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泰國總理賽塔訪港赴政總 李家超:展望港泰合作互利共贏
【有線新聞】泰國總理賽塔訪港,與行政長官李家超會面。 兩人在政府總部會面,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亦在場。李家超說很高興賽塔一年內兩度訪港,就雙邊合作機遇作交流。又指泰國是香港第四大東盟貿易夥伴,去年貿易總額達190億美元;展望香港和泰國之間仍存在前所未有的合作機遇,會加強政府和企業層面的經濟及文化交流,實現互利共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強制舉報虐兒|政府簡化「嚴重傷害」等條文 推指南助專業人士識別
【有線新聞】立法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兒條例,政府提交修正案簡化「嚴重傷害」等條文,又推出指南協助專業人士識別須強制舉報的情況。 因應議員批評原條文過於複雜,政府修正案將指明專業人士察覺兒童「已遭受並仍遭受嚴重傷害」,就要舉報,簡化為「正遭受嚴重傷害」。當局亦會草擬強制舉報者指南,提供決策流程圖和情境範例。例如小一學生向班主任表示,母親有與他一同輕生的念頭和計劃,因為兒童正面對遭受嚴重傷害的實際風險,所以必須強制舉報。指南會在條例通過後18月過渡期內完成,並向專業團體簡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大灣區航空明起要求乘客全程扣安全帶 提示燈關掉時可使用洗手間
【有線新聞】早前有航班因遇上湍流造成人命傷亡,大灣區航空宣布,由明天(30日)起將要求航班上所有乘客,即使安全帶提示燈號關掉時,全程扣上安全帶,以確保客安全。 除了在航班上作出相關廣播,機艙服務員如發現乘客未有扣上安全帶亦會主動提醒他們。乘客如有需要,可於安全帶提示燈號關掉時使用洗手間。 大灣區航空表示,有關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有助加強乘客的安全意識,並非強制要求。從近日個別航空公司發生的事件可見,扣上安全帶能有效保護乘客,特別是當航班遇上難以預測或嚴重的天氣狀況如對流湍流及晴空湍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涉「小彤群抽會」煽動案 警國安處拘捕53歲女子 至今共七人被捕
【有線新聞】社交平台專頁「小彤群抽會」案件,警方國安處再拘捕多一人。 警方以涉嫌違反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於港島拘捕一名53歲女子,據了解她是前支聯會常委關振邦的妻子。警方至今共拘捕七人,除鄒幸彤還柙中,其餘被捕人亦正扣留調查,執法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警方指被捕人涉嫌在社交平台專頁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持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帖文,挑起市民對中央及特區政府及司法機構的憎恨。 新介面、新體驗!下載《有線新聞》盡覽焦點議題、接收最新消息! ▸iOS:http://apple.co/39ItXzJ ▸Android:http://bit.ly/3aA9Z9M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同鄉社團再辦維園家鄉市集 籌委會:慶祝由治及興 日期橫跨六四
【有線新聞】多個同鄉社團會在6月1至5日於維園3至6號足球場及草地舉辦嘉年華。 家鄉市集第二年舉行,今年增至由28個同鄉社團主辦,有美食攤檔及文藝表演等。籌委會指市集是慶祝國慶75周年,以及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活動邀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保安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等作支持單位。市集每日下午四時半至九時半營業,六月二日星期日早上十時半開放。家鄉市集去年首次在維園舉行,舉辦時段橫跨六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假扮老翁兒子圖騙財10萬 警埋伏揭另一老婦遇騙 37歲男子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昨(28日)接獲一名82歲本地男子報案,指其在同日較早時接獲懷疑騙徒來電,對方聲稱是其兒子,訛稱被捕,需要10萬元保釋金,並相約在月華街交收款項。惟他其後向家人商量事件後,懷疑受騙,遂報警求助。 觀塘警區人員隨即進行埋伏行動,並發現騙徒正與另一名72歲本地女子交收5萬元保釋金,人員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該名37歲本地姓黃男子,他現正被扣留調查。 人員經調查後相信詐騙集團安排該名被捕男子到月華街向上述兩名受害人分別收取10萬元及5萬元的騙款。警方將繼續追查該詐騙集團的其他成員,案件交由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三隊跟進。 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電話騙案: (1)任何人經電話自稱親友,指自己更換新電話號碼,並要求受害人借錢或匯款,均有可能為騙案; (2)如有案件涉及保釋金,請巿民向有關警署核實,避免受騙; (3)市民應主動關心親友,尤其是長者,與他們分享以上防騙訊息,避免他們成為受害者; (4)市民如有任何懷疑,應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打假波|12人被捕 3人來自港超聯球隊 涉收賄投注雙重獲利 足總:零容忍
【有線新聞】廉署再偵破本地假波案,拘捕12名本地男子,涉嫌打假波操控賽果,包括今季港超聯賽事。有教練及球員收賄同時參與外圍賭注,個人單季投注額過百萬元。足總指會全面協助調查,強調對足球舞弊零容忍。 被捕的12名本地男子24至54歲。其中一名主教練及兩名球員來自一支現役港超聯球隊;另外一名教練、四名球員來自乙組一支球隊;亦有一名球員來自另一支乙組球隊;另外有三人是俗稱「艇仔」的外圍拆家,是另外三支本地足球隊的主教練或球員。他們被控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9條及賭博條例等其他相關法例,全部獲准保釋外出。 廉署指案件涉及2021年起三個球季,包括今季港超聯及過去兩季的乙組賽事。涉案三名「艇仔」本身相識及有賭博習慣,他們試圖拉攏其他球員透過行賄操控賽果、入球及角球數字。打假波的球員每場可獲賄款數千至數萬元不等,教練在球賽中透過肢體動作提示,控制賽果。 廉政公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劉鉑鏘:「例如戴帽、脫掉外套,或拿起水瓶等這些語言,向打假波集團的球員發放指令。教練與球員同時會透過親信及家人,在非法外圍賭博中投注。我們調查發現教練及球員除收賄外,也在外圍投注中投注,達至雙重獲利。我們調查發現有被捕人士在一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政府資料外洩事故頻現 孫東:考慮引入「黑名單」制度 加強問責測試
【有線新聞】政府部門過去三年發生七宗資料外洩事故,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說會加強問責和網絡安全測試,正考慮引入「黑名單」制度,監督負責系統的外判承辦商。 就多宗政府部門資料外洩事故,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日後各部門,要指定首長級第三級或以上的官員負責評估部門系統安全,他不評論過去否有公務員因事故受紀律處分。選委會界別(民建聯)議員葛珮帆:「高級管理人員監督下仍有人為錯誤的話,需要問責嗎?有否罰則?」孫東:「新指引中說得很清楚,各部門要切實肩負起監督責任和角色。當然在這裡面必須說,未來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要肩負起相關責任,這政策馬上在政府內部由高層發給所有部門,說到做到。」 政府會推出一系列網絡安全措施,包括恆常抽查部門網絡系統,安排漏洞測試、滲透測試、模擬黑客攻擊,計劃年底舉行網絡安全攻防演練。 近期消防處、機電署、公司註冊處等部門資料外洩,都涉及外判承辦商系統。孫東說政府未來會加強監督,「如果承辦商的表現,未能達到合約列明的服務表現標準,部門可按合約條款採取行動,包括發出警告、賠償,甚至提前終止合約。未來也可能會考慮引入『黑名單』制度,過去一段時間表現不理想的承辦商,會考慮採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港大醫學院引入機械臂輔助脊椎手術 百分百精準植入螺絲釘 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首次利用輔助機械臂做脊柱融合手術,手術準繩度提高至百分百,亦縮短手術時間。 72歲的劉女士受背痛困擾近二十年,脊骨彎曲情況嚴重,情況近年進一步轉差。 劉女士:「以前在山頂散步,約50分鐘便可完成,後來要用上一個半小時才完成。之後做了很多療程,例如物理治療、脊椎療法、針灸及推拿等治療都曾嘗試,情況卻愈來愈差。」 醫生建議劉女士接受脊柱融合手術改善問題,這類手術一般靠醫生的臨床經驗找出植入的位置再以人手放入螺絲釘。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去年10月引入輔助機械臂協助,醫生在手術前會先用軟件準確找出植入螺絲的位置,準繩度由以往人手做的九成八提升到百分之一百,手術時間亦縮短了。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鍾培言:「以劉女士為例,她身上是打了兩顆很粗的螺絲在盆骨,支撐整個脊骨,那兩粒螺絲一般要30至45分鐘完成,如使用機械臂只須5至10分鐘已完成,因為準確度是高很多。」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關日康:「因為我們是十分精準地將螺絲放於掃描系統中,我們會有三維的影像及數據,計劃好螺絲的大小及位置。」 傳統的脊柱融合手術,醫生在手術期間要用X光檢查植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盛事經濟|中環海濱擬建港鐵通風樓 議員指大煞風景 批政府研究如「煲湯」
【有線新聞】有議員批評香港舉辦盛事場地及配套不足,優質的戶外場地中環海濱未來可能興建港鐵通風樓,阻擋景觀,政府說仍然研究中。 近年不少音樂會、大型盛事都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不過未來部分土地可能興建約6層樓高的港鐵通風大樓,預計明年動工,有議員認為是大煞風景。選委會界別(經民聯)議員陸瀚民:「工程弄七年,有六層樓這麼高,我們真的要思考一下,其實有否其他設計替代方案呢?一個這麼優質的中環海濱戶外盛事場地,又要挖掘,又要擋着我們的無敵海景,有些和我們全力發展盛事經濟背道而馳。」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就最新發展,我們其實正做內部討論,正正是這個方向,是否一定要這個地方?是否一定這麼久?有沒有其他可行的方案?我們已在正在考慮。希望有些方案令我們用這地方用得更加好,從而為香港整體好處考慮。」 有議員認為本港盛事場地多年都是「食老本」,欠缺吸引力,建議政府在欣澳填海後興建賽車場,吸引國際賽事來港舉辦。新界西北(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別人廣州政府已經白紙黑字說會做,你都知道國家的速度,等你研究完別人都興建完了。我們就只剩下研究報告,在煲湯。我現在懇求你、拜託你,可否盡快跟中央反映我們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調查指近七成早餐冇飲牛奶受訪港人 營養攝取不足
【有線新聞】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不少人會選擇麵包作早餐,方便快捷。不過有調查指出,首三位最受港人歡迎的早餐選擇未能滿足早餐營養需求,分別是方包多士、三文治及港式鹹包。調查亦指,早餐時沒有飲用牛奶習慣的受訪組別中,有接近七成人所攝取的蛋白質或鈣質,未能滿足建議的早餐營養需求。 「菲仕蘭香港」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今年2至3月進行「早餐飲食習慣調查 2024」,成功訪問474位港人。調查結果顯示,不少港人喜愛以麵包作為早餐,首三位分別是方包多士、三文治及港式鹹包。惟麵包所含的蛋白質及鈣質較少,提供的營養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但進食一般早餐分量中的麵包所能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亦不足成人每日所需攝取量的20%。 調查亦顯示,約67%進食早餐時沒有飲用牛奶習慣的人士,攝取的蛋白質或鈣質不足夠其早餐營養需求。相反,只有14%於早餐有飲用牛奶人士,攝取的蛋白質或鈣質不足夠其早餐營養需求。 除了早餐攝取營養不足其需求外,調查亦發現,港人對飲用牛奶可以達至的功效認知不足,其中不足兩成受訪者認知飲用牛奶可達至促進新陳代謝、美容護膚功效(15.4%)及幫助小朋友腦部發展(16.5%)。 註冊營養師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大渣哥」宣布全線結業 最後一間分店營業至7月8日
【有線新聞】由藝人譚小環與其丈夫蔡強榮所開設的餐廳「大渣哥」,今日(29日)宣布將全線結業。 「大渣哥茶記」今日(29 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位於九龍灣的「大渣哥茶記」最後營業日為6月12日,而位於而德福店的「渣哥 一九九六」最後營業日為7月8日。不過,帖文未有透露結業原因,僅稱「時光飛逝,轉眼十年!相知相遇,感恩沿途有你!縱然萬般不捨,終須一別!」、「香港人!珍重、再會」。 結業消息傳出後,不少網民留言表示不捨,「保重,珍重」、「味道同人情味,永遠在心中」。 「大渣哥」由譚小環及蔡強榮(渣哥)於2014年創立,先在銅鑼灣渣甸坊開設小食店「渣哥一九九六」。隨後於2018年至2020年間先後在鰂魚涌、九龍灣等開設多間分店,以及在九龍灣開設首間茶餐廳「大渣哥茶記」,並獲毛記葵涌斥資購入股權。惟2022年傳出雙方對回購股份有爭議。 至今年2月「大渣哥」曾發文,承認九龍灣店門口被貼欠租封舖告示,並指過去約兩年時間生意亦不理想,特別通關後。但為免影響員工及供應商,才一直默默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