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拜登警告俄羅斯若揮軍烏克蘭保證叫停北溪2號
【有線新聞】美德領袖舉行會談商討烏克蘭局勢。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一旦俄羅斯揮軍入侵,保證叫停北溪2號工程。但德國總理朔爾茨未有明確回應會否配合。而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普京同意研究法國提出的方案。 美國總統拜登與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談。 拜登稱,不知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會否在冬季前、即四月前,授權入侵烏克蘭,但認為他隨時可以這樣做;警告一旦俄羅斯揮軍烏克蘭,美德兩國及北約將協調一致作出應對,其中包括叫停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北溪2號工程。拜登說:「如果俄羅斯入侵,即是坦克和軍隊越過烏克蘭邊境,那麼將不會再有北溪2號,我們會令這項目告終。」 朔爾茨未有正面回應會否應美國要求,中止這項長達十年、斥資110億美元的工程,只重申會與美國協調一致。被問到會否承諾關上北溪2號的總掣,朔爾茨說:「我已說過我們會一起行動,絕對團結一致,不會採取不同步驟。」 法國總統馬克龍同日到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約5小時,是去年年底烏克蘭危機加劇以來,首位與普京見面的西方領袖。雙方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普京表示,會研究馬克龍在會上提出的建議,盡力尋求共識,但強調如果烏克蘭加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澳洲:香港民主派初選47人案被捕包括一澳洲公民
【有線新聞】澳洲政府證實,在香港民主派初選47人案中被捕的包括一名澳洲公民。 澳州外交部沒有公開,這名持澳洲護照和中國護照被捕男子身份,稱他去年一月因《港區國安法》密謀顛覆國家政權被捕,翌日獲准保釋,但去年三月出庭時再被捕,控以顛覆罪,最高面臨終身監禁。當局稱,由於港府不再承認雙重國籍,多次拒絕澳洲總領事館職員與這名男子接觸。 分析預料,或進一步加劇坎培拉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加拿大法院禁止示威貨車於市中心一帶響號
【有線新聞】加拿大的防疫示威持續。渥太華法院下令禁止參與示威的貨車,未來十天於市中心一帶響號。 大批貨車司機響應示威,駛到連接加拿大和美國的大使橋,令大橋和附近一帶嚴重擠塞。警方指橋上估計有200輛貨車,兩個方向都無法通行。 在渥太華市中心,傳媒報道,仍有大量大型貨車聚集。法官指響號沒有表達重大的看法,頒令禁止貨車司機響號,不會剝奪他們示威權利。 總理杜魯多自上月底確診後首次公開露面,出席國會緊急辯論,批評示威者企圖阻撓當地的經濟民主和居民生活,示威行動必須停止。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美國起訴海能達與Motorola前員工密謀竊取無線電技術
【有線新聞】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電信公司海能達,與Motorola前員工密謀竊取Motorola無線電技術。 起訴書指,海能達在2007年至2020年,招募多名當時在Motorola任職的員工。他們在Motorola內部數據庫,竊取公司開發的數字移動無線電技術,加快開發海能達相關產品。海能達和Motorola前員工被控串謀盜竊商業機密、擁有或企圖擁有被盜商業機密等21項控罪。若罪成,海能達將被罰款,相當於被盜商業機密價值的三倍金額,包括研究、設計等成本。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疫情蔓延 有安老院舍指主動要求打針院友急升一倍 數百院舍需外展接種服務
【有線新聞】第五波疫情持續蔓延,有安老院舍負責人說,過去數周主動要求打針的院友急升一倍,正安排外展醫護盡快為長者接種疫苗。 多間院舍有員工確診,連帶院友要檢疫。政府早前呼籲住院舍人士接種疫苗,反應一般,但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情況逆轉。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目前來說,需要接種疫苗的長者人數增加了很多,增加的人數會比之前已接種疫苗的長者人數增加超過一倍,有300多間安老院舍是需要醫療機構提供外展的接種服務。」 陳志育預計需要強制檢測的職員會增加,院舍運作有機會受影響,「始終社區檢測中心比較多人流聚集的地方,有一個感染的風險,安排上希望可安排醫療機構有護士去院舍為職員做檢測。」他希望政府繼續提供實報實銷的津貼,資助院舍自行請人為員工做檢測。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台灣解禁福島等日本5縣的進口食物 專家擔心會有殘餘輻射物質
【有線新聞】台灣宣布解禁包括福島在內等日本5縣進口食物,預計2月下旬生效,是自11年前日本311大地震後首度恢復進口。蔡英文總統表示不會進口核子食品,但有專家仍然擔心會有殘餘輻射物質,呼籲當局加強把關。 日本2011年3月發生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廠輻射洩漏事故,同月25日台灣宣布禁止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食品進口。台灣的行政院周二就宣布,解禁這5個縣的進口食物。發言人羅秉成表示,有鑑於日本11年來採取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管制措施,相關食品風險下降並漸見成效,加上世界各國已陸續放寬或解除對日本相關管制,所以決定解禁。羅秉成稱:「我們無可迴避日本提出的合理訴求,決定合理調整對日本食品,長達十一年的管制措施,以新代舊,三原則三配套,力求穩健,排除障礙,解開纜繩,跨出一步。」 三原則是指回歸科學檢驗、比國際標準更嚴格,並為台灣民眾食物安全把關。而三配套就是,在有關安排由「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針對具有風險的食品會要求提供「輻射證明」與「產地證明」,而5個縣食品都會於邊境逐批檢驗。 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在社交網發文,重申當地不會進口核子食品。不過有專家仍然擔心食物會有殘留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童樂居涉嫌虐兒案 蕭澤頤:料月底完成翻查閉路電視片段
【有線新聞】童樂居涉嫌虐兒案,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說翻查閉路電視片段的調查工作預計月底完成。 蕭澤頤:「我們一直加緊調查(童樂居案),因為涉及超過六萬小時的閉路電視影像,時至現今我們已完成大約四分三,即約75%的影像已翻查。我們預計未來一個月內或本月底,我們可看完所有相關閉路電視片段。」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前年將軍澳悼念違限聚令罪成 「Lunch哥」被判15個月感化令
【有線新聞】外號「Lunch哥」的學生李國永被裁定前年在將軍澳違反限聚令罪成,判15個月感化令。 案發在前年8月,李國永在將軍澳尚德停車場附近悼念墮樓身亡的科大學生周梓樂,與另外三人聚集及叫口號,被指違反四人限聚令,李國永否認控罪。 裁判官判刑時指,報告顯示被告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及過度活躍症,考慮到他願意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對事件有深切悔意,採納報告建議判他感化令,其間要接受心理及精神治療。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政府多間牙科診所明起停夜診 已經預約人士另作安排
【有線新聞】因應疫情最新發展,政府牙科診所夜診明日起服務暫停。 包括灣仔牙科診所、油麻地牙科診所、上葵涌政府牙科診所以及沙田尤德夫人政府牙科診所,明日起暫停夜診服務,直至另行通知,已經預約的人士會另作安排。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跨境司機確診菜價急升 運輸業界料行家隔離斷供應 政府:完成追蹤工作才可進出關口
【有線新聞】蔬菜批發價上漲,有運輸業界估計因接連有跨境司機確診,令部分是密切接觸者的司機要隔離,無法運貨來港。政府解釋兩地有措施應對跨境司機確診,執行期間影響貨品供應。 在秀茂坪的一間超市,一菜難求,賣蔬菜的貨架空空如也。深水埗北河街的菜檔有菜賣,不過每斤都要至少20元,菠菜苗、茼蒿起跳更要30元。看看蔬菜統營處一周以來數據,蔬菜批發價都上漲,小棠菜由每斤6.6元加至12.1元;菜芯每斤10.3元,變成要12.7元才有交易;西洋菜貴了4元,每斤14.9元。 有運輸業界就估計是供不應求,深圳市上星期五起,發現有五名跨境貨車司機確診,業界說至少40名司機因與確診的行家有接觸要滯留內地。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因他們是群體,運菜的司機普遍自成一群,只要一個有影響,其實牽連很多人。」 林鄭月娥:「(跨境司機)出現一些感染個案,當然大家都很緊張,不只是香港這邊很緊張,內地都很緊張,所以會有一些應對措施。這些應對措施執行期間當然會影響貨物供應,所以為何全民要抗疫,都是一個這樣的原因,否則後果令到整個社會要承擔。」 政府其後發稿說,有兩名跨境司機周一在內地檢測呈陽性,其他司機要在追蹤工作完成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元朗郵差初步確診 派遞局及郵政信箱大堂關閉至明天
【有線新聞】香港郵政一名郵差初步確診,元朗派遞局及郵政信箱大堂暫時關閉至明天。 該名郵差負責元朗山下村、孖峰嶺路等地方派遞工作,上周六最後一次上班,因為曾到訪元朗廣場,周日檢測後初步確診,與他一同工作的其他人要檢測。香港郵政在他到訪派遞處所張貼通告知會公眾,包括元朗、天水圍及十八鄉等地方派遞服務會有所延誤。
- i-cable
- 2022年02月08日
有議員稱假資訊阻抗疫、促立假新聞法 鄧炳強:非無法可依 廿三條擬五月諮詢立會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指假資訊影響抗疫,促請政府盡快設立假新聞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現行法例都可以處理。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有人截了袁國勇的圖,說他呼籲市民配戴電風扇可以吹走病毒。特首說不抗拒向中央尋求支援,因為最近(檢測)排隊要排六小時,很嚇人,但截圖就刪去『不』字,說特首抗拒向中央尋求支援。這些資訊每天收到不知孰真孰假,很嚴重對於現時抗疫。」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未有正式假新聞法前不代表我們無法可依,包括會否涉及在《刑事罪行條例》,第9及10條提及的煽動意圖會否有欺詐成分出現,會否甚至嚴重至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出現。我們亦會就現行法例,看一看會否有人違反這些法例。」 至於《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鄧炳強說目標仍是年底前交上立法會審議,研究時會參考2003年的推行經驗、《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情況以及相關法庭裁決等,希望五月到立法會展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