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新田科技城|首期平整工程預算最新估價271億元 較上月少近一成
【有線新聞】發展局向立法會工務小組提交新田科技城第一期平整工程預算,最新估價為271億元比上月估算減少近一成。 發展局指新田科技城首階段會平整約158公頃不涉及魚塘用地,最新造價是271億元,比上月諮詢立法會的300億元估算下降近一成。發展局解釋是將部分發展項目包括大型展館剔除,以作獨立討論以及接獲部分工程回標價,比政府預算更低,因此下調預算。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新田科技城推行片區開發,由發展商自行投資平整土地及興建設施,發展局指暫時未能估計可以節省多少開支。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片區三個試點包括科技城,我們會在年底前公布。至於原址換地我們也會盡快,如果不是今年內,也應該是明年年初。至於這兩個項目在土地平整或基礎建設方面,可以為政府節省多少錢,我想要下一步才能估算,因為要視乎原址換地能否成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兩電加價|黃傑龍:燃料調整費受制地緣政治 難估計未來電費波動
【有線新聞】兩電元旦起加價,基本電費加幅達到1.4%至2.8%。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黃傑龍說,兩電淨電費平均加幅少於1%,加幅低於通脹,相信政府和兩電考慮過本港經濟狀況調節,又指燃料調整費受制地緣政治,難以估計未來電費波動。 黃傑龍:「國際燃料價格受制於戰爭,現在美國總統選出來,他的政策會是怎樣呢?整體影響會很大,特別當新任美國總統不支持巴黎協定,節電又會怎樣呢?這些都會有波動,但我相信中電和港燈皆有專家考慮過,電費加幅在預測之內。」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陳文敏:量刑上已參考國安法三級刑罰 控方就刑期上訴難度高
【有線新聞】民主派顛覆政權案,45人判囚4年2月至10年,港大法律學院前客座教授陳文敏說法庭接納「串謀」控罪,《國安法》三級刑罰不完全適用,但量刑上已有參考,相信控方就刑期上訴難度高。 港大法律學院前客座教授陳文敏:「法院保留彈性,不一定跟隨最低判刑,這是最大分別。因為如果在《國安法》下,三級中,每一級也有最低判刑。法院表示會考慮級別,但不受最低限制。(但結果10年又剛剛好最低)所以它很巧妙,剛好最低,即就算說它錯,但結果也沒分別。」 他說控方若要上訴,可能唯一爭議是法庭沒有完全依據《國安法》判刑,又說法庭判刑時不參考內地案例,反映法院嘗試堅持以普通法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港府批美中經濟委員會報告污衊抹黑 促美方停止干涉香港事務
【有線新聞】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2024年報告」,特區政府指當中針對香港的失實言論和污衊抹黑表示強烈譴責。 報告提到香港就基本法23條立法、實施《香港國安法》等,削弱香港昔日的獨特性。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委員會肆意以政治凌駕法治,一再透過所謂報告干預香港特區事務,再次強烈敦促美國認清事實,遵從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強調《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保障廣大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使香港的營商環境更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政府總部疑遭投擲漆油彈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政府總部懷疑遭人投擲漆油彈,無人受傷。 現場是政府總部近夏愨道一個消防通道側門外,花槽地面遺下紅色漆油及玻璃碎片。上午八時許,駐守政府總部的警員巡邏時發現,初步懷疑有人從附近行人天橋擲下載有漆油玻璃樽,案件列作刑事毀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黎智英案|今早續審 料開始辯方案情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早續審。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外,反恐特勤隊在門外戒備,警方繼續在法院門外行人路架設圍欄預留給排隊的公眾,並安排大批警員近距離戒備和搜查駛經法院的私家車。 黎智英案是本港首宗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年7月被裁定三項控罪,表證成立,預料今日開始辯方案情,黎智英會親自出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油麻地電單車失控撼壆 鐵騎士、乘客重創昏迷送院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電單車失控,司機及乘客重創,昏迷送院。 電單車司機及女乘客昏迷,需要戴上氧氣罩,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搶救。兩個頭盔遺留在路面,路牌懷疑被撞凹。 電單車晚上九時許沿連翔道往葵涌方向,駛近西九高鐵站一個彎位時,懷疑失控翻側,司機及女乘客倒地昏迷,電單車再滑行近100米,撞到石壆停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李家超:顯示法庭確定罪行非常嚴重 必須嚴懲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判刑顯示法庭確定被告罪行非常嚴重,必須嚴懲。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會研究個別被告判刑,考慮是否上訴。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涉案被告眾多,他們假借民主和自由企圖顛覆特區政治體制,目的是癱瘓政府,判刑顯示法庭確定被告罪行非常嚴重,必須嚴懲;重申香港是法治地方,任何人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安全,都會依法懲治。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整體刑期反映案件嚴重性,「今次的判刑我們認為反映了罪行嚴重性,亦顯示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必須予以嚴懲,有關的重判向社會清楚表達一個訊息,就是對於任何危害國家安全,包括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我們絕不姑息,我們就個別刑期會詳細研究判詞,再考慮是否作出上訴。」 同案涂謹申、鄺俊宇等8人被捕後未被起訴,今次判刑是否反映案件告一段落,鄧炳強只說有證據仍會檢控,「至於其他人士跟其他案件一樣,只要我們有充分證據,就會作出拘捕和檢控,除非這些案件有時限性,否則無論過了多久,總之我們何時有證據,就會作出拘捕、檢控,無論是甚麼人、甚麼背景。」 政府說留意到近日美國和西方國家、政客及媒體,對包括這宗案件在內的不同案件惡意攻擊和抹黑,重申所有案件都是依法審理,被告都在基本法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政府25年來投入創科基金逾500億 議員倡收緊撥款準則確保回報
【有線新聞】政府過去25年為創科基金投入逾500億元,有議員認為應收緊撥款準則,確保投資有回報,創科局局長孫東反駁指回報難以衡量。 立法會議員(勞工界)梁子穎:「政府不能夠在這方面那麼豪爽,應該要好像商界一樣,投資方面有準則,以致這方面可以有回報。」孫東:「不能完全簡單地用『投入一塊錢就拿回一塊錢』,香港現在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是怎樣來的?我們有70多個學科列入全球頭50名,這個各地都知道,很多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香港過去這麼多年這麼少的投入下,能保持這麼好的水平,我認為梁議員,這就是對香港重要的回報。」 孫東又指過去香港培育了30多萬名內地學生,他們再將科研成果帶回內地變成產業,現時內地有50多家「獨角獸」企業具有「香港基因」,政府正爭取這些科研成果未來都可在本地產業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歐盟:將與成員國持續關注香港人權狀況
【有線新聞】歐盟發言人指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判刑,是對香港自由民主前所未有的打擊。 發言人形容案件是政治檢控,強調和平政治活動在任何尊重民主的政治制度中都應該是合法,案件經歷長時間審訊、被告遭還柙,削弱外界對基本法和法治的信心,歐盟將與成員國持續關注香港人權狀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中大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無創癌症治療儀器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無創癌症治療儀器。 中大候任校長盧煜明透過視像通話與李嘉誠會面致謝,李嘉誠共捐出三台儀器,繼港大及中大醫學院,還會捐贈養和醫院,希望這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治療選擇可減輕患者經濟壓力。中大威爾斯親王院明年起為30名肝癌患者進行治療,亦研究將技術推廣至治療乳癌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法庭:量刑已撇除國安法生效前行為 三級制不完全適用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45人串謀顛覆政權案判刑,四名組織者界定為「首要分子」,當中戴耀廷判監10年,是全部被告中最重,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有份擔任從犯證人作供,判監6年1個月至7年。 案件歷時超過三年八個月,法庭宣判45名罪成被告的刑期,並頒布82頁判刑理據。提出「立會過半」的戴耀廷界定為「首要分子」,以15年為量刑起點,唯一減刑因素是認罪,扣減三分一後判監10年。法官形容他不單提出初選,更是初選的組織者,雖然不會親身參選和晉身議事廳,但為有意進入立法會否決預算案的人提供必要平台。 區諾軒、趙家賢和鍾錦麟亦屬「首要分子」,分別以15年和12年為量刑起點,他們都有擔任從犯證人作供,加上對法律無知和過往的貢獻,有額外減刑,刑期跌穿「首要分子」十年監禁的下限,判監6年1個月至7年。 當中區諾軒獲減刑五成半,幅度最大,法庭說他的參與程度與戴耀廷相若,但不及戴耀廷激進,供詞有系統和有邏輯地為法庭提供了初選的全貌,在中港官員警告初選違法後,有主動退出和游說趙家賢退出。而趙家賢在初選合法性一事上有可能被戴耀廷誤導,亦屬減刑因素。 法庭說量刑時已撇除在《國安法》生效前的行為,亦接納辯方提出被告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