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5日
證監會批准6隻加密貨幣現貨ETF發行 最快下周掛牌
【有線新聞】繼加密貨幣ETF期貨後,證監會批准首批加密貨幣現貨ETF發行。 證監網站資料顯示,最新有6隻相關ETF獲批,主要由三家內地基金公司發行,包括博時、華夏及嘉實,涉及比特幣及以太幣,有機會同步下周二在港交所掛牌。 現貨加密貨幣ETF允許投資者,直接使用加密貨幣認購基金。由於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價格波動比較大,ETF發行人都要在產品資料列明相關貨幣的單日最大波幅,例如2020年比特幣曾經單日大跌39%,提醒投資者有可能在一日之內損失全部投資。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長江集團收購北愛最大配氣網絡
【有線新聞】長實、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收購北愛爾蘭最大配氣網絡。 長實、長建及電能合組的財團,就收購北愛爾蘭配氣網絡Phoenix Energy全數權益達成協議,收購的企業價值約74億元,預計本月底前完成,長建及長實分別佔財團四成權益,電能佔餘下兩成股權。 長實主席李澤鉅表示,高興收購一項具穩定回報的優質資產。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恒指突破年內高位 三日累升近千點
【有線新聞】港股連升三日,曾突破17214點的今年高位,收市升372點,創近5個月收市新高,科網股繼續是升市火車頭。 亞太區股市造好,港股亦連升3日,並刷新今年高位。恒指高開164點,中午過後升幅擴大,一度突破年內高位17214點,高見17217點,收市仍升372點報17201點,創近5個月來收市新高,成交1295億元,科技指數升3.6%至3573點。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莫灝楠︰「去到目前位置等待突破,你之前嘗試了三次狼來了那樣,第三次了你信或不信,有少許人生交叉點,整體市況氣氛不太差,我會偏向覺得理智上不敢追,但我看會再升多一點的。」 82隻藍籌股有71隻上升,李寧一度升逾9%,收市升逾7.4%,是表現最好藍籌。季績相關股份普遍造好,港交所盈利按年跌近一成三,但好過預期,股價升逾3%,ASMPT按季多賺近1.4倍,股價曾急升逾9%。 科網股繼續為升市主力,金蝶一度升逾8%,快手突破53元、升逾8%,京東、騰訊分別升4%和3%。 商湯一度急升三成六,之後回順停牌,停牌前報0.8元,仍升三成一。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內地上月股債均獲外資淨流入 8個月來首次
【有線新聞】內地上月股市及債市錄得外資淨流入,是8個月以來首次。 國際金融協會公布,3月份外資在內地股市淨流入17億美元,在債市淨流入21億美元,是去年6月以來首次股債都錄得淨流入。總計整個新興市場,外資在上月淨流入327億美元,已經是連續5個月淨流入。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許正宇:136家家族辦公室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落戶
【有線新聞】政府統計顯示,有超過一百家家族辦公室,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落戶。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書面回覆立法會表示,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的家族辦公室,有136家,當中82家來自內地,9家來自中東,又指投資推廣署旗下家族辦公室團隊,在2021年6月至今年三月底期間,已接獲超過650個在港成立家族辦公室的查詢,主要來自內地、東盟及中東等。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碧桂園據報再次避過境內債務違約
【有線新聞】碧桂園據報再次成功避過境內債務違約。 彭博報道,碧桂園三隻境內債的債券持有人,通過第二度展期方案,容許有關境內債部分本金及利息押後至9月兌付。 碧桂園去年首度出現美元債券債務違約。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港交所首季純利倒退逾一成 略好過市場預期
【有線新聞】港交所首季純利倒退13%,略好過市場預期。港股日均成交不足1000億元,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三月及四月的日均成交 已見明顯回升。 港股成交疲弱,首季港股日均成交不足1000億元,拖累港交所純利倒退。首季賺近30億元,按年下跌超過一成,但按季升14%,收入下跌6%。期內港股日均成交,只得994億元,按年縮減22%,但按季回升9%。單計三月份,日均成交已回升至1000億元水平,結束連續六個月日均不足千億成交的情況。 「互聯互通」方面,經由滬深股通「北上」買股的日均成交,增長三成七至1330億人民幣,但經由港股通「南下」買股的日均成交,卻縮減17%至310億元。 陳翊庭表示,股市受宏觀市場氣氛影響持續疲弱,但今年三月和四月的日均成交已經明顯回升,顯示投資者信心有所復蘇。 新股市場表現仍然未見起色,首季只得12家公司上市,集資額合共48億元,按年縮減28%。截至三月底,有85宗上市申請等待處理。 不過,期內衍生產品市場持續增長,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日均成交張數創季度新高,按年升14%,主要來自人民幣貨幣期貨、恒生科指期貨及國企指數期貨。 陳翊庭認為當前環境仍然充滿挑戰,但看好內地經濟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4日
ASMPT首季少賺逾4成
【有線新聞】ASMPT首季賺近1.8億元跌四成三,但勝預期,期內銷售收入逾31億元,跌約20%。 公司預計,今季銷售收入介乎3.8億至 4.4 億美元,以中位數計按年跌17%,按季則升約2%。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3日
瑞銀傳暫緩內地建立獨資互惠基金業務
【有線新聞】瑞銀或暫緩在內地建立獨資的互惠基金業務計劃。 彭博引述消息指,瑞銀暫緩發展獨資業務,是因為建立獨資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承擔大量成本,但短期內獲利的可能性較低。 內地在2020年取消外資持股限制後,瑞銀一直考慮建立獨資持有的基金平台,但暫時只依賴收購瑞信後現有的合資業務,來擴大在內地互惠基金的發展。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3日
據報美國有意切斷中資銀行與全球金融系統的連接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有意切斷中資銀行與全球金融系統的連接。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美國正起草相關制裁措施,為即將訪華的國務卿布林肯提供外交籌碼,從而阻止中國支持俄羅斯的軍事生產。 報道指有美國官員認為,制裁銀行是行動升級的備用方案,以防外交措施無法說服北京,並期望中國顧慮到中資銀行有可能因制裁失去獲取美元渠道,而改變對俄羅斯的立場。
- 財經資訊
- 2024年04月23日
財政部:支持央行逐步增加國債買賣
【有線新聞】財政部表示,支持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市場關注內地是否要重啟量化寬鬆,但分析認為機會較微。 國家財政部在人民日報撰寫評論文章,提到要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金融改革的協調配合,支持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其中央行增購國債這番說話,是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講話之一,文章掀起市場關注內地是否有意相隔20年後,重啟「中國版QE」,透過量化寬鬆來「放水」。 有財資界人士認為,央行增加買入國債未必等同要做量寬。上海商業銀行財資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未有量寬的時候都有進行買賣國債的操作,可以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用外國例子來看,量寬起碼操作要好長年期,一定是10年、5年,量寬本身是覺得短期利率控制無效,對經濟刺激無效,才要控制長期利率,起碼要很長期利率,她要有意識去控制,才稱得上是像外國的量寬。」 林俊泓認為,就算央行要向市場「放水」,都毋須學日本央行般,在二級市場上大量買入國債,將長期利率壓低至零左右,相信目前有足夠工具刺激經濟,估計年內仍會減息一次幅度約15至20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