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4日
羅奇倡中央列兩制下香港特徵 逐項付諸實行
【有線新聞】早前曾撰文提出「香港玩完」觀點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近日訪港並接受本地報章訪問,形容香港的「一國兩制」變成「更有中國特色」的「兩制」,建議北京及特區政府可列出香港有別於內地的特徵,包括法治、資本自由流通、人員流動等,並向外展示香港在每個範疇下仍堅持「一國兩制」。 對於香港經濟問題,羅奇認為難速效解決,指香港過分傾斜金融業,應擴闊經濟基礎。又認為香港與新加坡的競爭,比較結果對香港較不利,尤其是香港經濟不如預期,人才便離開及流向「更有活力的地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4日
20歲仔假冒兒子呃七旬婦8萬 食髓知味圖再騙4萬 被揭穿落網
【有線新聞】一名七旬老婦疑墮電話騙案,損失約8萬元。警方經調查後拘捕一名涉案的20歲男子,涉嫌「詐騙」及「企圖詐騙」。 警方昨日(3日)上午約10時30分接獲報案,指一名73歲本地女子早前接獲一名自稱為其兒子的男子來電,對方稱自己因金錢問題需要現金周轉,指示事主把約8萬元現金面交予一名本地男子。騙徒其後進一步要求事主把4萬元現金面交予該本地男子。事主懷疑受騙,遂由家人代為報案。 青衣分區特遣隊及葵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人員遂在昨日下午約1時30分展開拘捕行動,於事主位於葵青的住所單位對開拘捕一名剛收取款項的20歲本地男子,涉嫌「詐騙」及「企圖詐騙」。事件中,事主損失共約8萬元。案件交由葵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4日
警東九龍拘捕19人 涉非法駕駛電動單車及電動滑板車
【有線新聞】東九龍總區交通部及各警區人員5月27日至昨日(6月3日)於黃大仙、觀塘、牛頭角、秀茂坪及將軍澳區內進行打擊「非法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行動,行動中拘捕19名於道路上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的人士。 被捕的包括18名本地男子和1名本地女子,年齡介乎18歲至68歲,他們涉嫌「駕駛未有登記車輛」、「在行人路上駕駛電單車」、「駕駛時沒有有效駕駛執照」、「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及「駕駛時沒有戴上認可防護頭盔」。行動中警方扣查10部電動單車及9部電動滑板車。所有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6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全城禮貌|教育局鼓勵學校加強禮貌教育 倡教《論語》、孔融讓梨等故事
【有線新聞】教育局亦鼓勵學校,透過校本活動加強禮貌教育,建議在學科中教授《論語》、孔融讓梨等故事,有校長歡迎,認為能提高學生的意識。 政府推動全城禮貌運動,學生作為社會未來棟樑也要參與。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通函,建議學校因應校情、學生需要和社會期望等,透過學生手冊、校規及各科目課堂等,發展校本特色課程,幫助學生以恰當行為、舉止、待人接物。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其實有很多學校一直都有教導,用『禮』去教育不同內容,今次來說可能想提升意識。例如我們說『不要說不雅言論』,甚麼是不太好的言語,就可以具體些大家一同研究,盡量避免一些對別人不太禮貌的說話。我估計未必要在校規再加很多項目,而是具體些去理解、演繹、深化,我猜是這樣,可以是其中一個方向。」 局方提供禮貌相關的教學資源,包括初小及高小的中文科,可以教授《論語》「君子尊賢而容眾」等名句,常識科或小學人文科就可以教授「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局又鼓勵學校,積極向社區及持份者展示推行禮貌學習活動的成果。 李伊瑩:「我也贊成不需要訂立甚麼特別KPI,最重要大家意識提升,想一些不同、好的方式,大家都覺得有效,或者學生容易吸收,有興趣去參與的一些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好客之道|18區民政處活動推廣 政府稱現有資源、不涉額外公帑
【有線新聞】政府啟動「好客之道」運動,政府啟動「好客之道」運動,向旅遊業界以至社會各個界別宣傳以禮待人,18區民政處亦有活動,政府說各部門用現有資源推廣,不涉及額外公帑。 政府最新一輪推廣好客之道有全新廣告,並正式啟動「好客之道」運動。運動跨局、跨界別合作,聯同旅遊業、教育界及社區代表,不同層面推廣「好客之道」。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有時顧客也感受到真誠和熱誠,而非執着一些硬表現,例如有沒有鞠躬、有沒有做某些動作,不是這種東西。最重要讓旅客感受到大家歡迎他的精神和態度,可能是一個笑容、可能問多一句說話。」 針對旅遊及相關行業,政府已著力向業界宣傳改善服務,業界亦會配合推出相關活動。楊潤雄說絕大部分從業員都有禮、熱誠待客。楊潤雄:「一些旅客受到不禮貌對待的個別個案,這一小撮的害群之馬影響到廣大高質素的服務界別前線人員,亦破壞了香港形象,讓人產生誤會,我們重新將這個精神提出來,提醒每一個人多注意、多走一步。」 被問到會否參考外地推出免費Wi-Fi、特色廁所等具體措施,他說運動重點提升服務精神。楊潤雄:「好客運動往往出於所謂『多行一步』,其實不是只說付多少錢或免費、給你一張票就是一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兒童流感疫苗接種率僅六成 衞生署:本年度接種率大幅上升
【有線新聞】衞生署指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流感疫苗接種率,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有議員及醫生批評本港兒童流感疫苗接種率只有六成,較澳門近八成低,衞生署事隔一日後回應指,當局已於2022至23年度起,將流感疫苗接種計劃擴展至所有未滿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2023至24年度學童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較去年顯著提升,截至本月二日,六個月至18歲以下的兒童接種了超過53萬劑流感疫苗,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三成半,整體疫苗覆蓋率近五成三,較去年同期上升約百分之13,署方已向學校提供外展接種服務,中小學和幼稚園參與率分別佔七成、九成半及八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保姆虐嬰案︱小雪兒完成重置頭顱骨手術 母:手術過程順利、暫無生命危險
【有線新聞】疑被社區保姆虐待導致腦出血的屯門一歲大女嬰,今日在屯門醫院完成頭骨重置手術。 女嬰小雪兒今年一月底交由社區保姆照顧期間,懷疑被虐待導致後腦出血,需要緊急開腦、取出頭骨,小雪兒母親指女兒重置頭骨手術過程順利,正密切監察,暫時無生命危險,她又感謝社會各方的祝福,醫護人員已用盡一切努力,將手術風險減到最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六四|銅鑼灣一帶加強警力 警:將因應情況作行動調配
【有線新聞】「六四」35周年前夕,銅鑼灣一帶加強警力,警方指,明日會根據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威脅,作出適當的行動調配,細節不會公開。 六四前一日,銅鑼灣崇光百貨外有多輛警車停泊,亦加強警力佈防,幾十名警員穿著防刺背心在東角道巡邏,至維園出入口都有警員駐守,而近天后的維園出入口亦有多輛警車及警員戒備。維園正舉辦多個同鄉社團籌辦的家鄉市集,活動橫跨六月四日至周三完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開會 目標年底鼠患黑點減少六成
【有線新聞】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開會,檢視防治蚊患及鼠患工作。 食環署在會上匯報,正持續針對97個鼠患黑點進行滅鼠行動,目標在年底將黑點數目減少六成,亦會擴展食肆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計劃,民政處會按需要在「三無大廈」公用地方清潔服務合約中加入防治蟲鼠服務,環境及生態局與食環署正積極跟進第二階段環境衞生法例的修訂工作。另外隨着雨季來臨,誘蚊器指數自四月開始上升,食環署已加強滅蚊,亦就近月一宗登革熱個案展開調查,未有發現其他本地感染個案和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互委會舊址部分改建成公屋單位出租 房署:40至50個適合做住宅
【有線新聞】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開會討論屋邨非住宅物業使用情況,房署指互委會的舊址部分已改建成公屋單位出租,又指轄下停車場充電位使用率不高是由於公屋電動車不多。 政府去年解散所有互助委員會,房署收回1,200個辦事處單位,至少40個大廈閘內的單位原本是由公屋單位改建,日後將會回復原狀重新出租。房屋署副署長(屋邨管理) 楊耀輝:「我們已覓得約40至50個適合做住宅,其中3個已完成工程並租出,如果閘內的互委會辦事處不適合租予外面其他團體使用,因為保安問題,至於閘外的互委會辦事處,其實有部分已改作回收便利點,亦預留了足夠數目讓關愛隊設立辦事處。」 停車場方面,房委會轄下有約33,500個車位,當中1,900多個已配備充電設施,另外2,400多個有電源接駁,車主要自行安裝充電器,這些充電位平均使用率不足四成,政府解釋是由於屋邨電動車不多。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為何1,680個月租(充電)車位只有38%的使用率?公眾覺得只有10%的充電車位,原來使用率都低於40%,你不說也不知道。」楊耀輝:「屋邨用家的車種都是電油車較多,電動車價未必便宜,對屋邨居民能否負擔電動車,這可能是個問題。」 有議員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機場快綫九龍站周四重啟市區預辦登機服務 首階段只適用國泰乘客
【有線新聞】機場快綫九龍站星期四重啟市區預辦登機服務。 服務首階段只適用於國泰航空的乘客,每天早上6時至下午3時,乘客可以在智能登記櫃檯及自助行李託運櫃檯,完成登機手續及託運行李,然後乘搭機場快綫前往機場。另外香港站星期五起將新增香港航空市區預辦登機服務,星期四起至下月5日期間,乘客完成市區預辦登機手續及託運行李,將獲贈一張港鐵本地單程車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土瓜灣工廈命案 三內地男子涉非法處理屍體被捕 曾死者聯誼飲酒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三名持雙程證來港的內地男子,涉嫌非法處理屍體。 警方6月2日接報,一名40歲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喝醉酒後神志不清,倒臥在土瓜灣道一幢工業大廈外,身體沒有明顯傷痕,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警方封鎖工業大廈調查,以涉嫌非法處理屍體罪拘捕三名35至40歲持雙程證內地男子,他們曾與死者在工業大廈內聯誼,期間有人飲用酒精飲品,死者在單位昏迷後。他們用手推車把死者搬到報案地點,其中一人同時涉嫌「逾期居留」,警方說死因仍有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