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特朗普回朝|廠商憂關稅打擊生意 學者籲拓新市場分散風險
【有線新聞】特朗普正式重返白宮,有廠商擔心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出口競爭力,有學者建議港商及早開拓新市場分散風險。 特朗普再次重返白宫,一旦他向內地大幅加徵關稅,本港也難以置身事外。香港金邊實業董事總經理劉達邦:「這樣我們就沒有競爭力了,如果真的加了60%(關稅)就一定不會跟你買。」 這家本地金屬建材公司有三分一產品輸往美國,生產線設於內地,產品經由鹽田港出口。劉達邦:「自從2018年增加了額外25%關稅後,我們密切地去東南亞找地方是否可以成立另外一條生產線,在當地它能夠解決進口美國時額外25%關稅。」但設廠計劃最後因疫情等各種原因而擱置,今次再度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壓力,劉達邦認為到其他東南亞地區增設生產線也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某些產品輸往美國在越南生產已增加約15%關稅,不知道你選擇一個地方後(美國)會否再杜絕中國企業在當地也要支付額外關稅。」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何影響本港經濟仍是未知之數,有學者建議港商應盡早開拓新市場以分散風險。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以作為潛在市場,例如中東、非洲、南美,港商可以去發掘,但這些市場要由零開始,需要一些時間。何時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9日
財智商傳|施永青料今年樓市呈「U型」走勢 籲毋須過分擔憂中美局勢
【有線新聞】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預期本港樓價今年先跌後反彈,又指毋須過分擔憂中美局勢對本港經濟及樓市帶來的影響。 本港樓價連跌三年,市場憂慮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繼續出招對付內地,影響本港經濟及樓市。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特朗普在美國內外有太多事處理,未必會重點針對內地,認為市場毋須過分擔心。「他在眾多地方挑起事端,而且陸續有來,未必會立刻針對中國。另外這人說話特別誇張,實際上任時都要面對現實,所以他的實際行動未必會如他所說般嚴重。我預期樓價2025年是『U型』走勢,會有一個底部,最初會跌得較急之後便會稍慢,在低位爭持一段時間後有機會回升。」 他又說政府去年為樓市「撤辣」,目前應該向樓市「加糖」。「重新參考一下『孫九招』便可以,不外乎減少單位供應,當時暫停賣地、甚至居屋都暫停興建。政府又鼓勵公務員以房屋津貼買樓,要供樓的話可以減稅,甚至一段時間內轉售無需支付利得稅,都會鼓勵別人投資。」 他又建議政府在經濟不景時不應該開闢新行業,因為夭折率一般很高,反而更應該立足本業,做好金融、外貿及物流,對本港經濟已有一定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微眾科技總部落戶香港 陳茂波: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有線新聞】政府持續推動重點企業在港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和總部,微眾銀行旗下微眾科技在港設立總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將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深圳市官員形容是深化深港更緊密合作的重要成果。 騰訊有份持股的微眾銀行旗下微眾科技在港設立總部,香港及深圳官員參與儀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微眾科技總部的成立對香港創科發展有很大意義,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陳茂波:「我們期待香港的金融機構可以持續應用新技術,提升營運的效率的同時豐富產品的內容,推動服務創新。」 深圳市政府副市長羅晃浩形容,是深化深港更緊密合作的重要成果,「深圳始終堅持學習香港、服務香港,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兩地金融領域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邁進。」 微眾科技計劃在港投資逾11億元和創造高技能科技職位,形容落戶香港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開局。微眾科技董事長李南青:「把香港總部建成服務全球的銷售中心、交付中心和創新中心,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助力深港經濟融合和香港國際中心的鞏固和提升。」 集團亦與香港及泰國等合作夥伴簽署合作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派利是 │三間發鈔行今起供換新鈔 首三日提早營業
【有線新聞】臨近農曆新年,三間發鈔銀行的分行即日至本月28日提供新鈔及迎新鈔供市民兌換。 在旺角滙豐銀行分行,提早至約七時半已開門,讓市民排隊兌換新鈔及迎新鈔,大部分都是長者。為滿足市民需要,三間發鈔銀行滙豐、渣打及中銀香港即日起一連三日提早至早上八時營業,專門提供換新鈔及「迎新鈔」服務。 金管局鼓勵市民利用電子支付方式,包括透過網上或手機銀行使用「轉數快」或其他電子錢包提供的服務派利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2日
財智商傳|聯匯熱議 馮孝忠:美不樂見「去美元」 阻港用美元「代價大」
【有線新聞】資深銀行家馮孝忠認為美國阻止本港掛鈎或使用美元的機會相當低,因對美國弊多於利,當地亦不想見到其他地區「去美元」。 聯匯制度近日備受議論,因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市場關注本港有可能面對金融制裁風險,影響掛鈎或使用美元的空間。「美國曾使用SWIFT,利用這個交收體系令俄羅斯無法參與美元結算,技術上這是可以用的,但留意近來特朗普的言論,他亦很擔心其他地區『去美元化』。」本身為資深銀行家的恒地首席財務總監馮孝忠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美元的全球使用率對美國是十分重要,「香港的金融儲備達4,000億元,另一方面國家亦有30,000億元儲備,如果特朗普無故用這種制裁對付我們,美國都會損失30,000多億美元儲備幫他購買美國國債或其他使用美元,對他也有很大影響。」 他相信美國不會為了打擊內地及香港而付出高昂代價,但認為本港準備定「Plan B」亦不足為奇,「在現時地緣政治環境下,當然會有『Plan B』,『Plan B』當然不會公諸於世。」 政府早前成立工作小組推動本港發展國際黃金交易中心,馮孝忠是小組成員之一。他認為本港具備條件發展黃金實物交割,「香港的特別優勢是內地因素亦與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廉署起訴證監會前副總監串謀妨礙司法公正 涉教路應對「造市」調查
【有線新聞】廉署起訴證監會時任副總監串謀妨礙司法公正。 廉署起訴證監會時任法規執行部市場失當行為組副總監鄧映霞,涉嫌在證監會調查一間上市公司懷疑「造市」活動時,向受調查人士提供意見,建議他們如何應對證監會的調查,包括銷毀可能涉案的證據,她已獲廉署准予保釋,案件周五在東區裁判法院提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余偉文:無意亦無需改變聯匯制度 不用自亂陣腳
【有線新聞】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聯匯制度一直行之有效,重申無意亦無需改變,強調風險要管控,不用自亂陣腳。 面對美國加強打壓中國,市場揣測或將矛頭指向香港,祭出外匯管制,或要改動實行逾40年的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匯制度。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網誌《匯思》指聯匯制度為香港提供一個持久穩定的貨幣環境,一直行之有效,雖然風險要管控,但不用自亂陣腳,重申無意、亦無需改變聯匯制度。 他指聯匯制度採取最高度透明化、制度化的貨幣發行局模式,實際操作上恪守嚴謹的紀律,加上香港4200多億美元的龐大外匯儲備,相當於整個貨幣基礎約1.7倍,有充足能力確保聯匯制度暢順運作,可以説制度的穩定性受市場高度認同,亦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年來的肯定;又指當局一直有充分評估各種可能影響香港金融穩定和安全的風險,確保本港有足夠能力應對各種挑戰。 去年底「蘭桂坊之父」盛智文公開呼籲改革聯匯制度,制定「B計劃」,包括考慮把港元與美元脫鈎、與人民幣等一籃子貨幣掛鈎。余偉文指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全球有3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採取不同形式與美元掛鈎的安排,操作基本上是市場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樓市前瞻|港樓供過於求 嘉華:宣傳轉攻內地客
【有線新聞】疫後復蘇不如預期,香港樓市有供過於求趨勢,過去一年主力清售貨尾的嘉華國際直言,本地客審慎入市,反之內地客比例上升,推盤宣傳重心已逐步轉向內地。 原本計劃去年推售獨資項目天后英皇道及西半山醫院道項目的嘉華國際,最終將推盤計劃延至今年,去年轉為力清貨尾。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我們都很想盡快推出樓盤,但看到現時市場,雖然也在復蘇階段,但變化也頗大,用家想盡快買樓即刻入住,投資者都希望盡快放盤到市場出租,即是有合理回報。變相現時時勢不同,基本上我估計要臨近所謂現樓階段才推出。」 樓市撤辣後,內地人香港置業稅款大減,大大提升香港置業意欲。根據地產代理統計數字顯示,去年一手市場買家姓名為普通話拼音的買賣合共有逾5,500宗,佔整體一手成交近1.6萬宗,佔比約35%,單計去年第四季佔比近三成八。 嘉華國際亦聚焦內地宣傳,透過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抖音,向內地潛在客户推廣新盤。溫偉明:「除吸納本土、香港客戶,周邊地方,尤其是內地客戶,如何吸納多些資金來港,以往可能會在西方媒體平台作宣傳,但未來我們的走勢也可能用內地人較多觀看的如小紅書、抖音。」 集團對今年樓市看法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5日
財智商傳|特朗普回朝恐加關稅 貿發局范婉兒:港商爭取時間提前付運
【有線新聞】市場關注中美兩國今年會否再爆發貿易戰,貿發局表示不少港商爭取時間提前付運,希望減低美國加關稅的影響。 特朗普本月將重返白宮,市場憂慮他向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不利本港外貿,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不少廠商爭取時間提前付運,希望減低關稅的影響,「目前他們已作提前付運,所以我們預計(本港)2025年第1季度出口增長應該相當可觀,但可能到下半年溫度會急劇降溫,因為進口商可能已付運全年貨品已經在上半年付運。如沒有新的利好消息,可能下半年便會看到出口步伐明顯減慢很多。」 她又說過去七年,本港出口逐步轉移至新興市場,廠商亦在東南亞設廠應對中美貿易摩擦。范婉兒:「(港商)可能已有新的市場或新的生意,或者可透過他們在海外的設施,最終也能再進入歐美市場。要看最新貿易摩擦影響範疇有多大,如果新(美國)政府將敏感科技定義定得再精準一點的話,可能涵蓋(中國貨)範圍反而減少。」 貿發局預料今年本港出口增長4%,范婉兒指是較樂觀的預測,但未包括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數字存在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