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涉九龍城食店淋腐液傷人案 兩男子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兩名男子,涉及星期四九龍城一間食店,淋潑腐蝕性液體傷人案。 其中一名疑犯被黑布蒙頭,由探員押返案發現場作進一步調查。事發在今個星期四晚九時許,一名男子在賈炳達道近龍崗道一間食店外淋潑腐蝕性液體,有三名女子及兩名男童被濺傷,兇徒傷人後逃去。 警方經調查後,星期五分別在黃大仙及九龍城拘捕兩人,正調查疑犯作案動機。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增794宗確診、多41人亡 星研究兩針科興重症風險較復必泰高 當局稱三針分別不大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749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連續兩日跌至三位數,衞生署說暫時不重啟個案追蹤。另外再多41宗死亡個案,至少兩人是在院內感染。 確診數字繼續下跌,單日多749宗,比前一日少約200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我們暫時未做個案追蹤,因為個案數字仍是很多,我們沒有一個特定數字是會重啟個案追蹤。」 12宗輸入個案,四人乘搭荷蘭皇家航空,由阿姆斯特丹出發的KL819,三人則坐國泰由溫哥華出發的CX865,兩條航線觸發熔斷機制要停飛一星期。 單日多34人離世,連同七宗滯後呈報個案,當中至少兩人是院內感染。55歲、有肺癌的男死者上月中入院,到今個月初才發現感染;57歲男死者就曾經中風、有血小板缺乏症,二月底入院,過了近兩個月,剛過去星期日才驗出是陽性,他本身打了兩劑科興疫苗。 新加坡衛生部研究發現,接種兩劑科興的人,感染風險是接種兩劑復必泰人士的2.37倍,患重症風險更是打兩劑復必泰的4.59倍。張竹君:「科學委員會建議科興是要打三針,而復必泰要打兩針也是基本程序,所以不應該用兩針科興與兩針復必泰作比較,如果是接種第三針,接種哪一款其實沒有太大分別。」 衞生署和醫管局相信放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大廈污水樣本呈陽性 兩廈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葵涌葵康苑葵明閣及上水清河邨清平樓圍封強檢。 居民陸續到臨時帳篷採樣,政府說考慮到大廈污水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決定圍封,目標明日下午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財長黃循財為下一任領導人
【有線新聞】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確認,財長黃循財將接替他成為下任領導人。 李顯龍回應接班問題,確認計劃在下屆2025年大選前,或執政人民行動黨勝出大選後,由黃循財接棒。他稱決定是經深思熟慮,黃循財早前獲推舉為第4代團隊領導人,他稱政治領導從來不是單憑一人便能做到,強調國家面臨許多挑戰,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克服挑戰。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Twitter 提「毒丸計劃」對抗馬斯克收購
【有線新聞】美國富商馬斯克提出全面收購社交平台Twitter後,Twitter向股東提出反惡意收購方案,以增加馬斯克收購成本。美國傳媒報道,有私募基金亦有意收購Twitter。 世界首富馬斯克本月初才公布購入近一成社交平台Twitter的股權,但似乎遠遠未能反映他對Twitter的興趣,馬斯克近日再宣布,計劃動用430億美元現金,全面收購Twitter,即每股54.2美元,強調這是最終出價,他又提到若收購失敗,會考慮是否繼續持股。 馬斯克認為現時Twitter架構難以堅守言論自由,私有化後可把公司潛力釋放。不過部分大股東已表明反對,認為馬斯克的收購價,未能完全反映Twitter價值。 Twitter董事會仍在研究收購計劃,未有決定。不過在周五向股東提出、俗稱「毒丸計劃」的股東權益計劃,若一方持有公司超過1成半股份,原有股東可以較低股價購入更多股份,增加馬斯克收購成本,計劃限期是364日,董事會有權決定「毒丸計劃」最終是否落實。美聯社環球市場新聞編緝哈洛夫說:「這方法本身用以阻止惡意收購,這不代表Twitter不會和馬斯克談判交易,但目的是施加影響力,迫使馬斯克提高收購價。」 估計有超過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警檢44公斤冰毒、市值逾二千萬 兩男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兩名26歲男子涉嫌販毒,檢獲44公斤冰毒,市值2,350萬。 警方周五在大角咀截查一名男子,在他身上搜出小量冰毒,隨後押解到他租的單位,破門後發現另一名男子爬窗逃走,其後被捕。警方在該單位搜出冰毒及包裝用具,不排除有販毒集團趁復活節假期及社交距離措施放寬賺取利潤。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英冠 打比郡2:1富咸;哈特斯菲爾德2:2昆士柏流浪
【有線新聞】英格蘭冠軍足球聯賽,榜首的富咸作客1比2不敵打比郡。 打勝仗便可以提前上英超,黑衫的富咸來到打比郡,法比奧卡華路與迪哥度華列特配合,入球就這樣出現,時間是20分鐘,富咸領先上半場。 要在降班邊緣掙扎的打比郡,必須要打勝仗,才能保住來季留在英冠的一絲希望。換邊後6分鐘,柏蘭治接應布卡蘭的傳送撞入扳平,這一刻的打比郡,渴望反敗為勝的決心更大。 最後17分鐘,羅倫士的一腳,打比郡的另一個入球來了,鏡頭捕捉著柏蘭治,但最後觸球的另有其人。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是富咸的阿達拿比奧約「擺烏龍」,打比郡最終贏2比1,依然在24隊之中排「尾三」。 落敗的富咸繼續排榜首,只要最後5場當中贏1場,都可以達成直升英超的任務。 藍白直間衫的哈特斯菲爾德,主場與昆士柏流浪賽和2比2。巴比特的烏龍球,令主隊開賽6分鐘領先。 但優勢直到完半場前兩分鐘,阿莫斯近門撞射得手,雙方半場踢成1比1。 哈特斯菲爾德在換邊後8分鐘,一度靠杜科路的頭槌,再次領先。但5分鐘後,被對方的查亞混亂中射入,兩隊最終不分勝負。 哈特斯菲爾德目前排第3,落後次席的般尼茅夫4分,並踢多兩場,昆士柏流浪在24隊之中排12。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日日有頭條:03年特首夫人全副武裝落區挨批
【有線新聞】2003年沙士肆虐,當時有商界代表批評行政長官夫人董趙洪娉到疫區派發物資時,穿上全套保護裝備,又不滿政府發布疫情資訊不清晰。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北韓巡遊、晚會紀念太陽節 金正恩參謁太陽宮
【有線新聞】北韓首都平壤舉行多項活動,紀念已故領導人金日成誕辰的太陽節。領袖金正恩出席了群眾遊行,又前往錦繡山太陽宮致祭。 北韓領袖金正恩周五在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廣場,出席慶祝太陽節的遊行活動。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等官員陪同下,金正恩向民眾揮手致意。他和一眾官員並無戴口罩,但在場觀眾幾乎均戴上口罩。 巡遊隊伍展示了北韓國旗,隨後就是載有已故領袖金日成及金正日雕像的花車,群眾又在廣場拼湊出金正恩的名字。 今年太陽節是紀念金日成110歲冥壽,在5年前及10年前的太陽節,平壤均舉行過大型閱兵,但今年未見相關活動。南韓方面估計,北韓或於本月25日、朝鮮人民革命軍建軍90周年閱兵。 金正恩與夫人李雪主這日亦前往金日成陵墓、錦繡山太陽宮,以黨中央委員會等名義,向金日成及金正日兩位已故領導人雕像獻上花籃。平壤到晚上亦舉辦了晚會,安排學生跳舞慶祝太陽節,民眾亦能觀賞大同江上空的煙花表演。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莫斯科號成二戰後最大沉沒戰艦之一 克里米亞母港民眾獻花致哀
【有線新聞】俄軍巡洋艦莫斯科號沉沒,令俄軍折損一大戰力。分析認為不僅削弱俄軍黑艦隊的防空能力,亦可能打亂對烏克蘭南部城市的攻勢。在莫斯科號位於克里米亞的母港,民眾獻花致哀。 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沉沒,在艦隊總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民眾向俄羅斯海軍紀念碑獻花,向莫斯科號致哀。有俄軍軍官形容,莫斯科號是力量和希望的象徵,代表著上世紀末俄軍艦隊的復興。 烏克蘭指,是他們的反艦導彈在敖德薩對出海域,將莫斯科號擊沉。俄軍則指莫斯科號是因事故起火受損,拖回港口途中沉沒。雖然沉沒原因說法有異,但分析相信失去了莫斯科號,對俄軍士氣無可避免造成打擊,對戰況亦有影響。 雖然俄羅斯海軍掌握區內制海權,不過作為指揮中心的旗艦沉沒,將削弱黑海艦隊的遠程防空能力;亦可能影響俄軍準備對敖德薩發動登陸戰的部署。 排水量達12,500噸的莫斯科號,成為自二戰後在戰鬥中沉沒的其中一艘最大型戰艦。莫斯科號屬於俄軍的三艘光榮級導彈巡洋艦之一,由蘇聯於70年代冷戰期間設計,針對打擊美國航母。誕生的船廠位於如今烏克蘭境內、正受俄軍猛攻的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 莫斯科號服役至今已近40年,去年才完成翻新。配備一系列反艦和防空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陳肇始稱復課後推到校打針 楊潤雄指按接種率排優次
【有線新聞】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說,復課後會安排醫生到學校舉辦疫苗講座和即場為學童打針。教育局會按學校接種情況,安排優先次序。 學校最快下星期二起分階段復課,11歲以下兒童的疫苗接種率,目前只有六成多,政府說希望上學後可以再推高。陳肇始:「學校如果能夠推動疫苗接種,例如看看家長有甚麼疑慮,(子女)未打針是未有時間,或有沒有特別疑慮?如果能安排一些講座,很多醫生告訴我,他們很願意去學校舉辦講座,但不只講座,講完後馬上打針。過往長者方面也是這樣,即場講,如果排除了疑慮就即場接種。」 教育局說會要求學校報告學生的接種情況,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我們現在已在收集資料,一定會排列哪些學校,我們先去做這些工作。(會否參考安老院做法,向監護人發信,如果不反對就接種,會否參考這個做法?)長者始終也是成年人,我認為與兒童的考慮有不同,用這個不說反對就當贊成做法,這在兒童身上爭議性可能相對大。」 日後所有學生每日上學前都要做快速檢測,楊潤雄說當局除了會為申請資助的學生免費派快測套裝,亦預留了多些給學校提供予其他有需要的學生,學校如果不夠用亦可以再問局方拿。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復活假遊客迫滿大澳 人流帶旺海味店生意倍增 有小朋友稱去南丫島「戒電子毒」
【有線新聞】復活節長假第二日,遊客迫滿大澳,有海味店因此多了幾倍生意,但亦有大澳居民有點微言。 讓他們先走、讓他們先走,趁沒人快點拍一張吧,機會真是稍瞬即逝,沒辦法,假期下大澳就是這麼多人。市民鄭先生:「以為長洲較多人,但原來大澳也不少人。」 在大澳的小巷,別說社交距離1.5米,人與人之間相距一個身位都沒有,想拿手機拍照隨時碰到別人。人多對小朋友來說似乎無甚影響,最重要是——小朋友Karson:「有很多東西吃,(你困在家中多久?)很久(有多久?)一分鐘…一星期。」 來到水鄉當然帶同這裏的味道回家,有店舖說市民用消費券,花錢都較豪爽。海味店員工黃女士:「如果無消費券,他們用錢較緊絀、消費千多元,現在會消費四、五千元。」 你們去玩得開心,居民就頭痛了。大澳居民郭先生:「當然不方便,排長龍、等了很久。」大澳居民樊女士:「因為疫情關係,人人也沒地方去,大家保持距離也無所謂,歡迎。」 玩完想離開也要考驗耐性,由巴士站頭走一分半鐘,還未見到龍尾,有司機說公司已經增加班次,但人太多他們要多駕駛一、兩班,才可以疏理人流。 (「快點吧,無船了。」)有人不坐巴士去坐船,他說到南丫島有特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