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明愛醫療事故|盧寵茂:事件不涉高技術醫療行為 醫管局會調查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日前有病人轉送深切治療部期間,氧氣樽氣閥沒有開啟,最終死亡,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重申,不想見到醫療事故發生,醫管局會調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次只牽涉開關掣的問題,不是一些高技術醫療行為,明愛醫院那邊,醫管局會調查今次事件,為何會這樣發生,其實本身開關一個掣,是不需要一些高技術人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審計報告批中大餐廳接街客 林智遠:非針對中大、可警醒其他院校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批評中文大學33間餐廳,大部分曾違規接待非校內人員、展示藝人廣告等,但未有同時調查其他大學,審計署署長林智遠否認針對中大。 審計署署長林智遠:「所有收過政府資助的機構,我們都會全面覆蓋,見到媒體去問其他院校,其他院校都說立刻會檢視,立刻自己『驗身』,這是好事,變相它做了『驗身』,我們從媒體中得知的話,我們在五年計劃中預計好的,下次就不會做(調查)它,會做另一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新區選前瞻|中區五名候選人 如何化解地區衝突?
【有線新聞】繼續新區選系列,以往政府想在地區推行政策,不時都會遇上阻力,五人爭兩席的中區,候選人會怎樣化解地區上的衝突? 新制下的區議會,需要配合政府施政,支持和推廣當局政策,但如果候選人遇到居民反對政策,他們會如何處理? 中區候選人郭杰駿:「我認為政府推出任何政策時,之前一定要充分諮詢市民意見,我相信、我希望可在這過程中,擔當一個橋樑的角色,協助政府接收居民的意見,如果一些重大舉措或設施,真的受到居民強烈反映,我會向政府反映,亦希望他們改善、亦希望可以爭取…」 中區候選人彭舜玟:「這個我要深入了解市民反對聲音背後的真實情況,盡量協助他們,另一邊廂就要求政府提供一些真實數據,推行這個政策或計劃時,如何能真真正正幫助市民,令到市民可接受這個方案,所以從中要靠溝通,而和諧的溝通、真誠的溝通,我相信是最重要。」 中區候選人施永泰:「社區的建設需要大家參與,需要聽到居民的聲音,所以我會作為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我會舉辦一些線上線下的諮詢會議,例如居民會,收集市民對於政府政策的意見,積極告訴政府市民心中所想所思,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同行,共建一個更好的社區,希望收集更多市民的意見。 中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內地肺炎支原體感染上升 葉柏強:兩地交流頻繁 病毒容易傳播來港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說,留意到內地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數字上升,關注對香港的影響。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香港與國內溝通和交流非常頻繁,除了有旅客從內地來港,小朋友和家長經常來往國內,很容易將國內爆發的病毒傳播來香港,最近在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病房,情況非常令人擔心,病房擁擠情況非常明顯,就早前國內爆發的肺炎支原體,其實香港的個案急速上升中,本來由年初1月至7月,我們已經開始略為增加,比起疫情的時候,每個月大約有幾宗至十多宗個案,當8月份開始,這幾個月一直每個月,有超過一百宗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有理有得傾|麥美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國家航天代表團訪澳|分享國家航天發展 陳冬指團隊力量能克服困難
【有線新聞】國家航天工程代表團在澳門出席載人航天專場報告會,向澳門學生分享國家航天技術發展,他們又邀請學生上台交流。 代表團到訪澳門第二日,與400多名澳門學生及科技界人士見面,分享國家航天科技發展多年來的突破,4名代表團成員先後解說,「神十四」指令長陳冬分享自己的訓練過程,特別提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陳冬:「對待困難的方法有很多種,一是通過自身對任務的理解對訓練的理解去克服困難,另一個是團隊的力量,因為我們始終生活社會裏,我們不是一個人。」 在問答環節,他邀請在場學生上台對答,交流太空種植蔬菜的心得。澳門大學博士生孔令明:「現在還是非常激動,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一次收穫吧,近距離接觸特別是有機會能在台上聽他們細緻的講解,甚至還有握手,我覺得都是很難得的經歷。」 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體現到我們的航天員十分親切,與我們的學生打成一片,雖然學生覺得很突然,但我相信他們很開心,亦見到國家對年青人的關注、重視。」 代表團周日上午會到澳門科學館參觀,龔志明說已安排了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出席,相信屆時他們可以和航天員作深入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三隧分流|月中起「按時段收費」 林世雄:不期望即時改善過海交通
【有線新聞】三隧分流按時段收費本月17日推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不期望即時改善過海交通,希望市民養成規劃出行的習慣。 林世雄在網誌說新措施提供誘因,令部分駕駛者改變出行習慣或考慮改乘公共交通,希望縮短紅隧和東隧車龍約1至1.5公里和0.5公里,但駕駛者需要較長時間適應新收費模式,但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後大眾出行習慣漸趨穩定,交通管理效果將更為明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麥美娟專訪|稱投票率非新選制評分 市民或受天氣等影響 料區選後公布履職監察指引
【有線新聞】區議會選舉本月10日舉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本台節目說投票率不是對於新選制的評分,重申投票率受多項因素影響,沒有必要盲目追求一個數字。 距離新制下首場區選約一星期,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政府做大量宣傳工作,不是為了達到某個投票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當局有否信心今屆投票率高於2021年改制後,立法會選舉的三成?)我認為沒有必要定一個數字,最重要所有工作目標為令市民明白選票的重要,為何他們要很細心認真地投這一票,如果只是盲目看一個數字,不是我們追求的東西。(投票率亦反映大家是否明白改革地區治理的重要性?)我想投票率不是用作評分,評價選舉制度如何、市民參與如何,不是分數、不是用高低來分,我們最主要是參與的每個市民,投票的每位市民知道自己一票如何重要。」 對於投票率是否樂觀,麥美娟說投票率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有信心市民愈來愈明白重塑區議會對社區的重要性。她又說當局正草擬履職監察機制的行政指引。麥美娟:「與我們交予立法會文件差不多,當中有負面行為清單,如果區議員做了某些行為,有機會令我們要就其行為進行監察或調查 區議會開會,我們亦會定出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區選|選管會:選舉工程規模遠超想像 籲選民積極投票
【有線新聞】區議會選舉本月10日舉行,選管會主席陸啟康說,選舉工程規模龐大程度大大超出大家的想像,呼籲選民當天積極投票。 陸啟康在電台節目說,選舉事務處調配超過3萬名選舉工作人員支援投票日工作,而這次是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首場大型選舉、意義重大。他和選舉事務處的人員最後衝刺務求選舉順利進行,又說政府全體總動員廣泛宣傳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呼籲市民當天盡量抽時間投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本港上月零售升幅遜預期 丘應樺:因航班未完全恢復 料新景點對遊客有吸引力
【有線新聞】本港十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升幅低過市場預期,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認為,主要是航班尚未完全恢復影響旅遊業,政府會繼續推出措施,吸引市民和旅客消費。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如何能再吸引外地遊客來香港消費,這些是高消費群眾,若可旅遊復蘇,航班量盡快恢復。香港是美食之都也是購物天堂,這些對外地遊客一直都是很好的吸引力,加上香港有很多景點,很多新景點外地遊客未來過,例如M+、故宮博物館,對很多外地遊客都很有吸引力。」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美通過香港經貿辦法案 丘應樺:損人不利己 稱續推夜繽紛吸客留港消費
【有線新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嚴重譴責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認為美國做法損人不利己,希望對方慎重。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要求總統拜登若確認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應取消對香港駐美經貿辦目前享有的特權和豁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嚴重譴責,說美方說法與事實不符、不可接受,呼籲美國慎重決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若他們真的做出不適當行為,令我們的經貿辦不能工作,其實損失的是他們、是損人不利己,我覺得一定是不可取。沒有官方和官方的對口是非常不理想,她與我們斷了溝通,在經貿方面對她有甚麼好處呢。」 對於近期不少港人北上消費,本港十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升幅亦遠低過市場預期,丘應樺認為港人假日離港外遊是自然現象,政府會繼續推出夜繽紛等措施吸引市民和旅客在港消費。丘應樺:「這些是高消費群眾,若可旅遊復蘇、航班量盡快恢復,香港是美食之都,也是購物天堂,這些對外地遊客一直都是很好的吸引力。加上香港有很多景點,很多新景點外地遊客未來過,例如M+、故宮博物館,對很多外地遊客都很有吸引力。」 他又說本港十月份出口數據止跌回升,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學生自殺|政府推三層應急機制 專家料成效有限 稱有開心學習環境方能治本
【有線新聞】針對學生自殺問題,政府新推出校本三層應急機制及早識別及支援高風險的中學生,為期兩個月至明年一月底,有專家認為學校工作繁重、師生關係未夠深入,措施效果有限。 校本三層機制的第一層,學校透過校內跨專業團隊尋找並且優先照顧和輔導有較高自殺風險的中學生。有專家認為,疫情後學校「追落後」工作繁重,加上師生都要重新適應,措施成效有限。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這個三層架構很在乎學校去識別,如果(教師)學校工作很繁忙根本沒有空間,你將責任放回學校身上的確是困難。另一件事我們經常說,疫情之後關係性的問題,如果老師與學生關係好要識別不難。疫情之後,大家剛剛才在學校再見面,空間、機會都少,加上有些老師已經轉換,同學與同學之間關係仍未建立,所以這個很短暫措施,我想對實際防止學童自殺作用有限。」 機制亦容許有需要學生經校長轉介到醫管局精神科,有醫生說不少個案是在衝動下輕生,如果他們有信任的人傾訴已經足以紓緩壓力,但有醫護介入都有一定作用。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很多時候及早支援不是純粹帶他看醫生,當然可以及早找醫護人員支援、有好的輔導,甚至有需要例如抑鬱症早一點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