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陳茂波訪維園年宵 花千元買大熊貓公仔等 冀市民多行花市、促進本地消費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維園年宵,花費約1,000元,購買蘭花、蛇型精品和熊貓公仔等等。他希望市民趁節日外出,多點消費。 陳茂波穿上唐裝,身披紫紅色頸巾,去到維園逛年宵,人多擠擁,隨行人員馬上協調。陳茂波進入花市,先去看飾品,這個攤檔落力叫賣,陳茂波淘腰包,購買大熊貓公仔,之後去支持學生。擺檔學生:「這是我們的繪馬,可以寫下新年願望,掛起願望就會成真,長期豐收,全部我們自己畫、自己設計。」消費之餘還參加抽獎,這個學生攤檔以「蛇」做主題,陳茂波看中這個「蛇餅」,即場試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坐在上面開會,5個小時都沒有問題,你們開心就可以,你們開心我就開心,就每樣一個吧。」 陳茂波沿路跟市民揮手,拍照亦有求必應。陳茂波期望,市民節日多消費。「聽聞商戶說生意變好,來年宵之前有同事統計,不少商戶今年生意比去年多兩、三成,而且天公造美,今天天氣很好,希望大家多些出來逛逛花市,光顧一下、人旺財旺。」陳茂波還買了蘭花和風車,半小時旋風式花費,大約1,000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政經CHAT|羅淑佩自製蘿蔔糕 分享媽媽的食譜
【有線新聞】年又過年,不少人忙著張羅賀年食品,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Rosanna)就說今年過年一切從簡,除了寫揮春,十多廿年來都會按照媽媽留下的方法製作蘿蔔糕,從不間斷,今年也不例外。 自家製蘿蔔糕功夫唔少,見到Rosanna準備的食材,有兩大個白蘿蔔,根據她分享的羅媽媽食譜,她喜歡將蘿蔔完全磨絲。她說新正頭活動多,相信留在家中吃糕的時間不太多,所以只做了往年份量的一半,做得少所以更要落足心機,昨晚糕蒸好時香氣撲鼻,憑經驗判斷味道應該不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長沙灣年宵遭強風破壞後重開 檔主:生意未見好轉、要減價促銷
【有線新聞】長沙灣遊樂場年宵市場遭強風破壞後重開。 來到花市最後一日,部分檔口重新營業,有市民到場選購年花,有花檔沒有重鋪帳篷,只搭建支架,部分花盆和雜物仍未清理好。有檔主指重開後生意未見好轉,可能要減價促銷。花檔檔主徐女士:「收拾了兩個多小時三個小時。(收拾後多了生意?)不算很多人,很多人都不敢出來,全部好像廢墟。」花檔檔主利先生:「東西都打爛了當然有影響,然後沒有人來,沒有半日時間的生意。」乾貨檔主黃女士:「半價都要賣,因為想追回昨日的數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李家超發表農曆新年賀辭 指香港蛇年再展靈巧多變、韌力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農曆新年賀辭。 李家超:「慶祝農曆新年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與家人、朋友相聚,一起忙著辦年貨、買年花,為家裏迎接喜慶新春做好準備。香港喜事連連,去年國家送贈兩隻可愛大熊貓給我們,而在香港出生的大熊貓寶寶亦會在二月中和大家見面。今年是蛇年,在中國文化中,蛇矯捷靈巧,是繁盛和財富的象徵,今年香港會再次展現靈巧多變和韌力,以靈活的思維、創新改革,謀發展、建未來。我和太太祝香港市民蛇年身體健康、金蛇獻福、一帆風順,蛇年如意吉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街市檔主稱人流少三分一 市民花逾$2,000買餸做節:相信北上唔使呢個價
【有線新聞】今日年廿九,有市民到街市買菜準備晚上在家做節,不過有檔主覺得今年人流較少。 吃團年飯當然要吃得豐盛一點,有市民一早到九龍城街市買餸準備。Brenda:「花膠、海鮮、菜心牛肉,有勝瓜、粉絲,還有湯圓。(一早已想好?)當然,要想好菜單才能買得快。」林先生:「豬手寓意『橫財就手』、蝦就代表『哈哈笑』,都是傳統食物。團年一年一次,大家開開心心。」 要有好意頭,怎可以少了「發財雞」?雞檔開檔不久已圍滿客人,檔主做到不停手。周女士:「一隻雞?330元。(覺得貴不貴?)差不多,過時過節一定是這個價錢,平時好像250至280元,視乎淡季旺季,這些不能爭論,新年人人都想吃新鮮雞,是比較美味。」 有市民說新年不介意花多一點。何女士:「都買了二千多元,因為我人數多,所以份量會較多。我相信北上不需要這個價錢,一定便宜很多,很多人都由內地買過來,不過我覺得始終我是香港人,留港消費是正確的。」 檔主覺得今年人流比以往少。雞檔檔主梁太:「起碼少了三分一,以往都要排隊,現在人較少,入貨都入少了,因為有長假期大家都出門。」魚檔檔主林先生:「可能形式改變,多數出去玩和吃飯,很少自己煮。不敢賣得貴,現在只有便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醫管局增加普通科門診名額 料初三後踏入求診高峰期
【有線新聞】醫管局18區普通科門診農曆年初一至初三提供服務,減輕急症室負荷,預計求診高峰會在年初三以後。 農曆年長假預計急症室負荷增加,尤其近日天氣寒冷,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活躍,醫管局預期長假後期壓力最大。醫管局聯網運作總行政經李立業:「日子上我們根據過去經驗,通常農曆年長假前半部沒那麼大壓力,可能後半部會較厲害。以這次長假期和日子的分佈,我相信急症室會由初三開始壓力較高,初四﹑五之後那個星期都會有一定壓力,特別想提到過去幾日有寒冷天氣,令高峰稍微推後和延長。」 醫管局18區普通科門診大年初一至初三會提供服務,加開3,000個名額,減輕急症室壓力,呼籲輕症的患者避免去急症室。 長假期多人外遊,李立業提醒外遊熱門的日韓及東南亞甲型流感都較嚴重,近日五宗兒童嚴重流感大部分沒有打流感針,呼籲市民尤其兒童及長者要盡早打流感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春賀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相信內地經濟始終向好 倡香港保持獨特性 張炳良:若沒增值能力難受惠
【有線新聞】政府預計本年度財政赤字少於1,000億元,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說連續數年赤字比預期多,反映出現問題,形容處境不妙,以往用逆周期措施應對經濟逆境的傳統智慧未必再適用。 教育大學講座教授及顧問(公共行政學)張炳良:「我對內地經濟始終會向好,我不懷疑。反而就是以前內地經濟好,香港必然好,現在問題有個問號,就是內地經濟好,香港是否必然好?這要看香港能否善用內地經濟,所以為何中央國家領導人經常提點香港有兩件事要做好,第一是保持你的獨特性,何謂保持獨特性?香港要做到內地城市不能做到的事;第二就是國際化,你要做好國際化,否則當你沒增值能力、沒特色時,國家好、受惠的是內地城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農曆新年|直通巴新春承載率逾八成 按需求增開班次 張劍平:有信心疏導旅客
【有線新聞】農曆新年期間,不少巿民會北上消費,亦有內地旅客來港過節。跨境直通巴士負責人表示會按需求增開班次,有信心疏導旅客。 港粵直通巴士協會副理事長張劍平:「平日我想每間公司再加兩成左右,最主要現在承載率會高很多,過年過節,平常承載率五成不足,過年有八成,甚至到十成爆滿。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些班次,要看是什麼線路,有些路線特別,例如24號等,去粵西恩平,平日那些可能會再加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今早大部分地區僅11度 天文台料年初一、二仍寒冷 初四或回升至18度
【有線新聞】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本港早上大部分地區只有11度左右,預測大年初一和二仍然寒冷。 天文台預測年廿九和初一天晴和乾燥,入夜會較冷,市民出外逛年宵時要穿多些禦寒衣物。隨著季候風在本周中期被偏東氣流取代,初二、初三雲量逐漸增加,會有些微雨,預計早晚仍然清涼。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唐宇煇:「我們預計這個周末,初四、五左右會上升至18度左右,天氣又會變得潮濕些,能見度又會變得低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全天候照顧六旬智障兒 93歲母同住宿舍:希望佢識得講嘢
【有線新聞】「以老護老」的現象近年愈來愈普遍,除了「在家照顧」,有90幾歲婆婆選擇與智障兒子一齊住院舍。 93歲的譚婆婆幾年前跌傷腳,之後一直住在院舍,雖然要人照顧,但她都是一名「照顧者」,到任何地方都要看着66歲、有嚴重智障的兒子,兩母子現在住在同一院舍。 過年前院舍安排他們與婆婆的女兒一起去看大熊貓。譚婆婆:「去年來的時候天橋都未建成。(去年來,記得看甚麼嗎?)又是大熊貓,看兩隻大熊貓出世。」婆婆現在的記憶有時都會錯亂,女兒說要幫二人找同一間院舍都不容易。譚婆婆女兒:「找的時候都有徬徨,因為性質不同,很少安老院……我都詢問過一些,都說無可能安排他們一起。」 女兒說婆婆年輕時靠「包伙食」養大7個兒女,現在就算行動不便都想守着兒子,「她對我們最大影響就是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時她做事都是自己一手一腳完成。」譚婆婆:「(有甚麼願望?)沒有啦,希望他在院舍身體健康,希望阿文懂得說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8日
賣豬仔|保安局:感謝泰國當局壓縮程序 助獲釋港人過年前回港
【有線新聞】再多一名東南亞獲救港人返抵香港。 獲救的29歲男子由保安局專責小組陪同,深夜抵港後轉到機場警署,警方將與他會面了解詐騙園區的資訊,希望有助政府部署營救工作。事主在緬甸遭禁錮四個月,本月21日獲救後抵達泰國,政府隨即派人到當地協助他完成所需手續,小組強調營救工作需要多方面努力及國際協作。 保安局助理秘書長(緊急事故支援組)袁栢基:「泰國有關當局多方面對個案高度重視,並且提供支援及協助,尤其泰國今次非常人性化處理個案,將程序壓縮至幾天內完成,最終促成這名港人能夠過年回港與家人團聚。有一位專責小組同事留守,會因應情況發展考慮要不要加派人手,協助當地新情況發展,可以即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