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逾百人涉假文件獲挖泥及電工資格 業界料有工人為更好待遇犯案 議員憂或屬冰山一角
【有線新聞】建造業界估計近年多項大型基建都在地面工程階段,因此增加對挖泥工種的需求。有議員憂慮有工人集體以假年資考取專業資格,認為政府應主動介入,杜絕工業安全隱患。我們到訪位於元朗的建造業機械訓練中心,消息指廉署拘捕了中心個別職員。 涉案工人上完非認可挖掘機實習班,再取得虛假工作年資證明後,會到這裡上為期兩天的挖掘機課程。網頁顯示課程包括課堂教授和實習試,一共2,800元,合格後會獲發專業證書,中心還提供多種機械課程,現場觀察不少工人在上課。我們到辨公室查詢,牆上有課程表,亦有多款小冊子,「(記者:是很快便考到?)不是快,而是勞工處批准的,如果真的要深入資訊,你可以問問勞工處。」 建造業界估計有普通工人為了更好待遇,而轉職挖泥機操作員,但沒有資歷要求,所以選擇「走捷徑」。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副理事長趙建強:「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交椅洲、機場三跑這些工程,主要都是地面工程多,現在還未到起樓階段,明日大嶼那一些、北部都會區那些還是在地面挖泥,很多時需要挖泥機、大泥頭車,你要那麼大的機手挖泥時,你是不是需要人有牌照去做,他們可能想多一份工作便去考牌照。」 除了挖泥機,電工行業都出現以假年資考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港珠澳大橋國慶假周末達2.1萬車次 創單日新高
【有線新聞】港珠澳大橋開通六年,過去的國慶假期周末10月5日有2.1萬車次,成為歷史最高車流單日。 運輸及物流局於社交平台指今年9月大橋雙向車流量有約34萬車次,較去年同期上升五成六,往來旅客人次約200萬,亦較去年同期增加兩成四。當局提到「港車北上」自去年7月實施至今,有約73,000輛香港單牌私家車,持許可證可前往廣東省,佔大橋每日車流約四成。特區政府將積極推出政策措施,促進車流和推動大灣區經濟融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匡智會院舍助理舍監涉性侵兩院友 家長查詢、翻查CCTV揭發 已即時解僱
【有線新聞】匡智會位於大埔的院舍有職員涉嫌性侵兩名院友,被警方落案起訴。據了解被捕的是助理舍監,當中牽涉強姦罪行。社署高度關注事件,向匡智會發書面警告。 匡智會今年8月接獲家長查詢,揭發轄下大埔一間院舍有男職員涉嫌性侵犯20歲男院友及21歲女院友。據了解該院舍是匡智會的職業訓練中心,提供住宿服務,專門服務輕至中度智障成人。涉事職員是中心38歲助理舍監,懷疑被侵犯的院友患有中度智障。 消息指,其中一名受害人母親為兒子洗澡時發現其下體腫脹,翻查閉路電視後發現該職員8月初分別帶受害人進入房間性侵,經調查另一名女受害人懷疑遭強姦。 匡智會即時解僱該名職員並且報警及通報社署,該職員之後被警方拘捕並落案起訴。匡智會已派社工及心理學家支援及輔導受影響學員及家人,又通報院舍內其他家長。 社署事後發出書面警告,派員突擊巡查院舍,又與勞福局聽取匡智會匯報。社署要求匡智會提交詳細調查報告,落實改善措施,包括檢視院舍人手安排、加強監察院舍日常運作、增加前線員工的督導及培訓,以及持續監察職員操守。 匡智會已經完成調查並且成立監察調查委員會,負責審視報告及提出改善建議,之後會交由獨立檢討委員會檢視機構現行對服務使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本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 料屬白堊紀時期 將於文物探知館展出
【有線新聞】本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這塊恐龍骨骼化石是最近在地質公園範圍內的赤洲發現,稍後會在文物探知館展出。 漁護署及專家早前在赤洲收集化石樣本時發現恐龍化石,經推測沉積岩的地層年齡,初步估計化石屬白堊紀時期,尚未鑑定出恐龍品種。專家建議繼續挖掘赤洲的岩層,相信會有更多恐龍化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匡智會院舍男職員涉侵犯兩院友 被警方拘捕 社署:已要求全面調查
【有線新聞】匡智會轄下殘疾人士院舍有男職員涉嫌侵犯兩名院友,被警方拘捕。據了解,涉事的為輕及中度智障成人提供住宿服務的營舍,其中一名男院友的母親發現兒子下體腫脹,細問下揭發事件,而警方調查期間發現疑犯曾強姦另一名女院友。案件交由大埔警區重案第二隊跟進。 據了解,被捕的38歲男子為上述營舍的助理舍監,兩名受害人分別20歲及21歲,均被診斷為中度智障人士,先後在2022年及2019年開始入住上述營舍。消息指,今年8月4日,男受害人的母親為兒子洗澡時發現其下體腫脹,兒子則指出被捕人曾觸碰旗下體位置,其母親將事件通知舍監,及後發現於8月3日下午時,被捕人曾經先後將男受害人及女受害人帶入營舍的其中一間房間。而警方經深入調查後,揭發被捕人曾於同年7月曾經強姦女受害人。 警方表示,8月14日接獲大埔一院舍的職員報案指懷疑發生性侵犯案件,當中涉及一名20歲男院友及一名21歲女院友。大埔警區重案組第二隊接手調查案件,經調查後,人員拘捕一名懷疑涉案38歲男子,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社署亦表示,高度關注事件,並已要求院舍和營辦機構進行全面調查和提交改善方案,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保障服務使用者的福祉。 發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立法會通過明年恢復徵收3%酒店房租稅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明年1月1日起恢復徵收3%酒店房租稅。 議案在63票贊成、7票反對、12票棄權下通過。反對的包括旅遊界姚柏良、自由黨邵家輝、易志明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說,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是政府財政整合計劃一部分,預計全港約有320間酒店和180間賓館須繳交酒店房租稅,涉及約92,000個房間,每年可為政府帶來11億元額外收入,而房租稅佔過夜旅客在港消費總額的很小部分,不會影響他們訪港意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大角咀大同新邨大有樓外牆石屎剝落擊傷女途人 頭部流血送院
【有線新聞】大角咀有大廈外牆石屎剝落擊中一名女途人。 現場是埃華街56至58號大同新邨大有樓,消防架起雲梯檢查樓宇外牆結構。下午3時許,大廈八樓外牆簷篷部分石屎突然剝落跌落平台,兩塊如磚頭大小的石屎反彈到行人路,碎片擊中一名途人,頭部受傷流血,清醒由救護車送往廣華醫院治理,警方通知屋宇署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孫明揚逝世|曾掌多個政策局 推「孫九招」救樓市、開通識科 任期尾聲多次入院
【有線新聞】孫明揚先後擔任多個政策局局長,是當時政府內最資深務官。出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時,推出俗稱「孫九招」的穩定樓市措施,包括取消賣地及停建居屋等引起爭議。 孫明揚1966年加入港英政府,回歸前借調至候任特首辦出任政策統籌局長,之後過渡至特區政府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一個月後調任政制事務局。時任政制事務局局長孫明揚:「2000年立法會選舉,市民應該明白立法會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監察政府,政府做得對或做得不對,立法會直接反映市民情緒。」 2002年調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因應97年金融風暴重挫樓價的影響未消退,推出「孫九招」刺激樓市,包括停建停售居屋等。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目前私人物業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價格出現惡性競爭。居屋與私人市場重疊情況日益嚴重,居屋優點及價值正逐漸消失,對市民的作用吸引力亦告減退。居屋認購率跌至歷史新低,認為政府應該盡快退出私人房地產市場,讓市場回復平衡。」 「孫九招」令樓市反彈,但不夠一年沙士爆發,樓市再度大跌。時任特首董建華在多項政策引發爭議後辭職,由曾蔭權接棒。換屆後孫明揚出任教育局長,任內落實開設高中通識科,2010年代多場社會運動,有大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立會三讀通過住宅累進差餉制 明年首季正式實施 料年增8.2億元收入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落實財政預算案公布的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明年首季正式實施。 立法會以70票贊成、5票反對、6票棄權通過法案。反對和棄權議員來自經民聯和自由黨,江玉歡和林哲玄亦分別投下反對及棄權票。新制於今個財政年度第四季、即明年1月至3月起實施,採取「能者多付」原則,物業差餉租值頭55萬元維持徵收5%,之後的25萬元收8%,超出80萬元的收12%,預計政府收入,每年增加約8.2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美酒佳餚巡禮傍晚開幕 一連五日中環海濱舉行
【有線新聞】美酒佳餚巡禮傍晚開幕,一連五日在中環海濱舉行。 巡禮有300多個攤位,提供35個國家及地區的美酒佳餚,亦有11個國家展區,包括新興酒區,例如格魯吉亞及泰國。有法國酒商特意準備攤位遊戲,以另類方式推銷紅酒。巡禮的成人門票40元、小童及長者半價,活動首次延長至5天,每日開放至晚上11時,是歷來最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屯門填料庫周一有工人墮海失蹤 消防今早水底尋獲屍體
【有線新聞】屯門填料庫日前有工人墮海失蹤,消防今早在水底尋獲屍體。 24歲分判商男工人周一在屯門第38區填料庫協助船隻泊岸後意外墮海,消防經過兩日搜索,早上約7時半在碼頭附近水底尋獲遺體。土拓署慰問家屬,又表示正配合勞工處及警方調查事故成因,事故後已要求停止有關工作,全面檢視安全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明年立會換屆 曾國衞:擬修例改善選舉流程 不認同投票率偏低 將加強宣傳完善制度好處
【有線新聞】明年立法會換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指,計劃明年初修例改善選舉流程,又不認同過去投票率偏低,會加強宣傳完善制度後的好處。 明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指具體日期未定,又計劃修例改善選舉流程,考慮引入資訊科技和智能技術,明年初交到立法會討論。 曾國衞:「制度上我們要長期堅持,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完善選舉安排,所以未來我們要集中做好工作,不斷完善各種選舉安排。接下來我們有計劃,就選舉流程安排作全面梳理,亦就每個環節作適當調整,令流程更暢順、更有效、更貼近大家需要。 狄志遠:「如果投票率偏低,我擔心影響立法會認受性,想問政府經過上次選舉後,有否掌握投票率低的原因,會否與直選成分降低有關?。」 曾國衞:「我不認同投票率偏高或偏低,我們該做的是將我們完善選舉制度後為市民帶來的好處,他們與市民息息相關,透過更多宣傳、更多教育,令市民更加明白。」 有議員關注本港選舉系統安全,引述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的文章,吳秋北:「裏面提及英特爾、高通芯片其實很多漏洞,以至特意暗設後門,我想知接下來,特區政府在選舉系統上會否用英特爾,或將它排除在選舉外?」 曾國衞:「內部有設立專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