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涉於「小紅書」上載DSE試卷 女監考員判囚2周、罰款5,000元 官批守法意識薄弱
【有線新聞】一名女監考員涉嫌在「小紅書」上載應屆文憑試試卷,違反保密規定,判監兩星期和罰款5,000元。 時任教學助理劉冠希承認今年4月監考文憑試英文科考試後未有保密試卷三的內容,違反保密規定。辯方引用「補習天王」蕭源的案例,指嚴重程度不及蕭源案,沒有引致考生投訴不公,被告只因愚昧犯案,又主動自首,影響將來能否成為教師,希望法庭考慮短期監禁或緩刑。裁判官同意案件沒有為該場考試帶來不公平的衝擊,但被告為一己私利,想宣傳補習生意而上載試卷,守法意識薄弱,要小懲大戒,判她入獄兩星期及罰款5,000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法男成功挑戰「死亡跳水」 躍下44米高懸崖創世績
【有線新聞】被喻為「死亡跳水」,有法國人成功挑戰44米高的懸崖創下世界紀錄。 44米屈指一算,12層樓高。從下向上看更加嚇人,在空中足足4秒,時速106公里入水。一般的跳水比賽10米已算是高台,就算懸崖跳水世界盃男子組都是跳27米,加拉多特再多出一大截,用了8個月計劃這次玩命挑戰。 向後翻騰、抱膝、轉體,當然通通沒有,極度危險動作,保住性命最重要,家庭觀眾看看好了,切勿模仿。原本另一位法國人創下41.7米的舊世界紀錄,不夠2個月就要推前2米3。跳水世界紀錄保持者加拉多特:「跳的高度比想像中多,整個過程所有動作都設計過,但當我如計劃完成動作,距離水面應該還有25米,此時才發覺比預期的高太多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施政報告|區議員倡加強取締工廈劏房 增建更多社區客廳、加入家庭社工
【有線新聞】下星期三發表的施政報告將交代解決劏房問題方案,有服務劏房戶的區議員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要加強取締工廈劏房,有營運社區客廳的機構建議日後加入家庭社工等服務,支援劏房戶需要。 全港有約11萬間劏房,居住約22萬人,今年施政報告焦點之一是設定最低標準,取締劣質劏房。服務劏房戶的荃灣區議員伍俊瑜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最低面積定於7平方米、樓底1.8米、廚廁分隔等,又提到荃灣有不少工廈劏房要加強規管。伍俊瑜:「工廈劏房首先已違反土地使用原則,不論有沒有最低劏房標準都應該被取締,以及在消防、排污系統上都有很多問題。我相信一個唐樓的劏房與工廈的劏房,工廈劏房面對的困難嚴峻過唐樓的劏房。」 仁濟醫院在荃灣區有營運過渡性房屋及社區客廳,本身是仁濟醫院董事局主席的荃灣區議員張文嘉認為社區客廳有效針對劏房戶需要,未來應增建更多。張文嘉:「專業服務包括社工幫助調解家庭問題,一些物理治療師可以設計專業課程或活動給予劏房住戶,包括兒童、婦女甚至長者,針對他們需要的問題。」伍俊瑜:「豪宅有會所,我希望唐樓、劏房都有會所,所以這會所不能太遠,一定要近。」 現時過渡屋有一定比例配額供輪候公屋滿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國防部:美國對台軍援背信棄義 「以台制華」只會自食惡果
【有線新聞】國防部指美對台軍援背信棄義,表示強烈譴責,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指美方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向中國台灣地區提供軍事援助,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危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指美方背信棄義、不擇手段多次對台軍援軍售,向「台獨」勢力傳遞嚴重錯誤信號,在台灣問題上拱火澆油,推升地區緊張局勢,正一步步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強調「以台制華」只會自食惡果,促美方改變在台灣問題上的「兩面派」做法,停止武裝台灣,以免對兩國兩軍關係造成進一步干擾破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建造業總工會指逾八成會員凍薪、減薪 三成稱開工不足 倡檢討外勞政策
【有線新聞】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會員凍薪甚至減薪,又建議上月起14項主要工種。 建造業總工會對上兩個月問卷訪問約2,000名會員,發現過去一年只有一成八人有加薪,過半凍薪,約兩成四減薪。另外超過七成認為今年就業情況轉差,三成半受訪工人開工不足,八成人認為是輸入外勞影響。工會希望政府適時檢討外勞政策,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同時提供更多在職培訓,並且有序推出工務工程,創造更多短期職位,又指下月起14個工種凍薪,只有金屬棚架及挖掘機工種日薪加50元。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共識是目前市道不好,他們接不到工程量。如果工友強行加薪,其實大家負擔也重,就算真的增加,是否貼近實際收取的金額?調查也反映到其實有些工友薪金都不貼近工會公布的價錢,我想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財政部將在港發行80億元人民幣國債
【有線新聞】財政部將在香港發行80億元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將於下星期三在香港特區發行2024年第五期人民幣國債,發行規模為80億元,具體發行安排將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公布。報道指據了解,今年財政部將在香港分六期發行共計550億元人民幣國債,進一步完善香港人民幣國債常態化發行機制,以持續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北美冰球聯賽 西雅圖海怪2比3聖路易斯藍調
【有線新聞】北美冰球聯賽開鑼,聖路易斯藍調作客3比2擊敗西雅圖海怪。 第一節互交白卷,白衫的藍調到第二節3分鐘內連環失守,被鄧恩、杜華各入一球。藍調之後的得分,被指越位不算數,引發兩隊球員大打出手,要由球證分隔。頭13次起手都被擋,2019年總冠軍的藍調,第二節中段回敬3球反勝。佐敦古路貢獻其中兩個入球,贏3比2,開季的3場作客之旅有個好開始,下場會鬥聖荷西鯊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黃大仙老婦疑暈倒殘廁 送院搶救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85歲老婦在黃大仙一個殘廁懷疑暈倒,送院搶救後不治。 「殘廁」暫時圍封,有工人清理消毒。現場在竹園廣場一樓,上午九時許,管理員發現廁所反鎖,門外遺下輪椅,懷疑有人被困,於是報警。消防到場用後備鎖匙開門,發現一名老婦倒臥地上,頭部遭一個水桶蓋著,送去明愛醫院搶救後不治,警方懷疑老婦上廁所時不適暈倒失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北韓最高人民會議通過修憲 官媒未交代有否列南韓為第一敵對國 軍方稱已切斷南北公路
【有線新聞】北韓最高人民會議通過修憲,官方報道未有交代是否應領袖金正恩早前提出將南韓列為第一敵對國和刪除和平統一等字眼,北韓軍方聲稱已經切斷連接南北韓的公路和鐵路。 北韓官方朝中社引述人民軍總參謀部消息指,即日起完全切斷連接北韓和南韓的公路和鐵路,進行防禦設施要塞化加固工程。總參謀部說鑒於當前各種形勢,封鎖「第一敵對國」南韓的邊境是遏制戰爭、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衛措施。又說由於南部邊境地區多處地點同時舉行侵略戰爭演習,而且力度已經完全破格升級,印證事態的嚴重性不可忽視,為免誤判和防止擦槍走火,已經通報美軍在邊境地區進行要塞化加固工程。 另外北韓官方亦公開最高人民會議開會的片段,未見領袖金正恩出席。會議周一起一連兩日在萬壽台議事堂舉行,因應北韓普遍實施12年義務教育,會議通過修改憲法有關合法工作和成為選民的年齡的相關內容,同時亦通過輕工業法和對外經濟法等。金正恩在今年一月召開的最高人民會議提出修憲,將南韓列為「第一敵對國」和刪除「和平統一」等字眼,報道就未有提及是否獲得通過。另外會議亦表決通過努光鐵出任防長、金成彬出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長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農曆年宵攤位本月22日起分批競投
【有線新聞】農曆年宵市場攤位本月22日起分批公開競投。 年宵市場由明年1月23至29日一連七天在15個地點舉行,包括維園、花墟等場地,共有910個濕貨攤位、633個乾貨攤位和27個快餐攤位。今年濕貨攤位競投底價380至6,530元、乾貨攤位底價400多元至超過12,000元左右、快餐攤位底價約2,300元至12萬元左右,價錢與去年相若。食環署提醒,若有人在場內為推廣或售賣商品進行違法活動、不利國家安全或不符年宵市場宗旨,署方有權指示停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海關截1.3億元懷疑大麻 拘捕3人 包括持雙程證男司機
【有線新聞】海關檢獲500公斤大麻花,市值約1.3億元,拘捕三人。海關說今年至今緝獲的大麻花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會繼續源頭堵截,打擊毒品流入。 檢獲的大麻花重500公斤,收藏在一批加拿大進口、報稱黃豆的海運貨物內。海關說留意到寄貨人是海外一間服裝公司,與報稱貨物性質完全無關,加上過去曾經偵破利用食品掩飾走私毒品的案件,上月27日決定打開貨櫃調查。結果發現500多袋黃豆堆砌在貨櫃不同位置,部分大小不一,裝有的物品亦與黃豆形狀不符,最終在其中83袋發現幾包真空包裝的大麻花。海關港口及海域科指揮官王紀翔:「500多袋黃豆只有83袋藏有毒品,所佔的百分比只有16%,很明顯是不法分子希望用大量正常貨品掩飾、企圖魚目混珠,全部藏有毒品的尼龍袋都放在貨櫃最底層位置,相信也是不法分子刻意安排。」 海關之後繼續監視貨櫃,先後拘捕三名前往提取貨物的人,包括一名持雙程證男子。海關毒品調查科毒品高級調查主任張廣達:「販毒集團直接委託一名持有雙程證司機前來提取貨物,由於他並非香港居民,我們調查需要更長時間,也增加找出貨主的難度。當他們發現司機被扣留調查後,也隨即安排本地物流公司主動聯絡海關,同時再安排另一本地司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學童快樂指數微升 惟生命價值感連續三年創新低 倡家校培育學生訂立人生目標
【有線新聞】三間大學發表學童快樂指數,訪問3,500多名中小學生,發現學童開心了,但生命價值感就下降,跌至2016年以來最低。 重新背起書包一個多月,上學又再成為學生日常。學生:「有一些壓力,有時很多功課做不完。」學生:「其實這間學校都還不錯,學習環境幾開心,其實幾好。」嶺大、港大、中大聯合調查,問卷訪問3,500多名中小學生,得出今年的學童快樂指數。在滿分10分得到6.74分,比上一年度微升0.13分,終止2021年開始的跌幅,學童整體變得更開心。 不過活得更開心,未必代表活得更有價值。因為調查發現學童生命價值感進一步下跌至6.74分,按年跌0.12分,後疫情時期連續三年創新低。團隊解釋是由於中小學生命教育減少、欺凌事件增加、校園幸福感全面下跌導致。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教授何濼生:「疫情後家長覺得需要幫學童,原意是想幫他們,其實變成催谷成績,因為家長把成績看得很重是很常見的事,而這個氛圍我會說是『有毒』的。」團隊建議家長及學校培育學生訂立人生目標,以免他們因個人價值低落自尋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