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觀塘巧明街找換店遇劫 匪徒疑持槍掠逾17萬元逃去
【有線新聞】觀塘一間找換店遭手持類似手槍匪徒打劫,損失逾十七萬元。 警方封鎖找換店調查,又翻查閉路電視片段蒐證。現場是巧明街一間找換店,消息指下午一時許,一名戴鴨舌帽、口罩及背包匪徒進入找換店後,用類似手槍物體指嚇職員及一名正在兌換外幣顧客,劫去找換店和顧客,合共十七萬七千元後,向九龍灣方向逃去。警方接報派人四出兜截,暫時未有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旅發局與小紅書達成文旅戰略合作意向 邀網紅解鎖香港新玩法
【有線新聞】內地年輕人愛用的社交平台「小紅書」一向盛行旅遊分享攻略,香港旅遊發展局宣布,與小紅書達成文旅戰略合作意向,雙方未來將在文化旅遊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小紅書會運用其網絡平台資源及優勢,協助旅發局宣傳香港旅遊。 香港榮獲「用戶年度喜愛目的地」 成內地小紅書用戶熱搜 旅發局表示,非常榮幸香港成為首個與小紅書達成文旅戰略合作意向的內地旅客出境旅遊目的地。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與旅發局代表團成員,於本周三(10日)獲邀出席在福建泉州舉行的「小紅書社區文旅大會」。大會上,小紅書同時宣布,香港獲頒2023年度小紅書「用戶年度喜愛目的地—年度飊升頂流」,亦成為小紅書用戶中熱門搜尋出境旅遊目的地。 程鼎一表示,感到非常鼓舞,並衷心感謝小紅書博主在每條筆記和攻略中真摯分享香港多元化體驗,啟發內地旅客深度遊香港。同時,亦十分高興與小紅書達成今次合作意向,進一步推出多個推廣項目,推高香港旅遊在內地的曝光及流量,繼續令香港成為內地旅客最受歡迎旅遊城市之一。 未來加強合作 邀網紅體驗香港文旅特色 旅發局亦計劃與小紅書在未來一年推出多個合作項目,包括邀請更多內地和香港網紅體驗香港的文旅特色,透過他們的「用戶原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政府去年斥資過千萬作回歸、國慶布置 按年大增2.5倍
【有線新聞】政府去年用過千萬元在政府物業作回歸及國慶布置,按年大增2.5倍。 政府前年七一起增設節慶布置,政府產業署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去年七一回歸期間,斥資約510萬元在46幢政府大樓及兩個口岸設施布置,從而提高社會愛國愛港意識,增添節慶氣氛;較對上一年只在兩幢政府大樓布置,開支增加逾2.6倍。而去年國慶布置就用了約550萬元,較前一年增加約2.4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赤鱲角35歲工人失足跌倒 遭鋼筋插穿大腿
【有線新聞】赤鱲角有工人遭鋼筋插穿大腿. 35歲釘板工人左大腿遭鋼筋貫穿,救護員初步包紮傷口,連同鋼筋一齊由救護車送瑪嘉烈醫院。現場是翔天路一個地盤,中午12時許,事主工作期間懷疑失足跌倒,遭鋼筋插穿大腿。消防到場用大型切割工具切斷鋼筋救出事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擬推跨境救護車不局限港人 議員憂公院超負荷 盧寵茂:料人數不多、需先審批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推出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非港人亦可使用。 有議員關注本港公立醫院承受能力,政府相信會用到相關服務的非港人數字不多,而且來港前必須醫護人員審批。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這個直通救護車服務不是基於病人的個人選擇,我喜歡來香港某醫院,那怕我本地有相關治療,不過我喜歡來香港醫治,特別是境外的非本地居民選擇來港治療,我要強調今次不是為此而設。第一是真正有醫學上的需要,第二時本港病人便肯定會選擇返回本港的公營醫療體系繼續跟進治療。不是他們選擇返回內地醫治,只是因為急病或意外,在外地需要緊急治療,穩定後我們有責任安排他們以最順利的運送方法返回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居民稱欲上樓取回財物遭留難 批賓館、劏房業主拒夾錢無法大維修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大火,目前仍有8人留醫,其中6人情況危殆。 大廈仍未完全解封,有居民進入自己單位,發現一片混亂。屋宇署早在2008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但大廈業權分散,一直未能就大維修工程達成共識。 華豐大廈一樓的住戶大火後返回自己單位,視察損毀情況。地板、木門燒至熏黑,雜物散落一地。大廈仍未完全解封,水電供應未全面恢復,有居民在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留宿了兩日。他們投訴想返回單位領取財物被留難,有家歸不得,打算先到朋友家中暫住。 吳先生:「上樓很麻煩,我來了起碼五次都無辦法上樓,叫我登記。登記完又無辦法上樓,到我發火才讓我上去取回錢包、藥物,我太太要食降壓藥。」 鍾小姐:「我不食藥會頭暈,問警員可否讓我上樓取藥,他說不行,叫我看醫生。我的鞋濕了想換又不行,想取財物又不行。我說我都要食飯,他說不行,快點快點。」 大火造成五人死亡,有市民擺放白花悼念。消防員早上配備掃瞄儀器,再度進入大廈調查。大廈賓館林立,亦有不少劏房,有居民說走廊很狹窄。屋宇署十六年前已發出消防安全指示,但始終無人跟進。王先生:「大型傢具、木櫃阻塞走廊,很多垃圾,有人打開弄亂了。很多賓館、劏房業主不願意夾錢,所以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的士加價|陳沛良批開天殺價 易志明撐加價:別因小部分人違法而懲罰整個業界
【有線新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的士加價申請,市區的士平均加幅近17%。有議員指的士業界把經營不善導致成本上升的責任推卸到消費者,政府重申的士要提升服務質素。 市區、新界和大嶼山的士要求平均加幅由11%至近17%,政府分析業界營運數據,2023年的士司機淨收入比運輸業平均薪金低約兩成,車主淨收入較疫情前減少30至40%。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上次加價時他也是(收入)跌,原因是保險費上升。為何保險費上升?因為意外率上升。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是否可推行司機行為準則?」 選委會界別陳沛良:「如果以24年3月通帳率計算,是2.2%,感覺提出加幅有點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的士行業加價總是將自己經營和管理不善成本轉嫁到其他持分者和消費者,要他們買單。自身沒做到甚麼風險改善、服務改善工作。」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政府會做好把關工作,會平衡不同因素。同意加價並非手段,會在其他地方如車隊組成,業界事務會議內有不同指引和通訊,提醒優質服務重要性。」 有議員認為是打擊「黑的」不夠阻嚇力,支持加價。航運交通界(自由黨)易志明:「個人認為不應該因為小部分人違法,就要懲罰整個業界而推出先改善服務才討論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的士加價|紅的加幅近17% 議員批開天殺價:經營不善轉嫁消費者
【有線新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的士加價申請,市區的士平均加幅近17%。有議員指的士業界把經營不善導致成本上升的責任推卸到消費者,政府重申的士要提升服務質素。 選委會界別陳沛良:「如果以24年3月通帳率計算,是2.2%。感覺提出加幅有點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的士行業加價總是將自己經營和管理不善成本轉嫁到其他持分者和消費者,要他們買單,自身沒做到甚麼風險改善、服務改善工作。」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政府會做好把關工作,會平衡不同因素。其實的士整個業界服務提升,同意加價並非手段,會在其他地方如車隊組成,業界事務會議內有不同指引和通訊,提醒優質服務重要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律師會周一訪京四日 陳澤銘:推動法治建設
【有線新聞】律師會下星期一啟程訪問北京。 律師會會長陳澤銘率團訪問北京四日,期間會拜訪港澳辦、外交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陳澤銘說這項年度訪京活動,將與內地政府部門和機構交流意見,探討香港律師如何通過雙語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及普通法等獨特優勢,促進內地和全球商業社會的連繫,推動法治建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垃圾徵費|唐英年稱支持環保 惟推行應盡量減少擾民 官員不夠接地氣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常委、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環保政策應該要做,但政府官員不夠接地氣推動禁即棄塑膠製品時,應盡量減少擾民,又建議垃圾徵費可以不斷「評估」,待各界清楚才推行。 即棄塑膠餐具管制措施本月22日實施,食店不能再向買外賣的顧客提供膠餐具、飲管等,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出席傳媒界活動時說,相信市民支持環保,但政府推行時亦不能夠太「離地」。唐英年:「紙飯盒買個咖哩雞十分鐘後不變軟,這紙盒很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說『不是,一樣價錢、可能更加便宜』,欺騙你,可能找到一千零一間便宜一點,可能今天賣完,明天新貨就加價,絕不相信香港商家不懂加價,不接地氣。」 唐英年說環保核心之一是源頭減廢,目前試行中的垃圾徵費安排,卻令市民一份垃圾要用上普通膠袋加指定膠袋才能棄置。唐英年:「一個塑料變兩個塑料袋,而且這個指定垃圾袋不是全分解塑料,是不能分解,跟那些普通垃圾袋是完全一樣,我真的不懂。我跟特首說過,他說立了法怎麼辦,我說沒事,立了法現在又評估就繼續評估,評估評估再評估,評估到大家更加了解才推行。」 擔任過政務司、財政司司長的他又提到目前港府財政困難,公帑應使則使、應慳則慳,例如交椅洲人工島、高院新大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黎智英案|陳梓華供稱Mark Simon願墊支500萬助全球登報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傳召第五名從犯證人,法律助理陳梓華作供。 黎智英和陳梓華由囚車押送到法院,陳梓華作供指2019年6月在Telegram「G20公海群組」,得知一個叫「RIP」的帳號眾籌全球登報,希望在G20峰會舉行期間,反映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情況。群組中有人建議陳梓華聯絡李柱銘或黎智英,陳梓華取得李柱銘電話後,再聯絡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Mark Simon表示願意墊支500萬元及提供援助,因為事件符合他們的政治主張。陳梓華其後知道「RIP」就是李宇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上年度過萬公務員離職 近三成年資不足10年
【有線新聞】2022至23年度有過萬名公務員離職,近三成年資不足10年。公務員事務局回覆議員提問,公布公務員離職人數由2018/19年度的8,500多人,增至2022/23年度超過10,100人,但較上個年度輕微回落。當中近1,000人是30歲以下,近3,000人年資不足10年,相比2018/19年度約1,300人,增加超過一倍。最多人離職的是警務處,有1,180人,不過較2019/20年度高峰的1,802人回落。截至去年11月,警隊空缺率約18%。而香港電台空缺率近24%,是各政府部門中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