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將向小學生派指定袋作宣傳 指物管包大袋屬「執手尾」而非「包底」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政府會加強垃圾徵費的宣傳及教導工作,包括向學生派發指定垃圾袋。他又指徵費初期可能有物管公司打算為住戶「執手尾」而不是「包底」,但重申住戶仍須履行責任。 本港4月起實施垃圾徵費,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已要求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做好宣傳及解說工作,「不斷用講座、記者招待會、宣傳工具,用不同可以用的場合,亦請各方面涉及持份者,包括業界、物業管理公司、飲食界等都共同,第一要他們自己清晰。」 謝展寰:「接下來一、兩個月會陸續向全港小學每名小學生派一個15公升的指定袋,希望他們透過這個袋,將垃圾收費的資訊、要如何做帶回家中,幫助垃圾收費的宣傳工作更入屋。」 謝展寰及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一同參觀小學的垃圾徵費教育活動,謝展寰期望海報、橫額、短片等宣傳品,可以幫助校方編制綠色教育課程。他主動提及有物業管理公司打算買指定袋為住戶「包底」,他認同徵費初期可能有這個需要。 謝展寰:「我覺得『包底』這個字眼很模糊,因為有人問,以為管理公司用大袋包起來,樓上便不需用(指定袋)。不是的,其實樓上人人都要用。真的有人沒有用,管理公司要『執手尾』用指定袋包好,外面的垃圾車、垃圾站才會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垃圾徵費懶人包|收費模式、費用估算、垃圾定義、違規罰則一帖睇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將於4月1日起實施,如市民沒有使用指定袋包妥或貼上指定標籤棄置垃圾即屬違例。本文整合措施的收費模式、罰則、購買指定袋地點及減免方法等。 1. 垃圾徵費|如何收費? 收費模式有兩種,分別為「按袋」或「按標籤」收費;以及按重收「入閘費」。如按重量收費,市民毋須以指定袋包妥垃圾或在每件大型垃圾貼上指定標籤,垃圾將按重量於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徵收「入閘費」,至於如何攤分「入閘費」,須向物業管理公司、清潔承辦商或私營廢物收集商查詢。 2. 垃圾徵費|如何購買指定袋或標籤? 指定袋及指定標籤可在數千個獲授權的零售點購買,包括超級市場、便利店、藥房和網上平台等(零售地點按這裡)。 3. 垃圾徵費|3公升至100公升指定袋的售價及尺寸是多少? 最細3公升指定袋為24厘米乘37.5厘米,售價3毫;最大100公升為56厘米乘99厘米,售價11元。 4. 垃圾徵費|如何估算每月費用? 環保署估計3至4人家庭,每日使用1個10公升或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一個月需支付的垃圾徵費費用約$30至$53。 市民亦可透過環保署網頁上的「慳多啲計算機」(按這裡),計算平均每月垃圾費開支。 5. 垃圾徵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垃圾徵費|環保署倡「一袋兩用」 重申物管「包底」、非牟利派指定垃圾袋不違法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指定綠色垃圾袋最快本月26日推售,環保署建議市民在零售點直接買指定袋,代替現時一元一個的普通膠袋。 垃圾徵費的指定綠色垃圾袋月底開始,陸續在全港十幾個超市、便利店等主要連鎖零售商買到,有需要用膠袋購物的市民可以直接買指定袋,帶回家後重用裝垃圾,至於現有一元一個的普通膠袋繼續有得賣。 環保署助理署長(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胡勁欣:「我們與業界溝通過,可能他們認為計劃實施初期,有些市民可能很抗拒。為何要我用垃圾袋裝雞蛋、牛奶、面包等,他們擔心有市民抗拒,最好是有選擇,市民有多個選擇也是好事。」 如果不想用錢買,市民只需將可回收的物品帶去「綠在區區」的回收點,透過賺取回收積分,日後亦可以免費換領指定袋。至於團體如果想免費派指定袋給市民,環保署說活動只要是非牟利就無違法。 胡勁欣:「所有牟利的過程都可以隨意派發,就失去了減廢效果。所以在牟利過程中,比如在超級市場,買滿500元就送個1.7元的指定袋,讓你把貨物裝走,這個牟利過程中我們是禁止的,除非取得署長同意。(違反自付原則?)是的,違反自付原則,所以法例有包括牟利服務,但非牟利就沒有列明。」 胡勁欣重申物管公司為住戶「包底」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23條|李家超未交代諮詢時間:愈快立法愈好 會參考其他國家應對新形勢、風險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向立法會預告年內提交基本法23條草案,行政長官李家超沒有交代何時諮詢,只強調立法愈早愈好,方案會參考外國的國家安全法律,應對新形勢和風險。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行會前被問到提交基本法23條草案予立法會的具體時間表究竟上半年抑或下半年、何時會諮詢,他只說方案準備好就公布,亦希望盡早立法。 李家超:「社會共識以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強烈的。我們經過2019年港版『顏色革命』,經歷過危害國家安全事情出現,香港和每位市民難以忍受大家覺得的慘痛經歷。希望用最有效方案進行立法工作,我整體態度清晰:愈早立法愈好、愈早將立法過程完成愈好。因為危害國安風險日日都存在,而且國際形勢千變萬化,敵對勢力仍然虎視眈眈。」 他說立法將參考外國國家安全法律的條文,包括近期推出的法律,「每個國家考慮安全風險都非常充份和前瞻性,我們如何確保23條立法有前瞻性和靈活性,可以應對千變萬化或現時未能想像到新手法?畢竟科技日新月異。當然會充份聽意見,亦會在整個方案提出特區想法,以及特區認為應該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他又說23條立法能締造安全環境,令市民和商界安居樂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農曆新年|李家超:與內地探討延長通關時間進展順利 研擴大自由行、一簽多行
【有線新聞】下月便到農曆新年,行政長官李家超說仍與內地積極商討延長口岸通關的安排,一旦落實就會公布。 元旦凌晨大量旅客滯留口岸,為免事件重演,政府已成立小組處理節日或大型活動後口岸的安排。行政長官李家超說跟內地部門的討論進展順利,「大家考慮如何開通更多24小時通關口岸或延長某些口岸運作時間。我們亦正研究香港,例如一些鐵路延長服務時間,配合內地通關時間延長,如何幫助兩地旅客在大型日子,在過關安排更加方便。」 工作由政務司司長統籌,至於會否在農曆新年落實延長個別口岸通關的安排,李家超說落實就會公布,又重申政府會研究不同方案,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不同方案我們都會考慮,當然坊間現在提出很多意見,包括一簽多行,或者增加一些個人遊城市。政府在這方面亦不斷與內地相關單位探討可行性和實際操作。」 對於一簽多行一度令水貨客湧現,李家超說面對挑戰的正確態度是尋找解決方法,他希望盡快與內地達成共識,對外公布成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李強訪歐|與瑞士簽署聯合聲明 宣布提供單方面免簽 將於達沃斯年會致詞
【有線新聞】出訪歐洲的總理李強,與瑞士簽署聯合聲明,同時宣布提供免簽待遇,李強今天將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致詞。 瑞士聯邦主席阿姆赫德在首都伯爾尼的洛恩國賓館為李強舉行歡迎儀式,並陪同檢閱儀仗隊。雙方其後會談,又簽署聯合聲明和經貿合作文件。 李強日前又在乘火車,由蘇黎世轉往伯爾尼途中與阿姆赫德茶敘,指瑞士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之一,兩國友好合作源遠流長,願同瑞方加強交流互鑒,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以明年建交75周年契機擴大地方和人文交流。40多年來瑞士企業助力中國發展,自身也獲得豐厚回報,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又提到雙方在2016年,建立創新戰略伙伴關係,願同瑞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進一步築牢政治互信基礎。 雙方一致同意盡快啟動雙邊自貿協定談判,年內舉行新一輪外長級戰略對話和金融工作組會議等,中方又決定向對方給予單方面免簽證待遇。 李強周二將轉到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與會政要還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 有外媒引述美國國務院文件指,李強此行代表團規模龐大,有10名部長級官員隨團,層級幾乎等同國事訪問。又指如布林肯沒有機會與阿姆赫德握手合照,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國泰首批內地空服本月起執勤 培訓及入職要求與本地員工睇齊 廣東話非必學語言
【有線新聞】國泰首批內地機艙服務員本月起在航班上執勤,除了未必懂得廣東話,國泰指其他培訓及入職要求與本地機艙服務員一樣,目標到2025年有一成半機艙服務員來自內地。 機艙服務員Harry:「女士,你的叉燒飯。小心燙,請慢用。」模擬送餐。「有一些茉莉花茶,你要喝點甚麼嗎?」、「我要一杯蘋果汁。」與乘客交流。 來自南京的Harry是國泰在內地招聘過百名機艙服務員之一,「今天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叉燒飯。」流利的英文及普通話都是必須,但國泰沒要求他們要懂得廣東話,「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個客人需要毛氈,但粵語聽起來好像『毛巾』,但應該是毛氈的意思。我覺得學習一些簡單粵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更加容易融入香港的生活。」 國泰去年年中開始到內地舉辦招聘會,他們首批完成培訓,今個月展開飛行旅程。國泰說他們會在國際及區域航線執勤,強調說不同語言的機艙服務員會互相補足,入職要求及培訓也一樣。國泰服務董事吳潔文:「與在任何一個地方、與在香港招聘都是一致,其實每一個培訓班不只有內地機艙服務員,還有本地或其他地方招聘的新同事,暫時看不到有特別需要及安排。在學習逃生程序時,來自不同地方的機艙服務員會一起上課,他們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5日
垃圾徵費|政府公布指定袋及標籤零售網 即睇超市、便利店等名單 部份提供「一袋兩用」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今年4月1日實施,環保署今日便公布購買指定袋和指定標籤的全港性零售網絡,涵蓋超級市場、便利店、藥房及網上平台大約3,000個零售點。 環保署表示已與主要連鎖零售商簽訂合約,並鼓勵各零售商於收銀處銷售散裝單個指定袋,從而達致「一袋兩用」之效。市民於購物時可選擇使用自備購物袋、以最少一元購買由商戶提供的塑膠購物袋,或以法定售價購買指定袋盛載貨品。以下為當局公布的零售商名單: 垃圾徵費|超級市場(排名不分先後): .一田百貨 .永安百貨 .日本城 .百佳超級市場 .惠康 .華潤萬家 .實惠 .AEON .AEON Supermarket .DAISO JAPAN .Living Plaza .Market Place .Mono Mono .3hreeSixty .759阿信屋(未提供一袋兩用) .city’super(未提供一袋兩用) 垃圾徵費|便利店(排名不分先後): .7-Eleven .Circle K 垃圾徵費|網上平台(排名不分先後): .HKTVmall .foodpanda 垃圾徵費|藥房 .數百間藥房的授權申請仍在處理中,當局會盡快完成審批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5日
垃圾徵費|約3,000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商 月尾起售賣指定袋及標籤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四月起實施,指定袋最快本月下旬開始銷售。 環保署與10幾個超市及便利店等主要連鎖零售商簽訂合約,本月下旬至下個月開始銷售指定袋及標籤。當中絕大多數會在收銀處銷售散裝指定袋,市民可利用指定袋代替塑膠購物袋。環保署亦正處理數百間藥房申請成為零售點,目標將指定袋零售點擴展至約3,000個。 至於指定袋的批量採購申請,截至本月中有約6,300宗,逾7成來自物管公司及居民組織,亦有餐廳、酒店、學校等。環保署會為他們開立帳戶,方便透過官方網上平台訂購。 零售點詳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5日
浸大教務議會通過合併文學院、社科院 料最快7月落實 校方稱學院地位、資源不變
【有線新聞】浸大教務議會通過合併文學院與社科院,稍後提交校董會審議,預料最快7月1日落實。 文學院及社科院共有12個學系,將組為四個學部,合併成一個新學院。文學院轄下「語文中心」,會獨立運作。浸大指教務議會以大比數通過合併方案。校方去年4月起召開過8次工作小組會議,以及逾40場諮詢會等,重申合併是參考世界各地大學做法。合併後各學系名稱、地位以及兩個學院的資源及職員數目維持不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5日
酒店業界指人手短缺 倡加快輸入外勞、淡季多辦活動 議員促做好海外宣傳
【有線新聞】本港旅遊業復蘇,但接待人手仍然不足,業界建議加快輸入外勞 ,同時在淡季推出更多項目吸引旅客。 去年全年有3,400萬人次訪港,內地客佔接近八成,黃金周假期訪港旅客數量特別多,不過酒店業界說接待人手緊張問題仍未解決。美麗華集團首席營運總裁陳宗彝:「現時年青人不願在酒店業工作,一年加兩次人工也無法保持年青勞工。現時仍在申請(外勞)階段,手續很繁複,(農曆新年應該來不到?)如果能4月或6月來到就已經很高興。」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認為本港酒店房間供應充足,應充分利用淡季市場。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一年裡暑假是旺季,第四季聖誕新年是旺季,其他淡季有更多空間能吸納旅客,所以要有策略地在不同淡季的時間做多些盛事,多搞活動、做多點宣傳吸引旅客,令全年較平均發展。」 民建聯認為要做好海外宣傳,九龍西(民建聯)議員鄭泳舜:「大型體育活動很好,但知道的人不夠多,例如剛過去的越野賽車,似乎是成功的比賽,但吸引度低,遊客注意度也低,理論上現時我期望滿街都是足球宣傳。」他們又建議舉辦國際級演唱會,推出景點套票,吸納更多旅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5日
消委會|模擬賭博遊戲誘「課金」缺監管 倡檢視《賭博條例》保障消費者
【有線新聞】消委會收到投訴,有人在手機遊戲課金後未能兌現「獎品」或一些權利。另外檢視六款虛擬賭博遊戲,發現只有一款有國際機構認證,建議檢視《賭博條例》監管範圍,保障消費者權益。 手機遊戲市場龐大,其中要求玩家「課金」方法更是五花八門。除了買寶箱抽武器打怪獸,亦有不少撲克、麻雀類的模擬賭博遊戲,均涉及運氣,付錢不一定贏。 消委會收到投訴,有人報稱「日日增值日日清」,買寶箱又一直抽不到心儀物品。有投訴個案就付款78元買一個VIP特權,結果前後聯絡遊戲商超過14次都遲遲未兌現。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最後他放棄,找消委會求助,要求取回VIP特權,最後我們幫他取回VIP特權。類似的事,雖然寥寥數宗投訴,但我說得這麼細緻,原因不是內容真的好像很好笑,而是有些消費者真的很認真玩模擬賭博遊戲。」 消委會去年10月至12月針對6款手機虛擬賭博遊戲做市場調查,當中只有一款有國際機構認證,確保遊戲有合理機率。消委會認為應檢視《賭博條例》能否規管。 黃鳳嫺:「香港不是沒有法例,但是否可完全涵蓋消費市場改變以及監管需要,絕對有空間改善。也希望盡快處理,因為網上世界每天有新遊戲推出。」 消委會提醒課金之前應該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