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美國批評維吾爾族選手燃點冬奧聖火是轉移視線
【有線新聞】北京冬奧開幕禮安排維吾爾族人擔任最後一棒火炬手,被美國批評是轉移視線的做法,分散外界對新疆人權議題的關注。中方指美方無端指責,嚴正駁斥。 「我自己擔任火炬手這一個任務的時候,我是不敢相信的。既然國家交給了我這麼重要的任務,我就要把它完成。」迪妮格爾.衣拉木江來自新疆,是今屆北京冬奧中國選手中,唯一有維吾爾血統的運動員。 迪妮格爾.衣拉木江本身名氣不大,不過被委以重任,有份負責在冬奧開幕禮點燃主火炬,令這位越野滑雪選手成為焦點。 但這一幕卻惹來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抨擊,她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訪問,批評中國這樣做是企圖轉移視線,分散外界對中方迫害少數民族的關注。再次指控北京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侵犯維吾爾族人的人權,又說華府會保護遠赴北京參賽的美國運動員享有言論自由。 早前有關注新疆、西藏和香港議題的組織,向美國選手提交請願信,呼籲對方發聲,與受迫害的團體會面。暫時未見選手就人權議題高調表態。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回應格林菲爾德的批評,稱美方無端指責開幕禮安排毫無根據,充滿政治偏見、不負責任,嚴重毒害中美關係。迪妮格爾.衣拉木江是中國人的驕傲、中國各族人民的優秀代表,反問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中方批《2022美國競爭法》充斥冷戰思維及零和理念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在上星期通過《2022美國競爭法》,旨在強化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包括提升美國半導體產業。但同時法案提出,建議將台灣駐美代表處正名及向合資格港人提供難民身分,在北京,外交部批評法案充斥冷戰思維及零和理念。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該法案涉華內容充斥著冷戰思維和零和理念,詆毀中國發展道路和內外政策,鼓吹開展對華戰略競爭,就涉台、涉疆、涉港、涉藏等問題指手畫腳,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國怎麼發展,怎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那是美國自己的事,但美國不要拿中國說事,更不得以此為籍口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江蘇徐州「百男五女」相親大會引發各界關注
【有線新聞】內地不少地方趁著農曆新年年輕人回鄉過節,舉辦大大小小的相睇活動,為單身男女尋找另一半。不過日前在江蘇舉行的一個相睇活動,絕大部分的參加者都要失望而回。 在江蘇徐州一個縣城舉行的這場相睇大會,望上去參加的人數眾多,有超過100人而且要排長龍,但看清楚大部分都是男士,而在場女士就只有5人,怎樣看都不夠分,引發外界關注。當地民政部門承認,確實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有網民亦指出,不少農村地區仍然重男輕女,本身就已經男多女少,加上很多農村的女性都去到城市讀書或者工作,部分選擇遲婚甚至不結婚,亦很少會回去農村相睇,進一步推高「單身寡佬」的比例。 面對人口老化,國家近年積極鼓勵結婚生育,全面開放三孩政策,但城鄉人口錯配導致農村「剩男」多,城巿就「剩女」多的情況出現。加上生活成本不斷上升,就算已經結婚,生育意願亦不高。 北京師範大學早前就訪問了近2000名女教師,結果顯示只有3%表示願意生三胎,而平均年齡約為26歲的未婚女教師生育意願就更低,雖然有36%表示想生一個小孩,但亦有多達32%不想生育,比例遠高於已婚女教師,反映人口結構問題並非單靠個別政策改變就能解決。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內地雙減政策下 體育培訓備受家長青睞
【有線新聞】內地「雙減」政策實施半年左右,大部分學科類培訓機構紛紛縮減規模,部分機構甚至倒閉。但與此同時,有一類培訓機構卻「逆流而上」,受到不少家長的歡迎。 內地去年推出「雙減」政策,以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內作業及校外培訓補習的負擔。在政策實施的首個新年長假,陪伴學生的不再是英文單字或者數學題,而是各種體育運動。據內地傳媒統計,自「雙減」實施以來,內地體育培訓企業增加超過30萬間,大增8成至72萬多間,體育運動成為了學生課內課外的重要環節。不過,有培訓機構就利用「雙減」政策灰色地帶,在體育課程中加入英文課程。好像有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籃球興趣班,全年共有90堂課,當中45堂為外籍老師授課,變相在學習籃球的同時亦補習英文,學費一年就要1.1萬元人民幣。更有家長每年花費兩萬多人民幣讓孩子學習欖球,但只是為了在申請雙語學校時,欖球可以成為加分項目,與「雙減」理念背道而馳。 此外,各省市亦相繼推出新政策加大體育科目在初中及高中考試中的佔分比例,部分更佔到100分,同中、英、數等科目相同。但教育部早前發文批評,要求學生不斷練習自己並不喜歡或不擅長的項目,只會令學生失去了對體育的興趣,而為了應對考試、不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日本北海道破紀錄大雪 札幌JR列車全日停駛
【有線新聞】日本北海道錄得破紀錄大雪,札幌的JR列車全日停駛。 札幌前一日的單日降雪量多達60厘米,是近23年有觀測以來最多;亦是時隔8年再次錄得超過1米深的積雪。 因應除雪工作需時,由札幌站開出的JR列車全日停駛,包括前往新千歲機場的班次。大批民眾要轉乘巴士,但部分巴士班次亦因大雪取消,車站大排長龍。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澳洲今月21日起容許打齊針旅客入境
【有線新聞】澳洲今月21日起,容許完成接種新型肺炎疫苗的旅客入境。 總理莫里森不點名提到,網壇一哥祖高域月初被澳洲當局驅逐出境,指已向全球發清晰訊息,旅客必須打齊針才可入境。沒打針的旅客可向當局申請豁免,但要提供醫學證明解釋,及遵守地方政府的隔離要求。澳洲去年年底開始,已讓外國學生和部分國家公民等入境。 當地周一新增超過2萬人確診,是今年以來最低。而近期感染後要入院的病人減少超過2成,當局認為足以繼續放寬旅客入境安排。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政總商經局職員初步確診 黃大仙龍翔辦公大樓兩層亦有人染疫
【有線新聞】一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職員初步確診新型肺炎。 該名職員在政府總部23樓上班,工作期間沒有接觸公眾,對上一次上班是上周五。她工作時有佩戴口罩及遵守防疫措施,沒有外遊紀錄,政總相關地方已清潔消毒。 另外黃大仙龍翔辦公大樓有兩層樓有人初步確診,其中一名患者是社署社會保障助理,他在大樓的1樓慈雲山社會保障辦事處工作,辦事處今日關閉消潔及消毒。他最近一次上班是上星期一,工作時有佩戴口罩,同層所有職員要檢測,未有結果前要在家工作。同一幢大樓10樓運房局常任秘書長辦公室轄下獨立審查組,一名結構工程師亦初步確診。他上星期曾到何文田房委會總部工作,兩處地點會安排消潔及消毒。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港鐵七線周五起晚上八時後減班次 每班車多等一至兩分鐘
【有線新聞】港鐵星期五起調整晚上8時後的列車服務,大部分候車時間會延長一至兩分鐘。 港鐵說過去三個星期,晚上非繁忙時段的乘客量比去年12月下跌約四成,檢視乘客需求、承載力以及人手等因素後,星期五起每晚8時後調整荃灣綫、觀塘綫、港島綫、東鐵綫等7條路綫,每5至9分鐘一班車;將軍澳綫北角至寶琳站以調景嶺至康城站,星期五及六晚上8時後約6至12分鐘一班車,其餘日子不變。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檢測排長龍 民建聯倡加流動站、設關愛隊外展隊、求助內地
【有線新聞】對於大批市民長時間聚集在檢測站輪候,有政黨要求政府盡快加開流動檢測站,又建議設置關愛隊,以及提供檢測的外展服務。 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盡快在各區、特別是重災區開設更多流動檢測點,要求政府縮減審批流動檢測點申請的時間所需。當承辦商說可以做到,有場地便應該盡快加開。」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政府應該開設更多臨時就業職位,可以聘請願意付出的人手,提供相關支援服務。院舍裏不只長者,甚至是弱能人士,他們很難走出去檢測,應強化要求外展隊安排上門檢測。」 民建聯又建議政府即時向中央求助,要求內地派出專家組來港指導抗疫,以及派員支援檢測。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日本8000萬個安倍口罩積存近2年 分發預計耗資十億日圓
【有線新聞】日本安倍政府疫情初期派發的布口罩,有8000萬個已存放於貨倉接近兩年,當局將於短期內發放給有需要的人。但要動用十億日圓,不少民眾質疑應該直接丟棄。 前年疫情爆發初期,全球口罩供應短缺,日本市面甚至網上的口罩都被搶購一空。當時的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向全國派發布製口罩。 但這種一般在學校派飯時戴的純棉製造口罩,本身防範病毒的效用成疑;而且偏小,成人戴的話只覆蓋到口鼻範圍,完全覆蓋下巴可能有點勉強。加上每戶一律只獲發2個口罩,數量也不足,當時已備受抨擊。 後來市面口罩供應充足,至今日本首相也換了兩次,這些民眾稱為「安倍口罩」的布口罩,有8000萬個兩年來一直放在東京近郊的貨倉,一年花費6億日圓存倉費。 日本政府本來決定全部丟棄,但有意見認為太浪費,於是募集有意接收的人。收到37萬份申請超過2億個口罩,反而「供不應求」,包括仙台市教育委員會申請50萬個,等疫情過後學校派飯時用。 當局未決定分發方式,初步估計要動用十億日圓。而如果直接丟棄所有存貨,估計要用6000萬日圓。有民眾認為,要花費巨額金錢分發這些口罩,是「浪費加浪費」,倒不如直接丟棄,將十億日圓用作購買其他防疫物資。當局亦決定,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內地星期日新增45宗本地確診 深圳再收緊防疫措施
【有線新聞】深圳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所有粵港跨境貨車司機周一凌晨零時起入境須持有24小時陰性檢測證明。另外廣州番禺有巿民從外省返回後確診,部分區域實施管制。 內地周日多45宗本地確診,廣東有4宗,3宗在深圳寶安區,均是早前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及在管控區域內發現。深圳防疫部門通報,所有粵港跨境貨車司機周一凌晨零時起入境須持有24小時陰性檢測證明,除了在入境口岸接受採樣,隔離住宿期間亦須每日檢測一次。 內地新春假期結束,各地陸續出現客運返程高峰。廣州番禺區防疫部門周日通報當地一名從省外回來的民眾,上周六乘坐高鐵抵達廣州南站後檢測呈陽性,其後確診。當地部分區域列為封控區,有地鐵站須臨時封閉,區內部分場所暫停營業,廣州南站設置多個採樣點為旅客檢測。 其他個案方面,廣西百色市佔最多,有37宗,當地周一凌晨宣布全巿要居家隔離,所有學校停課和交通停運。除了醫院和藥房等其他場所一律暫停營業。 另外北京有3宗,地壇醫院再有一名醫生確診,是早前確診醫生的密切接觸者,天津亦有1宗個案。
- i-cable
- 2022年02月07日
人民日報:動態清零是香港抗疫科學選擇
【有線新聞】 本港疫情嚴峻,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接連發文,指香港需堅持動態清零,若實行與病毒共存,遑論與內地免檢自由通關,有國家衛健委專家就指,香港若能戰勝第五波疫情,就可在不久將來,恢復與內地正常往來。 人民日報星期一發文稱,在Omicron的死亡率和重症率高於一般流感下,動態清零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批評有人歪曲動態清零含義,質疑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舉措,又不負責任地提出香港應放棄動態清零,實行所謂與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認為如果任由錯誤論調大行其道,混淆視聽,將動搖香港的抗疫信心。 新華社星期日也發文,指與病毒共存的聲音得到一些附和,反而動態清零就遭到了誤解甚至歪曲,指香港的當務之急是要「統一思想」堅持動態清零。若實行與病毒共存,就遑論與內地實施免檢自由通關。 兩份官媒的評論文章同樣指,香港接種率不夠高,長者接種率較低,放棄動態清零會嚴重損害香港經濟社會發展。 究竟甚麼是動態清零?國家衛健委專家梁萬年去年12月就強調,動態清零不等於零感染。梁萬年說:「當出現本土病例的時候,我們所採取的綜合防控措施的一種集成,來快速撲滅疫情,它實際上是中國疫情防控經驗的總結和提煉,也是現階段我們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