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5日
北都區|甯漢豪:研中央採購建築材料 冀檢視建築標準減成本
【有線新聞】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北部都會區獲議員和社會支持,局方正研究中央採購建築材料,並檢視建築標準,降低成本。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有時談標準一定講求安全的標準、高質素的標準,但有時會否過高?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標準過高下但技術很先進,樁柱不需要太厚、太長,它都會有承載力,如果我們不檢視這些,有時成本就會移到那些位置。」 甯漢豪又表示在財赤下要調整發展項目的優先次序,包括放慢非房屋工程的步伐,而下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會再公布工務工程預算,相信各工務工程能在預算指標下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5日
陳子達專訪|完稅標籤足夠打擊「白牌煙」 續提高海關人員國安意識
【有線新聞】海關去年緝獲逾6億支私煙,關長陳子達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會大力打擊私煙團伙,又說考慮到成本效益,在煙包上加設完稅標籤足夠打擊「白牌煙」,不需要在每支煙加標籤。 海關關長陳子達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完稅煙標籤的顧問研究參考了全球40個地區做法,只有新加坡在每支煙上印標籤,認為考慮執法成效等未必需要採用,「我們考慮主要不是成本,而是效用,大家都知道在香港零售的市場香煙是不可以拆散賣的,基本上它都要逐包煙賣。在我們的執法角度,如果它在煙包上有這個標籤,已經足夠給我們的識別它是否已完稅。」 他又說若煙商在生產階段已加入完稅標籤,產量夠大,每包煙標籤成本甚至可以低過一元,海關年中將推出完稅煙標籤先導計劃,先與本地生產的煙商合作,「我們會試一試整個系統的運作,包括採用的標籤印在煙包上究竟是不是暢順、我們可否識別(正牌煙)?我們用哪些儀器去識別香煙的批次?整個系統的運作我們都覺得應該,要試完每一個方向也是運作暢順,我們才全面實施。」 陳子達上月底上任,提及五大工作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海關曾截獲煽動刊物,會繼續提高人員的意識,「如果個別已經在法庭上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判例,這些我們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5日
賣豬仔|被禁錮獲救男子下周一由泰國回港 鄧炳強:非常感動
【有線新聞】早前被禁錮緬甸獲救的29歲本港男子下星期一由泰國回港。 在泰國的保安局專責小組成員昨晚到曼谷的拘留中心與他見面,他精神和身體狀況良好,下周一會跟小組一同返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感謝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使領館等多方協助,令港人可以短時間內回港。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這位人士應該可以星期一回港與家人過年,昨晚我同事致電我時我透過電話都感受到他那種感動,過了這麼久終於可以親自見到我們的香港市民,我聽我同事報告好像差不多要相擁而哭般的情況,我覺得是非常感動,非常感謝泰國有關當局,非常感謝香港的泰國領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5日
智創未來|數據融入創新美學 創新科技拓展藝術體驗
【有線新聞】近年愈來愈多人探討藝術科技,有藝術家將數據融入創新美學,嘗試提升視覺藝術的層次,拓展藝術的創造性。 孔凡亮是一名實時視覺藝術家,專注打造即時影像體驗,利用數據透過聲音、視覺等帶領觀眾進入抽象的影像世界,這天他正在準備新的裝置藝術作品。孔凡亮:「我一直對香港的建築很有興趣,而裏面亦有一些十分明顯的幾何形狀,其中一個就是愛丁堡行人隧道,因為它是香港第一個行人隧道,行人隧道裏的磚頭有很多圓形、三角形等的形狀。首先會觀察這些地點,看看有甚麼有趣的特徵可以放大,然後再進行3D掃描。」掃描完成後產生點雲數據,計算隧道內各種尺寸、距離。 除了愛丁堡行人隧道,他亦前往了中環的旋轉樓梯以及怡和街天橋,這些香港人熟悉的地方,重新建構地標的模型。他期望透過科技,將現實環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香港這座城市。 孔凡亮:「我想在現在這一刻來說,其實科技實在太發達,很多時候不同的數據、資訊,大家創作的過程已經不同了,以前可能是就著某一個主題慢慢去建立,或者去做一件很深入的作品,但對我自己來說,我會認為利用一些不同的資訊、概念,怎樣將它們結合在一起。其實對我來說,與藝術的距離並不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啟德體育園|晚上逾6萬人演練 紀律部隊輪流表演、模擬突發情況 陳國基:滿意測試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星期五晚舉行大型演練,首次同時測試三個主要場館,超過6萬人參與,當中八成是公務員,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測試達標,但未確定體育園何時正式開幕。 三個場館同步的大型演練,晚上八時開始,體育園一帶傍晚出現人潮,由於演練入場時間與下班時間重疊,港鐵加密班次疏導人流。參加者入場前要先接受安檢,水樽依舊要暫存場外,部分參與者乘旅遊巴入場,在停車場接受安檢。演練歷時約一個半小時,其中5萬座位的主場館開三面台,由紀律部隊輪流表演。 期間模擬突發情況,包括有觀眾用假門票入場,又模擬有觀眾醉酒鬧事,保安上前介入,並請同行朋友帶他離開,以及模擬有人插隊引起爭執,由保安將人群分開,但雙方情緒激動,警員要介入。 同一時間,在青年體育場有約3000人參與演練。 演練尾聲,三個場館的人分批疏散,在主場館的觀眾希望場館劃位更易識別。禢小姐:「因為場館以段數分段,如果散場或等人時,要去某一段基本上找不到是哪一段,如果像紅館或者其他場地,用顏色分會更易識別。」散場人潮到接近十時達到高峰。羅小姐:「有一點點亂,沒有妥善安排, 可能需要時間安排人流往哪邊走,而且沿路太嘈,聽不清楚指示。」港鐵及巴士配合加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農曆新年|料734萬人次經陸路出入境 羅湖、落馬洲及港珠澳大橋較繁忙
【有線新聞】入境處預計1月28至2月4日,即年廿九至初七期間,約有734萬人次經各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香港。 當中羅湖、落馬洲及港珠澳大橋管制站將會非常繁忙。為疏導旅客,入境處已減少前線人員休假,加開櫃枱及通道,增派保安人員維持秩序,亦會連同警務處、海關和港鐵在羅湖管制站成立聯合指揮中心,並與內地部門緊密聯繫,又呼籲旅客盡量避免在繁忙時段過關。警方由星期六至2月2日,在落馬洲及深圳灣邊境管制站實施特別交通安排,方便市民及旅客過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賣豬仔|赴泰專責小組續跟進營救港人工作
【有線新聞】港人被禁錮東南亞事件,保安局專責小組在泰國繼續與當局跟進營救工作。 專責小組分別與泰國國家警察轄下移民局副局長潘塔納,以及司法部轄下專責特別調查及打擊人口販運部門首長開會,商討安排被禁錮港人返港事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血液庫存告急 僅餘兩日 紅十字會籲市民捐血
【有線新聞】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說血液庫存僅餘兩日,呼籲市民捐血。 紅十字會說近三成捐血人士因為感染流感取消捐血預約或登記,加上市民周末離港外遊,血液收集量持續不足。同一時間緊急手術及器官移植手術宗及用血量大幅上升,呼籲市民捐血。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說血液庫存僅餘兩日,呼籲市民捐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認同撤銷香港特殊貿易地位 否認提倡攬炒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稱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立法決定後,認為香港已「玩完」,所以認同撤銷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但否認提倡攬炒。 黎智英第33日作供,提到2019年10月訪美曾與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見面,控方展示照片,兩人手持「光時」口號的黑色上衣。黎智英解釋是史考特取出黑衣作為道具,自己出於禮貌拿起合照,沒有留意字句。法官杜麗冰質疑假如上面印有裸女是否都會這樣做,黎智英說不回答假設性問題。 黎智英又確認在美期間與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見面,控方指美國國安委會就國安、軍事、外交等政策向總統提供意見,黎智英一定清楚這個角色。黎智英稱他不關心,與人見面不會推測對方目的。 2020年4月至5月期間黎智英在電郵與多人討論《馬格尼茨基法案》,包括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夫維茲及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等,沃夫維茲稱對法案的問題源自香港法官郭偉健偏頗的言論,惠頓又談及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黎智英作供稱同意將駱惠寧列為制裁目標,講過美國是唯一的救贖,是因為只有美國關心香港,但覺得凍結官員戶口更有效。 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立法決定後,Mark Simon稱會幫助接觸對美國民主黨政策有影響力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啟德體育園|首逾6萬人參與三場館演練 園方:將來每日有過境巴士途經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再舉行大型演練,首次同時測試三個主要場館的人流管理安排,預計超過6萬人參與,當中八成是公務員。 主場館傍晚開始有演練參與者入場,身穿反光背心的工作人員在場外安檢。表演節目歷時大概90分鐘,到晚上9時許會加入突然情況,各場館會分批離場,屆時港鐵及巴士公司會加密班次及安排10條特別巴士路線,演練亦安排部分參與者乘旅遊巴入場。 體育園表示正與兩間跨境巴士公司商議,日後會有恒常班次途經體育園。啟德體育館交通運輸經理陳海麟:「將來每日都會有過境巴士,這裡是其中一個站,巴士會途徑體育館作為一個站,之後會上客。我們正在與合約方商討,當然我們會因應有活動的要求,要求加密班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流感|12歲女童同時染乙流、甲鏈 曾接種疫苗 現情況危殆
【有線新聞】一名12歲女童同時感染乙型流感和甲類鏈球菌,留醫兒童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她有接種過流感疫苗。 女童上周五發燒、流鼻水及咳嗽,三度向私家醫生求診,本周三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翌日轉送兒童醫院,臨床診斷感染乙型流感和甲類鏈球菌,併發肺炎、呼吸衰竭及敗血性休克。她今個年度接種過季節性流感疫苗,潛伏期內無外遊,而家居接觸者早前出現過上呼吸道病徵。
- News Editor
- 2025年01月24日
政經CHAT|民建聯宴請外國領事及商會食盤菜 周浩鼎做「講故佬」講歷史
【有線新聞】政界近年經常提到「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民建聯星期四(1月23日)就趁臨近歲晚,邀請30多位外國領事及商會代表,到大埔泰亨文氏宗祠品嚐盆菜及體驗不同中國傳統文化習俗。 出席的除了包括日本、英國、德國等外國領事及商會代表,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包海斌參贊、一等秘書王猛亦有赴宴。 他們不單止與李慧琼、陳克勤等多名民建聯核心高層一同「起筷」,部分外國領事及商會代表亦嘗試提筆寫揮春、舉起「獅頭」舞獅,甚至拿起鑊鏟炒菜。 民建聯聯絡拓展委員會主席周浩鼎更加化身「講故佬」,介紹文天祥抗蒙歷史、盤菜的相傳來歷,及成為新界鄉村習俗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而李慧琼亦趁機邀請外國商會代表,對新一年財政預算案提供意見,促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