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總覽
- i-Cable
- 2022年10月27日
內地疫情反覆 拖累百威亞太第三季盈利減少逾10%
【有線財經】受內地疫情反覆拖累,百威亞太第三季少賺逾一成。集團管理層指,隔離措拖嚴重打擊業務,正重新分配資源。 百威亞太聯席主席兼執行董事楊克:「防疫措施嚴重影響不同地區及銷售渠道措施收緊期間,我們的高端及超高端零售商銷量,在九月按年下跌,而大部分的限制措施集中在擁有高端品牌布局的地區,所以我們正轉移及調整投資,基於疫情對不同渠道及地區影響。」 楊克又提到,大宗商品價格處於高位令原材料成本上升,集團亦宣布加價以轉移成本,相信高端策略有助抵銷部分影響,預料商品價格在第四季才會慢慢回落。 公司第三季盈利有3億美元,按年跌近14%,正常化溢利則有3.03億美元,收入跌1%至18.6億美元。 期內中國銷量增長近4%,但高端及超高端產品銷售受防疫措施限制,每百升收入減少2%。 他又預料印度啤酒行業已經復蘇至疫情前水平。韓國在第三季亦已解除相關防疫限制,兩個地區的銷量、盈利都有雙位數增長,有助抵銷中國地區業務的影響。
- i-Cable
- 2022年10月26日
受疫情及資本市場波動影響 平保上季純利按年跌31%至161億人民幣
【有線財經】受疫情及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平保業績倒退,上季只賺161億人民幣,按年跌31%、按季跌59%,首3季少賺6%至764億。壽險代理人數量較去年底少18%,拖累壽險新業務價值按年大跌26%,利潤率亦跌至25.8%,跌近5個百分點。 按業務分類,壽險業務盈利貢獻跌9%,產險及資產管理更少賺21%及52%,不過銀行多賺25%。受市場波動影響,保險資金年化總投資收益率跌至2.7%。
- i-Cable
- 2022年10月26日
港交所宣布暫停恒指期貨等多項期指的 「市調機制」
【有線財經】港交所周三開市前公布,因外部供應商軟件問題,暫停恒指期貨產品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受影響的包括恒指、國指、科指、小型恒指、小型國指等期貨,現月合約及下月合約現貨市場就不受影響。 根據機制,當期貨指數顯著波動,合約價格超出5分鐘前,最後交易價的升或跌5%,就會觸發5分鐘「冷靜期」,以限制交易價格波幅範圍。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理論上就沒有什麼影響,今日不是期貨市場運作受到影響,而是市調機制,指數計你要在5分鐘之內有5%的變化,其實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從來都沒有觸及過的話,對衍生產品市場、現貨市場都沒有特別的影響。」 港交所又指正與供應商合作解決問題,將適時發布進一步公告。
- i-Cable
- 2022年10月26日
ASMPT第三季按年少賺近40% 美國半導體技術禁令對集團無顯著影響
【有線財經】美國本月初頒布禁令,進一步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技術。內地半導體設備商ASMPT表示,作為國際企業,一直遵守各地法規,認為禁令對公司無顯著影響。 ASMPT行政總裁黃梓达:「除了NEXX及AEi,集團所有其他產品均在亞洲及歐洲地區研發及生產,所以技術上而言,並不受限於美國的出口禁令。」 公司上季按年少賺近四成至6.16億元,但仍好過市場預期的5.7億元,銷售收入倒退逾兩成,差過預期。受高基數效應以及通訊、電腦市場疲弱拖累,期內新增訂單跌36%,毛利率40.9%,按年輕微改善,不過按季亦跌82點子。 公司表示,第四季度是傳統淡季,料銷售收入介乎4.55億至5.25億美元,即按季要進一步下跌最多兩成,亦意味著有機會成為6年以來最差的第四季度。
- i-Cable
- 2022年10月26日
信和對樓市前景保持樂觀 旗下商場零售業務表現理想
【有線財經】美國步入加息周期,信和副主席黃永光稱,聯儲局至少再加息兩次,已屬市場預計之中,但對於本港樓市發展仍保持樂觀態度。 信和副主席黃永光:「香港的加息步伐始終不像美國的高,第二、香港的息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第三、失業率由5.8%回落至目前約3%,這亦是一個正面因素,我們對未來香港樓市平穩發展是樂觀。」 對於施政報告未有樓市減辣措施,黃永光稱減辣對於樓市可能有幫助,但不同市場有不同情況,例如目前上車盤需求大,在優質地段推出的樓盤仍能受到市場歡迎。 集團指連同與其他發展商合作的項目,未來一年將推5個新盤,涉及約3000伙,集團佔當中1500伙。 集團又指受惠疫情穩定及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目前旗下商場零售業務表現理想,並相信隨著世界盃等活動展開,消費氣氛有望繼續改善,會帶動整體零售業務。
- i-Cable
- 2022年10月26日
Alphabet及微軟的季績差過預期 Alphabet預告減少招聘等應對經濟不景
【有線財經】美國大型企業陸續要為當地經濟不景﹑甚至出現衰退做準備。Google母公司Alphabet表示,將制定一系列削減成本措施,包括第四季招聘人數將按季減少超過一半,以及減慢營運支出增長,以應對經濟疲弱的艱難時期。 Alphabet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某些客戶需要更長時間決定購買,或決定購買較短期或較小額產品或服務,我們認為由於宏觀環境更具挑戰性,某些客戶業務受到影響。」 公司第三季純利按年跌逾兩成六,有139.1億美元,收入升6%,其中Youtube廣告收入跌1.9%,差過預期。 另一科技企業微軟,就錄得近5年來最差業績。截至9月底的季度,純利按年跌一成四至175億美元,即使收入升一成一,但其中個人電腦業務收入下跌0.3%至133.3億美元。 由於公司超過一半收入來自美國以外,近日美元強勢削弱了公司的國際銷售收入,公司坦言經濟不穩定,影響個人電腦及廣告收入,而能源價格上升等成本增加因素,預期將持續至下半個財政年度。
- i-Cable
- 2022年10月26日
強積金顧問GUM:強積金首10個月人均蝕近6萬元
【有線新聞】有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港人的強積金投資每人平均蝕約5至6萬元,不論買股票或債券基金一律都輸錢收場。 各國央行踏入加息周期,加上環球經濟惡化,股價、債價都大跌價,拖累本港打工仔的強積金回報。強積金顧問機構GUM表示,截至上周日,今年強積金的回報已下跌逾22%,每人平均蝕約5.9萬元。而積金評級的數據計到周三,每人平均虧損已擴大至約6.2萬元。 GUM的統計顯示,不同類型的基金均錄得負回報,當中股票基金跌幅最大、逾兩成八,投資防守性較強、主要投資債券的固定收益基金亦要蝕6%。按地區股票劃分,不論港股﹑美股基金都要蝕錢,虧損幅度更超過25%,大中華股票基金表現最差,累計回報為蝕37.5%。 GUM執行董事王玉麟:「對於各個市場我認為都會有較審慎的看法,中長線而言,都會認為中港市場現時的估值較低,亦跌得較多。中長期配置而言可能都是較好的情況,美國正平衡加息及新政策出現,所以會維持中性看法。」 機構表示,根據歷史數據,強積金回報率最多連跌兩年,認為投資年期多於5年的市民應維持原來的風險配置,不應因為近期股市波動,而轉為投資保守基金。 積金局提醒,市民毋須過分擔心短期波動,切勿試圖捕捉市
- i-Cable
- 2022年10月25日
人民幣離岸價曾再跌至新低 監管機構調高企業跨境融資調節參數至1.25
【有線財經】資金大幅流出內地,驅動離岸市場情緒波動,離岸人民幣匯價再跌至新低,在岸價亦曾失守7.3水平,為2007年12月來低位,但官方中間價較現貨強,繼續釋出維穩訊號,報7.1668。 分析認為環球經濟疲弱,市場對未來內地經濟表現並不樂觀,在資金流出影響下,預期離岸匯價繼續受壓,但7.5水平有機會干預。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資金是流出資產市場,從債券通,甚至近期股票互聯互通,開始見真是流出,債券通流出已接近一年時間,我估計7.5應該要出手干預,否則再跌300至400點子,變成7.8水平與港元相等。」 監管機構就繼續推出維穩措施,人行、國家外滙管理局宣布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人行解釋此舉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分析認為中共二十大後,市場不安情緒被放大,令中港股市受壓,沽空人民幣意願明顯上升,不排除後續監管機構出手維穩的可能性。
- i-Cable
- 2022年10月25日
港股大跌|內地富豪身家大縮水 合計損失單日逾90億美元 馬雲財富少一成
【有線財經】恒指周一大跌過千點,港股市值蒸發1.8萬億元,不單一眾小股民叫苦,就連內地三大超級富豪亦損失慘重。 《彭博》的億萬富豪指數顯示,隨著港股股價大跌,內地主要富豪的合計損失單日最少超過90億美元,相當於逾700億港元。當中以騰訊創辦人馬化騰,及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最傷」,各自蒸發逾20億美元財富,相當於至少156億港元。 而根據福布斯的全球即時富豪排行榜,內地三大富豪的財富亦大縮水,馬化騰的最新身家為236億美元,較今年3月中的年度調查減少136億美元,意味在短短半年時間,身家收縮幅度達36%,全球富豪排名亦由34位下滑至53位。至於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身家只縮減約23億美元,賣水出身的鍾睒睒,財富就減值約60億美元,二人的財富減幅同樣約一成。 不過,期內恒生指數跌幅逾27%,換言之三大富豪當中,只有馬化騰的身家縮水比例要跑輸大市。
- i-Cable
- 2022年10月25日
滙控上季業績好過預期 財務總監邵偉信離任
【有線財經】3年前出任財務總監,邵偉信帶領滙控走過業績惡化,兼暫停派息的艱難時刻,但據聞未獲主要股東平保支持,突然宣布年底退任,由內部擢升的艾橋智接替。 滙豐控股財務總監邵偉信:「我們已穩步邁向於明年,取得10年來最好回報,很自然這是個轉捩點。(但你沒說是否自願離開?)由於業績已扭轉,我認為這是離開的時機,我期望先放假,再考慮未來的選項。」 至於平保提出分拆亞洲業務,體現股東價值的建議,集團重申看不到任何價值,強調這項討論已結束,將與主要股東保持溝通。 雖然出售法國零售銀行業務,要減值24億美元,但上季業績仍勝預期。列賬基準稅前利潤按年跌41%至31億,但淨利息收益表現繼續強勁,經調整稅前利潤升18%至65億。 雖然加息令淨利息收益率上升,今年的淨利息收入指引亦有上調,但明年則調低10億至360億。隨著資本水平改善,集團重申明年及後年派息比率將達50%,明年有望再次回購股份。 滙豐控股財務總監邵偉信:「支持明年下半年股份回購,逾12%有形股本回報、50%派息率加上明年貸款增長只有低單位數,代表我們的業務將有助資本累積。」 期內預期信貸損失達11億,按季擴大1.4倍,主要擔心經濟不明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