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賣豬仔|李家超:續加強國際合作 余德寶:最新獲釋港人由緬軍營救、沒交贖金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目前仍有10名港人被禁錮在東南亞,政府會繼續加強國際間合作營救,而協助家屬的前區議員余德寶說最新獲救的港人家屬沒有付贖金,是由緬甸軍人在詐騙園區救出。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非常重視港人被禁錮事件,當局接獲28宗求助,已有16人獲救,在保安局加強工作後再多2人獲釋,現時仍有10名港人被扣押。李家超:「我們會全力以赴、加大力度做,我留意到不同國家應對官員級別及注意力都提升了。近期有一名受害人從緬甸被營救,我們都希望繼續加大力度。」 最新獲救的港人在緬甸遭禁錮四個月,周日晚離開園區後和家屬通電話報平安,前區議員余德寶表示今次家屬沒有付贖金,獲救情況和早前內地演員王星相似,「據理解應是泰國政府施壓,令緬甸軍人入營區要人,最後園區放了人,所以這位香港人現在身處泰國某個警署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泰國政府、緬甸政府是有名單,而名單上有這位港人的名字,我明白這位港人未必似王星般有名,但情況有點似王星事件在泰國的跟進工作,因為不是用贖金形式支付離開,他需要經過泰國政府的調查。」 余德寶不清楚泰國、緬甸政府為何只救出這名港人,但港人獲釋是好事,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人可回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特朗普曾言爭取釋放黎智英 李家超:香港法治「固若金湯」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時刻作最壞打算,確保港人及企業權利受保障。對於特朗普指爭取釋放黎智英,李家超形容香港法治「固若金湯」,任何人都不應干涉。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一任期曾取消「香港製造」產品特殊待遇,今屆又揚言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被問到如何應對特朗普上場為香港經濟帶來的風險,李家超說會繼續促進兩地關係。李家超:「當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以及共同意志是十分重要。中美良好關係可帶來很多好處,香港與美國關係亦然,我們相信自由和開放貿易,而且美國享受很多利益,在香港與美國貿易關係中。我們經常會作最壞準備,我們會確保我們人民及公司的權利會得到保障。」 特朗普競選期間聲言爭取釋放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李家超說所有案件包括國安案件都是公平公開審訊。李家超:「香港司法公正是固若金湯,我們有強大而穩固的法治制度和法治基礎,任何法庭審訊案件都依據法律、依據審判原則,由法官公平公正審訊,任何政治壓力都是妨礙司法公正,是不應該的,所以我希望所有人士都不要嘗試用任何方法干涉在香港正審訊的不同案件。」 被問到會否擔心有更多香港官員受制裁,李家超說任何政治干預或針對參與案件人員的行為都不會有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賣豬仔|獲救港人在泰接受調查 余德寶:家屬無交贖金、由緬甸軍人營救
【有線新聞】在緬甸遭禁錮四個月的港人獲救,目前身處泰國。前區議員余德寶表示今次家屬沒有付贖金,獲救情況和早前內地演員王星相似,主要由緬甸軍人營救。 余德寶:「據理解應是泰國政府施壓,令緬甸軍人入營區要人,最後園區放了人,所以這位香港人現在身處泰國某個警署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泰國政府、緬甸政府是有名單,而名單上有這位港人的名字。我明白這位港人未必似王星般有名,但情況有點似王星事件在泰國的跟進工作,因為不是用贖金形式支付離開,他需要經過泰國政府的調查。」 保安局指入境處早前接獲該港人親友求助,已即時跟進協助,專責小組會在受害人回港後繼續跟進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大熊貓|龍鳳胎下月15日亮相 翌日與公眾見面 李家超:主張有命名活動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下月15日會為大熊貓龍鳳胎舉辦亮相儀式,翌日開始與公眾見面,特首李家超指將舉辦命名活動。 李家超:「很快就半歲生日,所以我們安排大家可以到海洋公園與牠們見面。我主張有命名活動,令大家可以參與其中,第一我們希望這個大家庭的喜悅每人都可以分享,有命名活動會更添這方面的溫暖和喜悅感覺。」 李家超又指內地春節黃金周預計有140萬內地客訪港,平均每日人次較去年國慶及農曆新年分別增加3%及14%。被問到會否延長部份口岸通關,他指每次情況都不同,會與內地商討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農曆新年|市民出動買年花 花店料銷情受港人外遊影響:不會一次訂很大批貨
【有線新聞】農曆新年快到,很多人開始辦年貨買年花。有花農說今年天氣有利年花生長,有花店就估計多人外遊或北上,可能影響年花銷情。 「桃花、百合、菊花」過年最熱門的年花,這個花場都有齊,單是菊花就有800株。花農文哥過年前最忙,每日都要看著年花的生長,天氣暖怕開得太早,天氣冷又怕凍傷。花農文哥:「我這裏至少比一般地方低3度,即若外面12度或10度,我這裏只有幾度,所以我很害怕,早幾天我拉網防止它凍傷、霜凍。」年花要講意頭,「百合、百年好合」象徵家庭美滿,文哥近年越種越多,亦有不同品種。這些金百合是這一兩年賣得最好的年花,花農說不少客人都喜歡它們沒有味道,所以今年亦特別加種。 花墟臨近過年亦開始熱鬧,花店亦已準備好大紅大紫的蝴蝶蘭、五代同堂,還有珍珠杜鵑,花多眼亂。賴榮春在花墟30多年,稱這兩年都多人外遊和北上,不敢入貨太多。香港鮮花盆栽批發聯會主席賴榮春:「以前我們一訂就訂幾百盆,由於現在那些人出出入入去旅行,所以我們就不會一次訂就訂很大批。現在的方法,我們都是訂些少,賣出之後不夠貨就再補充。」 去花墟主要是家庭客,賴榮春說較大筆的訂單都一個月前預訂,若不想太擠擁可慢慢揀,建議不要太遲出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大角咀食肆3男遭斬傷 店內滿佈血漬 警列傷人案處理
【有線新聞】大角咀三名男子宵夜時遇襲受傷。 食肆店內一片凌亂、滿佈血漬。凌晨1時許,3名男子在菩提街一間食肆宵夜期間,被多人持刀襲擊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員圍封現場調查,列作傷人案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海關搗文錦渡私煙倉 瓷器作掩飾、涉款約1,700萬元 六旬男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在文錦渡破獲一個私煙倉,檢獲巿值約1,700萬元私煙,捕拘一人。 被捕63歲男司機黑布蒙頭、鎖上手銬,由海關人員押走。海關昨日傍晚在缸瓦甫一間貨倉,破獲一個懷疑私煙貯存倉,該批未完稅香煙收藏在一個40呎長貨櫃內,利用瓷器貨物作掩飾。海關檢獲380萬支未完稅香煙,應課稅值約1,250萬元,相信在農曆年供應本地巿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認同有海外批評帶惡意 杜淦堃籲行動勝於言語 審慎運用國安法例
【有線新聞】大律師公會本周四將改選執委會,即將卸任主席的杜淦堃指國安法例賦予執法部門的廣泛權力,是因為保護公民基本權利而獲得認可,政府應該審慎運用。 杜淦堃最後一次以大律師公會主席身份出席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他任內經歷23條立法,公會提出的部分建議包括收窄煽動意圖定義,未獲政府接納。他指這些正正是諮詢的價值,亦反映公會負有專業使命,提出坦誠及具建設性意見。 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當我們贊同律政司司長的立場時,我們毫不猶豫地支持他,同時若我們在每件事情都意見一致,公會則可能失職。我相信將來當我們的看法有差異時,公會的觀點都能夠繼續得到尊重。」 做了三屆主席的杜淦堃,任內恢復公會每年訪京,杜淦堃稱香港作為國家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具有獨特地位;又引述2022年辭任終審法院海外法官的賀知義指,法律因素對於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尤其香港目前面對經濟阻力。 他認同部分來自海外對司法系統的批評帶有惡意,而政府更應該以審慎及相稱的方式,運用國安法例賦予的新權力。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歸根究柢,行動勝於言語。我們的政府務必證明,我們是一個尊重公民權利的司法管轄區,所有級別的官員和公職人員都必須能夠表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14歲女童染甲型流感危殆 未接種疫苗、屬長期病患 居特殊學校宿舍
【有線新聞】一名女童感染甲型流感,情況危殆。 14歲女童居於特殊學校宿舍是長期病患者,未有接種流感疫苗,本月8日開始發燒及全身乏力,曾向私家醫生求醫,到上周三開始口齒不清,之後到急症室求醫,獲安排入院,兩日後情況轉差,轉送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衞生防護中心指女童感染甲型流感H1病毒,併發腦病變,她潛伏期內並沒外遊,就讀學校亦沒有爆發流感,中心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海洋公園迎來第四隻港產川金絲猴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迎來第四隻港產川金絲猴。 川金絲猴「樂樂」上周四晚誕下一隻川金絲猴寶寶,海洋公園稱暫未確認川金絲猴寶寶的性別和體重,而「樂樂」和寶寶健康良好。為了讓動物護理團隊展開產後護理工作,「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川金絲猴展區已暫停開放,奇珍館亦實施人流管制。之前三隻港產川金絲猴都是雄性,分別是「樂奇」、「小花生」和「小黃豆」,現時已移居成都動物園,參與川金絲猴保育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被問香港有否政治犯 張舉能:僅以國安案評論法治 難免以偏概全
【有線新聞】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在典禮後見傳媒,被問到香港是否有「政治犯」,他不予評論,又重申單看國安案件來評論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難免以偏概全。 張舉能:「有沒有政治犯,外國說是政治犯,這些是形容詞不評論。對法庭來說,民事只有原告人、被告人,司法覆核只有申請人、答辯人,刑事案件只有控方和辯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土地業權條例擬修訂 採「先易後難」新批土地方案 廢欺詐業權轉移強制更正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訂《土地業權條例》,採用先易後難的新批土地方案,亦會廢除涉及欺詐業權轉移的強制更正規則。發展局發言人強調修例是要跟其他實行業權註冊制度的司法管轄區一致。 《土地業權條例》修訂草案建議,先在沒有任何業權欠妥或先前權益的新土地,實施業權註冊,適用範圍維持於賣地、私人協約和換地批出土地,「逆權管有」亦不再適用於新制度下註冊的土地。發展局發言人指考慮過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意見,研究過將適用範圍擴大至草案生效前一段時間內獲批出的現有土地,但因無法解決由《土地註冊條例》轉換至業權條例的基本法律問題,所以維持修例範圍。 原有條例有「強制更正」規則,即前註冊擁有人在不知情下受騙而喪失業權,可獲法庭頒令更正業權註冊紀錄,修例草案建議廢除,日後即使物業轉移涉及欺詐行為,但買家是真誠且不知情,仍可享有不可推翻的業權。 發展局發言人說即使跟普通法立場有不同,但為達至業權更明確的政策目標,有必要跟其他實行業權註冊制度的司法管轄區一致;而未能恢復業權的前業主有權申索上限5,000萬元的彌償,款項由條例修訂及生效後,所成立的土地業權彌償基金支付。 條例草案星期五交上立法會事務委員會討論,爭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