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長和擬賣港口 港澳辦再轉載評論文章 質疑未有考慮國家利益
【有線新聞】長和計劃出售海外港口,港澳辦再轉載評論文章,文章質疑交易無考慮國家利益,又指這些企業家即使賺大錢亦都無前途。 文章名為「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是《大公報》時評,指國人高度質疑這宗交易貽害中國及世界,又指偉大企業家從來都不是冷血投機的逐利者,而是有傲骨的愛國者,要堅定維護國家權益、民族大義。又指面對美國霸凌,企業家如果選擇與他們共舞,即使賺到大錢亦只會背上歷史罵名。港澳辦星期四亦轉載大公報的評論文章,引述有網民質疑長和見利忘義,要求重新考慮交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黃雨警告 狂風下天水圍吊船工危懸半空 大埔有落雹報告
【有線新聞】天文台下午發出今年首個黃雨警告,期間各區突然狂風大驟雨,大埔有落雹報告,天水圍則有外牆吊船連同工人被強陣風被吹到半空。 狂風大驟雨下午大約3時突然襲港,橫風橫雨下天水圍天瑞邨有外牆吊船被吹起,幾乎撞向另一幢大廈。有片段拍攝到吊船上工人緊捉吊索、嘗試綁實自己。消防接報後到場,將他救回地面。 天文台下午1時半開始發出特別天氣提示,一個半小時後強雷雨區殺到,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黃雨警告。市區有不少市民未有準備要急步走避;亦有人到騎樓底等雨勢減弱;巴士站乘客要冒雨上車;有人就索性以膠袋笠頭。在九龍塘,不少家長及學生都十分狼狽。黃雨期間有網上片段顯示天水圍體育館天花漏水。 各區錄得最高雨量9至29毫米,其中北區最大雨,天文台亦接報大埔下午約3時20分落冰雹。天文台解釋一道冷鋒由華南北部向南移到沿岸,帶來驟雨及狂風雷暴,長洲及流浮山更加錄得時速約110及100公里猛烈陣風。天文台科學主任葉繼豪:「今次是一個低壓槽逐漸發展為冷鋒並向南移向廣東沿岸的一個過程,在春天華南會發生這個天氣過程,當中會有強雷暴產生,影響到不同地方,影響到香港會有大驟雨和狂風雷暴。」 黃雨警告維持了大約個半鐘,天文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蔡若蓮:將更新STEM課程等 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配合科教興國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小學將開設科學科,以及更新初中科學課程,以培育更多人才。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配合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人才建設支撐,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教育局在STEM教育通過更新課程、加強老師培訓,積極裝備同學面向21世紀所需要的能力,啟發大家的潛能、奠定良好基礎。我們除了在小學開展科學科,亦會更新初中科學科,進一步完善中小學課程的銜接,強化同學科學思維,培養大家開拓及創新精神。」 蔡若蓮出席「名師高徒」導師計劃啟動禮,計劃至今舉辦至第七屆,今屆共有53位科學家及工程師擔任義務導師,指導過百名對科學有興趣的高中生及分享科研經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機場招聘會逾1,500職缺 順德人應徵:香港搵工唔太難 前機場員工再求職:因外勞被遣散
【有線新聞】機管局一連兩日舉辦招聘會,提供逾1,500個機場職位空缺,有飛機愛好者希望入行,亦有人稱受輸入外勞影響要再找工作。 22間與機場工種相關公司設置攤位招聘,提供職位涵蓋航空保安、膳食、貨運等。有剛畢業的飛機迷希望可以加入航空業,一展所長,求職者曾先生:「都是在機場工作,因為自己的興趣都與飛機有關,可以親身與在機場工作的人請教問題,可以容易得知工作環境。」來自順德、懂得廣東話的求職者滿意機場工作的薪酬待遇,黃小姐:「香港這個大都市,找工作真的不太難,只要有心願意做就沒有問題,一萬六、一萬八、一萬九、兩萬都過得去。」亦有原本在機場工作的市民因為輸入外勞,需要重新找回工作,黃先生:「大灣區外判來了、是外勞,外勞來了,外判公司無法繼續做下去,遣散了一部分本地的員工。」 目前約有6.8萬人在機場工作,疫情後航空業正在復蘇以及三跑設施相繼落成,機場人手需求增加。機場保安有限公司航空安檢主任陳先生:「今年目標可多聘請五至六百人,補充現時人手,機場日漸蓬勃,希望聘請更多人手加快安檢流程。」 至於要聘請多少人,機管局表示要視乎航空業增長需要,各機構的需求都有不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機管局辦招聘會 提供逾1,500個機場職缺
【有線新聞】機管局在荃灣舉辦招聘會,提供逾1,500個機場職位空缺。 招聘會一連兩天舉行,有多間與機場工種相關公司設攤位,職位涵蓋航空保安、膳食、貨運等,求職者可以即場面試。機管局表示目前有約6.8萬人在機場工作,疫情後航空業正在復甦,會不停增聘人手應付未來需要。至於要聘請多少人,機管局表示要視乎航空業增長需要,各機構的需求都有不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港車北上破十萬宗申請 9.6萬輛完成審批
【有線新聞】「港車北上」申請數字突破十萬。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在網誌表示,「港車北上」推出首年收到4萬多輛合資格港車新申請,而今年首兩個月,再收到約8千輛新申請,至今合共超過10萬輛申請,當中約9.6萬輛已完成審批,並獲發許可證。 陳美寶又指一直與內地單位緊密溝通,適時優化安排,包括提高「港車北上」申請數目至每個工作天500宗,局方亦會為今年內推出的「粵車南下」作好準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涉盜七旬翁逾260萬存款 兩男被捕包括銀行職員
【有線新聞】有銀行職員從79歲客人戶口當中盜取逾260萬元存款。 警方上月接獲銀行報案,指有職員利用職務之便,騙取受害人網上銀行資料及密碼,在大約一年內分多次將事主逾260萬元存款轉到自己親戚朋友的戶口,並利用兄長戶口清洗逾百萬元。警方之後拘捕兩名分別29歲及33歲男子,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以及洗黑錢等,正扣留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黃雨期間大埔落雹 天文台預料狂風續吹襲香港
【有線新聞】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黃色暴雨警告,又接報大埔落雹,預料短期內本港繼續受冰雹影響。 全港多區下午大約3時突然吹起狂風驟雨,不少人未有準備,要急步過馬路避雨,亦有人在騎樓底暫避。天文台下午3時發出黃色暴雨警告,雷暴警告亦都生效,低窪地區可能水浸,長洲及流浮山已分別錄得每小時約110及100公里猛烈陣風。 天文台預料時速110公里或以上的陣風會繼續吹襲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據報社工註冊局刪過去27年通訊刊物等資料 勞福局指有權決定運作安排
【有線新聞】有報道指社工註冊局刪除過去27年通訊刊物等資料,勞福局說他們有權決定運作安排。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社工註冊局是法定組織,根據法例運作,細節留待社工註冊局處理,他們做任何決定都應該經濟深思熟慮及符合法例要求。」社工註冊局網頁上現時只有去年兩期通訊,並標明頁面只存放過去12個月的資料,通訊內容包括社工投稿、註冊統計數字以及投訴個案分享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陳茂波:AI浪潮下香港非常有優勢 冀吸引更多創科產業、人才落戶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優勢,政府帶領投入資源發展人工智能,期望吸引更多創科產業和人才落戶香港。 陳茂波:「香港在這股AI(人工智能)浪潮裏其實是非常有優勢,根據最新QS大學排名當中,在AI與數據科學上,香港有五間大學躋身在全球前50名,當然包括理工大學;香港亦有16個達世界水平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大力投入資源及提供政策支持,業界亦共同努力,我們正吸引及匯聚愈來愈多全球創科產業以及人才在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三層應急機制|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九成精神病21歲前發展 倡減轉介程序做好預防
【有線新聞】政府延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至今年年底,透過醫護、教師、社工跨界別合作,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討論以恆常「二級三層」機制取代,希望做好預防和識別,減少個案轉介的程序。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學校三層應急機制希望在今年恆常化 ,委員會正在制定全港不同年齡層市民一個『二級三層』精神健康機制,委員會覺得學校青少年的三層應急機制,可融合在『二級三層』恆常機制之中。」 委員會早前完成3項大型研究,結果顯示由小學到大學生都有一定比例數量面對精神健康挑戰。林正財強調要對焦工作,將資源放在青少年,因為九成精神病在21歲之前發展成立,認為做好青少年工作就能減輕成年人負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2元乘車優惠|60至64歲補貼多七千萬 孫玉菡重申不應分年齡組別 料「兩蚊兩折」助節流
【有線新聞】政府公開二元乘車優惠數據,60至64歲長者乘搭10元以上路線的人次,比65歲或以上長者多190萬,但政府補貼金額多超過7,000萬元。勞福局強調不應區分長者年齡組別提供乘車優惠。 二元乘車優惠引入實名制樂悠咭後,首三個月60至64歲長者每月平均2,830萬人次使用,比滿65歲群組少1,580萬人次,補貼總額就多近一半。政府修訂方向之一是車費10元以上兩折,60至64歲使用人次中,「搭貴車」的佔三成四、達到960萬,滿65歲的就有770萬人次,政府補貼5,280萬元,比60至64歲少超過7,000萬元。 孫玉菡說補貼額有落差,因為65歲或以上市民一般有半價優惠,政府補貼少一些。改為兩元兩折,60至64歲已經受較大影響,待遇不應再有不同。孫玉菡:「大家不要再區分60至64歲及65歲以上,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者、都為社會付出很多時間,不論他們現在上班、退休如何也好,我們推出二元優惠計劃都是希望令他們多出去散心,多一些社交活動。」 孫玉菡強調長者乘車優惠應該維持簡單易明,新的「兩元兩折」方案已經有效節省政府開支。「大家經常擔心如果大家都付兩元,未必有好一些誘因選乘便宜些的路線,如果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