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籠屋長者指簡約公屋名額少、不敢奢望 關注團體憂實效不大、難助夾心社群
【有線新聞】有籠屋長者說,會申請簡約公屋、盡快上樓,不過認為首批名額太少。關注團體就批評,施政報告的措施幫不到夾心階層。 「這裏兩呎半闊、六呎長,上落很辛苦,我弄傷腳就是因為這道門太窄。」81歲的韋先生在油麻地這個籠屋單位住了五年,月租2,000元,輪候公屋近五年。聽到即將有簡約公屋,他說會申請,但不抱太大期望。籠屋戶韋先生:「(編配公屋)編號才到433幾,我的編號是439幾,以十萬計,433至439相差七千多個號碼,哪輪到我?(簡約公屋)建好再說,(首批)1,000個未必輪到,我也不敢奢望。未曾做到成績出來,(現屆政府)上任才兩、三個月,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韋先生說,籠屋環境很差,經常被木蝨咬,又會被人偷東西,去洗手間次次都要鎖門,希望盡快排到公屋。 本身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的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就認為,由政府主導起簡約公屋是好事。立法會議員梁文廣:「簡約公屋其實填補了現有過渡性房屋的不足,未來五年起三萬個單位,填補了我們常說的頭輕尾重問題。」 不過有關注團體覺得簡約公屋始終是過渡性,不能真正解決公屋供應問題,又說今次施政報告房屋政策不夠全面。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未能進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設「引進辦」邀科企來港 推「高端人才通行證」吸引年薪250萬人才 住滿七年可退額外印花稅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建議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吸引年薪超過250萬元人才來港,居留滿七年可退回置業的額外印花稅。 要強化香港競爭力,特首李家超說有破格措施招商引資,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制訂「目標企業名單」,主動邀請人工智能、新能源科技等企業來港,為他們度身訂造土地、稅務和財政安排,一站式協助申請簽證、安排子女教育等。目標是2027年或之前,引進至少100間具代表性的創科企業,當中至少20間是行業的龍頭。 李家超:「我本身有吸引力,香港真是有麝自然香。但我們不應抱有這般態度,應該出去告訴別人我有很多優勢。我們的吸引力存在於基因,基因是不會改變,基因加上機遇,我們只會更具吸引力。」 過去兩年本地勞動力流失14萬人,留住本地人才,亦要找「外援」,今年內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年薪達250萬元或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兼且過去五年累積了三年工作經驗,可以獲發兩年通行證,未夠工作經驗的畢業生每年只限一萬人來港。 現有多項入境簽證計劃會拆牆鬆綁,屬於「人才清單」列明人才短缺的專業,或者職位年薪達200萬元或以上,僱主申請輸入人才時毋須證明本地招聘有困難。科技公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特首下月率團訪泰「說好香港故事」 推「訪客計劃」贊助逾千政商領袖訪港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強調要說好香港故事,李家超會帶團外訪,包括11月到泰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政府亦會推出訪客計劃,贊助不同地區的政商領袖訪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要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要說好香港故事,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說他與主要官員將親身率團外訪,包括11月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貿發局明年在泰國舉辦的「邁向全球、首選香港」活動。 財政司司長亦會領導專責小組,聯同商界、貿發局、旅發局等到訪傳統和新興市場,亦會推出訪客計劃,贊助1,000名來自不同地區及界別的政商、媒體領袖訪港並安排專屬行程。 李家超:「國際政治環境錯綜複雜,外部勢力不時刻意對國家抹黑造謠,歪曲香港的狀況,我們要向世界宣揚香港的優勢、成就和機遇,說出香港是讓人實現夢想的一個好地方。」 除了外訪說好故事,李家超說各政府部門及機構都要參與金融發展局及投資推廣署,會展開環球推廣活動。 說好香港故事也要有KPI,經貿辦要於2024年派員訪問外地至少2,700次、公開演說不少於1,000次等,活動次數比今年多兩成;駐內地辦的KPI包括參加至少800次商貿會議,次數比今年多一成半。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醫療券增至2,500元、夫妻可共用 合規內地藥物可在港銷售 研引入非本地牙醫、護士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到,今年內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長者醫療券會加500元至2,500元,夫妻可以共用,並擴大適用範疇包括營養師、言語治療等,為確保有足夠醫護人手會研究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 上屆政府開始制定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今年推出,兩年後成立管理局專責統籌及管理基層醫療。行政長官李家超:「以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統籌為市民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 藍圖包括容許夫妻共用醫療券,擴大至看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購買助聽器等醫療設備,明年實施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醫療券增至2,500元,長者使用了1,000元後,會收到新加的500元。同時亦有為期三年的慢性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及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可轉介到私營檢查,政府資助一半費用。 醫管局亦會全力推動首個十年發展計劃,未來五年增加4,600張床及80間手術室,第二個十年計劃包括建設北部都會區醫院網絡。政府研究要求醫護要在公立醫院服務一定年期,又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確保公營醫療有足夠人手。 在內地註冊藥物合乎安全、效能及質素標準後,可以在香港註冊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設特首政策組、公務員表揚榜 訂逾百KPI 李家超否認成立過多組織架床疊屋
【有線新聞】李家超將會成立「特首政策組」及獎勵表現好的公務員,被問到今屆政府不斷成立新的組織督導各項工作是否架床疊屋,他說如果無人指導,只是「烏合之眾」,要再配合KPI才能發揮作用。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說要提高治理水平,提出今年內成立特首政策組,發掌握本地民情,深入研究內地政策及國際形勢,直接向特首匯報,目標是提升政府對長遠策略議題的研究及倡議能力。 針對管理公務員,李家超說明年年中前會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定期公開表揚優秀的公務員。現行的動員機制將增設「全政府動員」級別,各部門要預先制定指定人員名單隨時候命、定期演練,以應對重大事故。 李家超競選承諾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他施政報告最終訂立了110個,還說未來各個部門會再訂更多指標。特首李家超:「(做不到會否有人要問責?)如果我們的步伐與我們原本定下的不一致,首先要看看理由,當然最終要負責的是特首,是我的施政報告,對嗎?我希望我們能夠滿足市民要求。」 這份施政報告預告在不同範疇推出9份藍圖,其中只有4份有目標時間表,其餘5份未知何時有,未來還會大量成立新的小組或辦公室負責各項工作。例如北部都會區,分成「督導」及「諮詢」兩個委員會,以至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推簡約公屋 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可申請 冀上樓時間封頂、單位面積封底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要在「住」的問題上讓巿民看到希望,推出全新的「簡約公屋」,未來5年興建約3萬個單位,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可申請入住,並將現時6年的公屋輪候時間封頂,目標是2026/27年縮短至4年半;新建資助房屋的實用面積亦會「封底」,不少於26平方米。 解決住屋問題繼續是重中之重,考慮兩個工作組的百日報告後,李家超提出「簡約公屋」,利用未發展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組裝合成在5年內興建約3萬個單位。 消息指,簡約公屋即過渡房屋,租金與傳統公屋掛鈎,初步考慮訂為同區新落成公屋的九成,單位面積介乎10至31平方米,亦有4至5人的大單位。 據了解,政府有6至7幅地的選址,包括在啟德的地皮,「簡約公屋」每棟4至10多層高,第一批最快2024年落成,提供約1,000個單位、沒有居住期限。輪候傳統公屋3年或以上的人可申請入住提早上樓、家庭優先,他們可繼續輪候傳統公屋。 政府預計結合「簡約」及傳統公屋,加上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未來5年公營房屋總建量將增至約158,000個單位,可將現時約6年的公屋輪候時間封頂,目標在2026/27年度縮短至4年半;屆時新建資助房屋單位面積亦會「封底」,不少於
- News Editor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列110項KPI 涵蓋土地房屋供應、推進「再工業化」等 一文看清百大指標
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 1. 在完成為期一年的「共創明『Teen』計劃」的學員中,不少於 70% 在提升個人發展和正向思維方面取得進步。(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勞工及福利局) 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 2. 改善環境衛生及市容: 約 600 個各部門確定的環境衛生黑點於 2023 年底前消除至少 75%。(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相關政策局) 鼠患主要黑點數目於 2023 年底前至少減半。(環境及生態局)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與轄下公共屋邨不同持份者每年進行約 500 次聯合清潔行動。(房屋局) 於 2023 年為分布各區的 111 個道路構築物進行翻新/美化工作。(運輸及物流局) 3. 於 2022 年底前完成對亂拋垃圾、廢物處置和阻塞街道定額罰款的檢視,並在 2023 年中完成其餘與環境衛生相關法例的檢視,以提高執法的果效和阻嚇力。(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相關政策局) 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 4. 確保土地如期到位: 在未來十年(2023-24 至 2032-33 年度)依時提供約 3,300 公頃新平整土地,當中不少於 1,300 公頃來自「北部都會區」。
- i-Cable
-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設港版淡馬錫 興建簡約公屋 搶企業搶人才 一文看清內容重點
【有線新聞】 .將於本年度提交《區旗及區徽條例》修訂草案 .成立「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 由律政司司長推展「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 .財政司司長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整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等 主導投資策略產業 吸引企業在港發展 .成立「特首政策組」 提升長遠及策略議題研究能力 .「以結果為目標」 定立110個指標、KPI .強化公務員管理 更新《公務員守則》 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獎勵計劃 增設「全政府動員」名單 .推進立法規管線上線下眾籌活動、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 完成處理虛假訊息顧問研究作政策考慮等 「搶企業、搶人才」 .財政司司長帶領「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引進重點企業到港 .政務司司長領導「人才服務窗口」 統籌招攬人才工作、提供一站式支援 .17個内地、海外經貿辦設「招商引才專組」 主動招攬目標企業、人才 .成立300億元「共同投資基金」 引進、投資落戶香港企業 .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羅致年薪250萬元或以上人才、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 .放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年度配額 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優
- i-Cable
- 2022年10月18日
0+3|多人申國際車牌外遊 最長排三小時、聶德權網上抱怨 運輸署:會增電子派籌
【有線新聞】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後,多了人申請國際車牌外遊,運輸署上月批出逾萬張,按年上升近兩倍,排隊申請一度要等3小時。 在長沙灣的牌照事務處,辦理國際車牌的籌派完之後,依然有人來碰運氣。不過沒有了,這裏全日300個籌分上、下午派,很早便取光。裏面的人不多,因為這裏不接受即場辦理。運輸署都留意到,近日國際車牌申請顯著增加,已經適時調配人手處理。運輸署上月發出了過萬張國際駕駛許可證,較去年同期4,100多張增加1.8倍。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聶德權都抱怨,要排隊3小時申請國際車牌,形容長龍久久不散,其中一個Hashtag寫「善用科技」。運輸署署長羅淑佩留言回覆聶德權,說近期多人出門,申請增加,承認「清龍」有難度,又說如果大家有計劃出門,就提早郵寄申請,最快10個工作天內收到。羅淑佩之後在自己Facebook撰文,說年底前會將駕駛執照電子派籌推展到所有牌照辦事處。
- i-Cable
- 2022年10月18日
增4954確診、多7死 首現XBD變種本地個案 兩歲半男童求醫後確診、情況危殆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954宗新型肺炎確診,388屬輸入個案,多7名患者離世。 衞生防護中心首次發現兩宗XBD亞系變種病毒個案,其中一宗是本地個案,涉及一名住在觀塘的23歲女子,已接種三劑新型肺炎疫苗,有喉嚨痛、頭痛和噁心等病徵。 確診個案中一名31個月大,無接種疫苗的男童,周一因發燒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其後確診,目前情況危殆。屯門醫院矯形及創傷科康復病房有4名病人染疫,院方正調查個案是否關連。
- i-Cable
- 2022年10月18日
謀殺案假釋八旬老翁 認向四護老院職員潑通渠水囚15年 官斥依然非常暴力
【有線新聞】因謀殺罪獲假釋的八旬老伯不滿被護老院沒收按金,前年向4名職員潑通渠水,承認兩項控罪、判囚15年。法官指被告跟22年前一樣危險,似乎之前的刑期阻嚇極少,應監禁至消除風險。 事發在2019年9月,87歲被告李添銓搬出葵涌百好護老中心,但沒有提前通知,被沒收8200元按金,4個月後他到院舍向護理員潑通渠水,令護理員毀容、受永久傷害,他早前承認兩項蓄意淋潑腐蝕性液體罪。 辯方求情指,被告在政府工作了一段長時間,年紀老邁、高血壓、心臟有問題,很大可能要在監獄終老,希望法官行使酌情權。法官判刑指,同意被告去到人生最後階段,但他答辯當天才認罪,他細心計劃行事,選擇在午飯時間下手,令無辜的人受傷。他帶三樽硫酸犯案,濃度高達98%,雖然最後只用了一樽,但毫無疑問是要對目標人物造成最嚴重傷害,比同類案件嚴重。 被告過往兩項刑事紀錄都涉及暴力,2001年謀殺同事被判終身監禁,獲赦免減刑後2018年獲假釋,但一年半後再犯事,只要事情不順意便使用暴力,似乎是之前監禁刑期阻嚇極少。被告在判刑前情緒激動,大叫說被護老院詐騙,法官一度休庭等他平伏情緒,又指被告表現仍是很暴力,跟22年前一樣那麼危險。決定判
- i-Cable
- 2022年10月18日
前年五一遊行分組違限聚令 社民連、工黨上訴被駁回 官:有共同目的、距離很近
【有線新聞】社民連和工黨8名成員,前年勞動節分成兩組遊行違反限聚令罪成,高等法院駁回上訴。社民連說需時考慮是否再上訴,又說現時最重要是取消限聚令。 社民連成員黃浩銘、曾健成到法院取判詞後,說需時研究,再決定是否上訴。社民連成員黃浩銘:「現時這個司法機構的文化,一個我認為比較保守的文化,沒有太大期望。現時的關鍵是,限聚令不再是4、5、6、7、8人的問題,而是取消限聚令的問題。在過去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我們有很多基層勞工,他們在新型肺炎疫情中,都已身處水深火熱中。」 他們在前年五月一日,連同吳文遠、李卓人和梁國雄共八人,分成四人一組,由金鐘海富中心遊行至政府總部,被票控違反當時的四人限聚令罪成。 判詞指上訴的關鍵是如何詮釋「聚集」一詞,法官認為包含共同目的概念,他親自看過片段,認同當時八人聚集,為勞工權益而示威這共同目的,不理警方指示遊行,帶同標語、有備而來。 又說以防疫角度而言,他們不論是多於或少於1.5米距離,都是很近的,示威維持約10分鐘,若非警方介入,不見有停止的跡象,肯定他們有群組聚集的意圖,違反限聚令。 法官相信他們真誠表達勞工權益的訴求,但除了遊行之外,還有其他方法,要遊行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