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灣仔暴動案|完成盤問及覆問第五被告陳樂燊 案件6.9裁決
【有線新聞】2019年10月灣仔暴動案發還原審,控辯雙方完成盤問及覆問第五被告陳樂燊,控方質疑陳樂燊指經過迂迴路線到北角與李予信開會,是為了掩飾自己參與暴動,陳樂燊否認。 灣仔暴動案發還原審第二日,控辯雙方盤問第五被告陳樂燊,陳樂燊報稱案發期間任職結他老師。他作供表示事發當晚在坑口教完結他後,乘巴士前往北角與李予信開會,討論區議會選舉事宜,途中睡著錯過轉車站,於是在銅鑼灣告士打道下車找地方吃飯,並從杜老誌道附近一直走,再由馬師道轉入軒尼斯道時看到有人群聚集,便戴上防毒面罩、手套等防護裝備,以免吸入催淚煙,他指自己並沒有打算參與暴動。 控方質疑被告稱經過迂迴的路線到北角不是事實,而是為了掩飾參與暴動,陳樂燊不同意。控方在庭上播放事發期間灣仔杜老誌道一帶的閉路電視片段,警方當時在軒尼斯道發射數個催淚彈,煙霧籠罩整條軒尼斯道,問陳樂燊是否看到,陳樂燊說看不到,沒有留意當時催淚煙味,亦沒有聽見發射催淚彈聲音。 控方又質疑陳樂燊被截停時身穿黑衣黑褲、戴著黑色鴨嘴帽、手套和防毒面罩等,是為了壯大暴動人士聲勢。控方問戴手套是否為了接觸汽油彈,陳樂燊不同意,並解釋稱事發前曾遇過社會事件,皮膚接觸到和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黎智英案|案件8月14日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案件將於8月14日結案陳詞,三位法官指示控辯雙方呈交協助法庭的補充資料。 控辯雙方出席內庭聆訊,法官杜麗冰要求辯方準備黎智英出庭自辯52日的證供撮要,並要求控方準備英國、澳洲、新西蘭等實行普通法國家的國安案案例。杜麗冰又要求控辯雙方各自呈交一份整合各項指控的時序表,以協助法庭整理關鍵證據。控辨雙方分別需於5月6日及7月2日呈交已整合的文件,案件押後至8月14日結案陳詞,預計需時8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海關破走私黃金案 檢約64公斤金條 市值4,600萬
【有線新聞】海關破獲有紀錄以來最大宗走私黃金案,檢獲約重64公斤的金條,市值約4,600萬元。 海關在機場空運貨站檢查一批準備運往日本,報稱載有玩具、燈及帽的包裹發現內藏64條金條,若成功偷運到當地,最高可以逃稅460萬元。海關指,付運人是內地一間物流公司,暫時未有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兩會|港區人大代表共提229項建議 閉幕後會推進香港深化國際交往
【有線新聞】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兩會期間合共提交229項建議,他們說兩會閉幕後會向社會傳達好兩會精神,亦會推進香港深化國際交往。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香港作為國家其中一個最開放、最國際化城市,一直有與海外不同地方交流、交往,如何進一步深化,今次工作報告要求已經提出來。不同團體會積極響應及行動,具體大家要些時間謀劃,適當時間向大家分享。相信香港一如既往用好優勢,不只是傳統的歐美市場,還需要開拓一帶一路、東盟等全球南方國家聯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器官捐贈個案創新低 協會籲市民登記 倡跨境機制先在鄰近省份實施
【有線新聞】本港遺體器官捐贈個案跌至歷史新低,每年只有約30宗,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呼籲有意捐贈的市民生前要告知家人,又建議跨境捐贈機制先在鄰近省份實施。 肺移植病人顏希煊:「聽到電話的那一刻,便突然覺得終於、終於都等到這一天,等了差不多兩年,真的可以接受肺移植時真的很開心。」本港每年平均只有兩個成功換肺個案,2019年確診肺纖維化的Jason是幸運者之一,不過絕大多數病人都等不到這一通電話。 目前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有逾39萬人登記,但成功捐贈個案偏低,2022年全港每一百萬人只有4.7人成功捐出器官,比例只是西班牙及美國的一成,之後兩年更加跌至新低,全年捐贈個案只有約30宗。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名譽會長周嘉歡:「不願(離世家人)捐器官的大約三分一因為要保留全屍,這個中國文化是否能很快打破,我們做了數十年也好像不成功。香港有良好的經驗,也有很好的醫生做手術,只要有合適的器官,可以救回很多病人。」協會希望登記了捐贈的市民,生前與家人講清楚意願。 政府亦正與內地研究將跨境捐贈恆常化,2022年至今已成功完成兩宗「特事特辦」個案,協會指據了解要在全國範圍恆常化有很多複雜問題。嘉歡:「譬如從不同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現時經濟環境下無意調整稅制 陳茂波:盡快從制度提升港股市場優勢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現時政府無意調整稅制,並會盡快從制度方面提升本地股票市場優勢。 陳茂波出席香港專業聯盟午宴被問到會否檢討本港稅制,他指過往數年個人和企業都面對一定壓力,現時不應分散精神檢討稅制。陳茂波:「考慮如何調整稅制,必定、一定考慮相對競爭力,這一方面與鄰近地區很接近,大家亦正在爭投資、爭人才,因此這方面相當謹慎。可以這樣說,目前來說既然經營帳戶在25/26已大致平衡、有盈餘,而我們做北部都會區加速發展,資本帳戶有赤字,在這環境下未必合適作稅務方面的調升。」 他又強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股票市場非常重要,會從制度入手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東南亞、中東國家及內地重點企業來港上市。陳茂波:「第一從制度上,甚麼公司可以來上市,這方面需要動腦筋。第二方面是上市後,萬一退市,機制如何?退市後相關要求是怎樣?這些都需要利便。我們找了證監和交易所,他們正在做研究,亦在諮詢市場,我們相信這些修訂會盡快推出。」 另外,陳茂波鼓勵非政府機構可以按財力和需要購買寫字樓物業,並會「拆牆鬆綁」處理商廈改用,發展局正在牽頭研究善用供過於求的商用樓宇,目標在上半年完成研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陳虹秀暴動罪成 許宗盛:難留在註冊社工名單
【有線新聞】社工註冊局主席許宗盛表示,暴動罪成的陳虹秀留在註冊社工名單有困難。 主席許宗盛說個人認為陳虹秀觸犯的暴動屬嚴重罪行,加上她現正被還押候審,留在註冊社工名單有困難,又說社工註冊局下午開會,未知是否有充足資料處理陳虹秀個案。根據註冊局資料,陳虹秀的社工牌照2月期滿,註冊局正審核她的續期申請,社工註冊條例修訂後,至少16人因干犯不同罪行需停牌或永久「釘牌」,當中3人犯暴動罪或國安法永久「釘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30歲內地男認以假學歷報讀中大碩士 判監三個月
【有線新聞】30歲內地男子承認以假學歷報讀中大碩士,判監三個月。 案件在沙田裁判法院審理。被告涉嫌2022至2024年向中大職員訛稱是紐約大學理學士,獲取錄入讀中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他承認一項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至於為取得入境證而安排作出虛假申述罪就獲撤回。辯方求情指,被告因愚蠢犯案,深感後悔,希望判處社會服務令。裁判官認為即使有一簽多行,被告都未必能準時來港履行社會服務令,形容建議不切實際,考慮被告認罪,扣減刑期後判監三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戶戶送Deliveroo撤出|有車手憂接單、收入更少 工會冀餘下平台提供更多保障
【有線新聞】有外賣平台車手指外賣收入不穩定,擔心平台整合後接單及收入會比以往更少,工會希望仍在經營的外賣平台為外送員提供更多保障。 中午時份,有外賣平台車手在荃灣路德圍等接單,「戶戶送」宣布退出香港市場,只剩下兩大平台,有車手指,外賣收入不穩定,也要想後著。外賣員Tim:「好多車手都不做戶戶送,因為每單佣金低,而且要配送的訂單又多。」外賣員Khan imran:「我曾經在戶戶送當全職外賣員,但他們現在沒有訂單。」外賣員彭先生:「(會否擔心之後更難爭到訂單?)都會的,所以我已經先找第二份工作,(所以不會再做外賣員?)仍會做少少外賣,不過也好大競爭。」 有接觸外賣員群體的工會指,當中有約三分一車手過往主要在戶戶送平台接訂單,平台整合或會影響他們生計。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過往主要依靠這家平台送貨的工友會比較擔心轉到新的公司會否賺取到相同的收入?有些以前賺取3萬多元一個月,加盟新公司後,接單的情況他們能夠全數吸納,或者工作量是否足夠?或者有些細節,每一單怎麼計算?這些車手們都想了解多些。」林振昇希望其他外賣平台為「轉台」車手提供更多資訊,以及提供更多僱員保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兩會|人大代表香港團未提擴大一簽多行 有代表稱相信中央重視訴求
【有線新聞】人大代表香港團在北京兩會提出兩項聯名建議,包括便利內地及香港居民跨境置業及建設碳交易體系,未再提擴大一簽多行,有代表相信中央知道亦重視這個訴求。 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相信一簽多行沒刻意作為代表團建議,其實大家認同亦相信中央聽到我們聲音,這也是特區政府、港區人大非常關注,希望有好消息。」 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很難每樣建議都成全團建議,第二經過大家商量,共識最大、最多,而且這方面亦涉及專業範疇,多謝李慧琼、陳帆及陳曉峰花很多心機整理及提供資訊,這方面我們覺得更大機會得到更多關注及重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陳虹秀涉831暴動案重審罪成 還柙4.9判刑 官:環境證供足夠作壓倒性推論
【有線新聞】831灣仔暴動案發還重審,社工陳虹秀暴動罪成,法官指她在現場叫喊不單挑釁警方,亦刺激示威者情緒,認為環境證供的疊加效應令法庭作出壓倒性的推論。 陳虹秀到區院聽取裁決,她被控2019年8月31日在灣仔參與暴動,原審表證不成立、當庭釋放,律政司及後上訴得直,案件發還重審,陳虹秀否認控罪。暫委法官鍾明新頒下裁決,指陳虹秀被拍攝到在集結人群中觀望猛烈的火勢,已身處暴動核心,並清楚知道現場暴動已升級到焚燒巨型路障雜物的地步,又分析警方當時行動克制,同意控方所指現場的人有超過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離開,仍然留下來必然是抵抗警方的暴動參與者。 法官指出陳虹秀選擇叫喊,對警方作出失實指控,例如「大追捕」、「大追殺」,欠缺基礎和具挑釁性,是鼓勵集結的人更敵對;又認為她刻意穿上印有「我哋係社工守護公義」的黑色上衣,帶備口罩及戶外擴音器材是有備而來;她在現場又高喊過「呢個係市民發出嘅警告」,明顯希望傳達身為專業社工,代表市民指控警方行為不恰當,暗示公義一方是集結的人,是為示威者「撐腰」、站在同一陣線,令他們知道有人發聲指控及拖延警方。 法官反駁辯方指單單身在現場,不足以證明與其他人集結共同行事,舉例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屋宇署擬重啟村屋僭建物申報計劃 余寶美冀年底落實
【有線新聞】屋宇署計劃重啟新界豁免管制屋宇僭建物申報計劃,署長余寶美期望今年年底可以落實。 余寶美出席北區區議會,提到重啟計劃不涉及修例,相信可以較快推動,會與發展局討論重推時間,現正改動電腦系統,期間亦會落村簡介,鼓勵住戶使用電子方式申報,認為五年申報一次較簡單,她說地牢等嚴重僭建不能作申報,當局會加強執法。屋宇署自2001年至去年底已拆除或糾正逾72萬個僭建物及43,000個危險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