱喜多川自1970年代起的40年間持續性侵多人,但事務所無視事件,令更多人受害。為了改善家族經營衍生的問題,專家認為喜多川姪女、現任社長藤島茱莉景子應該辭職。 喜多川在日本娛樂圈極具影響力,在2019年逝世後,陸續有受害人現身指控曾被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