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李家超一行轉抵佛山 考察歷史文物活化項目「嶺南天地」
【有線新聞】特首李家超率團訪問大灣區,出席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見證兩地達成過百個合作項目,當中八成屬於北上投資。隨團的包括主要地產商、金融機構及商會高層。 李家超下午乘高鐵到廣州,同行的還有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以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多名政府官員。李家超首先出席兩地政府合辦的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見證雙方達成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過千億元人民幣,其中八成是港商投資廣東的項目,金額超過910億元,涵蓋金融、物流、生物醫藥等。 李家超說展示了香港企業家的家國情懷,「香港一直是廣東省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同時粵商也在香港廣泛開拓業務。多年來香港工商界積極在內地創新創業,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香港一直是參與者、受益者、貢獻者,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把桑梓之情薪火相傳。」 李家超一行人晚上轉抵佛山,考察歷史文物活化項目「嶺南天地」,參觀古建築群,聽取工作人員介紹。佛山市委書記唐屹峰及市長白濤在場陪同。李家超周二會率先回港,陳國基就率團繼續行程。 今次參與考察團的有超過60名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及商會高層,包括恆地主席李家傑、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東涌、中環致命工業意外兩承建商 遭發展局暫停投標資格
【有線新聞】上周五發生兩宗致命工業意外,發展局暫停涉事承建商的工務工程投標資格。 意外中一名油漆工死亡的東涌迎東路公屋地盤由有利建築承建,中環的扶手電梯維修意外承建商則是日立電梯工程。發展局指已經按機制暫停他們在「建築」及「升降機、自動梯及乘客輸送帶裝置」的工務工程投標資格,承建商須檢視安全管理系統、落實改善措施,局方才會考慮恢復投標資格,同時會因應勞工處的調查考慮進一步規管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遙距聆訊草案下月提交 容許特定程序遙距處理
【有線新聞】司法機構下月提交《法院條例草案》,容許特定法律程序遙距聆訊。司法機構說是為了規範遙距聆訊,條例通過後會向業界宣傳。 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刑事案件外其他非審訊程序其實很多,通過條例後這類相對比較簡單、沒有爭議性的程序,全部也可以用遙距的方式處理,我們會分階段推行,因為民事訴訟現在已經可以用,只是更加清晰規範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大熊貓|下月11日起舉行嘉年華活動 10米高藝術裝置維港現身
【有線新聞】中旅集團將於下月中在尖沙咀舉行大熊貓嘉年華活動。 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將於12月11日起舉行熊貓嘉年華活動,場內將設有海上及陸地大熊貓裝置,其中10米高的大熊貓藝術裝置將現身維港。同時亦會舉行市集提供特色美食,文創攤位更會售賣眾多的大熊貓IP商品,嘉年華將免費對公眾開放。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解放軍兩戰艦結束訪港
【有線新聞】解放軍兩艘戰艦結束訪港行程,離開香港。 海南艦離港前停泊在西環招商局碼頭,有市民來作最後道別,拍照留念。下午約三時半,海南艦離開碼頭,官兵揮手致意。它們經南丫島和鴨脷洲之間的東博寮海峽離開,先行的長沙艦兩艘消防輪在前方開路,並以水門禮歡送,沿途亦有直升機和四艘水警截擊艇護航。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公屋扣分制|下周日起加辣 增3項不當行為 餵飼野鴿等扣7分
【有線新聞】房委會的屋邨管理扣分制加強措施下周日起實施。 新增的3項不當行為包括餵飼野鴿或其他野生動物,在窗、露台或樓宇外牆放置有高處掉落風險的物品都會被扣7分,抗拒或阻礙房委會或授權人士執行職務,扣15分。部分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會擴大,例如「抽氣扇滴油」修訂為「抽氣扇或抽油煙機管道等滴油」等。房委會發言人稱會加強宣傳新扣分制,呼籲居民保持環境衛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李家超率團訪大灣區 出席粵港深化交流會 見證兩地達成逾百項經貿合作
【有線新聞】特首李家超率團訪問大灣區,出席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見證兩地達成過百個合作項目,當中八成屬於北上投資,隨團的包括主要地產商、金融機構及商會高層。 李家超下午乘高鐵到廣州,同行的還有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以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多名政府官員。李家超首先出席兩地政府合辦的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見證雙方達成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過千億元人民幣。其中八成是港商投資廣東的項目,金額超過910億元,涵蓋金融、物流、生物醫藥等。 李家超說展示了香港企業家的家國情懷,「香港一直是廣東省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同時粵商也在香港廣泛開拓業務,多年來香港工商界積極在內地創新創業,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香港一直是參與者、受益者、貢獻者,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把桑梓之情薪火相傳。」 今次代表團有超過60名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及商會高層參加,包括恆地主席李家傑、新世界發展鄭志雯、新鴻基地產郭基煇、滙豐銀行主席王冬勝等。李家超周二會率先回港,離團前會與佛山市領導會面;陳國基則會率團繼續行程,訪問廣州、東莞、惠州及深圳,了解廣東的片區開發和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文創藍圖明公布 消息:冀發揮中西薈萃優勢 目標2034產值2000億
【有線新聞】政府明天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消息指《藍圖》希望發揮香港中西文化薈萃優勢,目標2034年產業經濟增加值達2,000億。 消息指即將公布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希望利用香港獨特優勢,推動產業化發展,有四大方向、71項措施,涵蓋推廣香港中西文化特色,發展多元化及國際化文藝產業、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培育人才和海內外市場、建立產業生態;目標2034年產業增加值達2,000億,就業人數達26.4萬人。 《藍圖》初步未有新資助計劃推出,亦沒有針對個別界別,會繼續支持多元發展。當局會持續與業界溝通,檢視資助制度、放寬法規、稅項寬免等。 施政報告點名催促文體旅局交《藍圖》,消息指《藍圖》早有框架,為了更清晰讓業界和公眾明白,花了大量時間作重大修改,形容目前是最好的表述,強調並非「趕夜車」製作。 曾經獲得官方資助,亦參與過多個大型藝術展的廣彩磁廠期望《藍圖》有助他們進一步推廣這門傳統技藝。粵東磁廠藝術總監曹嘉彥:「過往廣彩獲得康文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資助,可以在外邊文化博物館或者康文署轄下場地做展覽,通常要自己主動申請才有資助金舉行活動,要自己做建議書,而時間和接觸人數有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大熊貓|下周六起「PANDA GO!香港遊」多區輪流舉辦 展出2,500隻雕塑
【有線新聞】下星期六起本港多個景點舉辦「PANDA GO!香港遊」活動,展出2,500隻大熊貓雕塑。 活動獲文旅局及旅發局支持,8款造型、2,500隻大熊貓雕塑,下星期六起一連三個周末及聖誕節,先後在星光大道、昂坪360、海洋公園及中山公園展出,主辦方亦設計了6款香港專屬角色將一併登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輸入外勞|有議員憂損年輕人機會 孫玉菡:確保本地人就業為優先考慮
【有線新聞】政府發布人力推算報告,預計2028年本港人力供求欠缺會飆升至18萬人。在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上,有議員擔心輸入外勞影響本地年輕人才就業機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確保本地工人就業為優先考慮,輸入外勞填補缺口是無可避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現在這一刻缺口不算大,尤其在高端人才方面,正正反映過去兩年政府積極搶人才的成效。是否代表可以停步不做?不是的,都要積極做的,所以今年行政長官都提及高才通做了優化,尤其是針對高薪人士延長了簽證期。能看到他們可以幫忙,高才通如果符合續簽要求可以留在香港,如果不符合續簽要求不會續,任何這類型計劃都是清晰的,我們不是祈求全部人都留下,有淘汰篩選過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中聯辦副主任祁斌:香港經貿規則銜接國際 籲大灣區企業抓緊優勢發展
【有線新聞】新上任中聯辦副主任祁斌出席一個論壇時指,香港與國際經貿規則銜接,對於內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有無可媲美的優勢,呼籲大灣區上市公司抓緊機遇。 中聯辦副主任祁斌:「特區政府正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不斷鞏固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提高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能力水平,希望大灣區上市公司積極利用香港優勢,以香港為出海基地,在鞏固歐美市場同時拓展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緊緊抓住國家改革發展帶來的機遇。」 曾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的祁斌又說,大灣區5,000間上市公司對深化兩地互聯互通有重要作用,期望它們用好中央惠港政策大膽試、大膽闖,並把大灣區打造成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公院檢討報告|倡設高層問責框架 醫管局:個別單位負責人亦需負責
【有線新聞】醫管局成立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建議及檢討醫療事故,有病人團體認為報告未有指出問題所在,又認為應該對嚴重犯錯的員工設解僱機制。醫管局表示除了管理層外,個別單位的負責人也要負一定責任。 公立醫院今年上半年接連發生多宗醫療事故,醫管局剛成立的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檢討及建議五大範疇,包括「管治與責任」、「安全文化」、「合規性與監察」、「事故管理」和「促成因素」。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報告大多流於口號,未有指出問題所在,「因為這摘要的説法大多都是口號式,加強、改善、優化、提升、整合、擴大,這些字眼都很難看到問題所在,需要改善的是甚麼。」 他又批評局方因人手不足,不考慮對犯錯員工,設解僱機制,「我對於這個講法感覺較差,如果嚴重犯錯員工沒有解僱機制,好像有個免死金牌說,無論犯了甚麼錯,也能保住工作,最多可能凍薪。對於這些建議,加上主席的説法,我都覺得不會有改善的地方。」 報告建議成立高層人員病人安全問責框架,將安全指標納入表現評核,醫管局質素及安全部總監黃立己說除了高層,個別單位的負責人也有一定責任。「雖然這些(高層人員)是主要責任人,但不是說每位同事完全沒責任,特別是一些小單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