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簡樸房|公眾諮詢期滿 團體遞交714份意見書 促原區安置被逼遷劏房戶
【有線新聞】政府就「簡樸房」規管制度,公眾諮詢今日結束。 「劏房支援連線」向房屋局遞交714份「一人一信」意見書,逾八成意見要求政府原區安置被逼遷劏房戶,為簡樸房訂立起始租金,避免業主將改裝及認證劏房成本轉嫁到租客身上。 公屋聯會亦到政府總部提交意見,促政府研究為業主提供低息貸款及延長登記寛限期。 公屋聯會副主席梁文廣:「政府是否可以提出一個制度化的低息貸款或免息貸款計劃,令到繼續有心營運、符合簡樸房標準的分間房,可以繼續留在市場上,減少對市場衝擊。」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保障租戶續租權2年加2年的合約,即最長48個月時間,我們希望更加寬鬆彈性去處理登記及寬限期狀況,希望政府考慮進一步延長寛限期,與劏房租管續租48個月看齊,目標希望租客不被業主逼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控煙|調查:八成酒吧客指禁加味煙或水煙會減少光顧 醫衞局:影響輕微
【有線新聞】政府今年4月將「控煙十招」提交立法會,有調查指若禁加味煙或水煙,八成酒吧客會減少光顧,酒吧業界更擔心會助長無牌場所。 有團體上月底在中環蘭桂坊及尖沙咀諾士佛臺,訪問了514名酒吧客人,八成人指若禁加味煙或水煙會減少光顧本地酒吧,七成會考慮改為到內地酒吧。業界代表指,目前酒吧業復常速度慢,要靠水煙等吸引客人,若立法禁止估計令業界至少損失兩成客人,更會助長市民光顧非法場所。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很多國家)禁了加味煙,但同時有其他選擇給市民,例如電子煙,不像香港既禁電子煙亦禁加味煙。有這樣的需求,當局不跟我們持牌的好好協調,或讓我們配合把環境做好,反而一刀切,罔顧業界及市民的聲音,有前車之鑑令無牌場所、酒吧更多不受監控的情況發生。」 醫務衞生局強調,所有食肆處所室內地方,包括酒吧室內區域都是法定禁煙區,任何人於酒吧室內區域吸煙,包括吸食水煙即屬違法。又指現時只有約一成酒吧有戶外地方供人合法吸食捲煙或水煙,可見禁止售賣加味香煙及水煙對酒吧影響輕微,政府會考慮在新立法建議生效前設立適應期,讓市民及酒吧業界有時間作配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港大研發口服砒霜治罕見血癌 獲FDA及歐洲認證 冀推廣至全球應用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研發全球首個用於醫治血癌的口服砒霜,獲歐洲藥品管理局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未來希望可推廣至歐美以至全球應用。 黃女士2023年4月發現患上白血病後,她先後接受化療、靜脈注射砒霜治療,花費超過200萬之餘,更飽受治療的折磨,後來經病友介紹得知港大有口服砒霜治療,費用更由政府資助。康復者黃女士:「你看到這支很像『紅牛』,其實不是,喝上去味道其實跟海水一樣,好像醬油一樣,然後我就可以上班了。如果我沒有跟人說,沒有人會知道我一年多前曾經患過血癌,經歷過整個化療療程。」 港大醫學院研發出用於治療白血病的三氧化二砷口服製劑,即是口服砒霜,患者整體存活率逾97%。現時口服砒霜在本港已取代造血幹細胞移植,成為白血病的安全有效治療方法,最近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歐洲藥品管理局認證。 研發團隊指口服砒霜相對傳統治療方法,復發率更低,對病人治療更有靈活性,期望日後藥物能在全球各地使用。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喬夏利:「如果用靜脈注射砒霜,病人不知道有多少個月不能出院,服用口服砒霜病人只需住院14至21日。因為一開始這個病導致併發症發生,這個病一開始會令病人正常血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亞冬會|冰球港隊遭圍毆 李家超探望受傷港將 四土庫曼球員被罰即時停賽
【有線新聞】亞冬運男子冰球賽,港隊擊敗土庫曼後遭對方球員圍毆,國際冰球總會判處涉事四名土庫曼運動員即時停賽,正在哈爾濱的行政長官李家超探望港隊。 李家超與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特首辦主任葉文娟一同前往亞冬運選手村,慰問三名受傷運動員,指他們在事件中保持冷靜克制,展現專業質素和體育道德。他向冰球隊表達香港市民的支持,又感謝醫療團隊,亦已要求港協暨奧委會和文體旅局跟進事件,全力保障港隊運動員安全。 港隊代表團團長霍啟剛認為襲擊行為不能接受,已向國際冰聯及相關單位投訴。霍啟剛:「相信委員會了解事情經過,給我們合理解釋,對土庫曼斯坦隊作出合理懲罰。面對不尊重及威脅性的舉動,我們中國香港隊的球員,一直秉持互相尊重及友誼精神去參賽,絕對沒有作出還擊或妄動的舉動,是值得我們讚許及認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消委會去年接逾4萬宗投訴、按年升兩成 涉款達10億元
【有線新聞】消委會去年接獲消費投訴逾4萬宗,按年升兩成,涉及金額達10億元。 投訴類別中,食肆及娛樂連續三年位居榜首,5,800多宗有四分之一是投訴球星美斯缺陣表演賽。第二多是有關健身中心,主要因為去年舒適堡全線結業,接獲5,600多宗投訴,同時亦帶動美容服務投訴錄得近一倍升幅。在整體投訴中,有一成四均與服務質素相關,較前年增加三成四。 消委會指,各行業必須從速改善服務及產品質素、加強競爭力和吸引力,才能刺激消費意欲,振興經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預算案|鄉議局倡下調印花稅 劉業強指開源比節流重要
【有線新聞】鄉議局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預算案建議書,建議下調樓宇買賣交易印花稅,主席劉業強說開源比節流重要,推動股市樓市重建信心。 劉業強:「一向認為經濟活動要提升,即是現在出現流動性不足、周期長,這方面政府要在股市樓市做更多工作。以往樓市活躍時,印花稅、土地買賣、補地價方面有千多億收入,現時差不多歷史新低,今年大約只得六十億,覺得這樣並不是辦法。開支由1997年二千多億,增至現在七千億,想節省、慳百分之五也只不過二、三百億,仍是無法滅赤,所以反而應提升信心。」 鄉議局又建議額免首置差餉兩年,容許發展商分期繳付地價,亦建議開放NBA等體育博彩。加強推動盛事經濟,包括在北都規劃城市賽車賽道,建立練習場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預算案|調查:七成受訪者贊成公務員凍薪或減薪
【有線新聞】一項民調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贊成公務員凍薪或減薪。 香港研究協會早前以電話訪問訪問約一千人,近兩成受訪者希望本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優先發展經濟,其次支援弱勢社群,推出紓困措施等。面對龐大財赤,若要維持財政穩健,四成二人贊成公務員凍薪、三成半人贊成減薪,亦有五成九人支持減少公務員編制。不過巿民對開源有保留,五成八人不贊成增加公共服務收費,五成三人不贊成政府增加稅收,民調反映市民更傾向以節流方式來達到收支平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蔡天鳳碎屍案|兩人涉助鄺港智潛逃 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案開審
【有線新聞】大埔龍尾村碎屍案,兩人涉嫌協助死者蔡天鳳前夫潛逃,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案件開審。 報稱遊艇公司職員林舜和無業的潘巧賢,先後到九龍城法院應訊。案情指二人於2023年2月,協助一名英文名為「Alex」男子潛逃離港,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控方在庭上播放數段手機通訊程式錄音,內容包括安排以船離港等訊息,處理證物警員作供說電話證物屬於死者前夫鄺港智,他開庭時說忘記鄺港智的英文名。兩名被告否認控罪,審訊預計需時三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國安處起訴26歲女子涉妨礙司法公正 保釋被拒、5月再訊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落案起訴26歲女子涉嫌妨礙司法公正,協助曾志健等人潛逃,提堂後5月再訊。 涉案女子吳淑慧,由警車押送到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她報稱是幼兒教育助理,周日被國安處拘捕,被控作出一項或一連串傾向並意圖妨礙司法公正作為罪。控罪指她於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意圖阻撓和妨礙法庭審判和針對馮清華、曾志健、王愷銘及黃竣賢的司法程序,其中曾志健是在荃灣暴動案被警員開槍射中的學生。控方申請押後案件,待警方進一步調查、檢查被告電話等。裁判官形容案件「證據確鑿」、被告潛逃機會高,拒絕保釋申請,被告暫時毋須答辯,須還柙至5月6日再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簡樸房|公眾諮詢今日結束
【有線新聞】政府就「簡樸房」規管制度公眾諮詢今日結束。 「劏房支援連線」向房屋局遞交714份「一人一信」意見書,逾八成意見要求政府原區安置被逼遷劏房戶,並為簡樸房設立起始租金,避免業主將改裝及認證劏房成本轉嫁到租客身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去年推5億基金支援社福機構發展 有議員關注反應不似預期
【有線新聞】政府去年5月底推出5億元專項基金,支援社福機構員工培訓及系統提升,包括到內地交流及國情研習,基金截至上月底收到53宗申請,涉款3,480萬元,有立法會議員關注社福機構反應不似預期。 陸瀚民:「其實申請率大概三成都不足,如果我們看款項5億元撥款這麼多,3,000多萬元大概是7%、8%,所以當中我想看看,局方有否分析,似乎這個申請情況都不如想像中般熱血?」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其實至今都只說是數個月時間,如果更加仔細些,機構自訂一些內地交流團,更加是12月才有範本給他們,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多月時間。所以未來一年時間會有更多機構會報名使用這個款項,因為5億元是5年的預算來,所以對於會用光我們應該有信心,是否要再索取便之後再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東區醫院引入機械人輔助手術 開刀傷口僅7毫米 減併發症機會
【有線新聞】東區醫院機械人手術團隊去年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隊獎,他們2009年成立全球首個機械人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引入不同新型技術,至今已完成近4,000宗手術。 這位醫生埋頭苦幹,原來他在操控機械人隔空縫針。這個是東區醫院機械人手術團隊2017年引入的機械人輔助手術系統,配備三隻機械臂和鏡頭。機械臂轉動比人的手腕更靈巧,亦有電腦系統輔助分析,主要應用在泌尿科、肝膽胰及結腸、內分泌科切除手術,每年平均完成約250宗。 東區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俞文軒:「例如利用術前的影像去製作實時模型,在手術途中可將模型給主診醫生即時參考,去準確判斷腫瘤位置的深度。附近的排尿系統、血管關係,讓手術進行得更加仔細安全。」機械人可以支援醫生做複雜程度更高的手術,亦方便醫生做教學指導。 機械人做的手術傷口只有大約7毫米,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康復時間亦平均縮短了兩日。大腸癌康復病人黃先生:「以前的手術開肚大約要3至4吋,現在微創手術只是一粒瓜子般小的傷口,所以康復和受痛苦的程度減輕很多很多。」 團隊目前有約50人,亦會為院內和其他聯網的醫護團隊提供機械人輔助手術培訓,團隊期望技術日後能應用在更多手術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