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走過2023|神十六、十七先後升空 一箭41星刷新紀錄 C919正式商用
【有線新聞】神舟十六、十七號載人飛船今年先後發射升空,完成多項挑戰,在「天宮課堂」上與全國青少年展開「天地交流」。 首次包含駕駛員、工程師、載荷專家,載有三種航天員的神舟十六號乘組,在「天宮」太空站駐留五個月後交棒給神舟十七號,這個最年輕的乘組實現新老交替。神舟十七號指令長湯洪波:「在我眼裏,它此時此刻就是一根接力棒。在軌飛行的這幾天,我們從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衛星及火箭發射亦在今年創下新紀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一次過將41枚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刷新中國「一箭多星」最高紀錄。7月順利發射的「朱雀二號」領先SpaceX的星艦,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其推進劑特點是成本低、燃燒效率高。 至於自主研製項目,啟動超過十年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今年正式投入商業服務,且取得海外訂單。乘客仲先生:「感覺非常舒適,有一種很強的自豪感,我們中國終於有一架成功商飛的大飛機。」 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交付,明年元旦上海啟航,標誌著中國集齊造船業的「三顆明珠」,可同時建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大型郵輪。
- 中國在線
- 2023年12月27日
廣州市設首間慈善超市示範點 一年內可領取不超過20件衣物或生活用品
【有線新聞】廣州市設立首間慈善超市示範點,除了讓生活有困難的人可以憑證領取衣服等物資,超市內亦有義賣區,同時會組織義工活動。負責人說希望把超市打造成一個全面的慈善地點。 這間是廣州市民政局和廣州慈善會等,在越秀區設立的第一間慈善超市示範點,慈善超市內設置了發放、義賣、義工服務等五個區域。在發放區域主要是接收個人和企業捐贈的物資,以幫助貧困社群,凡持有廣州困難群眾憑證的市民,一年內可以免費在慈善超市,領取不超過20件衣物或生活用品。廣州市民李伯:「想著這件有帽子,大件點也沒問題,當然舒服、挺好挺好。」廣州市民陳伯:「選擇兩件,外套一件、薄外套一件,春節時候可穿上,現時天氣穿上亦剛好,有心儀的就再過來選一些。」 在義賣區域,貨架上擺放著由社會捐贈出來的文創和生活用品,或福利院兒童製作的串珠裝飾工藝等產品,民眾可以掃碼了解物品所對應的慈善項目,再決定是否購買,慈善超市還會定期推出義工活動,鼓勵大眾加入義工行列。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副主任馮現:「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慈善載體有慈善服務功能,也有慈善文化宣傳的功能,接下來的話,我們希望這個載體作一些輻射作用,比如說一些公益集市,或是公益文化課堂進校園。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粉嶺圍命案|內地碩士生上周六倒斃街頭 三男涉非法處理屍體、誤殺等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22歲男子上星期六倒卧街頭,當場證實不治。警方調查後拘捕三名男子,涉嫌誤殺及非法處理屍體。 其中一名疑犯黑布蒙頭,鎖上手扣,腰纏鎖鏈,被帶進上水粉嶺圍一間獨立屋內重組案情。一名22歲男子上星期六倒卧在上水馬會道街頭,當場不治。 大埔警區重案組調查後發現死者為內地來港修讀碩士的學生,鎖定粉嶺圍一個單位,懷疑死者上星期五在單位與5名男子開派對期間被注射懷疑冰毒,及後昏迷時被抬離單位棄屍。 警方星期一入屋搜查,拘捕兩名20及51歲男子及檢獲少量懷疑冰毒,昨天再拘捕一名62歲男子。三人都涉嫌非法處理屍體,其中兩人涉嫌誤殺。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走過2023|內地經濟疲弱 青年失業率高企 出招促消費未見起色 內房危機續惡化
【有線新聞】經過三年疫情洗禮,內地今年正式走向復常,市場期待經濟大反彈,但官方明顯未敢過份樂觀。 國務院總理李強:「我們經濟總量大了,總量已經過了120萬億元,而且現在新挑戰不少,在這種高基數上要達到5%左右的增長目標,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加倍努力。」 年內出台的主要經濟指標表現疲弱,反映消費市道的零售數據 —— 上半年仍有雙位數增長,但6月之後就放緩至單位數。出口亦面對壓力,雖然11月略見回升,但全年有超過7個月下跌,海關總署認為外貿回暖動力不足,主要受到環球經濟不穩以及地緣政局緊張等因素影響。 失業情況持續惡化,青年失業率連月超過20%,科網龍頭企業裁員傳聞此起彼落,官方宣布8月開始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國統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青年人的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高技能的人才短缺,『求職難』和『招工難』並存。目前來看青年人當中失業、未找到工作的總共有600多萬人。」 中央連月出招促消費,推出「擴大消費20條」,為買車、電器、生活所需用品等提供優惠和便利,個別省市更大派消費券鼓勵花錢,但內需情況仍然未見起色。 內房債務危機繼續是妨礙經濟前進的炸彈,曾經被中央點名為「示範房企」的龍頭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香港仔藥房遭爆竊 損失約130萬現款、5,000元貨物
【有線新聞】香港仔有藥房遭爆竊,損失約130萬現款。 藥房在香港仔大道近東勝道,上午8時左右,店員準備開舖營業,發覺捲閘密碼鎖不見。店內部分貨物散落一地,懷疑遭賊人爆竊,於是報警。 負責人經點算發現連日假期所得約130萬營業款項及約5,000元貨物遭偷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葵芳停車場電動車充電每小時19元 有車主指價錢不合理 議員促按用電量收費
【有線新聞】政府的葵芳停車場明天起收取每小時19元充電費,不少車主認為收費不合理,會改到其他地方充電。 政府逐步將電動車充電服務市場化,葵芳停車場星期四起收取每小時19元充電費。有車主指坊間按用電量收費,比按時收費更划算。 吳先生:「19元一小時要視乎供電量,好多時這部機一小時才供3度電,也就是(每度電)6元多,比其他快速充電還要貴。」盧先生:「會泊在這裡但不會在這裡充電,主要是充電的價錢不合理。現在市場上最貴是Tesla的Supercharge,都是(每度電)4元左右。」謝先生:「 都要照充電有什麼方法?這裏比較近上班地方。現在這個速度太慢,不知道收費之後會不會加快。其他一般上午9時充到下午3時就滿了,這裏充到7時都未滿,這裏很慢。」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也認為應按用電量收費,又指公共停車場的充電設備主要為電動車續航,若可安裝快速充電器效果更理想。陳紹雄:「發現現象是去到停車場提供充電設施,人們單純因充電而泊車。如果要充三小時才有足夠續航力,車就要在這裡停三小時,對車或停車位的使用都未能達最佳效果。」陳紹雄又形容現時充電設備的數量令人擔心,估計每十輛電動車只有一個充電位。 這個停車場有9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港人韶關車禍|兩傷者轉粵北人民醫院治理 沒生命危險 醫師:多個臟器損傷
【有線新聞】三名港人星期一在廣東韶關發生車禍,一死兩傷。兩名傷者多個內臟受傷,無生命危險,轉到粵北人民醫院治理。 兩名傷者星期二晚由樂昌市第二人民醫院轉到粵北人民醫院,屬市內三甲醫院。主治醫生說他們目前清醒,但傷勢比較嚴重。 粵北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醫務科科長尹文化:「有內臟器官損傷,目前來說還不方便進食。涉及多個臟器,除了腹腔臟器、胸腔臟器,還有骨骼方面的問題 。女患者有多發骨折,因為具體傷情不便透露,因為這是屬於患者的私隱。」 粵北人民醫院在意外後亦有派出兩名包括肝膽外科和胃方面專家到樂昌市第二人民醫院參與救治,院方組成跨學科團隊協助治療,目前未收到傷者要求送回香港,會按他們身體情況再決定。 三名港人在聖誕節,即星期一中午連同另外兩人乘坐一輛韶關車牌的車輛,沿國道G535向北駛至坪石鎮梯子嶺村路段時,初步調查指車輛越線爬頭,與對面綫的一輛東莞車牌車輛相撞。三人送院,其中一人搶救後不治。 出事的路段在日間比較多車行駛,旁邊有一條深溝,目前仍遺留一些車輛殘骸。涉事兩輛車的司機通過酒精呼氣測試,排除酒後駕駛的嫌疑。據了解港人乘搭的並非網約車,亦不是透過「港車北上」計劃進入廣東省的香港私家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上流寄生族》演員李善均疑車内燒炭亡 正陷吸毒醜聞、兩次藥檢陰性
【有線新聞】涉及吸毒案正接受調查的南韓演員李善均被發現在坐駕內身亡。 首爾警方早上十時許接報,一名男子昏迷在市中心一架私家車內,車內有炭爐。警員到場調查後證實事主是李善均,並指李善均在家中留有疑似遺書。 這名男演員日前捲入吸毒醜聞,被指多次在一名夜店女公關的家中吸食大麻等毒品。李善均作供時指控女公關欺騙他,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毒品,他兩次藥檢均為陰性。 48歲的李善均代表作包括奧斯卡得獎電影《上流寄生族》,飾演有錢人家的父親。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油麻地男司機遭棍、氣槍襲擊 受傷送院 兇徒在逃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油麻地被人用棍及氣槍襲擊,受傷送院。 警員在場蒐證,地上留有懷疑是兇徒用來傷人的氣槍。案發在凌晨近5時,男事主駕私家車去到吳松街近寧波街停泊,期間被一名男子持木棍及氣槍襲擊,兇徒傷人後逃去,傷者事後跑到附近一間便利店向職員求救。 警員接報到場將傷者送院並在附近兜截,但未有發現兇徒,案件列作傷人案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重建蝕讓15億批出 市建局:流標有負面影響、非首個蝕錢項目
【有線新聞】九龍城盛德街公務員合作社重建頂目,月中以蝕讓15億元獲批,市建局說以免流標帶來負面影響。 項目由信置、鷹君、招商局置地合組財團以19億元投得。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接受報章訪問時說,今次是首個公務員合作社重建,如果不接受標書會有負面影響。 而業界對前景負面情緒較高,重新招標價錢會更低,局方取態是盡量避免住宅項目流標,因此接納標書,又重申今次並非首個蝕錢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6日
香港夜饗樂|有餐飲業界稱聖誕假生意不俗 重回疫情前九成 消費券成救命稻草
【有線新聞】旅發局先後推出消費券供旅客及本港市民傍晚後光顧本港餐廳及酒吧,消費達一定金額便可減收100元,餐飲業界認為聖誕假期間消費氣氛提升,生意不俗,酒吧業就說市民蜂擁外遊下,幸有消費券刺激一下生意。 夜饗樂消費券每張100元,旅客版有100萬份,市民版20萬份,其中一半先在本月中派發。有餐飲業界說今個聖誕假期生意額已經回到疫情前至少九成,在經濟未算強勁情況下市民及遊客大時大節都願意花錢,相信消費券有一定作用。叙福樓集團主席黃傑龍:「我聽同事說其實都多人用,特別因為我們公司自己推出『用100再送多50』,所以可能有這個效果。其實100元不是很多錢,我覺得是一種氣氛帶動,取得就會更開心,好像一份小小的聖誕禮物。」 同樣是計劃受惠對象的酒吧業界,成績就沒有食肆好,聖誕生意額較去年少三成,高消費能力客人外遊,假期來酒吧人流比預期少一半,消費券對他們來說變成救命稻草。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來到酒吧消費,他們不只是用優惠券取得『著數』,通常會自己額外消費多200、300元可能飲多一杯,因為反正都來到、已經坐下,沒理由只是用優惠獲得一杯飲品,可能都會叫多一杯或者一份小食,所以其實都會帶動酒吧本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6日
綠在區區|回收站聖誕假期休息 門外回收物堆積如山 有議員憂垃圾徵費實施後更惡劣
【有線新聞】多區「綠在區區」回收站聖誕假期休息,門外的回收物一度堆積如山,不少市民「摸門釘」。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明年4月垃圾徵費實施後,情況會變得更惡劣,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加強回收服務。 網上圖片可見,綠在紅磡回收站門外一個二個膠袋及紙皮箱堆積如山,門外只得一個回收籠車,但不夠存放,其餘回收物要放在地上,結果東歪西倒,衛生欠佳。記者中午去到,門外的垃圾山已清理好,有人回到店舖處理籠車內的回收物,但就沒有開門營業。 多區的回收站聖誕假期間休息,平安夜提早關門,25日及26日全日暫停服務,直至27日才再開門。門外有告示提醒將回收物放入夜間自助回收籠車,不要放在門口,不少市民來到才發現「摸門釘」。黃女士:「(今日放假你知不知道?)是嗎?」陳小姐:「希望可以多些(日子開放),因為來到才『摸門釘』都頗不方便。」 荃灣回收站設置了閉路電視,沒有出現垃圾堆積,情況就最理想。不過在鰂魚涌有市民白跑一趟,無功而返,有人就選擇將回收物直接放在地上。位於筲箕灣的綠在東區同樣沒開門,結果有數袋回收物放在垃圾桶旁邊。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反映回收服務未能滿足明年4月垃圾徵費實施後的需求,港島東(民建聯)梁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