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商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財智商傳|引進辦引入逾60企業帶來逾400億元投資 任景信:除了經濟效益也有創新技術
【有線新聞】引進辦主任任景信表示,至今已引入的企業將會為本港帶來逾400億元投資,又指相關企業不但具備經濟效益,亦可帶來創新技術。 政府積極招商引資,成立將近兩年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為本港引入60多家重點企業。「他們會創造17,000個就業機會,也會有420億元在港投資,這都是具體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引進辦主任任景信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除了經濟效益,這些落戶本港的企業亦帶來了創科技術,甚至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譬如第一批重點企業,當中有一家公司是我們現時經常去的超市,見到的積分優惠計劃,大家不用排隊就可以自助付款,整個技術平台是通過香港做了這些案例後,令他們有一個好好的國際版本。」他表示這是一個成功範例,說明內地企業如何借助香港「走出去」。 除了「走出去」,引進辦亦有把歐美企業「引進來」,協助他們開拓內地市場,但暫時佔比不多,只有約20%。任景信:「的確『走出去』佔比較多,『引進來』亦有很多有興趣。但到最後落實要做決定時,他們會有很多考慮,尤其是現時地緣政治等考慮。」 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任景信預期國際形勢將更具挑戰,但相信本港的金融中心優勢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財智商傳|德勤歐振興:大型A股將成本港新股「新勢力」 全球集資排名今年難返三甲
【有線新聞】接連有大型A股在港上市,有業內人士預期龍頭A股將成為未來本港新股的重要來源。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表示支持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內地尚有大量大型A股還未來港上市,相信將會成為今後本港新股的一大來源。 歐振興:「看到內地首500間最大市值A股,如果已來香港上市,只有30%約三分一已經在港上市,即是有三分二仍未來港上市,剛才說首五位其中一間貴州茅台,約兩萬億元市值還未在香港上市。」 下半年新股氣氛略見回暖,繼美的集團上市,接力又有華潤飲料及順豐控股,市場關注本港今年在全球集資排名能否重上三甲?歐振興:「第一、二位都屬於美國兩大市場,第三位是印度交易所,印度方面集資也逾千億元,與香港(十月底)的686億元有相當距離。就算順豐控股上市,至今本港新股集資額有740億元,相信要力爭三甲比較困難。」 港交所去年引入「特專科技」新股,但市場反應未見熱烈,歐振興認為主要反映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因難以評估相關新股的業務何時才能商業化並帶來收益。至於國際新股,他建議當局考慮提供印花稅減免,以鼓勵投資者買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4日
財智商傳|陳浩濂:因應國際情況檢視AI應用法規 擬將虛擬資產託管人納入監管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表示,當局會因應國際情況檢視金融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的法規,亦計劃將虛擬資產託管人納入監管範圍。 政府早前針對金融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發表政策宣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本港使用AI的比率已達到38%,高於其他金融市場,當局必須留意相關發展。陳浩濂:「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尤其在金融市場,應用上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例如是知識產權保護、數據私隱或網絡安全,所以政策宣言已說明要在促進發展和應用中找平衡,確保相關的挑戰和風險得到適當保護及處理。」 歐盟已推出《人工智能法案》監管AI行業,美國亦有相關討論,香港又會否跟隨呢?陳浩濂:「事實上AI發展正在不斷推進,我們會不時根據最新發展情況、國際慣例和國際情況,檢視及更新現有相關法例和指引,確保不同範疇金融機構都可以了解。」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展方面,他說發牌制度去年六月推出至今已有三個營運商獲發牌照,預期數目將陸續增多,「另外有15間公司申請牌照當中,有11間已被證監會列為『可被當作獲發牌』的平台申請者,申請情況十分踴躍,我們亦正在審批,根據證監會現時的程序和估算,相信今年內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7日
財智商傳|陳鳳翔:特朗普上場有助緩和俄烏戰況 利通脹降溫
【有線新聞】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市場關注他的政策將如何影響環球經濟,有學者相信特朗普上任有機會解決通脹問題。 美國近月通脹數據反覆,特朗普當選後亦為市場增加不確定性。資深銀行家兼城大客座教授陳鳳翔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環球高通脹源於俄烏戰爭,認為特朗普上場後反而有助解決這個問題,息口亦會繼續回落。 陳鳳翔:「特朗普曾經強調要立即停戰,停戰後誰人得利或失利可另外討論,但戰爭停止、制裁相對得以緩和,利率跟通脹都可以回落,是十分自然和正常的事。(明年減息步伐會維持現狀,還是有機會放慢?)能夠維持現狀已經不錯,都要視乎實際數字,包括石油價格會否回落,要明白美國雖然是石油大國,但中東和俄羅斯影響力也很大。現時中東仍有一場戰爭,雖然俄烏戰爭可以相對看好,但中東的情況仍有保留。」 他認為特朗普如果再向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只會促使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做生意,對美國並非好事。「中國跟中東、非洲、南美洲將發展很多貿易之間的關係,會衍生出更多問題,不過對美國是問題、對中國則是好事,例如貿易之間以甚麼貨幣支付過往以美元支付,今天仍在使用美元,但將來會否繼續使用呢?很明顯會出現轉變,由貿易戰轉變到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0日
財智商傳|陳健波:港具條件發展海運保險 惟關注專業人才不足 籲政府加強培訓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爭取海運保險企業落戶,並引入相關產品。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認為本港及內地對海運保險有龐大需求,但關注是否有足夠人才配合。 本港期望發展為領先航運中心,計劃推動海運保險等高增值業務,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地緣政治緊張,令本港這方面的發展變得更為重要。行會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其實香港是很多船隻註冊的地方,香港約有2,500艘100噸以上的遠洋船,加上中國公海約8,300艘,總共有逾11,000艘。但保障船隻的保險多數都在歐美承保,香港並不多。隨著地緣政治影響也會擔心保險在外地購買,因制裁原因而不能作出賠償,是很嚴重的事情。」雖然需求龐大,但本港缺乏相關知識的人手,他期望當局設立保險學院提供更多專門培訓機會。 《施政報告》亦提到保監局明年將檢視保險公司的資本要求,以便業界投資北都等基建資產。陳健波:「如果香港政府發行債券或者國家發行債券,或政府擔保北都項目資產,(估值)是否可以計足100%會較其他(投資工具)好?因為其他只計算八、九成,或者將來可以計100%、甚至105%,即是鼓勵購買政府基建債券。」 他認為調整基建資產的扣減比率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3日
財智商傳|本港有意發展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金銀業貿易場:本港有條件與英、美較量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要將香港發展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金銀業貿易場認為關鍵是要提升黃金倉儲量,因為做到實金交割才能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 全球黃金交易中心主要由英、美主導,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間時指出,本港有條件與兩大領先市場較量。張德熙:「現時地緣政治環境(複雜),不少國家貨幣貶值,令黃金再度成為一個保險工具。這段時間國家如能利用,香港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擁有最自由貿易和外匯交易,尤其香港有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如果能夠好好運用香港優勢,對爭取黃金交易中心更高席位指日可待。」 他認為本港如要實現目標,必須增加黃金倉儲量,因為有實金交割,才能吸引國際金商來港做黃金期貨、借貸,及套戥對沖等活動。張德熙:「期權和其他衍生產品,因為有倉儲才可以交易。舉例說有人進行美元對英鎊的套利活動,或期貨業務進行買賣結算時,被綑綁了,要怎辦呢?以黃金進行交割,可立刻把期權合約平倉,是一個非常大的幫助。」 政府有意與內地探討黃金產品「互聯互通」。張德熙預期一如股票及債券通,將設有額度限制,亦會採用「閉環」模式控制資金進出。至於金價走勢,他認為尚未見頂,因地緣政治及貨幣貶值等因素,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