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美國大選知多啲|選舉人票會否變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電話卡實名制|議員質疑電騙不絕 商經局:明年提禁轉售修例建議
【有線新聞】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實施超過一年半,有議員質疑未能杜絕電話騙案。商經局說明年會向立法會提修例建議,禁止轉售已實名登記電話卡。 通訊事務總監梁仲賢:「現在已經有人將電話卡先登記後販賣的情況,我們希望可在這方面禁止。另外,我亦考慮收緊現有登記渠道,我們發現有些登記成功其中一個原因是透過網上登記,所以我們也會考慮。當然另一個是登記的數量,這方面我們會作出一系列檢討。」 目前個人用戶可向每間本地電訊商登記最多10張電話儲值卡,企業用戶最多25張。當局說有272萬張電話卡因為不合登記規格而被取消,至8月底電訊商按警方記錄,停止4,900個本地號碼或通訊服務,打擊電話騙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香港網球公開賽 港隊王康怡32強止步
【有線新聞】香港網球公開賽,港隊的王康怡32強止步。 藍色裙、持外卡出戰的王康怡,挑戰8號種子、西班牙的布莎,首盤失了兩個發球局,先輸3比6。早前在湖州首奪W35級賽事單打冠軍,這位香港球手第二盤率先破發領先。 排名412對71,王康怡第二發球得分率37%,不及對方的接近58%,再失3個發球局,輸3比6,盤數0比2落敗。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MLB世界大賽|大谷翔平帶傷上陣 道奇作客4比2擊敗洋基
【有線新聞】MLB世界大賽,道奇作客4比2擊敗洋基,場數領先3比0。 大谷翔平上場左肩脫臼,帶傷上陣,首局獲保送上壘。搶分重任落在費文身上,相隔3年個人再出戰世界大賽,連續5場都造出全壘打,灰衫道奇領先2比0。 洋基的艾朗積治表現繼續低迷,全場零安打。道奇就在第3和第6局再有進帳,比斯將隊友送回本壘,拉開3比0。加上靴南迪斯第6局造出1分打點安打,道奇再拉開。 就算維迪高第9局擊出2分全壘打為洋基「破蛋」,道奇都贏4比2。下場作客再贏,就能繼2020年後再贏得世界大賽冠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獅子山男子疑失足墮20米深山坡受傷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獅子山行山,懷疑失足跌落山坡受傷。 跌落山坡的男子清醒,由直升機救起後送到東區醫院。警方下午3時左右接報,一名42歲男子在獅肚棧道行山時,懷疑失足跌落約20米深山坡,消防到場協助將他救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MIRROR演唱會|康文署工程顧問續作供 指圖則懸掛裝置等有出錯 曾視察惟無法判斷超重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案,康文署外聘工程顧問公司董事接受辯方盤問,確認圖則上懸掛裝置等設備有明顯出錯,又稱不知道設備內部構造,無法判斷設備有否超重。 其中兩名被告離開區域法院,審訊第10日,辯方繼續盤問康文署外聘工程顧問公司「輝固」董事溫志華。溫志華確認圖則上懸掛裝置等設備有明顯出錯,包括標錯負重點的承受範圍,認為是編寫文件的人計錯數或輸入錯誤所致。 溫志華於演唱會前一日曾到紅館視察,當時正綵排,燈光較昏暗。辯方問溫志華在50米外的觀眾席如何看清楚天花支架,溫志華指有用電筒觀察,能夠看到連接懸掛設備的鋼索,但承認此舉無法準確測量尺寸。 辯方亦質疑溫志華未有運用專業判斷,指他過去有多次審核紅館天花負荷經驗,有責任運用專業判斷,沒有理由會忽略圖則有錯,問溫志華如果一個蘋果標示重200磅是否合理。溫志華稱不知道LED屏幕或喇叭內部構造,因此無法知道設備的重量,更無法判斷設備是否超重;又指根據輝固與康文署之間的合約,職責不包括考察設備重量。 溫志華完成作供,控方星期三會傳召撰寫專家報告的助理教授林向暉作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浙江新昌推無廢建設 藉創新技術轉廢為用創造經濟效益
【有線新聞】浙江推行「無廢城市建設」,當中的新昌縣在處理包括廚餘等易腐垃圾上藉助創新技術將廢渣變為蟲飼料,一方面實現循環利用和無害處理,同時亦催生出新的產業,創造經濟效益。 張杰每日都會駕駛垃圾車在浙江新昌縣的大街小巷收集廚餘等易腐垃圾,餐廚垃圾處置中心駕駛員張杰:「按固定路線進行餐廚垃圾收運到達指定地點,用IC卡核實商家信息,在上料的過程中通過車載攝像頭,把重量以及分類的質量上傳到數據平台。」 收運智慧平台界面,當地的垃圾處理中心負責監管全縣逾1,600個收集點,用智能方式收集處理廚餘。經過除雜、固液分離等流程後,轉化成可循環利用的工業用水,渣滓則變成黑水虻的食物,最終把廢渣六成轉化為高質量昆蟲蛋白,四成轉化為蟲糞有機肥料,直接賣給養殖場餵飼龍蝦、大閘蟹和牛蛙,或把黑水虻製成乾蟲賣給飼料廠,在無害化處理廚餘之餘,同時創造出新的利潤。 漁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小江:「以前是餵顆粒飼料,現在蟲子價格省了一半,成本低了,死亡魚也少了,種魚吃下去之後產籽量高,現在提高了差不多一半。」 從以前用填埋方式,到現在以生物降解,綠色循環模式處理垃圾,新昌縣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率高達八成六,回收利用率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瀑布灣女屍案|兩夫婦涉謀殺等罪被捕 警:死者為外傭、疑犯非其僱主
【有線新聞】華富邨瀑布灣公園女屍案,兩夫婦分別涉嫌謀殺及協助罪犯被捕,兩人案發後一度離港。 事發在周日深夜,年約25歲的女死者是來港工作3至4年的外傭,警方指她當晚約11時與被捕的外籍男子一同乘的士到現場,在瀑布灣的頂部逗留,被捕人大約半小時後單獨離開現場,直至翌日早上死者被發現在瀑布灣對開水面漂浮,當場證實死亡。 警方指兩人已經認識一段時間,由於疑犯案發後沒有報案,並且與妻子立即離港,證據亦顯示死者並非死於自然,相信案件涉及刑事成分。港島總區刑事總部警司冼國明:「我們發現死者的額頭及後腦有受傷,這些傷勢二至四厘米不等,四肢亦有輕微損傷。我們發現死者的衣服及財物在現場都是完整,初步的驗屍報告發現死者的頭部的確曾受硬物撞擊,相信是事後在水中溺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法媒︰健身程式Strava或洩漏行蹤 拜登、普京等多國領袖近身保鏢使用
【有線新聞】近年不少人都會以智能手機和手錶的應用程式記錄日常活動,但法國傳媒就揭發運動記錄應用程式Strava可能成為各國領袖的保安漏洞。 跑步、踩單車或行山等這些個人化的活動,隨着運動記錄的應用程式興起,使用者可以將運動成果上載到社交媒體與朋友分享,甚至互相比較。 法國《世界報》調查發現,美國運動記錄應用程式Strava可能危及部分國家領導人的保安工作,因為Strava透過全球定位系統追蹤使用者移動路徑。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俄羅斯總統普京等近身保鏢,包括26名美國特工、12名法國共和國總統安全小組成員和6名俄羅斯聯邦警衛局成員都有使用該款應用程式。 記者透過瀏覽不同特工的Strava 個人資料可以知道多國領袖的保密行蹤,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與拜登在三藩市會面,記者透過應用程式發現拜登抵達前數小時有特工已在酒店附近戒備,期間有特工從飯店外繞圈慢跑;另外馬克龍2021年到諾曼第海邊渡假的私人行程亦被外界知悉。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早前兩度遭遇暗殺,期間亦有特勤局人員使用應用程式更新位置。 特勤局回應報道時表示,職員執行任務時不得使用個人電子設備,但不會限制休班的時候使用,會研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滿腹「便便」8個月靠自療 大力如廁「砰」出內臟 護士恐便袋跟身:我只有21歲
【有線新聞】俗語說病向淺中醫,但英國一名年輕護士便秘多時卻不願求醫,靠服瀉藥、喝咖啡等方式自行治療,結果拖延8個月惡化至挺出巨肚,但依然頑固「靠自己」,早前「大力如廁」時意外瀉血,更發現「我內臟掉了出來」,最終送入醫院進行了兩次手術保命。 每三周排便一次 看「教學片」抬腿搓肚 「我有大約八個月的嚴重便秘,但我並沒有真正考慮到這一點」、「我只是服用非處方瀉藥和止痛藥」現年21歲的Courtney Ingham向傳媒表示,自己本來是個經常上廁所的人,一天最多可達三次,但後來排便習慣發生巨大變化,逐漸變到每三周才能排空一次腸道。她意識到問題後曾服用瀉藥,「因為那是我們給病人的藥,它們確實有幫助」,但後來卻慢慢沒有效用。 「我嘗試觀看YouTube教學影片,諸如抬起雙腿、揉搓肚子之類。」她又嘗試過喝黑咖啡、檸檬汁和吃更多纖維的自然療法,又認為原因可能是暴飲暴食,因此減少自己食量,但依然沒有成功。「讓我看起來像懷孕了六個月!」她自言嘗試稍微用力排便,就感到「肌肉爆裂」,「我感到非常疼痛,感覺就像我把東西放錯了地方,這就是我想像的分娩的樣子。」 用力排便突「砰一聲」 流鮮血心知不妙 直至有次上廁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調查:少於一成人長跑前作體能評估、訓練
【有線新聞】有調查指,曾經參與長跑的市民,少於一成會在賽前做體能評估及訓練。 心臟專科學院今年7月至9月中訪問超過700名市民,發現大部分都知道運動期間,如果有胸痛、心悸及頭暈等症狀應即時停止、盡快求醫,亦有近八成受訪者知道長跑的風險指標包括過往病歷,以及家族猝死病史等。不過曾經參與長跑的受訪者,只有約百分之八賽前會接受訓練及體能評估,學院建議長跑新手應在教練指導下制定訓練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狗Cafe遭舉報「虐狗」切聲帶 店主委屈呻接毒殺威嚇:難道送去安樂死?
【有線新聞】東莞有救助流浪狗的寵物咖啡店被網民舉報,疑為愛叫狗隻進行聲帶切除手術,做法涉嫌「虐狗」。店主回應時坦承是為應付「擾民投訴」,但強調遭居民威嚇會「毒殺狗隻」,在多部門聯合上門執法下,別無選擇只能從安樂死及切除聲帶中二選一,引起網民議論。 店後空地圍出小後院 招致村民不滿 涉事「狗咖」位於東莞國泰雲創中心,店主曹先生指由於也擔心吵到其他公司,已特意選擇空置的6棟樓,但該空樓後面是是一整排村民自建房,兩者之間有5公尺闊空地,「因為我們希望有個空地,給小狗出去上廁所,可以曬到太陽。當時園區也表示是這塊地是園區的」。曹先生自言在空地用圍欄圍出小後院,但村民認為歸村裡所有,加上老年人不喜歡狗叫,不斷投訴舉報。 曹先生指村民拿不出產權證明,突改為向官方投訴狗叫擾民,他嘗試加裝隔音牆等改善,但投訴者繼續向市長熱線、城管和110投訴。曹先生指自己疲於奔命向各個部門解釋,但至今年4月份就有陌生人發出毒狗的威脅短訊,令他非常擔心。他為此仍特意在無居民區的裝飾城附近新開分店,將愛叫狗隻調去該店,但被遺棄流浪動物不斷增加,兩店已收留約130隻,願意領養者少,不堪重負。 短訊指要毒死狗 店主對虐待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