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詹培忠父子涉秘密「賣殼」 串謀詐騙罪成 官斥私相授受、小股東蒙受損失
【有線新聞】立法會前議員詹培忠及兒子詹劍崙涉嫌向內地商人秘密「賣殼」,法庭裁定兩人兩項串謀詐騙罪成,案件押後至1月8日求情 。 詹培忠步入法院 ,父子二人分別被廉署起訴兩項串謀詐騙罪。案情指他們涉嫌與內地商人馬鐘鴻秘密達成「賣殼」協議,由馬鐘鴻以2.1億元向詹培忠購入「亞洲資源」的控制權。法官練錦鴻接納內地商人馬鐘鴻下屬「X」的證供,裁定兩人罪名成立。 裁決書提到詹培忠成為「亞洲資源」單一大股東後的翌日,其子詹劍崙便獲委任為執行董事,並在兩個月內成為公司主席。兩人2013年間分別在不同場合中跟馬鐘鴻商討「買殼」交易,「亞洲資源」其後通過配售逾3000萬股新股,每股作價6仙,獲多人在同一時段內購入,而這些人均可追溯到馬鐘鴻。 法官指唯一能引伸的是詹培忠利用自己同兒子在公司及董事會的權力,和馬鐘鴻達成協議,批評他們私相授受,令「亞洲資源」和小股東蒙受損失,隱瞞買賣股票人身份的行為,亦令港交所上市科未能執行公眾責任。 詹培忠父子需要還押,案件押後至1月8日求情,他們的代表律師指兩人均不需要背景報告,詹培忠亦不會作任何求情。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浸大推以中藥改善精神健康計劃 孫玉菡:中醫加入精神健康治療如虎添翼
【有線新聞】浸大推出以中醫藥改善精神健康計劃。 浸大去年七月推出為期3年的「杏林心間」計劃,招募5,000名受常見精神問題困擾人士,免費提供中醫藥治療。浸大中醫師會按參加者症狀嚴重程度處方草本茶或中草藥方劑,治療期半年,至今已服務超過800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中醫加入精神健康治療是如虎添翼。 孫玉菡:「始終傳統上大家覺得我要看精神和心理有關的醫生,有些人總會覺得邁步不能向前,但看中醫喝一些湯包應該不是很難,若我們有中醫的幫忙,加上新生會在社區層面提供的支援服務,我們希望可以盡早幫助一些精神出現困擾的人及早介入,及早治療,及早康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清潔公司涉合謀定價投房委會合約 支付罰款逾一千萬
【有線新聞】有清潔服務承辦商涉嫌於競投房委會合約時合謀定價,涉及合約總額約1.8億。 競委會早前接到幾名公共屋邨清潔工人投訴,指香港工商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涉嫌與另一清潔公司「民順」合謀定價,競委會展開調查。香港工商承認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間,就提交給房委會的17份標書交換商業敏感資料,承認法律責任,並願意支付罰款1,096萬罰款,兩名董事也各罰款一萬,「民順」已在今年1月承認法律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被指有內地中介造假騙取高才通 孫玉菡:入境處嚴格把關、勿輕信中介
【有線新聞】報道指,有內地中介為申請人造假,騙取高才通行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有制度嚴格把關,提醒有意申請者不要輕信中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其實不用找中介的,亦不要輕易盲信中介的説法。因為如果虛報資料是刑事的,香港的入境處會嚴格把關,如果他們輕信這些資料,盲信的話,我擔心他們會出現人財兩失,錢又花費了,人當然不能入境香港。如果你是觸犯法例的話 ,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外洩1.7萬名強檢市民資料 遭私隱署狠批 機電署:嚴肅跟進報告
【有線新聞】機電署外洩前年「圍封強檢」逾1.7萬名市民的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指,機電署未有清楚制定刪除資料政策,違反《私隱條例》,有負公眾期望。機電署表示會嚴肅跟進報告。 機電署前年「圍封強檢」收集1.7萬名市民的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碼等資料上載至外判的網上伺服器平台,但承辦商兩年後仍未移除資料,有市民不用密碼就能瀏覽。私隱專員公署公布調查結果,說機電署完成強檢後隨即停用電子平台,認為合約屆滿後電子平台的帳戶便會失效,資料會自動刪除。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我認為署方通知承辦商不再續約的時候,真的應該當時已經向承辦商提出刪除資料的要求。我認為機電署作為資料使用者,不能夠只是被動地等待承辦商採取行動。」鍾麗玲說,理解檢疫工作部署迅速來不及安排刪除資料,但機電署由始至終都沒有制定政策,令資料不必要地暴露於外洩風險中。機電署仍擁有登入平台權限時,沒有主動刪除資料,虧負公眾期望,情況令人遺憾,裁定違反《私隱條例》。公署要求機電署在兩個月內制定書面政策或指引,界定第三方供應商保存資料期限及刪除資料的責任。 機電署回應說,合約採購條款列明服務期完結後承辦商會刪除資料,署方已總結經驗,會開發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黎智英案|認為國安法生效後可繼續受訪 惟須小心言行避免違法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說國安法生效後助手Mark Simon一度猶豫應否讓他繼續受訪,黎智英認為可以繼續,只是法例生效後他更小心言行,避免觸犯法例。 黎智英繼續在辯方主問下作供,講到2020年7月上載他接受時事評論員劉細良訪談的片段,黎智英在訪問形容國安法後港人「講電話都怕出問題」,即使守法、與政治無關的人,都因應環境改變需要注意,很多細微位置不方便,令人窒息。又稱香港固有文化與英國相同,現在變得無法接軌,令港人生活質素下降,是無形監獄,紅線也很模糊。 黎智英相信片段在國安法生效前拍攝,當時他關注如果講電話時說了一些可能違反國安法的內容,有可能被人「篤灰」。辯方又展示2020年7月2日清晨黎智英向助手Mark Simon轉發大律師公會回應國安法的聲明,黎智英說他轉發時沒聯想到國安法與他在法例生效前的行為相關,當時所有訪問無論本地抑或海外媒體都經由Mark Simon安排,對方可能有顧慮應否繼續受訪,黎智英認為可以繼續。 他忘記當時自己對於繼續受訪有沒有猶豫,但國安法生效後已更小心言行。黎智英同日也向替他管理Twitter但已辭職的李兆富發送蘋果頭版標題《警「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有議員關注如何監管內地院舍質素 勞福局:會派人到內地檢查
【有線新聞】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討論優化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有議員關注政府如何持續監管內地院舍質素,勞工及福利局稱將派人到內地檢查。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在內地灣區城市,我們會沿用內地法規,我們無可能將香港的法規套用到內地,但是中間如果還有一些分岔位,我們會在合約上做一些要求。正如署長剛剛所説,我們會持續進行突擊檢查以及持續派人到內地看著,正如剛剛開場發言所說,我們委聘一隊伍不斷地看著老人,所以我想大家可以安心的。」 另外,計劃亦為在內地養老的港人提供每年1萬元人民幣的門診費及3萬元的住院費資助 ,若長者在廣東已住滿半年,將受惠於內地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或住院費有減免,餘下費用由長者先繳付,再向相關機構實報實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政府擬2026年完成的士安裝車CAM 司機意見不一
【有線新聞】有的士司機認為政府要打擊黑的可以加重現時罰則,安裝攝錄系統是多此一舉,亦有司機不介意安裝。 的士司機郭先生︰「罰錢無效就坐監,總有辦法制止,治亂世用重典,用不著想這麼多東西、弄這麼多事麻煩我們,根本政府無能整天麻煩我們。」 的士司機黃先生︰「如果大家不犯法沒有所謂的,除非打算去做壞事,如果有客人不對或司機不對,有證明、有證據、有車廂攝錄機是好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政府擬2026年完成的士安裝車CAM、電子支付等 料長遠保費有下調空間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修例,要求所有的士必須安裝攝錄系統及電子支付系統,阻嚇和打擊的士司機不當行為,提高服務質素,目標2026年所有的士都完成安裝。 運輸署向立法會提文交件,建議修例強制的士須安裝攝錄系統,包括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紀錄的資料要保存在裝置內至少30天並連接至中央伺服器。車廂攝錄機須支援日間及夜間拍攝,並清晰拍攝司機及所有乘客的容貌,具備錄音功能,解析度須達至720P或以上。 運輸署說屆時業界自行選擇獲政府審批的裝置設備,預計每輛的士採購及安裝成本約是3,500元至5,300元,每月營運及維護另外需約150元至200元。日後只有獲授權人士在特定情況下,例如調查投訴和就涉嫌違法行爲搜證才可截取或查看,車廂攝錄機收集的影音記錄。車主可查看路面情況影片和衛星定位數據,以便日常管理的士及處理意外保險索賠的事宜。 電子支付方面,建議參考的士車隊,的士要提供二維碼和非二維碼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 運輸署指歡迎的士業界一致認同需要立法規定所有的士安裝攝錄系統,相信修例可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整體形象及駕駛安全,相信長遠的士保費有下調空間,紓緩車主財政壓力。運輸署預計明年第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機電署洩「圍封強檢」逾1.7萬市民資料 違私隱例 私隱公署:虧負公眾期望
【有線新聞】機電署外洩前年「圍封強檢」逾1.7萬名市民的個人資料,調查發現,機電署以為停用該電子平台後資料會自動刪除,私隱專員公署裁定違反《私隱條例》。 機電署前年「圍封強檢」收集1.7萬名市民的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碼等資料,上載至網上伺服器平台,不過承辦商兩年後仍未移除資料,有市民不用密碼就能瀏覽。私隱專員公署公布調查結果,說機電署完成強檢後隨即停用電子平台,以為合約屆滿後電子平台的帳戶便會失效,資料會自動刪除。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我認為署方通知承辦商不再續約的時候,真的應該當時已經向承辦商提出刪除資料的要求,我認為機電署作為資料使用者不能夠只是被動地等待承辦商採取行動。」鍾麗玲說理解檢疫工作部署迅速,來不及安排刪除資料,但機電署由始至終都沒有制定政策,令資料不必要地暴露於外洩風險中,機電署仍擁有登入平台權限時,沒有主動刪除資料,虧負公眾期望,情況令人遺憾,裁定違反《私隱條例》。公署指令機電署兩個月內制定書面政策或指引,清晰界定第三方供應商保存資料期限及刪除資料的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名人極致號抵啟德郵輪碼頭
【有線新聞】搭載3,000人的名人極致號早上抵達啟德郵輪碼頭。 旅客早上約7時起陸續下船,碼頭加強交通服務,大批的士等待客人,有碼頭職員協助旅客疏導人潮。名人極致號上月起一連五個月以香港作為母港,共提供12個航次,預計為香港帶來三萬名旅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陳虹秀涉831暴動案重審 不親自作供 周五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社工陳虹秀涉831灣仔暴動案重審,陳虹秀不親自作供。 陳虹秀原審時獲裁定表證不成立,律政司及後上訴得直,案件重審。她上星期五在區域法院被裁定表證成立,辯方說陳虹秀決定不作供、不傳召證人,另呈上五封品格證人信,案件押後至周五結案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