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深圳地鐵13號綫首段通車 港深鐵路迷排隊坐首班車:想體驗全自動駕駛
【有線新聞】連接深圳灣口岸的深圳地鐵13號綫正式啟用,吸引不少香港及深圳鐵路迷乘坐首班車。 能夠見證到新鐵路開通,一班鐵路迷興奮的心攔也攔不住。去到月台終於看到13號綫列車,當然要紀錄下來。13號綫用近6年興建,首班車早上10時15分開出,就算變成「沙甸魚」,一班鐵道迷也沒怨言。 香港鐵路迷蔡先生:「很開心、很興奮。(前一晚有沒有睡不到?)整晚睡不到。(期待多久?)期待幾年了。這條港鐵第二條在深圳營運路綫,加上用全自動駕駛,想來體驗一下。」深圳鐵路迷郝先生:「之前乘巴士或者的士,現在可以乘地鐵就很方便。因為我經常去香港,這鐵路開通可以加強港深兩地往來。」 13號綫第一期全長27公里,首階段通車只啟用其中7個站,終點在南山區高新中站,車程約12分鐘。 乘客陳同學:「無人駕駛列車頗好,看到風景、前面軌道。」乘客王先生:「列車行駛時比較穩定,不像港島綫行走期間突然顛簸,煞車也比較平穩,所以這邊可能只是嘗鮮、不會多乘,除非未來真的延長路綫。」 13號綫第一期餘下9個車站,預計2025年啟用,屆時最遠可以去到寶安區上屋,港鐵說有專門人員協助初期營運工作。港鐵深圳副總經理張健龍:「港鐵公司特別招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孫東:土地、資金是發展河套痛點 局方研新措施 吸引重點企業建生產線
【有線新聞】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第一期首批三座大樓陸續完工,明年中啟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稱土地和資金是發展河套的痛點,局方正與科學園研究新措施,吸引重點企業建立生產線。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1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引導社會投資策略性創科產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稱資金和土地都是創科產業發展的痛點。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回顧過去20年,香港一直沒有推出一個真正能夠幫助企業,在香港建廠、建立生產(線)、製造業的一個政策出來,最早的優惠政策是董先生在的時候推出的政策。」孫東表示,創科局與香港科學園在過去幾個月正緊密磋商推出新措施,吸引重點企業在香港建立生產線。 對於外界擔心河套區交通配套未能應付來往園區的人流,孫東稱政府正在研究中。孫東:「今年10月園區連接粉嶺和新田公路的西面通道已經正式開通,本地人員可以使用港鐵上水站或元朗站經陸路到達園區,今後隨著園區人口逐漸增加,我相信陸路交通也會更加便利。」他提到港鐵古洞站預計2027年竣工,屆時人們會有更多的選擇,至於北環綫的建造時間表會由運輸物流局公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屯公電單車疑避車失事翻側 司機送院
【有線新聞】屯門公路有電單車失事翻側,司機受傷送院。 電單車翻側跌在行車線,警員協助移到路邊。上午大約九時半,電單車沿屯門公路往屯門駛至深井附近懷疑閃避切線車輛,失控翻側,司機倒地受傷,初步治理後由救護車送屯門醫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深圳地鐵13號綫啟用連接深圳灣 次階段料2025年啟用
【有線新聞】連接深圳灣口岸的深圳地鐵13號線正式啟用。 在總站深圳灣口岸站,一早有大批鐵路迷等候乘搭首班車。13號線第一期全長27公里,行走南山及寶安區,途經深圳大學16個站,總站分別是深圳灣口岸及寶安區上屋,首階段通車路段只會去到南山區高新中站,餘下路段預計2025年啟用。鐵路由港鐵與中鐵電氣化局共同營運,是港鐵有份參與營運的第二條深圳鐵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PANDA GO|煙火無人機匯演晚上舉行 西九文化區下午起有人潮管理措施
【有線新聞】《PANDA GO! 香港遊》煙火無人機匯演晚上在西九文化區舉行,下午起將有人潮管理措施。 匯演晚上8時15分開始,歷時約10分鐘,合共7幕,其中3幕結合無人機和煙火,由1,000架無人機展示香港特色的圖案,亦會呈現3D大熊貓效果。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醒下午4時起區內將因應情況作人潮管理措施,傍晚6時起博物館道和文化道會封路,封路範圍內巴士站及專線小巴站將暫停服務,除戲曲中心停車場外,屆時其餘停車場會停止進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智創未來|有學者研AI增強影像質素 有的士車隊應用冀保障司機、乘客利益
【有線新聞】有學者研發人工智能技術增強影像質素,並與商界合作應用在行車記錄儀上,促進智慧城市的交通管理,有的士車隊就引入技術,期望能保障司機和乘客的利益。 拍照、攝錄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數碼科技發展迅速,人們對影像質素的要求也變得愈來愈高,不過環境因素往往會左右影像的清晰度,其中光線的影響最明顯。鄺得互研發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低亮度環境下的影像質素,即使受外在環境影響,影像的細節都能盡量保留,呈現最優質的解像度。 嶺大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鄺得互:「其實我們這個所謂低亮度的技術,其實任何東西,你想到可以用就用到,總之我們在黑暗中看不到的東西,我們怎樣去實際上是可以看到很多情況。」 袁耀輝從事視頻科技業務,他認為鄺得互的研發成果可以應用於行車記錄儀上。天開數碼媒體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袁耀輝:「道路上車輛移動而且速度較快,也有日與夜,還有不同的天氣環境,在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下,其實可以正下雨,同時是黑夜,其實攝錄影像的質素相當參差,有沒有辦法可以在鏡頭和攝錄機不變的情況下攝錄到一些更精準的錄影數據、片段呢?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用科技、科研解決。」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北環綫未有時間表 孫東:政府會研究河套區交通設施、進度良好
【有線新聞】政府未有公布北環綫具體建造時間表,外界擔心河套區交通配套未能應付來往園區的人流,創新及發展局局長孫東稱規劃是根據以前河套的發展及人流,政府會就交通設施進行研究,目前進度良好。 孫東:「今年10月園區連接粉嶺和新田公路的西面通道已經正式開通,本地人員可以使用港鐵上水站或元朗站經陸路到達園區,今後隨著園區人口逐漸增加,我相信陸路交通也會更加便利,還有到2027年港鐵古洞站預計竣工,屆時可為園區人士提供更多的選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黃傑龍專訪|研擴大「優質旅遊服務」計劃至的士業 鼓勵業界迎接更多清真旅客
【有線新聞】政府年中推出好客之道運動,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過去一段時間成功營造社會氣氛,新一年會研究擴大「優質旅遊服務」計劃至的士業,以及鼓勵業界迎接更多清真旅客。 政府力推「好客之都」,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近半年收到不少商戶希望加入取得「優」字標誌,他強調協會重質不重量,未來會繼續推動業界提升服務,2025年擴大「優質旅遊服務」計劃至更多行業。 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好幾年都有人問『優』字能否推廣到的士,過去最大難題的士是隨手截,不會看到『優』字才上車,所以過去難,但現在有車隊可能變化空間大一些,可能有機會將來有新的可能性。另一個今年重點想做是伊斯蘭飲食,因為目前見到政府戰略上香港需要找新客源,暫時而言中東、伊斯蘭旅客來香港不是最大份額,但如果這方面做好些,希望將來都是增大到市場。」 至於剛剛結束的聖誕假期,本身經營餐飲集團的黃傑龍說留港市民願意消費,加上一簽多行恢復近一個月市面熱鬧,估算餐飲業生意按月升最多兩成,但按年就下跌一成。黃傑龍:「其實現在所謂內地旅客消費力變弱可能只是正常化,跟其他國際旅客很貼近,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8日
北角住宅單位起火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北角有住宅單位起火,無人受傷。 單位外牆被火熏黑,鋁窗燒至變形。凌晨12時左右,英皇道建基大廈低層一個單位起火,消防到場開喉灌救,約10分鐘將火救熄,期間約30名居民自行疏散,消防經初步調查,相信燒衣紙引致火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7日
牙科街症|網上登記下周一啟用 市民毋須親身排隊取籌
【有線新聞】衞生署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下周一投入服務,市民毋須再親身前往牙科診所排隊取籌。 衞生署稱有需要的長者可於早上8時半至11時半到任何一間牙科街症診所,由職員協助即場登記,毋須使用自己手機或電腦,亦會預留一半名額予65歲或以上長者優先抽籤,第一輪未獲分配優先籌的長者會與其他已登記的人,一同以電腦自動抽籤分配餘下名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7日
主動調查政府保障動物權益工作 申訴專員:冀審視有否改善空間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主動調查政府就動物管理及保障動物權益的工作。 本港近月發生多宗涉嫌殘酷虐待動物的嚴重個案,公署說政府2019年已建議修訂《防止殘酷虐待動物條例》,至今仍未敲定修訂建議和訂定向立法會提交草案的具體時間表。公署亦不時收到投訴,指漁護署處理捕獲或檢獲動物的方法不當和沒有妥善處理舉報。公署期望透過調查,全面審視政府在打擊虐待動物和保護動物權益的工作是否足夠,以及是否有改善空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7日
新界北新市鎮發展建議 政府研究或以片區開發 馬草壟擬建約萬個私樓單位
【有線新聞】發展局公布新界北新市鎮及馬草壟初步發展建議方案,其中接近香園圍口岸約206公頃土地建議優先發展成口岸商住區,至於馬草壟就建議發展私人住宅滿足區內創科人才住屋需求。政府會研究片區開發的可能性,下月中諮詢公眾兩個月。 新界北新市鎮涵蓋香園圍、打鼓嶺、皇后山等區域,可發展土地達1,175公頃,佔北部都會區面積約三分一,當中包含羅湖等三個陸路口岸。發展局提出其中225公頃可建設口岸商住區,提供商貿、金融及專業服務,約210公頃土地發展新興產業,例如食品科技、先進建造業及現代物流業,又劃出50公頃作為文藝或體育用地。 其中香園圍口岸附近約206公頃土地建議優先發展,包括約40公頃北都大學城。「優先發展區」估計提供1.7至1.9萬個單位,以私人住宅為主,最快2028/29年展開工程,首批居民最快2035年入伙。新界北新市鎮餘下960公頃土地,會劃為三大區域分階段開發。而位於羅湖以西的馬草壟總發展面積減少至約52公頃,發展局發言人說是避免開發濕地緩衝區及保護區。 這區亦會主要發展私人住宅支援古洞北及河套區創科人才住屋及生活需要,預計提供約9,000至10,000個單位,規模與沙田第一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