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商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2日
財智商傳|ACCA:本港宜檢視稅制闢財源 發長債免頻密再融資
【有線新聞】本年度財赤逾800億元,地價收入創21年新低。有會計界人士認為數字反映本港不能過份倚靠地價收入,需要認真檢視現行稅制,開闢新的收入來源。 本港賣地收入連跌三年,庫房收入亦連續三年「見紅」。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副會長鄭傑燊:「政府收入有約50%由稅收而來,另外50%應該從哪裡來呢?以往大約15%到20%來自土地收入,如果我們不再依賴土地收入,究竟有什麼方式?這很值得大家展開一個討論。」 ACCA香港分會副會長鄭傑燊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地價收入以至印花稅收入都會同時受樓市疲弱影響,反映稅項多元的重要,認為本港是時候再次全面檢視稅制。 鄭傑燊:「對上一次檢討是2006年,當時有諮詢過銷售稅。開源在任何情況下都有人受影響,這是在所難免,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增加稅收,或者我們全面一點看,應該是說整個政府收入。」 為了支持本港基建發展,預算案預告加大發債規模,未來五年每年發債最多1,950億元,當中有56%將用於短期債務再融資。鄭傑燊:「要去為舊債融資的原因,因為我們發的債年期比較短,你看一些其他地方的發債很多時候最短可能是10年,最長可能是30年。」 他認為發行長期債有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3日
財智商傳|美關稅波及香港 盧金榮:影響「香港製造」產品 廠商轉拓新市場應對
【有線新聞】美國加徵關稅波及香港,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認為受影響的主要是香港製造產品,對整體外貿影響相對不大。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旋即向內地加徵關稅,香港亦首度涵蓋其中。廠商會會長盧金榮:「香港出口美國的貨值不是很多,去年大約是60億元,所以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今次主要的關稅大家理解到主要是影響香港製造的產品,對於香港貿易不會有太大影響。」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自從2018年中美展開第一輪貿易戰至今,本港已逐步減低對歐美貿易的依賴,轉為開拓更多新興市場。「我們無論是企業或入口商,都要求去第二個地方有不同生產線,我們的應對方法就是以『中國加N』這個策略,重置了全球的供應鏈,避過了有關關稅的高關稅情況。」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即將出爐,廠商會早前已向政府提交意見,當中主要是爭取更多援助中小企的措施。盧金榮:「企業現在面對的挑戰是成本問題,例如現金流的問題,所以也建議政府的『還息不還本』希望可以繼續延續下去,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擔保費希望可以降低,息口可以控制著不要那麼高。」 他亦期望政府進一步擴闊「一簽多行」及「一周一行」等措施,以便更多內地旅客來港消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財智商傳|鄧希煒:港現「結構性」財赤難靠經濟復蘇解決 籲政府加快削支、長遠研新稅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快將出爐,有學者認為解決財赤不能單靠經濟復蘇,必須加快縮減政府開支,長遠亦要研究引入新稅項。 本港很大機會連續三年錄得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今個財政年度赤字將少於1,000億元。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如果沒有土地基金的1,000億元轉讓、沒有發債那1,200億元,實質財赤是頗大的,差不多接近3,000億元。這件事值得大家去深思,在支出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持續入不敷支已令本港出現結構性赤字,難以單靠經濟復蘇改善,必須切實開源節流。「財政司司長也提過,希望每年可以縮減政府支出約1%,我覺得這個數字可以進取一點。1%可能要十多年才減到,如果減2%甚至3%每一年,可能五、六年左右。即使我們經濟未如預期復蘇,收入未因賣地收入增加而增加,至少可以靠近做到平衡。」 開源方面,他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並不適合貿貿然引入新稅項,但長遠必須研究擴闊稅基。「一年前開始我在報章提過,可以考慮銷售稅,當然我提出後有很多人反對,說現在經濟那麼差。但長遠來說例如五至十年,我看不到有一個地方可以不靠消費稅、銷售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9日
財智商傳|港投公司:管理約8億元「投資移民」資金 將投資「垂直應用」項目
【有線新聞】香港投資管理公司表示,正管理約8億元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資金,又指今年公司的投資目標將包括「垂直應用」項目。 俗稱「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規定在至少3,000萬元的投資當中,必須有300萬元投放在由港投公司管理的「投資組合」。「我們看到從我們開始預計可能有3至4.5億元資金,到截數後具體的金額其實有逾8億元,所以看到香港是很有吸引力,整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反應非常之踴躍。」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表示,已委託4名基金經理打理有關投資,今季可以展開工作,資產配置選項會比較有創意。 至於港投公司本身的投資,她表示目前已有超過80個項目以硬科技、生命科技,以及綠色科技三大範疇為目標,又指去年集中投資「平台型」企業,今年開始會有更多「垂直應用」方面的投資。陳家齊:「如人工智能方面,我們常常說投資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模型是不同人工智能,不論在各行各業都是基本,但我們今年會隨著人工智能的賽道在不同領域愈來愈深化,我們會就著人工智能做得更加多在不同產業下的應用。」 港投有份投資的項目大多承諾首選在港上市,陳家齊指如屬「平台型」企業,考慮到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2日
財智商傳|港基金「北上」受歡迎 基金公會:內地資金對海外投資需求龐大
【有線新聞】投資基金公會表示,近日「北上」銷售的香港基金額度經常被用盡,因內地投資者對海外資產配置有龐大需求,但受到人民幣等因素影響,本港及海外資金對投資內地基金的興趣暫時較弱。 內地及本港的基金互認安排今年開始放寬基金產品在對方市場的銷售比例限制,由五成上調至八成。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措施上月鬆綁後,有幾個「北上」的香港基金遭「買爆」,反映內地資金對投資海外需求大。 黃王慈明:「現時內地的投資選擇不多,可以說是比較兩極,有些會做存款或理財產品,另一些會投資股票或房地產,集中度非常高。不少投資者跟我們說,他們希望有一個均衡組合,從風險及回報方面希望得到均衡發展。」相反,目前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對投資內地的意欲不大,她相信等到內地經濟逐步回穩、人民幣走勢轉好後,市場對「南下」內地基金的需求會增加。 另外,金管局去年表示正與業界研究推出跨境理財通3.0,黃王慈明期望下一步開放予香港從業員進入內地銷售理財產品,「大灣區很多投資者沒試過海外投資,我們不能夠到內地直接向他們解釋,他們有很多東西都不清楚,如何作出合理的投資決定?希望讓內地投資者明白投資海外市場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6日
財智商傳|港冀建大宗商品交易圈 劉凱旋:投推署助招攬金屬倉庫營運商
【有線新聞】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批准在港開設金屬倉庫,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正聯同其他政府部門吸引倉庫營運商來港發展。 施政報告提出在港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近日亦已批准在港設立金屬倉庫,加強聯繫內地大宗商品市場。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去年第三季已經和港交所與LME商討將香港發展為實體交易倉庫中心,目前正協助招募倉庫營運商。 劉凱旋:「LME批准香港作為認可中心,但真正落地時都要尋找合作的倉庫或者合適的地區,打通物流以作實際營運。投資推廣署正著力與運輸及物流局以及財庫局,跟倫敦金屬交易所現有的倉庫營運者或香港的倉庫營運者,進行對接及推廣。」 投資推廣署近年亦協助不少外地的餐飲品牌落戶,但面對本地近年的結業潮。劉凱旋表示不會影響企業來港擴張的意欲,「我們詢問過一些外資甚至是中資走進來開餐飲,他們都指餐飲業是十分流行的行業,例如現時流行飲茶或者其他餐飲,他們要不斷去進取和更新,不斷以新模式開拓市場,生意才會成功。不會因為某些不成功的公司,每個行業都有公司開張和倒閉,這是十分正常,而令企業卻步(來港)。」 她說香港是國際化都市,有不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