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9日
滙豐、中銀減最優惠利率八分一厘 余偉文:利率短期仍處較高水平
【有線新聞】滙豐及中銀跟隨美國減息,下調最優惠利率八分一厘。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認為,美國減息步伐仍然存在變數,提醒市民留意利率風險。 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減息四分一厘。滙豐亦下調最優惠利率,由5.375厘下調0.125厘至5.25厘,5,000元或以上的儲蓄存款利率亦同步下調。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表示,展望明年利率走勢仍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該行將繼續留意外圍環境,以及本港經濟前景,準備在需要時調整利率。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認為,息口短期仍會處於偏高水平,「我們想提醒一下,利率在可見的一段時間仍會處於相對比較高水平,而未來減息速度亦有幾大不確定性,所以大家作出買樓、按揭或其他借貸活動時,要小心考慮及管理利率風險。」 港元拆息全線向上,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同業拆息報4.52厘,較上日4.48厘升約4點子。余偉文:「但比較短期的拆息,可能會受到本地市場、港元資金供求影響,例如見到年結,又或是資本市場活動比較蓬勃,資金需求也會多。」 他認為減息環境下,對本港經濟及房地產市道有幫助,而近日的數據顯示樓市成交及價格已見穩定下來。但美國往後的政策,以及地緣政治仍然不明朗,有可能令金融市場波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9日
聯儲局減息0.25厘 明年減息預測降至2次
【有線新聞】聯儲局減息0.25厘,符合市場預期,但明年減息步伐估計放緩至只有2次,美國十年期債息升穿4.5厘。 聯儲局雖然一如預期減息0.25厘,但明年步伐將會放慢。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降至4.25至4.5厘,重返2022年12月水平。根據點陣圖顯示,如果維持每次減息0.25厘,明年的減息次數降至只有2次,遠低於9月時估算的4次;長遠中性利率就在是3厘,較上次預測稍高。 會後聲明指出,通脹向著2%的目標有進展,但仍然是較高。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我認為明年減息步伐較慢,反映了今年通脹較高及通脹預測會較高,見到經濟預測摘要,圍繞通脹的風險及不確定性多了,但認為在正軌繼續減息,我認為明年實際減息不會因為所有事今日已經寫好,將持續按數據行事,社會都會認為是合適的。」 對於新政府潛在的增加關稅,他指未知實際關稅詳情,較難判斷對物價影響。鮑威爾:「你提到我們經過高通脹時期,我們剛剛跨過了這是個分別,可能有些貿易轉向由中國轉至其他國家,這或會有影響,我不知道,需要一點時間,不要急,小心做好評估。」 聯儲局減息步伐減慢,美國十年期債息急升,升穿4.5厘,創大約一個月高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7日
港交所落實分兩階段 將股票最低上落價位下調50至60%
【有線新聞】港交所落實分兩階段將股票最低上落價位下調50至60%,以降低整體交易成本及提升流動性,首階段明年中實施。 港交所刊發建議下調股票最低上落價位諮詢總結,考慮市場人士回應後,決定按計劃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涉及股價10元至20元,及20元至50元證券,下調最低上落價位幅度介乎50%至60%,將於明年年中實施。第二階段預計在2026年年中,調整0.5至10元價格範圍的證券最低上落價位由1仙降至0.5仙。 副行政總裁姚嘉仁表示港交所致力透過推出不同的市場微結構提升措施,增加香港市場活力及流動性,形容在下調最低上落價位的改革路上邁出重要一步,降低市場整體交易成本,也提升價格發現流程效率,相信調整有助鞏固市場長遠競爭力和吸引力。 而為了確保措施順利落實及令交易成本與現時維持相若,港交所擬修訂股份交收收費結構,取消現行最低及最高股份交收收費限額,並調整收費率。證監會正審視有關新安排,詳情適時公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5日
財智商傳|葉文祺:港發展商不擅於片區開發 料北都發展多與中資合作
【有線新聞】政府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有智庫組織指出本地發展商不擅長片區開發模式,相信日後要與中資企業合作,共同建設北都。 85間企業上月簽署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市場關注發展商最終會否落實投資。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簽署儀式只是表達意向和宣傳成分居多,發展商做生意仍會「計數」。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每一個發展商對於市況的判斷會不同,對於息口走勢判斷會不同,對於自身承受能力判斷會不同。商界最近也有人說,表示不會做虧本生意,其實也很合理。因為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商界也要有合理回報才會去發展項目,整件事大家不用覺得奇怪。」 北都推行片區開發模式有別於以往新市鎮發展,發展商除了負責土地平整及基建,甚至可能要招商引資。葉文祺:「如果真的採用這種模式,可能會有內地發展商參與。看到很多內地大型發展商,特別是國企,在內地營運園區是很有經驗。他們對於整個園區的開發,甚至招商引資,他們的經驗是頗多。」 他認為政府應加快建設北都以外的交通配套,以免片區落成後變為「孤島」,又建議與國家開發銀行商討,向發展商提供長期的低息貸款來建設北都,減低資金成本壓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基建債|認購100手或以下獲全數配發 分析:上市首日或跌破發行價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基建零售債分配結果,認購100手或以下的申請獲全數配發。有分析預期債券首日上市有可能跌破發行價。 用作支持本港基建項目發展的基建零售債券,認購反應未如理想,未能達到政府原定的200億元發行目標。當局最終接獲近12.8萬份有效申請,相當於約177億元,認購100手或以下的申請獲全數配發,認購100手以上的申請則會獲配發上限手數100手。 債券下周三在港交所掛牌,有分析預期債券上市首日有機會失守發行價。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它的定價100元,有機會跌至99元左右水平,預計波動性不大。第一,因為基本上沒有許多人參與,炒賣空間本身也不多,債券的特性也是一樣,始終不是股票,波幅很有限,所以預計會在發行價100元這個水位上落。」 至於手上沒有貨的投資者應否在市場上吸納債券,他認為要視乎債價會否跌至99元或以下水平,令息率由原先的3.5厘升至約3.8厘,高於市場上一般定期存款產品。今批基建債年期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保證息率最少3.5厘。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復星財富蔡華:內地及港股已見底 看好資金重投港股
【有線新聞】曾任職中投公司多年的復星財富營運長蔡華認為,內地及港股已見底,看好資金重投港股。 在金融投資界打滾近二十年的蔡華,先後於國家隊「中投公司」平保旗下陸金所及復星從事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入行初期遇上金融海嘯,見證美國聯儲局及財政部結合市場力量,讓美國經濟避過衰退。他認為這間接啟發今天中國如何救市,「歐洲也好、日本也好,中國這一波的一些刺激政策也好,其實美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板,就是如何在一個金融體系都已經受到很大的創傷的情況下,利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調整這個世界。」 恒生指數今年終於扭轉過去四年的跌勢,上證綜指今年至今亦反彈15%。蔡華認為,中央及時出台政策,香港及內地資本市場今年已見底,在資金流入下,對後市充滿信心。「港股我覺得有它的優勢,畢竟它的標的跟國內還是不完全一樣。另外,其實它受兩邊的支持,未來從境外的基金開始重新回流香港的話,整體香港股市也會有支撐。」 2025年全球將迎來「特朗普2.0」時代,市場預示環球市場明年更波動,投資者應如何部署?蔡華:「能夠抗周期的這些資產類別,放一些私募產品,對一些投資人還是比較合適。如果是對普通投資人來說的話,我覺得其實目前的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政治局定調明年貨幣政策「適度寬鬆」 十四年基調首轉向
【有線新聞】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立場從穩健轉向適度寬鬆,是十四年以來首次轉變。 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貨幣政策立場從「穩健」轉向至「適度寬鬆」。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 此前,人行只在2009年至2010年期間使用過「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之後立場一直為「穩健」。有分析指出中央調整貨幣政策基調,反映人行將加快減息步伐。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過去幾年一直有掣肘,之前美國在加息,以及復蘇步伐較慢。雖然有不同政策出台,現時彰顯更大決心,減息步伐將會加快和較密。現時一年期LPR是3.1厘,我們至明年底的預測是2.5厘,即是有60個基點的下降空間。」 至於財政政策的表述為「更加積極」,有分析相信中央未來將加大透過財政政策撐經濟。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加大政策支持,以財政政策為主的目標。未來比如說配合國債發行或地方債增量,來支持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財智商傳|引進辦引入逾60企業帶來逾400億元投資 任景信:除了經濟效益也有創新技術
【有線新聞】引進辦主任任景信表示,至今已引入的企業將會為本港帶來逾400億元投資,又指相關企業不但具備經濟效益,亦可帶來創新技術。 政府積極招商引資,成立將近兩年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為本港引入60多家重點企業。「他們會創造17,000個就業機會,也會有420億元在港投資,這都是具體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引進辦主任任景信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除了經濟效益,這些落戶本港的企業亦帶來了創科技術,甚至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譬如第一批重點企業,當中有一家公司是我們現時經常去的超市,見到的積分優惠計劃,大家不用排隊就可以自助付款,整個技術平台是通過香港做了這些案例後,令他們有一個好好的國際版本。」他表示這是一個成功範例,說明內地企業如何借助香港「走出去」。 除了「走出去」,引進辦亦有把歐美企業「引進來」,協助他們開拓內地市場,但暫時佔比不多,只有約20%。任景信:「的確『走出去』佔比較多,『引進來』亦有很多有興趣。但到最後落實要做決定時,他們會有很多考慮,尤其是現時地緣政治等考慮。」 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任景信預期國際形勢將更具挑戰,但相信本港的金融中心優勢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南韓戒嚴|南韓戒嚴令解除 韓圜反彈韓股受壓
【有線新聞】南韓總統尹錫悅周二晚宣布戒嚴,維持約6小時後便宣布解除,南韓圜匯價在亞洲時段反彈,南韓股市則受壓。 一場歷時約六小時的戒嚴引發南韓金融資產劇烈波動,隔晚南韓圜兌美元跌至逾兩年低位,一度急跌2.6%。隨著戒嚴令解除,韓圜匯價於亞洲匯市回穩,反彈約1%,有交易員表示南韓當局疑似於在岸市場拋售美元,限制韓圜跌勢。南韓央行指出即日起通過回購操作提供短期的外匯流動性,防止匯市波動上升,在密切監察金融市場的同時將採取更多措施。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後市方面,政局仍然不穩,市場繼續關注南韓經濟前景以及美元利率的走勢,多於南韓的政治狀況。南韓經濟最近是有些麻煩,半導體銷情方面一直不太理想。南韓最大間公司三星最近股價一直積弱,市場都會關注股價狀況,不是十分理想的話對韓圜都有影響。」 南韓股市如常開市,低開約2%,南韓財政部早前指必要時會採取一切可能措施,包括無限量注入流動性以穩定金融市場。金融委員會主席金炳煥則說可隨時投入10萬億韓圜的股市平準基金,債券和資本市場方面,將最大限度啟用40萬億韓圜的債券市場穩定基金,以及公司債券和商業票據購買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特朗普2.0時代 分析料香港科創發展面臨挑戰 TDC助拓展多元市場應對
【有線新聞】面對「特朗普2.0」時代即將來臨,有科創業內人士認為香港無可避免面臨挑戰,但相信不會影響科技發展。貿發局支持企業在產品種類及市場多元發展,並積極協助尋找商機。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關注中美關係會否影響香港科創,例如是人工智能AI發展,科創界業內人士認為挑戰無可避免,但相信不會影響香港企業AI發展。 IPG Capital管理合夥人兼資深顧問楊孟璋:「香港強的大學數量比較多及人也比較多,還有香港政府在優才方面吸引很多外國人才,東南亞也好,其他地方也好來香港發展,所以任何科技發展人是最重要,大學支援也很重要,市場也很重要。面臨政治挑戰是有的,所以有一些公司不會直接做美國巿場,會做東南亞市場。」 貿發局支持中小企及初創公司提升競爭力,多元發展潛力龐大的中東及東盟市場,在即將舉行的知識產權營商及創業日活動亦邀請當地企業參與,期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及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東盟地區甚至中東地區那邊的買家及企業來參加,透過既走出去幫助香港公司帶他們到市場,找機會把他們聯繫。另外吸引及鼓勵更多海外參展企業及買家,是來自不同地區來參加我們的展覽,是雙向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