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27日
長江鱘成功野外環境繁殖 ㅤ大批中華鱘長江放生
【有線新聞】內地保育珍稀動物取得進展,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經過人工調控,成功在野外環境繁殖。另外當局繼續將大批中華鱘在長江放生,推動生物多樣性。 20萬條年齡由半歲至14歲的中華鱘,近日分3批在長江放生,當局為牠們打上衛星標記,用來評估分布情況,為日後制定相關保護措施。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姜偉指:「近幾年我們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通過我們的監測數據就表明(中華鱘放流)入海的比例得到大幅提升,現在平均的入海比例大概是60%到70%的水平,最高的時候,我們監測到入海比例是73%,絕大部分魚都能順利到達海洋裏面。」 中華鱘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三峽集團與保育機構過去進行了68次放生中華鱘活動,總數達550萬條,以補充野生中華鱘不足。 姜偉指:「中華鱘主要在海洋裏面生長,平時在海洋裏面攝食會包括一些海洋的魚類,這樣的話,攝食的食物裏面的營養跟淡水裏面就會有一些差異,我們就會注重做一些不飽和脂肪酸的添加,這些都是有利於它後期繁殖魚卵質量更好。」 而去年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傳來好消息,科學家23年來首次發現長江鱘能在野外產卵並孵出幼苗,專家在宜賓市一段長江將20條長江鱘放
- i-Cable
- 2023年03月27日
傳拒絕回國 馬雲訪杭州學校闢謠 強調人類不可以被AI控制
【有線新聞】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重返內地,並親自到訪杭州一間學校,打破拒絕回國的傳聞,他談及近期的AI技術,強調人類不可以被AI控制。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行蹤向來備受關注,彭博周一報道,中央一直遊說近年周遊列國的馬雲回內地「重修舊好」,以展示政府支持民企和商界的姿態,但就遭到馬雲多番拒絕。不過傳聞很快被粉碎,同一日由阿里合伙人投資的杭州雲谷學校在官方微博及微信證實馬雲已經回國,並到訪學校與師生交流。 他談及近期的焦點ChatGPT,認為這些技術為教育帶來挑戰,強調要用AI解決問題,而不是被AI控制,雖然人的體力及大腦不及機器,但人有內心。 另外,網上亦流傳一條影片有網民指在杭州的隧道中捕捉到馬雲的蹤影,片中顯示馬雲正在車上與身邊的人交談,據說兩人分別是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以及螞蟻執行副總裁邵曉鋒。 螞蟻集團2020年被監管機構突然煞停上市後,同系多間公司亦陷入一連串整改,有傳事件起因源自馬雲當時在上海一個金融峰會公開批評內地金融制度,觸動中央的神經,馬雲「失言」後變得相當低調,更逐步淡出阿里和螞蟻業務,並開始環遊世界,近期動態是四處研究農業。
- i-Cable
- 2023年03月26日
樓盤傳真 25/3/2023 第二節
網上樓傳:過億豪宅放盤,有齊山、海、大球場、馬場及煙花景。不只二手業主趁市況回暖放盤,個別發展商也趁此機會,把大碼盤轉租為賣。
- i-Cable
- 2023年03月26日
樓盤傳真 25/3/2023 第一節
大市焦點:美國一如預期加息0.25厘,但本港龍頭大行亦沒有加P。發展商見息口變穩定,加快推盤步伐。兩個極端新盤,飛揚2期、瑜一同時開價、同時賣樓,還有一個新盤連推兩期,相隔短短一星期推出下一期KOKO MARE應市。
- i-Cable
- 2023年03月24日
內地推出植牙集採政策 多地調低服務價錢
【有線財經】隨著種植牙集中採購政策落地,降低了相關服務的價格門檻。近日廣東、安徽等多地均先後調低植牙的醫療服務價格至數千元人民幣,有植牙器材生產商訂單迎來大幅增長。佛山南海當局表示,今年內將規劃出200畝土地,用於支持口腔醫療行業的發展,同時會對智能化推廣,提供資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 湖南長沙一名20多歲女生放棄英文教師工作,在長沙開設家務助理公司。她的公司暫時有6名年輕員工,對於年輕人做一些日常家居雜務,最初都不被人看好,但她認為年輕人有自己優勢,只要做好專業化培訓,相信日後一定會愈來愈受歡迎。
- i-Cable
- 2023年03月24日
每日樓市 │ 交椅洲諮詢月底止 政府再回應質疑 │ 24/3/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交椅洲填海諮詢期將要結束,環團綠色和平聯同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以及學者及專家,質疑政府低估造價、淹沒風險,發展局線上、線下兩度回應。
- i-Cable
- 2023年03月24日
余偉文:歐美銀行危機對香港影響有限
【有線財經】金管局與國際清算銀行合辦研討會是本港復常後首個舉行的國際級金融會議,有超過100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央行、監管機構和銀行代表出席。近日歐美爆發的銀行倒閉危機成為會議的談論焦點。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認為,事件對香港影響有限,余偉文:「我注意到歐美地區,相關部門已採取強力措施以控制風險溢出的效應,美國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已擴大保障範圍至相關機構的部分存款,聯儲局亦已擴大流動性額度,所以情況基本穩定,但仍需觀察有否進一步風險外溢情況,特別是對其他美國地區銀行。」 瑞信AT1債券被強制「清零」令全球關注AT1債券的投資風險,余偉文指外匯基金沒有直接持有相關債券,銀行業持有的AT1債券比例亦非常低,相信風險可控。余偉文:「香港銀行持AT1債券總額佔整體規模1%,AT1債券持有量只是一小部分對個別機構的影響更加有限,所以我們並不擔心,香港銀行業持有AT1債券的風險敞口。沒有,我們並無持有AT1債券,沒有任何直接風險敞口。」 余偉文又指,聯儲局最新加息0.25厘,符合市場預期。在聯匯制度下,本港利率會跟隨美息向上,本港經濟難免會受到利率環境和外圍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