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亞博三長者送院亡 特首否認疏忽照顧 醫局形容內地醫護「一傾就明」協作順利
【有線新聞】亞洲博覽館三名確診長者送院後離世,林鄭月娥指不是疏忽照顧,醫管局則指會加強醫療程序,內地醫護來港後能補充人手,形容與他們「一傾就明」、協作非常順利。 亞博館星期二先後有三名患長期病患的確診長者送院後不治,林鄭月娥強調無疏忽照顧。林鄭月娥:「我們感到非常傷痛,這個不等於我們沒有照顧他。雖然是社會福利署的設施,醫院管理局就在旁邊,另外有一個社區治療設施,他們也有為這些在社會福利署設施裏的老人家提供一些醫療服務。」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我們臨床觀察,幾位長者餵食各方面沒有特別明顯的異樣。當然在過程中,我們會讓同事檢視整個過程,有沒有地方可以做得好些,其中一方面亦開始研究加強多些醫療程序和護理程序。」 他說亞博現時接收不少長者,承認人手的確不足,內地醫護到港後可以減輕壓力,初步協助亦很順利。高拔陞:「內地的治療方案基本上與香港治療方案非常接近,用這些作為藍本,無論是臨床觀察,大家聽到呼吸次數、體溫甚至是血氧,大家使用的指標也非常接近。至於化驗、用藥等基本上是國際的標準,大家協助上非常順利。之前有些人提及中英文問題,其實大家作為臨床同事,一說就會明白。」 他說來港的內地醫護都是精英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德甲 緬恩斯0:1多蒙特
【有線新聞】德國甲組足球聯賽,多蒙特作客一球小勝緬恩斯。 盛傳季尾離隊的夏蘭特傷癒後,連續兩場擔任後備。 兩隊上半場具威脅的攻門不多,黃衫多蒙特的托根夏沙特,窄角度被門將接實。 緬恩斯的奇雲史托加,臨完半場罰球彎過人牆,但偏離目標、柱邊出界,半場互無紀錄。 他們換邊後繼續找機會,但都是差一點。史達治接應角球禁區外熨射,擦柱出底線。 對方攻門愈來愈接近,「蜜蜂兵團」57分鐘換入夏蘭特,加強攻力。 後防要靠門將高保頂住,封走韋馬的射門。 夏蘭特68分鐘有表演機會,接應舒侯斯傳中第一時間起腳,過不到門將辛特拿。這位挪威射手養傷7周,似乎仍要一些時間重拾狀態。 多蒙特都能夠全取三分,韋素接應雷拿的罰球遠柱射入,相隔超過兩年再在德甲入球。多蒙特靠87分鐘這球小勝1比0,繼續排第2,落後榜首的拜仁慕尼黑4分。緬恩斯就排第10。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拉近文化】居港不丹唐卡師療癒心靈
【有線新聞】唐卡、佛像、不丹木雕,甚至藏傳佛教概念的當代畫看似大不同,但在唐卡師竹二建良(Nima Dorji)手上,不同類型的藝術所表達的意念、運用的技巧其實皆如出一轍,讓觀者的心靈在美好的藝術中找到片刻寧靜。 竹二建良生於不丹,從2011年起定居於香港,他來到香港的故事源起於他和妻子之間的愛情。他於香港定居後,更把藏傳佛教藝術和精神以不同的形式帶給大家。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拉近文化】「南丫說:」
【有線新聞】南丫島這島嶼滿載人文故事和歷史,公共藝術計劃「南丫說:」會帶領公眾與這島嶼進行一場非一般的藝術對話。 這公共藝術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並夥拍了在地藝術策劃夥伴「藝術到家」,來到南丫島的索罟灣舉辦這個計劃。計劃一共邀請了15組香港藝術家及團隊參與創作,並共有兩個重要部分,一個是在地藝術部分,而另一個則是口述歷史部分,藝術作品和搜查來的口述歷史資料互相補充內容、相輔相成,大家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這個特別的島嶼。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李家超視察本地營運洪水橋隔離設施 特別感謝內地醫護:專業、民族感情服務
【有線新聞】洪水橋社區隔離設施即日起運作,撥作長者暫託中心的部分下月開始營運,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強調重視照顧長者。 李家超率領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等多名官員,到洪水橋隔離設施與中建國際團隊交接,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都有到場。 臨時醫院分為兩部分,一般隔離設施會有550間房,提供約1,600個床位,設施約三分一面積會撥作長者暫託中心。承建商將多個組合箱打通為一間大房,可容納7至12名長者,方便照顧他們。李家超:「這裏有一個特性,令我們可將它變成長者暫託中心。因為有一個上蓋,在整個環境中不用日曬雨淋,而且提供的設施都可受適當保障。」 設施會由本地醫護人員和照顧員營運,不過李家超都特別感謝由內地來港的300名醫護。李家超:「不只是專業的服務,是一個民族感情的服務。我們亦希望盡量可幫助香港的醫護人員,更發揮他們的價值和服務,所以有內地專業醫護團隊來港,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能。」 李家超又說,另外四個運作中的社區隔離設施平均使用率達80%,要預留部分空間方便流轉。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福田有全村居民轉移隔離 大專生不滿宿舍徵用做隔離設施
【有線新聞】深圳周三多91宗本地感染,福田有小區因疫情嚴重,全區須轉移地點隔離,有居民投訴當局不准寵物隨行,擔心滯留家中有危險。亦有大專生不滿所住宿舍,在未獲同意下徵用做隔離設施。 深圳周三新增的91宗本地個案中,71宗是確診,20宗無症狀感染。在福田上沙的塘晏村,全村須轉移地點隔離,大批民眾帶著行李,在防疫人員安排下登車離開。 有塘晏村居民在網上發文稱,當局要他們立即離開,但不准家中寵物隨行,又稱防疫人員會在他們隔離後,上門用高濃度的消毒劑消毒,擔心滯留在家的寵物安危。亦有居民就寵物安置問題,詢問在場的防疫人員,但未獲對方答覆。 有深圳大專學生稱,當局在未諮詢過學生意願下,將學生宿舍徵用做隔離設施,更有學生不滿當局未將入住者分成男女,導致有隔離男性入住女生宿舍,更擅用宿舍內的私人物品。校方事後通報,決定不再徵用宿舍。 東莞有7宗本地確診,有網民拍攝到工人,在連接東莞長安鎮和深圳沙井的新安大橋上安裝攔網,並聲稱是為堵截離開深圳的車輛。 在東莞虎門一個街市,有民眾入內購物期間遇上圍封,滯留現場不准離開。東莞東坑鎮有工廠在空地上,搭建了過百個帳篷,讓員工就地隔離和休息。有當地台商向台灣傳媒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下周交代調整防疫措施、全民檢測細節 林鄭形容達九成半接種率方放寬是自綁手腳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下周初會公布調整社交距離措施及全民檢測實施細節。她又回應袁國勇建議,形容要首針接種率達九成半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是自綁手腳。 專家建議第一針接種率達95%便可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林鄭月娥不同意,林鄭月娥:「表明一定要到95%才能放寬,恐怕會令更多人更害怕,其實是自綁手腳。這數天接種第一針的數字不斷下降,這個也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去到最後一公里就是最難的。今天說95%(接種率)才能放寬。事實上現在也不應該只講第一針,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是第二針,要由現時的81%推高至至少90%。」 林鄭月娥指是否放寬措施不單看接種率,亦要考慮到確診數字、經濟情況等因素,她預告下周初會交代措施如何調整。林鄭月娥:「這個決定是否百分百準確,要在之後才知道。例如今天放寬了社交距離措施,但不久後確診個案暴升,你可能會說當天的決定錯了,但其實當天的決定是無法可預見。」 至於全民檢測何時做、如何做,林鄭月娥說會到時一併交代,強調籌備工作沒停過,但自己從無講過3月26日開始全民檢測,指網上流傳講法是不實。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日本福島對開海域地震上調至7.4級 至少三死、約百人傷 兩縣解除海嘯警告
【有線新聞】日本福島縣對開海域昨晚地震上調至7.4級,至少三死、約百人傷。福島縣和宮城縣的海嘯警告已解除,但仍有逾三萬戶電力未恢復。 有住宅的物件明顯搖晃、雜物散滿一地,東京等地一度有超過200萬戶停電。當地昨晚11時半左右地震,震央位於福島縣對開海域,震源深度60公里,是區內超過一年來錄得最強烈的地震。當局對多地民眾發出避難警示,宮城縣的石卷港及仙台港分別有30厘米及20厘米高的浪,福島核電站多個核燃料棒冷卻池一度停止運作。當局稱核電站未發現異常情況,東北新幹線一列由福島開往白石藏王的列車出軌,無乘客受傷。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內地周三多2432宗本地感染
【有線新聞】內地周三新增2432宗新型肺炎本地感染個案。確診有1226宗,無症狀感染1206宗。 吉林省疫情仍未受控,再多724宗,其中吉林市455宗,長春市268宗。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周日至周三在吉林調研時重申,須繼續組織好全員篩查,從嚴從緊落實防控,最短時間實現社區清零。另外福建再多99宗確診,而廣東新增83宗,深圳佔71宗。至於東莞、廣州和珠海都錄得確診。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日日有頭條:03年梁錦松否認偷步買車避稅
【有線新聞】2003年,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於預算案大幅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但被傳媒揭發他在公布預算案前購買了一輛凌志房車,並沒有申報利益,有節稅、以權謀私之嫌。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康文署即日起封泳灘 有游早水泳客指失望 救生員料市民需時適應、初期難執法
【有線新聞】即日起康文署轄下泳灘圍封,有泳客表示很失望。有救生員預計市民需時適應,又認為封灘初期難以執法。 在清水灣二灘有人漫步沙灘,但看真一些,出入口有鐵馬和膠帶圍封,但被人剪毀,亦有人搬開鐵馬闖入。市民:「準備去那邊,(封了泳灘不能游泳?)那我不游泳。」 在屯門黃金海岸泳灘,工作人員用鐵馬逐個出入口圍封,又掛上暫停開放橫額。不過在圍封前,已有泳客來游早水。泳客鄧女士:「有很多老人家不游泳,晚上不能入睡。泳灘這麼大、你不會碰到別人,我們懂游水、游到浮波位置根本不會碰到其他人。」泳客周先生:「我們習慣游泳的都很有規矩,是一些新的(泳客)玩到得意忘形,當天氣熱時便拉開口罩來抹汗。」康文署在第三波疫情時,亦曾經「封灘」超過三個月,今次會圍封至何時,康文署說會另行通知。 有救生員擔心實施初期要勸喻市民不要進入泳灘,會引發爭拗。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不止是一個閘口,可能有很多地方例如草叢、花槽及欄杆,可以跨進去。就算有一些圍欄,他們都會想盡辦法跨進去,都要加強巡邏、透過廣播呼籲。」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袁國勇倡九成五人打一針、7月可放寬限令兼通關 指全民檢測難致清零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說只要第一針疫苗接種率達95%,七月有可能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至於是否推行全民強檢,就取決於檢測、追蹤能力,但要回到清零的機會不大。 袁國勇等三名港大專家在明報撰文,說第五波疫情漸趨平穩,要繼續緊守防疫措施,直至市民都打齊針,本港有可能在7月前後回復正常。袁國勇:「最重要的前提是疫苗接種,要達到百分之95至99,公營醫療系統才可以應付到。」 不過有些緩解措施現時已經可以做,他建議容許每日快速檢測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復工,條件是要戴雙重口罩或N95口罩,這政策對醫護、運輸等基本及緊急服務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又應該盡早恢復國際航班。 至於是否推行全民強檢,就取決於檢測追蹤等配套是否準備好,袁國勇:「只要全民檢測漏了幾宗,仍可再次超級傳播。花了這麼多錢、人力物力,造成這麼多不便,是否值得?但要回到以前接近清零的狀態,我認為機會不大。」 短短兩個半月,超過4,000名老弱染疫死亡,他形容是香港現代史中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問題出於疫苗猶豫及錯誤信息,疫情結束後應豎立紀念碑,袁國勇:「如果我們在過去九個月一早接種疫苗,這慘劇不應發生。我們真的要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真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