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毋須香港車牌 內地貨車直送防疫物資至貨櫃碼頭
【有線新聞】內地派貨車運送防疫物資,無須香港車牌直駛到香港。 運物資的貨車只有內地車牌,沒有香港車牌,由交通警引領駛進葵青貨櫃碼頭的臨時貨物接駁場,與香港貨車司機交接。 運房局局長陳帆說,措施減低兩地播疫風險,載貨試運會持續至本月底。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公僕新指引 復陽可如常上班 家人未癒、密切接觸者完成檢疫亦可復工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更新指引,公務員毋須等待確診家人康復,只要完成檢疫就可恢復上班;至於曾確診的公務員復工後,即使檢測再呈陽性,都可以如常上班,但有專家說不排除有機會二次感染。 確診過的公務員復工後,即使之後快速測試或核酸檢測陽性,都不會再次視為確診或密切接觸者,部門可以按情況安排他們工作。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一、兩個月內再檢測呈陽性的個案,應該是復陽個案,一般而言這些復陽個案在核酸檢測帶有低病毒量,傳染性極之低,以目前情況可以接受。」 雖然接受到安排,但他說不能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遇到這些情況要特別小心,梁子超:「病徵很明顯、本身(核酸)檢測呈陽性,可能不知道病毒量高低,可以做抗原測試看看病毒量高低,如果(病毒量)高可能要小心。對於一些免疫系統有問題,或者有特殊問題都可以出現(二次感染),如果另外受到一個很強的免疫逃逸品種感染,例如以前有Delta感染,現時再受Omicron感染,(二次感染)機會不是絕對沒有,絕大部分二次感染似乎病情、病毒量、傳染性可能比較低。」 他說有關上班安排只涵蓋一般情況,提醒市民如果不適就要請病假看醫生。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夏寶龍指香港疫情仍處高位 要像針灸精準抗疫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說香港疫情仍處於高位,抗疫要像針灸般精準到位。 夏寶龍在全國兩會閉幕後繼續開視像會議,協調香港抗疫工作,他說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在兩會期間紛紛表達對香港疫情的關心,夏寶龍形容香港疫情仍然處於高位,形勢嚴峻複雜,抗疫要像針灸般精準、到位。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研究發現螞蟻可「嗅出」誰人患癌 半小時「習得技能」比狗學得更快
【有線新聞】狗的嗅覺足以嗅出人類有否癌病,原來螞蟻也可以。法國一項研究發現螞蟻也懂得靠嗅覺區分癌細胞及健康細胞,準確度和狗不相伯仲,有望成為另一種偵測癌症的方法。 狗的嗅覺極度靈敏,甚至能夠嗅出疾病的氣味,包括人類的多種癌症,但狗隻訓練需時,成本亦比較高。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將注意力轉向昆蟲,最近終於找到新幫手,就是螞蟻,而且不是甚麼稀有品種,只是在包括中國等歐亞各地常見的黑山蟻。 學者將人類的癌細胞和健康細胞放在培植碟不同位置,螞蟻走向癌細胞,就以食物獎勵,幾次訓練之後,螞蟻就明白選癌細胞可得到獎勵,主動走向癌細胞。研究亦找到螞蟻辨認癌細胞的原理,因癌細胞散發出特定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螞蟻的嗅覺和狗一樣,足以辨認這些化合物的氣味,所以能夠嗅出癌細胞,而且和狗相比,訓練螞蟻快得多,最快30分鐘就完成,但今次發現只是起點,下一步是設計臨床實驗,將螞蟻的測癌能力用於病人身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腦退化八旬翁氣喘發燒送明愛醫院 快測呈陰性 候檢查結果時自行離院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一名男病人等候檢查結果期間自行離開。 明愛醫院該名80歲男病人有腦退化症,今日因氣喘及發燒由救護車送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病毒快速測試呈陰性,他其後被安排在等候區,等候檢查結果時自行離開醫院。 院方隨即派員在醫院及附近地區搜索,並報警求助。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FRIDAY BEYOND SPOTLIGHTS EP 5 Professor Tony Mok
Episode #5 of ‘Friday Beyond Spotlights’ is hosted by businessman, entrepreneur and philanthropist Mr. Patrick Tsang On-yip, and features Professor Tony Mok Shu-kam, Chairman of Department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Li Shu Fan Medical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Clinical Oncolog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 Mok elucidat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Hong Kong in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B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聖人配反坦克導彈 「聖標槍」成援烏象徵 產品籌百萬加元、利潤捐助烏克蘭
【有線新聞】俄烏戰事爆發至今,全球各地都有聲援烏克蘭的活動,一名曾在烏克蘭採訪的前記者以宗教聖人為靈感,創作出名為「聖標槍」的角色,推出產品銷售籌款,短短數星期已籌得過百萬加元。 傳統的聖人肖像配上美製「標槍」反坦克導彈,成為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的象徵。「標槍」的出色表現令俄軍吃盡苦頭,加上各地民眾支持烏克蘭抗敵,各式各樣的「聖標槍」產品近日熱賣,無論貼紙、衣服、旗幟以至是手袋,還衍生出以其他西方援助武器作題材的「聖人」產品,例如拿著「刺針」防空導彈的「聖刺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我要子彈,不要逃跑」這句經典發言,亦成為商品之一。 有份創作「聖標槍」和相關產品的,是在加拿大從事市場工作的博雷斯,35歲的他做過數年記者,採訪過2014年爆發的烏克蘭東部衝突,看到戰亂令婦孺失去倚靠,感受很深。到上月中他眼見俄烏形勢進一步緊張,決心多行一步,為關注烏克蘭的慈善組織籌款,他找設計師設計出「聖標槍」印製貼紙籌款,最初的目標只是500加元,初時反應已經很不錯。去到上月24日,俄羅斯宣布出兵烏克蘭,「聖標槍」及相關產品更爆紅,試過一日間賣出17萬加元產品,利潤全數捐作善款,現時已籌得超過100萬加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人大代表陳勇北京返港 料特首選舉維持5月舉行
【有線新聞】由北京返港的港區人大代表陳勇表示,中央認為目前抗疫壓倒一切,只要戰勝病毒,其他工作可按部就班,又相信特首選舉繼續押後至五月。 港區人大代表陳勇:「現時大家見到(特首選舉)時間是五月,目前三月見到疫情進展,大家的力量、信心、做法是持續改善,應該有信心可以按部就班。」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俄軍西移闢新戰線 首攻西部城市 普京准中東兵參戰 稱與烏談判進展正面
【有線新聞】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開闢新戰線,包括首次攻擊西部城市盧茨克,英國警告俄軍正重新組織攻勢,未來幾日可能再進攻首都基輔;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讓1.6萬名中東志願者到烏克蘭作戰,又透露與烏克蘭的談判有正面進展。 俄軍戰線向西推移,首次以導彈攻擊盧茨克的軍用機場,猛烈爆炸形成巨大火球,烏克蘭指有兩個鍋爐室爆炸,有士兵喪生,市長指防空警報未有響起,懷疑因為導彈以超低空飛行或其他原因,會叫軍方研究及解決,盧茨克距離波蘭僅80公里,西南部另一邊境城市也首次受到襲擊。俄軍證實對兩個軍用機場進行遠程攻擊。 中部大城市第聶伯亦第一次遇襲,發生多次爆炸,鞋廠起火,火場面積500平方米,炮彈亦落在幼稚園和住宅附近。第聶伯是重工業城市,設有火箭工場,中彈地點附近有金屬用品廠,但不是軍事目標。 北部哈爾科夫不斷受轟炸,一間有330人的精神科醫院中彈。 烏克蘭國防部批評俄軍殺死的平民比軍人更多,俄軍繼續從東西兩面向首都基輔推進,衛星圖片顯示集結在西北面延綿數十公里的俄軍車隊,包括牽引式火炮、火箭發射器等已離開馬路,轉移到附近樹林部署。 英國國防部最新評估俄軍可能正重整旗鼓,準備未來幾日對基輔發動新一輪攻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報道指港大研究稱禁晚市堂食或無助抗疫 林鄭稱收梁卓偉澄清屬斷章取義
【有線新聞】港大研究指禁晚市堂食可能無助減少病毒傳播,特首林鄭月娥說收到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的澄清,指有報道斷章取義,她又說報道的講法不合邏輯。 這篇由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在一本學術月刊發表的文章,近日在網上被不同人轉發,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都有引用,說明政府以禁晚市堂食來防疫是沒有用。 特首林鄭月娥說就此事與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了解過:「我亦感到有點驚訝,對這個一些報紙引述的研究,我這天早上得到梁卓偉教授的澄清,那份報告提到晚市禁堂食對遏制疫情及病毒傳播是無效,是斷章取義的,如果你認真思考,這說法不合邏輯,我們不讓市民進入餐廳,一定會有更佳效果,對比起讓人除下口罩、一起堂食。」 這份研究的邏輯到底是怎樣?團隊是依政府數據,分析了香港第三和第四波疫情實施晚市堂食禁令後,病毒繁殖率的改變。政府當時推出多項社交距離措施,研究取用了其中六項,包括晚市禁堂食、限聚令和餐廳人數上限等,作為影響病毒繁殖率的因素。團隊發現當六項措施一起執行,病毒繁殖率會明顯下跌,但如果只是執行晚市禁堂食,病毒繁殖率則不會改變,用了兩個不同的模型計算,結果都一樣。 研究的結論是在食肆入座人數有限制的前提下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於公院治療才合資格申5,000元津貼 僅約1,200人獲批 社署稱暫沒計劃調整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宗數累計超過60萬,不過政府為有經濟困難的確診者提供的一筆過津貼,只有約1,200人申請獲批。 政府前年11月透過關愛基金為有經濟困難的確診者,提供5,000元津貼,不過申請人必須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換言之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或居家隔離的確診者不符合申請資格。 社署表示截至周一,共接獲1,463宗申請,當中1,203宗已經發放津貼,現時無計劃調整申請資格。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新型肺炎死者遺體積壓 殯儀業界嘆增火化仍難應付 批喪事遇制肘、局方不允裝身
【有線新聞】連日來有數以百計新型肺炎患者離世,大量遺體積壓未能處理。殯儀業界指,全港可辦喪事的靈堂應付不了每天的死亡人數,即使增加了火化時段,都解決不到問題。 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禮堂合共只有121個、每天有200人死亡,變相要選擇殯儀館的話,人人都要選就會延遲,變相衍生到積壓在公眾殮房的遺體不斷增加、消化不了。官僚政府永遠用的只是數字,但他沒想過需要其他配套,例如到醫管局或公立醫院,為先人做喪事有制肘、不讓我們替先人裝身,我們有阻滯的話,其實整個喪事都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