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醫生拒寫豁免信 長期病患嘆疫苗證影響生活 團體憂病人為「通行」貿然打針
【有線新聞】疫苗通行證落實在即,有不適宜接種疫苗的長期病患者不獲醫生簽發豁免信,擔心影響日常生活。有病人組織憂慮,有病人為了減少不便而貿然接種疫苗。 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Peter,一直都想接種疫苗但病情不理想,醫生也說他不宜接種,卻不願幫他寫豁免信。Peter:「普通科就說他不能作主,我亦回去看內科,她就不建議接種的,但著她寫豁免信,她說什麼也不會寫。大多數是不會給予任何理由,總之她說不寫便不寫。」 到最近有醫生願意幫他寫,不過只是暫緩打針至本月22日。Peter:「我是無助的,連買必需品或者買頓飯我們都做不到,我們留在家又如可呢?他們每一刻只要求我們做這事、那事,但完全沒在病人的角度想過。」 有病人組織質疑接種指引不清晰。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在政府谷針的情況下,會不會這類證明書會有紀錄?會否令那醫生有點麻煩?對發出證明書存有疑慮。」他不希望這類病人為了疫苗通行證而貿然打針。林志釉:「有些病人可能自身也行動不便,加上他亦不能去某些場所,亦擔心他們為免生活上的不便,貿然去接種疫苗,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要判斷有長期病患的人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林志釉認為政府需要訂立更清晰的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五屆冠軍練馬師簡炳墀逝世終年84歲 作風敢言、曾陷囹圄 19年表態反修例
【有線新聞】五屆冠軍練馬師簡炳墀昨晚逝世 ,終年84歲。他的兒子簡永輝表示,爸爸逝世時,家人陪伴在側,由於是原居民,後事將以土葬舉行。外號「食力簡」的簡炳墀一生作風敢言,做過多年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亦曾惹上官非。 前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簡炳墀:「我自己有實力。」這句口頭禪,令簡炳墀叫了「食力簡」數十年,佢還有另一個稱號叫「牙擦練馬師」。簡炳墀:「我不是『牙擦』,我是自豪,為何我作為一個『鄉下仔』這麼厲害呢?(你缺點是甚麼?)應該沒缺點,你說我有甚麼缺點。」 這份自豪來自25年練馬師生涯,他一共勝出844場頭馬,五次成為香港冠軍練馬師,是最出名的華人練馬師之一,打敗不少外籍人,05年轉戰澳門繼續稱霸。除了馬圈,政圈他也有落場,面對時任特首董建華都是有話直說。簡炳墀:「感覺被亂港分子日罵夜罵,第一件事,你改變自己的形象,『有殺錯無放過』,不聽你話的人就『OUT』。」 不過政壇的成績不及他在馬場風光,兩次立法會選舉都落敗,做過15年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2003年「落馬」。簡炳墀:「心情好平常,好像跑馬,順其自然。(有沒有失望?) 沒有失望,專心去澳門做練馬。」 2011年再落場,不單輸了上水鄉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三男葵涌遭棍襲受傷 警方拘捕一人、追緝至少三人
【有線新聞】三名男子在葵涌遭人用棍襲擊受傷。 從網上片段見到,多名身穿黑衣、手持木棍的男子進入店舖搗亂,有人被襲擊,場面一片混亂。警方指昨晚10時許,葵涌廣場內有人打架,到場發現三名男子分別頭及手腳受傷,送院治理。警員派人兜截,在附近拘捕一名37歲男子,他報稱不適送院,警方將案件列作傷人案,追緝最少三人的下落。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客貨車司機旺角遭強行帶走 疑被禁錮毆打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客貨車司機在旺角被多人推上車帶走,懷疑被禁錮毆打受傷送院。 事主的客貨車泊在路邊,車門打開,警方封鎖現場調查。凌晨1時許,一名26歲男子駕駛客貨車停泊在海泓道富榮花園對開,突然有多名男子出現,強行將他推上另一架車帶走。事主被帶往一處地方,懷疑被多人禁錮毆打。他頭部和手腳受傷,獲救後要送院治理,警方暫列作非法禁錮案處理,通緝三名男子。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盧卡古先開紀錄、夏域斯極刑得手 車路士加時2比1擊敗彭美拉斯 首奪世界冠軍球會盃
【有線新聞】世界冠軍球會盃,車路士在決賽憑加時2比1擊敗彭美拉斯,首次奪標。 歐洲聯賽冠軍盃盟主車路士,與南美自由盃冠軍彭美拉斯終極對決,早前確診新型肺炎的主帥杜曹可以現場領軍。 兩隊經歷互無紀錄的上半場,膠著的戰局到55分鐘起變化,盧卡古接應赫臣奧度爾的傳送頂頭槌,球恍如炮彈一樣的飛入網,代表英格蘭的車路士領先,杜曹開心到不得了。 不過「藍戰士」的一球優勢只能夠維持六分鐘,彭美拉斯的手榴彈戰術,禁區內有事發生,教練阿比爾變身「緊張大師」。球證比夫收到視像助理裁判指示翻看重播,發現泰亞高施華犯規,經過VAR審視,同意要判罰12碼。 維加擔當劊子手射入,替來自巴西的彭美拉斯追平,兩隊法定90分鐘踢成1比1,要進入加時分高下。加時下半場,車路士的角球攻勢,禁區又有事情發生。球證又再翻看重播,這一次VAR發現艾斯比利古達起腳時,球打中盧安的手,彭美拉斯被罰12碼。夏域斯主射入網,車路士117分鐘得到重要的入球。 阿巴莫域治開心了,因為這位俄羅斯班主2003年入主之後,本土及歐洲賽各大錦標「藍戰士」都贏過,就是未捧過世界冠軍球會盃。 盧安補時階段踢低夏域斯,球證通過VAR協助,直接把他紅牌趕出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烏克蘭、安全部隊於克里米亞附近演習
【有線新聞】烏克蘭安全部隊於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附近演習。 在距離克里米亞30公里的赫爾松區,模擬衝突爆發,有人舉起藍色旗幟。過千名警員、國民警衛隊和邊境人員參與演練,並調動直升機等應對。總統澤連斯基到場視察,指會分析涉及邊境的情報,形容目前種種不同資訊只會造成恐慌,而這正是敵人最希望的。 烏克蘭外交部促請國民冷靜團結,強調軍方正持續監察局勢發展,準備好擊退任何侵犯烏克蘭領土完整和主權的攻擊。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布林肯、拉夫羅夫再通電話商烏克蘭局勢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再次通電話。 布林肯重申,以外交解決烏克蘭問題的途徑仍開通,但俄方應先令局勢降溫,並真誠對話;對方一旦入侵烏克蘭,將遇上大西洋兩岸決斷、龐大及團結的回應。 拉夫羅夫則批評,有關侵略烏克蘭的說法是美國及盟友的宣傳戰,帶有挑釁的目的,鼓吹基輔當局破壞《明斯克協議》,以武力去解決烏東地區問題,又指西方繼續漠視俄方的安全關注。
- i-cable
- 2022年02月12日
稱中央原則上同意港府五大請求 李家超料可解決樽頸問題 強調目前無計劃封城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深圳出席內地與香港第二次疫情專題交流會後返港,引述中央原則上同意港府五個請求,包括派內地專家來港協助病理分析,興建隔離設施及提升檢測量等。李家超相信可以解決抗疫樽頸問題,強調現階段沒計劃封城。 李家超聯同四名局長與國家衛健委等開會後重申,香港仍然以「動態清零」為目標,現階段無計劃「封城」。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世界衛生組織亦清楚說明封城是最後的手段,我們不覺得我們需要考慮封城,其中一個我們有信心的地方是現時的措施會有效用,因為最近才推出一系列嚴謹要求高的抗疫措施,我們現在所出現的問題是因為Omicron傳播速度快,導致我們在不同的設施出現樽頸問題。」 要解決樽頸問題,李家超說向中央提出五個請求,包括派內地專家協助病理排查及分析;提升檢測能力;興建檢疫及隔離設施;提供快速測試套裝及病床、家具、口罩等物資,李家超說中央原則上接納,並會保障鮮活食物等供港。不過要加建多少火眼實驗室,要不要建港版火神山醫院,則未有細節。李家超:「增加我們不同設施方面,包括醫療、檢測以及任何防疫設施,我們已經提出請求,協助建立數方面設施,實際設施涉及多大規模以及在哪裏,當然專班會積極認
- i-cable
- 2022年02月12日
立法會議員黃俊碩疑染疫 快速檢測曾現陰性及陽性結果 稱會在家隔離、進行覆檢
【有線新聞】首次有立法會議員懷疑染疫,民建聯會計界議員黃俊碩快速測試呈陽性。 黃俊碩說在家中做了三次快速測試,結果出現兩次陽性及一次陰性,已按醫生建議在家自我隔離,明日會交深喉唾液樣本作化驗。他與民建聯黨員前一天見記者,黨內所有立法會議員會做檢測,盡量留家工作。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說,近日與黃俊碩接觸的議員都要檢測,立法會和中信大廈辦公室會消毒。
- i-cable
- 2022年02月12日
新界增設三間疫苗接種中心 下周一起可預約、最快2.16啟用
【有線新聞】政府在屯門、粉嶺及沙田新增三個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下星期一起接受預約。 屯門大會堂及粉嶺和興遊樂場下星期三起提供服務;沙田大會堂下星期五開始營運,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為已預約的市民,以及60歲或上領取「即日籌」的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 三間接種中心會運作六個星期,各中心每日可提供超過1,000劑疫苗接種服務。
- i-cable
- 2022年02月12日
污水檢測樣本陽性 上水祥龍圍邨呈祥樓、水泉澳邨茂泉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晚上分別圍封沙田水泉澳邨茂泉樓及上水祥龍圍邨呈祥樓。 穿全套保護衣的警員在茂泉樓入口拉起橙帶及架起圍欄,不准居民離開。 另外,祥龍圍邨呈祥樓亦圍封,政府說兩幢大樓的污水樣本均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可能有隱形患者,決定圍封,居民要強制檢測,目標明天中午12時完成行動。
- i-cable
- 2022年02月12日
苦候六日未送院、疑傳同住母親 患者:死在家中也沒人知 醫管局認情況不理想
【有線新聞】近日有患者確診後一天便出院,醫管局連日來沒正面回應患者是否延遲送院、已自行康復。有確診者向我們投訴等了六天仍未送院,連累同住家人都有病徵,當局承認情況不理想,會盡力加快送院。 確診者李小姐等了四天,才獲安排上衞生署的車輛去竹篙灣隔離設施,其間有咳嗽病徵。李小姐:「家中沒有咳藥水,只有退燒藥。我丈夫與我一起住,初時我丈夫都沒有病徵,昨天(星期五)發燒,可能我早些入院他會沒事。我家中不大,只有200至300呎,我是背向他睡覺的,同住很危險。」 另一名確診者陳小姐等得更久,檢測陽性六天後仍然在家,同住60歲以上的媽媽都確診了。陳小姐:「暫時捱過最辛苦發燒三天的地步,其實是頗難受,永遠是電話聯絡,沒任何物資的,永遠都是說一、兩天(送院),從來不會說得確實。我們真的有點求助無門,在家中死了也沒人知。」 連日來有患者確診後最快翌日已經出院,醫管局連續兩日被問到是否延遲未送院已經康復,都是同一答案。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我暫時未有這個數據,最近確診數字急速上升亦有病人未送院,這是不理想,故此醫管局亦用盡人力物力。」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立堅:「醫管局同事已經增加人手,在這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