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1日
據報拜登將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援
【有線新聞】澤連斯基將由紐約轉到華盛頓,繼續訪美行程,據報總統拜登計劃宣布向烏克蘭提供約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烏克蘭官員會面,商討重振烏克蘭經濟。白宮呼籲國會批准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支援,發言人柯比表示,若任由俄羅斯佔領烏克蘭,成本將會比支持烏克蘭更高。 澤連斯基在華盛頓期間將與拜登見面,並到國會演說,游說議員支持提供更多軍援。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0日
普京晤王毅 稱接受下月訪華邀請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應邀下月訪華。 正在訪俄的中央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獲普京接見,普京表示很高興,接受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下月訪華。王毅表示,當今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的和平和穩定發展承擔重要國際責任,並提到日前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討論如何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強調不論外部發生什麼變化,中方願同俄方一道不斷增進雙方互信,推進務實合作,在國際和多邊舞台上加強協調和配合,共同維護中俄正當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0日
Toyota開發「AI動作模型」系統 機械人睇片學打蛋、揭書 毋須專人花時間寫程式
【有線新聞】日本豐田公司的研究所展示最新的機械人學習技術,透過人工智能分析真人示範,機械人只需要半日就可以學懂人類各種動作。 打發雞蛋、削薯仔皮、翻書,以往要機械人學懂這些動作,必須由專人編寫程式,需要大量的時間及編程知識。但是正如ChatGPT的出現令人工智能明白人類的語言,大大降低了AI的應用門檻,機械人世界近日也有類似的突破,今次AI明白的,是人類的動作。 豐田於美國設立的研究所聯同麻省理工及哥倫比亞大學開發了一套機械人學習系統,例如想機械人學會發蛋,先用這款遙控設備,直接控制機械臂示範一次,這個階段AI純粹負責觀察。然後AI只要一晚時間反覆分析及學習示範的數據,就能夠掌握動作的重點及目標,到翌日不需要人類介入,AI可以控制機械臂全自動做一次,真正明白及學會發蛋。 研究人員以這種方法教曉AI明白60種動作,過程不需要涉及編寫程式,如果ChatGPT是建立「語言模型」,這套系統相當於建立「動作模型」,大大降低應用機械人的門檻,將來人人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調教家中的AI機械人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助手。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以色列軍隊襲擊西岸傑寧難民營釀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以色列士兵連續兩日在西岸及加沙搜捕武裝分子,至少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約30人受傷。 以軍周二晚在西岸傑寧的難民營與巴勒斯坦武裝分子交火,有汽車著火焚燒。有居民稱以軍用無人機向清真寺等地方開火,4名巴人死亡。大批民眾在以軍撤走後持搶上街,抗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未能保護他們。 以軍同巴勒斯坦人亦在加沙爆發衝突,一名巴勒斯坦人被擊斃。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阿塞拜疆襲亞美尼亞據點 美俄等國促停火
【有線新聞】阿塞拜疆聲稱,在亞美尼亞有爭議的納卡地區反恐,地方政府稱造成27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在俄羅斯維和部隊協調下,據報當地武裝部隊同意停火。 網上流傳片段,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有建築物中彈著火。多處地方冒煙,大批居民擔心安全,在當地俄羅斯維和部隊協助下撤走。當地政府稱已造成數以百計人命傷亡。 阿塞拜疆國防部指,因受到納卡地區內的亞美尼亞軍隊持續攻擊並埋下地雷,造成阿塞拜疆警員及平民死亡,所以發起反恐行動,聲稱已成功摧毀亞美尼亞的軍方據點、軍車、防空導彈等設施。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就納卡地區的主權有爭議,納卡現時主要由亞美尼亞控制。雙方不時有舉行和談,但未有共識,亞美尼亞當局否認有派駐士兵到當地或襲擊阿塞拜疆據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致電兩國領導人,表明全力支持亞美尼亞,要求阿塞拜疆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但總統阿利耶夫表明,除非亞美尼亞武裝分子投降,否則不會停止攻擊,歐盟、法德等國亦譴責。俄羅斯促請雙方停火,落實2020年的停火協議。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杜魯多籲印度合作調查錫克教領袖遇害案
【有線新聞】印度錫克教領袖在加拿大遇害案,觸發兩國外交風波。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強調無意挑釁,但要求印度嚴肅正視,合作調查。據報美國亦已介入調查,渥太華將會適時公開證據。 「事態極為嚴重,對國際法構成深遠後果。印度政府要非常嚴肅看待此事,我們亦然,無意挑釁或令局勢升級。」與印度的外交風波愈演愈烈,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周二為事件降溫,表示只是指出所知案情,期望與印度政府合作查明真相,但強調情報機關正跟進證據,會將涉案人士繩之於法。 事緣今年6月,主張分離主義、被印度通緝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卑詩省遭槍殺。杜魯多日前公開稱有可靠指控,顯示可能有印度特工涉案。新德里批評說法荒謬,兩國互逐外交官抗議,加拿大亦提高對印度的旅遊警示。 世界錫克組織在加拿大的分部說,對指控不感意外,形容當地錫克教社群長年受印度針對。尼賈爾生前亦曾表明受情報人員針對,面臨死亡威脅,要求新德里合作徹查事件。 加拿大在野黨和卑詩省政府則要求渥太華盡快公開所有證據,以向國民交代,並應對潛在的跨國罪行風險。路透社引述渥太華消息指,加方正與美國情報機關密切合作,美國已表明深切關注事件,支持加拿大徹查。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國安部︰美國情報機關持續網絡攻擊竊取數據
【有線新聞】國家安全部指控美國情報機關大規模及長期對中國目標網絡攻擊,包括入侵華為總部伺服器,又強制科技企業配合,協助美國政府套取數據,批評美方打壓中國。 國安部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指控美國情報機關透過三種手段,對全球網絡攻擊實行網絡霸權。國安部指美國情報部門透過網絡攻擊武器庫,對中、俄等4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監控、竊取機密和網絡攻擊長達十多年,涉及電信、科研、經濟和軍事等核心領域。例子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屬下辦公室,早於2009年入侵華為總部伺服器,之後持續監控,又在去年9月起對西北工業大學等中國目標上萬次惡意攻擊,控制數以萬計網絡設備,竊取大量重要數據。當局近期處理事件時,成功提取由美方開發的「二次約會」間諜軟件樣本。 美國政府又以國家安全為由,通過立法強制科技企業配合,在設備、軟件和應用程式中置入後門,跟蹤全球大量手機,套取位置數據和瀏覽信息。近年先後揭發有數據公司把這些資料售予美國政府,及與軍方、情報部門關係密切的承包商。 國安部又批評美國顛倒黑白、賊喊捉賊。一邊大肆對全球網路攻擊,一邊炮製各種安全報告抹黑中國,炒作所謂「中國網絡竊密」問題,還脅迫其他國家加入所謂清潔計劃,實際上是打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雷蒙多:無證據指華為能夠量產先進晶片
【有線新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沒有證據顯示華為有能力大量生產先進晶片。 雷蒙多出席眾議院一個聽證會時,提到華為在她上月訪華期間發布最新的5G手機,稱感到不快。對於手機使用中國製先進晶片,她稱沒有證據顯示華為有能力大量生產7納米晶片,商務部正研究華為和中芯的有關晶片有否違反美方的貿易限制。 在北京,外交部重申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強調打壓不能阻擋中國發展。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韓正與克里討論應對氣候危機
【有線新聞】國家副主席韓正在紐約,與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會面。 兩人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面,韓正指中方願意與美方在氣候問題上加強溝通合作,形容中美保持對話,對兩國以至全球都有重大積極意義。克里則形容對話有建設性,強調多邊合作及中美加緊應對全球暖化,又促請中方更積極減排。 韓正此行除了參與氣候對話,預計亦會於本港時間周五凌晨在聯合國大會發言。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拜登兒子亨特否認三項槍械控罪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兒子亨特否認三項槍械相關控罪。 案情指亨特涉嫌在2018年買槍時瞞報吸毒,被控虛假陳述、非法持有槍械,面臨最高25年監禁。其代表律師書面表明不會認罪,並提出以視像形式應訊,不過控方早前表明反對。 53歲的亨特是首位遭刑事檢控的現任總統子女,他另外亦捲入逃稅指控,外界關注醜聞會否拖累拜登競逐連任的選情。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20日
澤連斯基批評俄羅斯將糧食武器化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發言,警告國際不要誤信俄羅斯,呼籲團結,公開推動停戰。同場的美國總統拜登亦重申,必須合作阻止俄羅斯侵略才能保障國際安全。 這次是俄烏戰事爆發一年多以來,澤連斯基首次親身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他說:「所有決策要團結公開,應對俄羅斯將世界推向終極大戰。決不可輕信邪惡,問問(華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便知相信普京的諾言有何下場。」 澤連斯基指控俄羅斯擄走烏克蘭兒童,實行種族清洗,稱恐怖分子無權擁有核武,又批評莫斯科將能源、糧食武器化,影響遍及美洲、非洲、東南亞。強調國際面對各地天災不斷,必須先聯手制止俄羅斯的人禍,以全力集中應對氣候危機等。分析認為澤連斯基今次演說旨在拉攏未有明確表態的巴西、印度等「全球南方」勢力。「我們必須團結成事,烏克蘭萬歲。」 稍早前發言的美國總統拜登,亦同樣呼籲盟友支持烏克蘭:「俄羅斯相信世界會逐漸生厭,放任其對烏克蘭的暴行。若我們任由烏克蘭遭瓜分,還有國家能安然獨立嗎?」 拜登當地時間周四會返回白宮,接見戰時第二次訪美的澤連斯基。華府期望推動共和黨人讓步,同意國會再額外撥款軍援烏克蘭。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19日
NASA帕克探測器飛越日冕 近距離觀測抛射大爆發 認證星塵可被吹開千萬公里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近距離經歷了一次強烈的日冕噴發,目擊星際塵埃被吹開一千萬公里。除了收集到數據,更驗證了一個20年前的理論。 太陽風暴的源頭是太陽表面局部的磁場爆發,稱為「日冕物質拋射」。為了近距離觀測這類現象,美國太空總署於2018年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同年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現時它比水星更加近太陽,距離最近的時候,只有水星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四分之一,是人類至今最近太陽的探測器。 就在這個距離,帕克探測器捕捉到一次規模龐大的日冕物質拋射。身歷其中的探測器不只記錄整個過程,更觀測到一個新現象,印證了20年前一個理論。宇宙中彌漫不少星際塵埃,當日冕拋射衝向宇宙,理應會吹散附近的塵埃。今次帕克探測器首次目擊這個過程,畫面中的白色光點就是星際塵埃,日冕拋射發生的時候,的確將塵埃一起向外推,足足吹開了一千萬公里,可見拋射規模有多大,並確認日冕拋射與星際塵埃有互動,有助將來預測太空天氣,例如爆發拋射之後,太陽風暴要多久才吹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