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大意義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22日
【小事大意義】種綠新世代 :17歲高中女生立志培植水耕菜 派菜送暖到社區
【種綠新世代】: 自發組織「種綠種智」創辦人Jasmine小心翼翼把營養水滴進家中親自砌成的戶外水耕機中。這個動作自疫下,成為她的堅持。因為自小喜愛種植的她,發現香港的菜源供應,一直依賴境外,每遇天氣不穩,或供應鏈問題,香港菜價就會波動。所以她下決心在家種植水耕菜,然後把多種的份量派發給身邊的人和社區。 這個派菜行動讓她感召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組織小隊,走進學校和社區,向比他們年紀更小的新一代,教授綠色水耕知識和技巧,令小朋友明白食物得來不易,粒粒皆辛苦,從而更加惜食。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17日
【小事大意義】偉大航道:香港一代海人行船逾40年 退休船長憶馬六甲海盜猖獗 須24小時輪值守衛
【偉大航道】: 「畢業後想做一級大俥(輪機長)」中六男生坦言,雖然享受駕船之樂,也喜愛大自然,但認為船長責任重大,會選擇埋首機房工作,不怕那裡熱力四射,還要出賣勞力。不過他還是很艷羨26歲便當上船上的師兄。 做了16、7年船務,由水手做到船長的師兄的確認為,可以將興趣和工作結合是難得的事,因為他喜愛在海上生活,每次出海有如去旅行,也屢屢目到良辰美景。而行船40多年,包括有多年遠洋船經驗的退休船長則指自己環遊世界不知多少個圈,感覺心願已了,不過憶起當年遇上戰爭、海盜和極端天氣的情景,他還是猶如昨日。 香港國際港口排名每況愈下惹人關注,唯本港海運業界看到的似乎是另一個平衡宇宙,高呼人手不足,新人不愁前景,究竟未來將會是如何?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15日
【小事大意義】有故事的海人 :87歲胡伯伯16歲領紅簿首度出海 遇韓戰恐戰機轟炸穿救生衣戒備
【有故事的海人】: 冷氣房內,一班男生模擬經歷暴風雨中的維港,異常投入,神色凝重。唯他們真正的船長師兄指,打風下雨時,海員真的需要與船同在,在巨浪中守護船艇安全,經歷有如拍電影的大場面。87歲香港航海學校畢業的胡大師兄更見證過大時代。1952年16歲的他首航出海,經歷韓戰下的危險海域,目睹戰機臨近恐受轟炸,憶起死亡陰影時仍眼泛淚光。香港開埠以來靠海吃海,香港海運業一個個謹守崗位的無名鬥志,究竟是如何煉成「鋼鐵」般的意志?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10日
【小事大意義】籠情.鳥語(下):雀仔街風光不再 雀販堅守本業 雀籠工匠兩度患癌不吝傳承
【籠情.鳥語(下)】香港的養雀文化曾經風靡一時,在70年代雀鳥買賣最興旺之時,旺角康樂街齊集檔販,香港寵物業商會雀鳥及水族事務主席傑哥憶起當時風光,道:「出手闊綽,數萬元的雀鳥他也會買。」到了90年代,旺角康樂街一帶進行重建,原有70檔商販,搬到現時位於太子花墟旁邊的園圃街雀鳥花園。同年,H5N1禽流感爆發,人心惶惶,「雀仔街」和養雀文化日漸沒落。傑哥深感可惜,但他也說:不是説生意大不大,我喜歡做下去。我不會離開的,我會坐在這裏。」 現年81歲的香港非遺雀籠工藝傳承人陳樂財兩度患癌,但現在仍致志修理雀籠。近年來,他收了至少8名徒弟,將雀籠工藝傳承下去。徒弟Chung說道:「我因為珍惜所以去學,現在是因為學了,所以更珍惜。」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08日
【小事大意義】 籠情.鳥語(上) 81歲雀籠工藝傳承人不言休 特爲愛雀度身訂造
【籠情.鳥語(上)】現年81歲的香港非遺雀籠工藝傳承人陳樂財,師承名家卓康師傅,從事雀籠工藝逾67年。造竹雀籠於他而言是畢生興趣,既可以造給雀友,又能造來自己把玩,更可以隨心調整雀籠大小、高矮等,有很高自由度。全手工雀籠一點也不簡單,從設計、開竹、拉絲、䟴圈、彎曲竹枝、裝嵌、雕刻、上漆等,都需要全心全意打造。 毗鄰的香港寵物業商會雀鳥及水族事務主席傑哥從事雀鳥買賣行業30多年,見證著雀仔街的變遷以及潮流的改變。從人們多養文雀,即歌聲美的雀鳥,到多養鸚鵡的轉變,令他大為感慨。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03日
【小事大意義】「航」行出狀元:中五男生自小愛大海 夢想當船長 赤航寄宿生活備考兩船長牌 讓學生蛻變
【「航」行出狀元】「博仁是個好動,坐不定的小孩,喜歡玩耍,腦筋轉得快」博仁父親憶述小時候的博仁活潑大膽,喜歡游水,從主流學校轉入航海學校後,由懶散變得尊師重道和注重紀律,原來這間全男校要求學生100%入宿,學習獨立和群體生活。 立志做消防員的學生敬文,也指校內恆常的步操訓練,讓他在報考消防專業時,更有優勢。校長娓娓道來如何讓學生在畢業前裝備好自己,向理想邁進。
- 資訊節目
- 2023年10月01日
【小事大意義】伴你啟航:躺平年代拒躺平 中四小帥哥從暈船到愛上帆船 航海學校給學生何止一個夢
【伴你啟航】「接觸帆船運動後,令我更享受流汗」中四男生梓龍坦言,升中前未曾接觸過水上活勳,也會暈船,只是後來累積經驗,掌握控帆技巧,風吹船動給他的速度感「無與倫比」,令他燃起爭入港隊的鬥志。 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應屆中六畢業生敬文則由一張白紙,一路走來,成為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成員,代表香港出外作賽。究竟學校如何讓學生由興趣解鎖技能,繼而定下更遠大的人生目標,向理想前行?
- 資訊節目
- 2023年09月26日
【小事大意義】繩藝婆婆:將中國傳統繩藝變成事業 冀望將工藝承傳
【繩藝婆婆】: 張寶賢憑着一雙巧手,過去的40多年編織過無數的繩結作品,每個作品都是她的心血結晶。當年她利用空閒時間學習繩藝,接觸後就愛上這種傳統手藝,更將興趣變成事業。即使工作如何忙碌,她都會抽空開班授徒,將手工藝承傳。對她而言,繩結並非只用作記事,而是將自己與興趣、和志同道合的人連結起來的工具。 張寶賢表示︰「到現在我都覺得繩結是很好玩的, 因為它不斷可以有新的東西去嘗試,就可以將這個興趣延續下去。」
- 資訊節目
- 2023年09月24日
【小事大意義】布偶爸爸:囝囝6歲發生車禍從此腦癱 「布偶爸爸」28年晚晚用布偶跟囝囝講故事
【布偶爸爸】:「作爲一個老師,能夠將自己所長教導學生,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服務社會,幫助別人,我覺得不枉此生。」布偶爸爸Tony如是說。Tony是幼稚園老師,年將70但教學仍孜孜不倦。他自小自學布偶表演,將其融入教學,鬼馬表演令學生展露笑容。但原來除了在學校,每日回家,還有一位忠實觀眾等著聽故事。這位觀眾就是Tony34歲的兒子Nathan。Nathan小時遭遇車禍,導致腦癱。而Tony的太太亦因爲兒子的不幸及車禍官司心力交瘁,期間患癌,最終離世。家庭巨變亦使Tony的女兒Janice在長大後遠赴外國生活。 面對殘酷現實,Tony最終接受,「不能改變現實,但我能改變自己,那就用更多愛心對待兒子吧!」如今每晚都是他用布偶給兒子講故事的溫馨時光。Tony更將這門布偶技巧傳授給退休人士,讓他們保持正面樂觀,再將這份快樂傳遞給院舍的長者、小孩,助人自助。
- 資訊節目
- 2023年09月19日
【小事大意義】家的擁抱:社區客廳(下) 社區客廳助照顧者管教子女 20元健康飯菜共享樂融融
【有線新聞】「深水埗社區客廳計劃」提供很多空間給基層孩子盡情玩耍,更不定期舉辦照顧者活動,如禪繞畫興趣班,令照顧者能適時放鬆,並與其他照顧者交流心得。同時,中心倡導「回應式照顧」,教導照顧者以「觀察、理解、回應」三部曲取代「喝罵式管教」,履行親職,以引導孩子的正面行爲及情緒。 「社區客廳」亦設有親子食堂,提供20元的健康飯菜,為基層家庭減輕負擔。另外,中心亦有社區資源共享區域,提供食物、衣服及日用品,促進社區共融,使家庭的生活質素有所提升。
- 資訊節目
- 2023年09月17日
【小事大意義】家的擁抱:社區客廳(上) 深水埗社區客廳供育兒支援 偌大遊樂空間成孩子天堂
【有線新聞】「生仔要考牌」,這句話可謂耳熟能詳,實際上沒有人能無師自通。照顧子女難,對於缺乏資源、空間的基層家庭而言更難。Natalie和Siti兩個媽媽就是例子,她們常常苦惱女兒的發展成長及管教方式,無助有如「困獸鬥」。 所幸的是,有一間中心推出「深水埗社區客廳計劃」,支援區内0-6歲嬰幼兒及其基層照顧者。合資格家庭可免費使用中心的設施和服務,包括偌大的玩樂區。中心導師亦會從旁協助,以引導方式、正向教育等協助家長和孩子有更多,更正面的互動。
- 資訊節目
- 2023年09月12日
【小事大意義】生命上河圖(下):相守近70載的老伴離世 婆婆夜夜難眠孤身回鄉:要開心
【生命上河圖】(下) : 對於身患癌症的梁伯伯燦英撒手人寰,妻子灶芳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他的離世讓大家更意識到人生無常。灶芳決定離開香港,返到她和燦英初識的鄉下生活,小路希望生命上河圖能讓當事人看到,這樣才有回顧和記錄人生的意義,所以決定提早展出兩幅生命上河圖,以及少量為長者圓夢的心願圖。不知經歷人生風雨後,那些塵封的記憶出現在畫紙上時,她們會有甚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