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財智商傳|去年引資600億元 部分來自英美企業 劉凱旋:香港是營商好地方
【有線新聞】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本港招商引資的工作漸見成效,去年成功吸引逾600億元資金以及超過300間企業來港投資及發展。 政府積極招商引資,四出招攬企業及家族辦公室落戶本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去年已成功引進近400間企業、吸引逾600億元資金來港投資,內地繼續是企業主要來源地,其次是來自英、美等西方國家。劉凱旋:「除了中國內地外,來港最大的公司來源地依然是英國及美國。英、美可能歷史上投資香港較多,對香港熟識程度較多,所以這方面依然很多,很少因為地緣政治而有改變,畢竟香港是一個營商的好地方,只要他們認為商業上合理,還是會來香港。」 家族辦公室方面,她說過去兩年已有逾40間來港落戶,預計數目會每年遞增。劉凱旋:「暫時較多查詢來自東南亞國家,因為香港比較穩定,稅制環境及投資環境較為穩定。家族辦公室會考慮傳承下一代,把財富投放在較穩定地方很重要,中東方面包括迪拜的查詢亦有增加,亦有幾個已經落戶香港。傳統投資產品以外,他們可能會考慮投資創科公司,因為增長潛力大,香港正是很多創科公司的落戶地會有較多選擇。」 投資推廣署去年聯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舉行「裕澤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財智商傳|有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挑戰 梁定邦:僅經濟周期現象 完善法制等方面仍保優勢
【有線新聞】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認為本港具備資金自由進出,完善法制及國際化等優勢,完全勝任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梁定邦:「(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一向備受肯定,但近日面對不少輿論挑戰,究竟當中出了什麼問題?)其實我覺得沒有大問題,為甚麼呢?因為香港是如假包換的國際金融中心,我們的資本自由進出,任何這方面的阻滯也沒有,這是經濟周期現象,我們不需要特別擔心。」 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資金離開香港,主要受到美國快速加息影響,當美國明年開始減息,資金便有機會重返本港。 梁定邦:「(本港的金融發展近年主力與內地融合,差距越見收窄,市場關注香港會否失去獨特優勢?)差距應該不斷收窄,在各方面來說,但有三方面沒有收窄,第一是資本自由度,中國大陸是做不到的,這方面就算是往後15年,我相信都很難做到;第二點是香港法律有獨特性,香港是用普通法,大陸是用歐洲大陸法;第三方面是香港的國際化沒有拉近,香港是非常之國際化。」 但在市場機制方面,例如「打風開市」等,梁定邦認為在互聯互通機制下,本港配合內地是在所難免,因本港有七成上市公司都是內地企業。
- 財經資訊
- 2023年09月08日
息魔再現丨滙豐18日起加新造按息0.5厘 H按見4.125厘
【有線新聞】滙豐由本月18日起上調新造按息0.5厘,800萬元的物業如果借九成,每月供款多2000元,想用舊有利率,二手物業最遲17日要遞交申請。 拆息高企,推高銀行的資金成本。在按揭市場具領導地位的滙豐,突然大幅加息,宣布由本月18日開始,將新造拆息掛鈎按揭、 即H按的封頂利率,由原本的P減2.25厘,上調0.5厘至P減1.75厘。由於按揭參考利率、一個月拆息長期處於封頂水平,今次形同直接加息,令實際按息升至4.125厘。 滙豐發言人表示,作為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公司致力確保按揭市場能夠健康及持續發展,考慮到近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自身的競爭力及市場價格等多項因素,決定調整按揭息率。 假設樓價800萬元,借90%、即720萬元,分25年攤還,月供就由原本3.7萬多元,升至3.9萬多元、增幅5%。壓測下的入息要求,就由7.6萬多元升至8萬元。 另外有消息表示,銀行同時下調回贈金額,由最多貸款額的2.7%下調至2%,實際回贈比例就要個別審批。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滙豐一次過調高封頂息0.5厘,我認為是一種速戰速決的方法。(樓市)應該會有點負面影響,因為始終香港很多年,供樓利息未曾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內房債務危機|據報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減輕供樓負擔增消費 傳人民幣存款利率同降
【有線新聞】內地加快出招救經濟,據報人行要求銀行短期內下調存量住房貸款利率及人民幣存款利率。 繼早前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及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政策利率後,內地銀行據報在人民銀行要求下,短期內將調整樓按及存款息率,為市場釋放銀根支持經濟。彭博及路透引述消息指,因應人行8月初指導銀行調節存量按揭利率,銀行短期內將切實下調利率,但今次減按息只適用於首套房,減幅因地區而異,最多可減0.2厘。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意指已承造的按揭息率一般比新造按揭高,預料今次減息有助減輕大部分供樓人士利息支出,避免他們因息率負擔選擇提早還款,可以將資金投放於消費或投資。 除了按揭利率,彭博亦引述消息指工行、建行等多家大型銀行部署進一步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減幅5至20個基點,減息已得到監管機構認可,預料最快本周五調整。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減存息:「似乎是雙管齊下的辦法,因為減存息一方面彌補銀行在存量按揭減息的損失,估計存息差不多要減十多個點子。居民存款方面,存息低確實可以刺激消費,不過對於內房市場來說,正面效應不是太大。」
- i-Cable
- 2023年08月23日
稱正全力增土地供應 陳茂波:不因短期市況動搖 甯漢豪:樓市輕微下行毋需擔心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正在全力增加土地供應,不會因為短期市況就動搖進行中的計劃。 政府持續增加土地供應,目前鎖定的土地來源較未來30年的需求高出約17%。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論壇時指,有足夠的土地容量才可以解決住屋問題,同時推動產業發展,為市民提供良好就業機會,不會因為短期市況動搖政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我們一定要總結,我們過往可能大家都記憶猶新,當土地供應短缺時候,我們住屋(價格)飛升。居住困難這一個經驗,我們絕對不可以重蹈覆轍。我們推動香港土地供應要充足,這一個決心絕對不會因為短期市場一些波動而有所動搖。」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就指,目前樓市輕微下行並不需要太過擔心。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私樓價格有些回落,與其他資助房屋的距離可能拉近了,可能對社會大眾來說都是好事,不需要過早擔心或關注,目的都是希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i-Cable
- 2023年08月22日
搞活夜市|羅兵咸永道指非易事 因疫情改變港人作息 倡仿傚澳門、發展文化深度遊
【有線新聞】政府部署搞活夜經濟。羅兵咸永道認為並不容易,因疫情已令市民的作息模式改變,建議仿傚澳門舉辦更多體育項目及演唱會,以及發展推廣香港文化的深度遊。 政府倡議發展夜經濟,例如引入夜市等,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認為搞活夜經濟並非易事。羅兵咸亞太區、內地及香港區消費行業主管合夥人鄭煥然:「夜市究竟是否那麼實際?這事情的確有商榷餘地。我們由疫情時足不出戶到目前恢復正常出外上班,不再需要在家工作,真的要出外工作的時候,市民是否真的可以連家也不回,晚上八、九點在『地攤』或夜市徘徊?這事情我認為較困難。」他建議香港仿效澳門舉辦更多運動比賽和演唱會等大型項目,以及加強發展本土文化深度遊。 鄭煥然:「有人認為『篤』魚蛋能否幫助整個香港經濟?香港其實『賣』吃魚蛋這個習俗、習慣是一個文化,如何將這個文化令內地市民或來港人士覺得可以嚐到香港文化,令他們覺得回去之後有少少懷念、覺得喜歡?這屬於一個文化的擴展。」 至於本港整體零售表現,他認為全球經濟不明朗,令訪港旅客增長遠遜預期,加上港人疫後傾向出境旅遊,導致本地消費下降。所以預期本港下半年零售增長較上半年放緩,全年亦只有一成七增長,預計香港零售市道需要
- i-Cable
- 2023年08月22日
碧桂園爆雷 近50間A股上市公司被投資者查詢業務 據報民營房企遭地方政府拖數逾10億
【有線新聞】碧桂園爆出流動性危機後,多間在內地上市的公司被投資者追問有無被「拖數」,而多間民營房企亦可能遭地方政府拖欠至少10億人民幣。 自從碧桂園在今個月初爆出未能償還美元債券利息後,市場擔心會「火燒連環船」牽涉不同行業的資金周轉。房地產項目的產品及服務供應商主要集中在A股上市,由碧桂園爆發危機以來已經有近50間上市公司被投資者查詢與碧桂園業務往來的細節,涉及的公司包括設計公司、家電供應商、建材供應商等,至於合作的發展商及銀行亦都是投資者查詢的對象。 有浴室用品供應商指自碧桂園出現流動性問題以來,已成立專門小組追收應收賬款。部分企業就指去年初開始只收取現金,以降低風險。發展商濱江集團表示與碧桂園合作的溫州項目之前已經向對方買入餘下的50%權益,至於另一個在杭州的合作項目就仍然建設之中,投資者同時問及濱江集團有無能力償還債務。浙商銀行就借機會否認市場傳言的千億貸款,目前在房地產的貸款餘額只有181億人民幣,佔比只是約1%。 內房危機下,「拖數」的不只房企,可能還包括地方政府。内地媒體《經濟觀察網》報道,多間民營房企遭地方政府拖欠至少10億人民幣,涉及款項包括承諾歸還的土地出讓金、土地增
- i-Cable
- 2023年08月18日
恒大在美申請第15章破產保護 指正於香港、開曼群島債務重組
【有線新聞】恒大集團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曾是中國銷售額第二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恒大,在紐約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申請破產保護,並在申請書中提到在香港和開曼群島正進行重組程序。第15章專門處理涉及海外公司的破產,協調美國與海外法庭處理相關程序,同時妥善保障債權人及欠債方的權益,恒大旗下子公司天基控股亦同時申請破產保護。 恒大2021年首次出現美元債券違約,觸發中國房地產危機,並於去年3月21日在港交所停牌。
- i-Cable
- 2023年08月16日
內地樓價年內首錄跌幅 七成城市均下跌 分析:房企「爆煲」拖累入市意欲
【有線新聞】內地新樓售價今年來首次錄得按月跌幅,有分析估計,如短期銷情未有好轉,可能繼續有內房民企陸續出現問題。 內地樓市繼續價量齊跌,樓價更是今年來首次,錄得按月跌幅。根據路透測算,內地70大中城市,上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跌0.2%,當中一線城市樓價持平,二至三線城市就跌0.2至0.3%。樓價下跌的城市已經增至49個,佔比達到7成,此消彼長之下,樓價上升的城市大幅減少至20個,按年計,整體樓價要跌0.1%。 有分析認為,國內經濟增長步伐不如預期,以及個別內房企接連「爆煲」等負面消息都拖累買家入市意欲。銀河聯昌董事總經理鄭懷武:「短期要視乎究竟中央政府會推出什麼政策去扭轉,現時較審慎的局面,如果中央沒有特別大政策推出,相信這種較差的氣氛繼續起碼多幾個月。如中央會推出一些較大的政策,例如減息減得多一點等,我認為都會有一點機會,會逆轉現時較差的氣氛。」 銷情呆滯影響資金流轉,上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已經連續17個月下跌。鄭懷武指,如未來3至6個月售樓情況按年和按月要繼續下跌的話,估計仍會有內房民企陸續出現問題。
- i-Cable
- 2023年08月15日
內地上月「三頭馬車」全遜預期 國統局:升幅有望改善 指房地產問題僅階段性
【有線新聞】內地上月經濟「三頭馬車」數據表現全差過預期,國統局指高基數影響逐步消除,消費升幅有望改善,又指房地產問題只是階段性。 消費、固投和工業經濟「三頭馬車」數據表現都全線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升幅連續3個月放慢,上月回落至2.5%,遠差過預期的4%,首7個月累計升7.3%。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7月份CPI同比下降了,很大可能性是一個短期現象。下階段隨著經濟恢復向好,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供求關係有望逐步改善,上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逐步消除,CPI同期漲幅有望逐步回升。」 首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升3.4%低於預期的3.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跌8.5%。國統局指房地產問題是階段性。付凌暉:「部份房企經營上遇到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些龍頭房企債務風險有所暴露,影響市場預期。但看到這些問題是階段性,隨著市場調整機制逐步發揮作用,房地產政策調整的優化,房企的風險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升3.7%,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差過預期的升4.3%,按月比較幾乎無增長,首7個月累計升3.8%。至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5.3%,而青年人失業率由8月起暫停發布
- i-Cable
- 2023年08月10日
美國「禁投令」波及香港 議員憂損本地科企融資機會 創投指融資錢少一截
【有線新聞】美國推出新一波「禁投令」,限制當地私募股權基金等投資內地高新科技行業,香港企業亦有可能受牽連。 有立法會議員指,禁令有可能影響創科企業將來的融資機會。 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過去10多20年都是美元基金在科創融資是頗大的資金來源,現在募集了創投還投不投資呢?投了會否犯禁令呢?投資在科技類,另外很難分辨哪些企業是美國認為是敏感的科技領域,會否為了避嫌,所有科技類都不投資內地企業?這對基金的投資方向有所影響,亦影響我們初創公司的募資能力。」 不過他又指,由於人工智能及半導體企業幾年前已預計有機會受制裁影響,早已準備放棄尋找美國投資者,轉為物色內地基金,加上內地已培育多間本土基金,本港亦正積極開拓中東等新興市場,相信本港創科企業仍有發展潛力,有能力開拓新的集資渠道。 不過,有協助科創企業,物色投資者的業界人士指,不少創科公司早已因應中美角力,轉向借助內地基金融資。 海闊天空創投聯合創辦人文立:「互聯網公司轉向投資硬科技,新能源、電池、電車、太陽能、晶片不特別需要美元基金,美元基金提供不到太大價值,其實現時主要是人民幣基金投資。以前所有錢來自不同地區都可以投資,但現在只
- i-Cable
- 2023年08月09日
國泰轉虧為盈 擬年底贖回一半優先股 首聘內地機師、收數百申請
【有線新聞】國泰扭轉連續三年虧損,中期業績重新恢復盈利,計劃在今年底向政府贖回一半優先股,並會首次在內地聘請機師。 受惠航班及客運需求恢復,國泰中期轉虧為盈。上半年賺逾42億元,收入增長1.3倍,不派中期息。國泰表示今次業績反映集團面向正確方向,但普通股派息要視乎之後營運而定,估計年底前的可載客量達到疫情前的七成,有信心明年年底全面恢復。 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主要的挑戰是全球航空業一同面對人手短缺及供應鏈問題,短時間內不會消失,但相信到2024年都可以改善及正常化。在明年年底之前,(香港)三跑道系統將會啟用,希望可以全面恢復運力,迎接三跑道系統。」 上半年集團客運收益按年增長12倍至275億元,國泰航空每日平均載客有4.3萬人次,按年升22倍。人手方面,在本港已經聘請約600名空中服務員,在內地的招聘工作亦陸續收到不少申請。 國泰營運及航空服務總裁麥皓雲:「現時最感到振奮的是在中國內地聘請空中服務員,初期已經收到2,000份申請,今年目標在中國內地聘用300人。在機師方面,招聘在軌道上,已保證有300人,今年期望有600人,同樣地在中國內地首次開始招聘,已收到數百個申請。」 截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