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小巴「紅轉綠」運輸署收兩申請
【有線新聞】小巴「紅轉綠」計劃上星期四截止申請,運輸署接獲兩宗營辦商申請。 運輸署將審核申請,確保路線符合經營專線小巴條件,預計今年底完成審批,獲批路線的營辦商會準備營運專線小巴路線。 運輸署今年8月向11條紅色小巴路線發信,邀請轉為綠色專線小巴模式營運,獲邀的路線已經參與二元乘車優惠計劃,服務年期至少五年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彩虹邨重建|房署:將用小型機器清拆減少影響 有議員倡保留「打卡位」
【有線新聞】黃大仙區議會討論彩虹邨重建方案,房署官員指重建分三期進行,需時15年,會採用相對小型機器清拆舊樓,減少影響留邨的居民。有議員就建議新邨保留舊邨「打卡位」,增加特色。 政府提出分三期重建彩虹邨,全部住戶遷出需時15年,房屋署說每個重建周期長約7年,首8個月至1年安排居民有序搬遷,會招標和組織社工隊提供協助,之後約1年半清拆舊建築,剩餘時間用來做新地基及大樓工程。 房屋署總建築師李民偉:「『螞蟻搬家』安排中空間很少,如何做到用一個方法慢慢拆,令周遭學校、居民也好,對他們影響例如空氣、震盪,或者環境污染去到最少。當然有更快的方法用一些重型機器,但在彩虹邨情況,適合一些較小型機器、按部就班去做。」 有議員擔心新邨的大樓高達50層,造成屏風效應,房署官員指設計時已經有考慮,有議員就建議重建後彩虹邨仍然保留「打卡位」。黃大仙區議員魏仕成:「將原有彩虹邨外牆及籃球場結合元素加入,甚至將彩虹邨現有特色招牌、自動汽水售賣機等懷舊物品,連同彩虹邨歷史在新邨設立彩虹館,讓彩虹邨特色及集體回憶延續下去。」 李民偉:「會不會有特色商舖考慮用一些方法再重現,在新屋邨或者現有、未來接收邨,或者重建後的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日本眾議院本月11日選舉新首相
【有線新聞】日本朝野協商後,決定下周一在國會投票選舉新首相。 眾議院朝野各黨派開會,除了磋商召開特別會議選首相,亦討論新一屆國會的會期。執政自民黨和公明黨的聯盟在選舉失利後失去控制眾議院過半議席的優勢,如近日的政黨磋商沒有突破,相信下周一選首相時不會有人在第一輪當選,預計第二輪則由現任首相石破茂與最大在野黨派立憲民主黨的前首相野田佳彥角逐。即使石破當選和繼續執政,仍可能將面對朝小野大挑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李家超出席上海進博會 稱滬港可優勢互補 歡迎內地企業藉香港走向世界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上海進博會一個會議時指,滬港可以優勢互補、拼船出海,歡迎內地企業利用香港走向世界,未來會繼續善用一國兩制為香港帶來的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上海進博會,他在投資香港推介大會上海專場致辭,指上海作為國家經濟引擎,國際經濟、金融、航運等方面的建設與香港高度契合,滬港兩地合作多年來已經根深葉茂。「滬港通在2014年開通,成為世界首創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模式,為互聯互通的成功進程打開序幕。滬港通平均每日成交額,從推出時不到10億港元,大增到去年的超過160億港元,增幅超過16倍。」 李家超指香港的人才及營商環境都是一流,隨著世界經濟重心東移,香港將善用「一國兩制」給予的優勢,與上海和內地企業同發展、共繁榮。「現時內地駐港企業數目,已經超過2,100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也超過1,400家,其中上海企業就有接近200家市值超過兩萬億港元,充分顯示香港可以成為服務上海和內地企業發展的投融資平台,我們歡迎更多上海和內地的企業利用香港、走向世界、共謀發展。」 今次投資香港推介大會,有五間上海企業與香港簽訂兩地重點合作項目,大部份都是科技公司。 李家超亦參觀了進博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男子石澳玩滑翔傘疑失足跌傷 由直升機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石澳玩滑翔傘時,懷疑失足跌倒受傷,由直升機送院。 該男子頭部受傷清醒,由直升機送往東區醫院治理。下午2時許,警方接報該男子在石澳道龍脊玩滑翔傘,起飛時懷疑失足跌倒,救援人員在爛泥灣集合登山,發現傷者清醒。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機場三跑月底啟用 明年底分階段啟用二號客運大樓 空運業界:增強競爭優勢
【有線新聞】香港機場三跑系統本月28日啟用,機管局預計本月會取得營運牌照,明年年底起分階段啟用擴建的二號客運大樓。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說三跑帶來的收益非常可觀,將強化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三跑系統稍後在本月28日啟用。」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在超級樞紐博覽會致辭時,宣布機場三跑系統三星期多後啟用,預計每年可以處理1.2億名旅客及1,000萬公噸貨物,是上個財政年度的兩倍多。黃偉綸:「三跑系統帶來的收益非常可觀,會令香港成為更強航空樞紐,更好服務鄰近地區。對國際航空業界的持分者,香港會提供很多生意及機遇,所以不要錯失機會。」 黃偉綸又說政府及機管局正努力擴大機場的航空網絡,會主動接觸現有及新的夥伴,包括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例如東盟及中東;而東莞物流園永久設施亦預計明年如期完成首階段建設。 機管局說目標本月內獲簽發機場牌照涵蓋現有的南跑道及北跑道、重新配置的中跑道、相關滑行道及支援設施,又會與業務夥伴就客運設施展開籌備工作,明年年底起分階段啟用擴建後的二號客運大樓。 空運業界對三跑啟用感到鼓舞,認為可進一步增強競爭優勢。香港空運貨站行政總裁鄺永銓:「未有三跑之前我們不太夠升降位,興建後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NBA|太陽主場118比116險勝76人
【有線新聞】NBA,太陽主場2分險勝76人。 藍衫76人的保羅佐治「零度位」射入3分,夏天由快艇加盟,首次在常規賽上陣,面對太陽雙人夾擊,拋入兼博得犯規,進帳15分。祖蒙特手忙腳亂,泰利斯麥斯愈幫愈忙,比爾趁機偷襲,快攻雙手入樽。兩隊13次平手,19次互換領先。泰利斯麥斯挑戰杜蘭特交出32分,為76人反超前,耶布斯利接應保羅佐治切入雙手入樽,第4節打出11比4,一度拉開7分。 杜蘭特帶領太陽力追,彈地交給諾基治突破入樽,之後再自己來,踏後射入中距離,太陽回敬一段8比0搶回優勢。同樣6人得分雙位數,杜蘭特20射14中取得最高35分,15分來自最後一節。即使再被76人追平,杜蘭特最後24秒挺身而出,搶到關鍵的兩分,並且守住76人最後一擊,太陽險勝118比116,五連勝排西岸第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習近平到湖北考察調研
【有線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到湖北考察調研。 習近平周一下午至周二早上在湖北多個城市參觀,先到訪孝感市的雲夢縣博物館參觀文物和展覽,了解當地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的情況。隨後轉到咸寧市的嘉魚縣潘家灣鎮蔬菜長廊和四邑村作實地考察,了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情況,期間他曾向民眾問好、發表講話,亦有跟個別村民坐下詳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土瓜灣44歲棚工由天台墮斃 目擊者:突然砰一聲 勞工處正調查意外原因
【有線新聞】土瓜灣發生致命工業意外,一名44歲工人懷疑由天台跌落簷篷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勞工處已派員到場,正調查意外原因。 網上片段看到,男工人倒卧大廈簷篷,消防員為他做心外壓搶救。有目擊者說看不到當時工人有戴頭盔,目擊者陳先生:「突然間砰一聲,我就看到一個人掉下來在簷篷處,連同兩枝竹、還有狗臂架,我就立刻報警。大概2時05、06分左右,一分鐘後警察到場,立刻有消防上去救人,救下來時已頭破血流,手也開創性骨折。」 狗臂架連同安全繩跌至地上,馬路上留有竹枝。事發在下午2時許,現場消息指一名男工人在馬頭角道40號天台外牆搭建棚架期間,其中一只狗臂架懷疑鬆脫,男工人失足墮下平台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工業傷亡權益會說,未能確定當時工人有沒有佩戴安全帶,或者安全帶有沒有扣在救生繩,又指近月多了涉及搭棚的工業意外,情況嚴重。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即使政府最近修訂了條例,關於搭棚要考牌,或者一些守則有修改,業界仍存在很多使用不安全、不符合安全的安全帶,或以爬山繩代替安全帶等不太好的文化。很多時在工作期間,也沒有將安全帶扣在救生繩,導致掉下來時沒有保護,都是很大問題。」 她提醒工友安裝狗臂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解放軍公開殲-35A相片 下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
【有線新聞】解放軍公開中型隱形戰機殲-35A的照片,意味著中國成為第二個同時擁有兩款隱形戰機的國家,下周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 解放軍空軍公開中型隱形戰機殲-35A相片,機翼刻有「75」的數字。連同殲-20戰機,中國將是繼美國F-22和F-35後同時擁有兩款隱形戰機的國家。綜合各方消息,戰機在未來還可能作為航母艦載機,可大幅提升解放軍海空作戰整體實力。 為了慶祝空軍成立75周年,當局公布將派出36型裝備參加下周珠海航展,最新的殲-35A、紅-19地空導彈系統等將首次公開亮相,俄羅斯的隱形戰機蘇-57亦是首次到中國參展,周一已抵達珠海。蘇-57是俄羅斯第五代戰機,有雷達隱身、超音速巡航等性能,具備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 第十五屆珠海航展下周二起一連六日舉行,將展出多款機型,包括殲-20、殲-16、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等,當局亦會首次開放展示運油-20飛機貨艙,現場觀眾可預約抽籤參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九龍灣貨車起火沒人傷
【有線新聞】九龍灣有貨車起火,無人受傷。 貨車內載有大量散件貨物,車斗及車尾位置嚴重焚毀,消防員開喉灌救。中午12時許,該輛貨車在偉業街近德褔花園橋底避車處突然冒煙起火,消防到場將火勢撲熄,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彩虹邨重建|有議員憂新樓過高致屏風效應 房屋署:有微氣候研究
【有線新聞】黃大仙區議會討論彩虹邨重建方案,有議員擔心新樓過高造成屏風效應。 黃大仙區議員姚逸華:「每幢樓如果興建到50層高,其實區內就好像『巨人』設計,因為區內很多樓沒那麼高,尤其是如此密集地區,會不會考慮導致有屏風效果。」 房屋署總建築師李民偉:「其實在房署設計,有一個微氣候研究,對屏風效應設計時已經有考慮,50層高樓亦不是新設計。」 房屋署又說,每個重建周期長約7年,首8個月至1年安排居民有序搬遷,之後約1年半清拆舊建築,然後再用4年多、5年做新地基及大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