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羅淑佩:正檢視康文署等場館定位 冀為不同文藝活動提供空間
【有線新聞】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指,正檢視康文署等場館定位,希望為不同文藝活動提供空間。 羅淑佩:「隨啟德體育園新場館落成和開放,正在重新檢視康文署,以至香港不同場館的定位,務求為各類文化藝術活動,提供更切合時宜的使用空間,亦十分鼓勵業界把握文化產業和基建發展帶來的機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啟德地盤冧棚|稱會調查有否遵從守則 孫玉菡:將晤業界檢討工作流程
【有線新聞】啟德醫院地盤棚架倒塌意外,勞工及福利局說,會調查工地有沒有遵從去年10月生效的的竹棚工作守則,亦會盡快安排相關業界持分者會面,檢討竹棚工作流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大家要一起看看,不止搭棚本身的安全,亦要看整個工地工作流程、施工程序,有沒有地方可以再優化、調整,確保整個施工程序,不止搭棚、拆棚工人,用棚架工作的工人也可以工作不要再出風險。」 啟德醫院地盤意外現場倒塌的棚架已經清理,棚架工程仍然暫停,警方再到工地調查。另外,孫玉菡又說會巡查全港大型棚架,確保工人遵守工作守則及法規,亦會透過網頁及應用程式發出工業安全警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有調查指大部分「港漂」看好香港前景 惟憂吸煙等民生規管趨多
【有線新聞】調查發現,大部分「港漂」看好香港前景,但約三成人擔心政府對吸煙等民生規管愈來愈多。 青年港漂總會上月網上訪問約800名在職和在學的「港漂」,近半數人認為香港與國際接軌的教育模式及有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學,是最吸引他們來港的原因。八成人看好香港前景,但三成人擔心政府對吸煙等民生規管愈來愈多。而政府今年上半年將控煙的新法例提上立法會,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應分階段推行措施,否則會影響人才來港。 吳傑莊:「例如有些外國朋友,如果『一刀切』,會否擔心香港環境太壓抑,令他們卻步,對香港的生活環境。我也聽說過有國際會議想在香港舉辦,但問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否禁止所有電子煙、加味煙?是否這樣?當然我們之後要再通過立法工作,但相信這些步驟要很認真小心推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政府聯五連鎖餐飲集團 向約5萬長者派優惠券 陳國基:政商民合作送暖
【有線新聞】政府聯同五間連鎖餐飲集團,透過長者中心向約5萬名長者提供餐飲優惠券,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活動透過政、商、民合作傳達社會對長者的關懷。 陳國基:「獨居長者、雙老或者隱蔽長者,通常較為缺乏人際支援網絡,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我們希望透過計劃讓他們享受溫暖,亦希望通過長者中心與他們建立更密切的聯繫。因為透過給予餐券,希望了解他們生活更多,從而可以與他們聊天、鼓勵他們,在有需要的時間會安排他們接受合適的服務及支援,協助他們更好融入社區及增強互動。」 每名受惠長者將獲發一套5張優惠券,由農曆年初一起到三月底,憑券以25元享用五間餐飲集團,包括大快活、大家樂、太興、美心及香港麥當勞指定招牌菜色,例如焗豬扒飯、魚柳包餐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電影發展基金推融資計劃2.0 資助預算不超過2,500萬元電影
【有線新聞】政府明日起推出新融資計劃,資助製作預算不超過2,500萬元的電影。 電影發展基金推出電影製作融資計劃2.0,政府最高融資金額由900萬元增至1,000萬元,最高融資比例達製作預算的四成。電影開拍時,可獲融資額由50%增加至70%,投資者又可優先收回一半投資等。疫情期間,電影發展基金推出有時限的放寬措施,資助過23個電影製作,包括《毒舌大狀》、《爸爸》和《久別重逢》等,新融資計劃將不設時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許金山案重審|陪審團一致裁定兩項謀殺罪成立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前副教授許金山謀殺妻女案重審,陪審團一致裁定兩項謀殺罪成,法官依例判他終身監禁。 許金山2015年涉嫌將注滿一氧化碳的瑜珈球放在私家車內殺害妻女,被裁定謀殺罪成。他其後上訴得直,發還重審,陪審團退庭商議不足4小時後一致維持原判。法官引導陪審團時提醒,一定要證明許金山有將瑜伽球放入車內才可以裁定有罪。 許金山聞判後不作求情,依例判終身監禁。7人陪審團亦獲終身豁免再擔任陪審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賣豬仔|曼谷四面佛直擊 遊客稱不擔心 民間反詐組續冀泰國中斷園區物資
【有線新聞】有內地演員從泰國一度被拐騙至緬甸詐騙園區,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旅客表示會小心行程。全球反詐騙組織表示每周仍有新的誘騙個案,希望泰國政府可以協助中斷對園區的物資供應。 曼谷四面佛一帶是旅客來到泰國常去的景點,仍是人頭湧湧,遊客都不算很擔心。廣州遊客方先生:「昨晚我們凌晨到機場,會擔心乘車時會不會被送去其他方,其實我們自己會看定位,其實不怕。」香港遊客黃先生:「我們去的地方全部近市區,出入都是自己叫車,我們不會隨便上車。」長春遊客王小姐:「機票是我自己訂,去哪行程是我自己說的算,然後不和陌生人搭話,我和姐姐一起出來的,無任何不利於安全的。」 有協助營救被禁錮者的民間組織認為,今次特區政府到訪有一定意義,因為詐騙集團園區的物資不少是來自泰國,若泰國政府肯出手是有幫助。全球反詐騙組織代表王先生:「建築材料、物資,這些東西都是通過泰國提供,他們那邊主要的資源來源,是由泰國運輸過去的。如果把他們所有基本物資的來源都斬斷,園區他們便不能經營。」 組織又說目前每周平均有5宗新個案,單單他們所知至少有50宗個案仍未解決,呼籲遊人仍要提高警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港鐵青衣站女子闖路軌行走 列車服務一度受阻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被發現在港鐵青衣站步行往欣澳站,列車服務一度受阻。 在青衣站,有職員向乘客表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服務受影響。下午二時許,警方接報一名60多歲女子在青衣站往欣澳站方向路軌旁通道行走,她其後被帶返安全位置、沒有受傷,其間列車駛經時需要慢駛。市區預辦登機服務截止時間,亦一度由航班起飛前90分鐘改為180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一連兩日發生工業意外 建造業總工會:反映地盤管理安全有問題
【有線新聞】一連兩日發生工業意外,建造業總工會表示反映地盤管理安全有問題。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安全管理未做到位,以今次事件為例,若做好事前評估,安全管理人員在哪裡?為何沒有檢查清楚泥土還是鬆軟情況下,仍派這類重型機器上去施工。規管其實有,但問題是執行上,地盤上至下執行有否落地才是最重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濫用公屋|房委會研修例刑事化 最高罰款50萬、囚一年 爭取明年中實施
【有線新聞】房委會建議修改房屋條例,將嚴重濫用公屋行為刑事化,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一年。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指,希望界定清楚嚴重行為,並鼓勵不需要公屋人士交回單位。 現時如果發現有人濫用公屋,房委會只能以違反租約為理由,發出遷出通知書收回單位。房委會建議修例,以金錢利益分租公屋單位讓他人居住,或不住在單位而將單位用作商業用途,列為嚴重濫用公屋罪行。參考非法轉讓資助出售單位的罰則,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一年。據悉,當局考慮針對對象涵蓋分租戶和協助分租的經紀。 至於住在單位而有商業行為,例如補習、美容、剪髮等不在這次修例範圍,當局指要兼顧情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刑事化後一旦入罪會有案底,所以我們不想輕易把很多行為都涵蓋在內。很多街坊都會幫補生計,例如在家幫人補習、做手工,如果我們不界定清楚,變相會有街坊擔心。」 修例亦包括擴大房委會職員職權,若合理相信有人違反租約,可以要求可疑人士提供資料及出示身份證。在無合理辯解下拒絕,可被罰款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當局稱做法與西九文化區一樣,不存在權力過大,收集資料後亦會保密和定期銷毀。又提議延長虛假陳述及拒絕提供資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賣豬仔|李家超:政府高度重視 保安局會考慮一籃子因素決定旅遊警示
【有線新聞】有港人於東南亞被誘騙禁錮,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會用盡方法營救人身自由仍然受限的12名港人。又說保安局專責小組到泰國與司法部部長見面,反映泰國認真處理事件。 東南亞詐騙禁錮事件,行政長官李家超說保安局專責小組一直利用國際刑警、打擊跨境罪案等網絡,盡快營救遭禁錮港人。「專責小組今次到泰國獲司法部長見面,認真討論這方面,大家在這方面如何共同調查、協助需被營救的香港市民。看到泰國當局很認真全面,亦提升了他們的政府參與官員階級,過去保安局已營救了16位,曾被限制人身自由的香港市民回港,仍有12位仍需努力。所有可用方法我們都會考慮,包括中國大使館在當地亦做很多協調統籌工作。」 而目前政府對泰國旅遊警示為黃色,被問到甚麼情況下會升級警示,李家超說保安局會考慮一籃子因素決定。「保安局亦在其網頁和應用程序,將最新資料告訴大家知道,提供資料政府是千方百計盡力。但等於在香港和全世界經常面對各種騙案,政府努力但始終很不幸,仍然有人成為受害者,這方面只可以更努力做。」他說網絡世界有很多假資訊似是而非,騙徒手法亦層出不窮,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做好防騙宣傳教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藍田連德道斜坡地盤挖泥機塌下 壓中隔音屏、垃圾車釀三傷
【有線新聞】藍田連德道斜坡工程地盤有挖泥機塌下,壓中隔音屏圍欄及垃圾車,三人受傷。 垃圾車跟車工人被困車內,大批消防員帶同工具在場協助拯救,用吊臂車吊起挖泥機,約三小時後將他救出,傷者要用頸箍固定頭部,救援人員用擔架將他抬出送院。早上9時半左右,連德道近康華苑工程地盤一部挖泥機在約20米高斜坡平台懷疑失平衡塌下,壓向路邊隔音屏圍欄,以及一輛垃圾車。消防派出災難應變救援隊到場協助救援,垃圾車跟車腳部受傷被困車內,挖泥機司機及垃圾車司機受傷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