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議員憂增機場離境稅削本港吸引力 政府:無痛開源是不切實際
【有線新聞】政府十月起上調飛機乘客離境稅,多名議員批評加稅會影響業界,擔心削弱本港機場吸引力,政府回應指處理財赤開源時要做到無痛完成是不切實際。 目前乘飛機即使機票免費,都需要支付數百元稅項、附加費等,當中的乘客離境稅十月起將會由120元增加至200元,在審議條例草案的委員會上多名議員對加稅有保留。 旅遊界姚柏良:「本來航空旅行稅費的承擔已經相當高,其實大家知道現在稅費對比下已經緊貼新加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黎志華:「如果能夠吸引更多航空公司來香港開辦長、短途航線,能做到對外連接性、通達性,變相我們覺得在這些地方會成為一個亮點去爭取旅客。」 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廉航機票可能只是800至900元,加稅至200元的話,會否有很多乘客會想原來加起來都不便宜,乘坐廉航不能擺放行李,飛機上喝杯咖啡又要另外再收費,那我不如不乘坐。」新界北(香港新方向) 張欣宇:「其實客量都未恢復到自己的高峰期,這個時候就說我們不是鬥便宜,總之人們一定會使用,這種心態究竟是否正確?我有個很大的問號,大家不如今日去深圳機場看看,有多少本地市民去深圳機場乘飛機?」黎志華:「受眾一定會受影響,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立法會選舉|選舉事務處預留逾12億開支 較上屆實際開支增五成二
【有線新聞】立法會換屆選舉年底舉行,選舉事務處預留逾12億開支,較上屆實際開支增五成二。 選舉事務處指開支包括約2.9億員工開支、8億用作租用場地、投票站、點票站運作等,當中1.8億宣傳費較上屆增加七成。連同選委會界別分組補選,合共預留逾15億,初步預計需招募約3.8萬名政府人員參與兩場選舉的選務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觀塘麗港城單位疑燃點香薰引火警
【有線新聞】觀塘麗港城有單位懷疑燃點香薰引起火警。 現場是33座一個低層單位,不斷有濃煙冒出,部份外牆熏黑。上午十時左右,一名男住客懷疑打翻香薰,火舌波及附近衣服,令火勢蔓延。消防接報派出煙帽隊,迅速將火救熄,男住客一度到救護車檢查,期間多名大廈住客自行疏散至安全地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葡超|士砵亭主場被布拉加逼和1比1
【有線新聞】葡超,士砵亭主場被布拉加逼和1比1。 約基利斯的罰球射穿人牆,深色衫士砵亭15分鐘領先。盛傳夏天會轉投阿仙奴,這位瑞典前鋒看準人牆空位射入。賓菲加贏球上了榜首,士砵亭全取3分就能搶回領先位置,換邊後未能拉開。 被球迷的煙花影響,禁區位置煙霧瀰漫,比賽一度暫停。重開後不久,士砵亭就被追和,布拉加的柏查奧頭槌,87分鐘1比1。布拉加的摩天奴補時兩黃一紅,1比1完場,士砵亭落後榜首兩分,排在第2,布拉加就第3。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抗戰勝利80周年 陳國基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訪沙頭角抗戰文物徑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聯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成員到訪沙頭角抗戰文物徑。 陳國基與小組成員以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為起點,途經烏蛟騰村,步行約一小時到九擔租村。陳國基在網誌表示沙頭角地區是港九大隊的重要抗日根據地,留下見證抗戰血與火歷史的印記,又指特區政府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幫助市民大衆提升愛國精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一線搜查|兩節日前後山火數目翻倍 人為疏忽成主因 專家教路逃生保命要訣
山火最常發生在秋冬兩季,雖然山火可自然引發,不過有專家指出,香港絕大部分山火罪魁禍首仍是人為疏忽,包括拜山前未有清理雜草、未有在鐵桶內燃燒冥鏹、吸煙等。 雞公嶺一月錄兩宗山火 受災面積等同26個維園 雞公嶺是本港著名的山火黑點,據統計,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該處平均每年錄得兩宗山火,受影響範圍約110公頃。單是今年1月,雞公嶺已錄得兩宗山火,受災面積達至500公頃,相當於26個維園的面積。有行山人士透露,逢吉鄉一帶幾乎年年失火,除了兩旁有燒焦痕跡、影響空氣外,山火後的土壤變得鬆散,變得危險。 山藝教練Sunny Sir表示,香港的山火多數源於人為疏忽,包括拜山前未有清理雜草、未有在鐵桶內燃燒冥鏹、吸煙等,「唔好睇小煙頭,就算咁細嘅火頭跌落地下,佢一著、風一吹,好快蔓延成個山頭,好多山火都係咁。」天文台過往亦曾經分析數據,發現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發生山火的平均數目,較一般假期高出一倍。 專家教路逃生保命要訣 提醒一重要事項 如果不幸遭遇山火應如何應對?Sunny Sir表示,首先要冷靜觀察周圍環境,找準逃生路線並留意風向。若身處山腳或山腰,應逆風向下撤離;但若果山火從山腳燒起,而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美國早前擴大港官制裁名單 李家超強烈不滿、形容做法野蠻
【有線新聞】美國早前擴大香港官員制裁名單,行政長官李家超強烈不滿美國抹黑特區政府打擊國安犯罪分子,形容對方做法野蠻。 李家超:「我們強烈譴責、嗤之以鼻,這些卑鄙行為是想恫嚇我們維護國家安全的人員,是肆意干預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違反國際法及國際慣例,亦再次顯示美國霸權主義下的野蠻。特區政府會無畏無懼履行這個光榮使命,繼續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貿易戰|李家超提七措施應對美國對等關稅 包括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拓展內銷等
【有線新聞】美國推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災,當中香港貨品亦被加徵關稅,行政長官李家超批評做法霸凌野蠻,肆意破壞世界貿易規則,並提出7項應對措施,包括加強與國家交往合作、拓展內銷。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累計加幅達到五成四,當中包括香港貨品,行政長官李家超批評做法擾亂全球供應鏈,影響國際貿易及投資者信心,增加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李家超:「美國不再奉行自由貿易,肆意破壞國際共同建立世界貿易規則,霸凌野蠻、損害全球貿易、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及全球化進程,今次濫施關稅影響全球不同國家及地區,稅率加幅巨大,涵蓋商品範圍廣泛,破壞世界經貿秩序,為世界帶來極大風險及不穩定性。」 李家超提出特區政府將加強7項措施應對,包括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拓展內銷,利用CEPA吸引更多外地企業,透過香港進入內地市場,亦會與東盟、中東新興市場簽訂更多貿易及投資協定及爭取盡快加入RCEP。李家超:「我們要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區域內經濟體之間所協定關稅、商戶優待是區域內的事,不受美國關稅影響,區域內貿易可以做大、做深、做廣,抵銷美國貿易減少。」 李家超又說會繼續支援企業應對挑戰,包括透過金管局協調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緬甸地震|港救援隊協助搜救 李家超:引以為傲、會審視工作情況決定回港時間
【有線新聞】緬甸7.9級地震,特區政府派出救援隊協助搜救,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引以為傲,會審視救援隊工作情況,決定他們回港時間,讓他們盡快與家人團聚。 李家超:「過去一星期救援隊面對不少挑戰,包括災區大規模樓宇倒塌,很多道路裂開、交通中斷,市內電訊亦中斷,天氣很熱亦充滿粉塵,街頭彌漫一些難聞氣味、有蚊患,但特區救援隊決心以團隊精神克服挑戰、爭分奪秒搜救,表現專業勇敢無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李家超:十分關注IShowSpeed訪港行程 強調應抓緊每個宣傳機會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十分關注美國網紅IShowSpeed直播訪港行程,強調香港應該抓緊每個宣傳機會。 李家超:「SPEED有很多追蹤者及粉絲,利用任何機會宣傳香港,我相信我和大家都很重視。香港有好的地方吸引很多旅客,旅發局聯絡過SPEED的安排人,顯示會提供任何支援,當然SPEED事後沒再找旅發局,亦沒有要求政府做任何事。但我強調政府會爭取任何機會,無論是SPEED或是其他網紅,甚至任何宣傳機會都一定要抓緊機會盡量作宣傳。」 至於剛結束的盛事三月,李家超指多項盛事成功吸引旅客,ART BASEL有一半入場人士是旅客,七欖有四成是旅客,這些人流都帶動本地經濟,不同行業都有一成半至三成生意增長,效果令人鼓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Coldplay香港演唱會|崔定邦有信心交通配套足夠內地客即日來回
【有線新聞】英國樂隊Coldplay今晚開始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演唱會,有旅遊業界人士認為體育園舉辦多場大型國際活動,有助帶動中長線旅客訪港,又有信心即日來看演唱會的內地旅客離開時的交通配套足夠。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很多外國旅客在香港,可能來自歐美或東南亞的客人,所以對於拉動不同的旅客來香港,特別中長途的人來香港,這些大型的盛事活動其實有幫助。業界以我看到有巴士公司已聯乘售票平台推出一些門票加上散場的交通工具整個套票,我相信如要即時離開的旅客就算在較夜的時間,未必趕得上乘搭港鐵到羅湖或落馬洲站,但仍然有足夠的跨境直通巴士送大家到口岸或落馬洲轉車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內地醫療引入AI輔助 目的提高病灶檢測率 讓醫生解決複雜問題
【有線新聞】人工智能滲透各行各業,內地醫療就引入人工智能作輔助,目的並非純粹為了取代真人醫護。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內地有企業自主研發人工智能診斷輔助工具,臨床上用來協助診斷瘜肉,做到「早篩、早查、早醫治」,以減低癌症發病率。浙江溫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潘潔:「它現在已經報警了,我們的右手邊的這個屏幕,它已經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瘜肉那AI已經,它的一個框、一個聲音已經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有的時候人類是有局限性,但這對於機器來講都不是問題。」 專家認為發展人工智能目的不是要取代「真人」,反而是要提高病灶檢測率。騰訊健康總裁吳文達:「如果你有那麼多不同的視頻的話,就等於其實你是一個很有經驗的醫生,我們就會想辦法把它接合起來,它就會自己去學習,原來長得這樣就是瘜肉,如果長得這樣就不是一個瘜肉,來讓機器去訓練。」 專家認為只要大數據庫一直增長,機器就能變得愈來愈「聰明」,再發展下去,醫生就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去解決其他更複雜的問題。吳文達:「我就希望現在AI這個事情應該滲透到每個醫生、每個醫院、以後每一天的生活,把以前瑣碎的工作量把它拿走,這樣的話醫療才回歸到更有溫度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