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美國華盛頓槍擊案警方相信槍手已死
【有線新聞】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槍擊案,至少4人受傷,警方相信槍手已經死亡。 案發在當地星期五,有人上載懷疑是由槍手拍攝的片段到社交網站,見到他向旁邊建築物連開多槍。警員接報趕到華盛頓西北面一個社區後搜查附近建築,在一個單位發現懷疑槍手屍體,相信他在警員爆門入屋前自殺。警方又在單位內檢獲多枝槍械及彈藥,估計槍手架起步槍往窗外無差別射擊。受槍傷的4人情況穩定,警方又相信只有槍手一人犯案。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俄軍目標全面控制烏克蘭東、南部
【有線新聞】俄羅斯軍方將領揚言,俄軍計劃全面控制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甚至延伸至西部鄰國摩爾多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警告,俄羅斯野心不限於烏克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下周將先後出訪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與兩國領袖會面。 俄軍發放黑海艦隊護衛艦發射多枚「口徑」巡航導彈的片段,稱攻擊烏克蘭軍事目標。俄軍日前開展第二階段「特別軍事行動」的攻勢後,中部軍區司令明涅卡耶夫首次明確地說明,任務不僅要全面控制東部頓巴斯地區,更包括烏克蘭南部,建立通往克里米亞半島的陸路通道,意味將要佔據烏克蘭整條海岸線,俄軍還要向西繼續推進奪取造船重鎮尼古拉耶夫,以及最大港口城市敖德薩。明涅卡耶夫揚言,俄軍屆時可以通往烏克蘭西面接壤國家摩爾多瓦,被親俄分離分子所控制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並聲稱當地講俄語的人口遭到壓迫。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警告,俄羅斯的野心還包括其他國家,烏克蘭只是首當其衝。基輔當局又批評俄方毫不掩飾「帝國主義」意圖,一開始已計劃佔領東部和南部地區,而非打擊「納粹」分子。摩爾多瓦傳召俄羅斯駐當地大使深切關注俄軍的言論,敦促俄方尊重國家主權。 在東部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持續受到炮轟,烏克蘭指俄軍加強了攻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文憑試次日 21考生赴竹篙灣應考 3人確診不適缺考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第二日開考,考評局指有21名考生在竹篙灣隔離設施應考。 今日是英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試,考評局指分別有13名檢疫及8名確診考生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應考,另外有3名確診考生因為身體不適不應考。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元朗七旬老翁過馬路被吸糞車撞倒 頭部重傷 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75歲男子在元朗過馬路被吸糞車撞倒,送院後不治。 警員在車頭指揮燈位置蒐證,司機在場協助調查。 上午9時許,吸糞車沿大旗嶺路駛往元朗公路,去到大旗嶺東村附近撞倒正在過馬路的老翁,他頭部重傷昏迷,送往博愛醫院搶救後不治。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周末本地遊市民感興奮冀通關︰等到頸都長 司機擦亮旅遊巴復工︰終於看到希望
【有線新聞】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首個周末,有本地遊成團出發。不少團友說困得太久,要放鬆一下;停業多時的旅遊巴司機復工,希望政府再放寬措施。 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不少人約同三五知己來遊玩,市民叢女士:「我朋友打電話問我,有旅行團去不去?我們當然說要去,為甚麼不去?去!當然很開心,亦可以與朋友見面。」市民譚女士:「希望快點通關、盡快吧,人人也等了很久,等到望穿秋水,無法遊玩人人也很鬱悶。」 要玩得放心,上車前都要量體溫、用消毒液搓手、掃瞄安心出行及檢查針卡,這間旅行社還額外要求團友先做快測,停工數月的司機急不及待迎接這一日。 旅遊巴司機鄧先生:「非常開心,一早便取車來駕駛。(有無洗車?)有,車輛已擦亮。終於看到希望,旅遊巴司機有工作。希望政府放寬多一點,多點人去旅遊、大家有工作。」 出發了,26個團友去旅行。第一站來到中環裏的綠洲元創坊,空中花園成為「打卡點」,行不夠還可以去大館看歷史建築。不只可以玩樂,還提供膳食,玩到累便坐下來用膳。這一團去三個景點、包一餐任食火鍋,價值109元。旅行社說本地遊利潤很微,只是希望員工有工開。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11人灣仔暴動罪成還柙候判 官指口罩手套非平常帶備物品、選擇留下圖壯大聲威
【有線新聞】11名男女被控2019年在灣仔暴動,違反禁蒙面法等罪名,法官指他們明知發生暴動,選擇留下、意圖壯大聲威,裁定全部人罪名成立,還柙至下月7日判刑。 被告蘇朗豪到區域法院聽裁決,他與10名被告同被控2019年10月6日在灣仔軒尼詩道一帶暴動,7人違反禁蒙面法。 法官裁決指當日有500多人聚集,擲燃燒彈、縱火、用磚頭堵路、有人鏈傳物資,屬於破壞社會安寧;全部被告有口罩、防毒面罩、手套等,這些並非平常情況會帶備的物品,法官指被告蓄意裝備、參與示威,他們知道自己身處地方有暴動,選擇留下,成為人群一分子,意圖壯大聲威,被告在警方推進後才開始撤退,對於辯方說前線示威者未能離開,可能因為人群擁擠,法官反駁指他們有足夠時間離場,被告有否逃走亦不影響裁決,裁定全部人暴動等罪名成立。 至於被告蘇朗豪褲袋有鐳射筆,法官認為他準備用來干擾警方觀察示威者,引述專家指激光功能可以短距離傷害眼睛,鐳射筆不是攻擊性武器,但用來傷人就符合罪名的定義,裁定罪成。 11名被告要還押到下月7日判刑,等候索取背景報告,其中3名被告未成年,法官會為他們索取教導所報告。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俄軍確認沉沒莫斯科號有船員喪生
【有線新聞】俄軍首次確認在黑海沉沒的巡洋艦莫斯科號有1名船員死亡、27人失蹤,另外390多人獲救。 國防部在莫斯科號沉沒超過一星期後才公布死傷數字,稱莫斯科號發生大火引發彈藥庫爆炸,船員嘗試撲火和穩定船身,但不成功。官方早前強調莫斯科號是因為風暴沉沒,但烏克蘭聲稱以反艦導彈擊沉艦隻。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新版斑馬線黃波燈試用 加強閃燈提醒駕駛者讓路 有行人司機稱不察覺有變
【有線新聞】運輸署在葵涌試用新版的斑馬線黃波燈,加強了閃光功能,提醒駕駛者讓路予行人。 黃波燈用了數十年終於有「2.0版」,除了不斷閃,還加了不會「掉下來的光環」,黑白柱的白色部分亦會跟著閃,率先在葵涌葵聯路兩條斑馬線試用。新設計加強閃燈效果,原意是為了令司機更易注意到、讓路予行人,是否真的有用?我們在現場觀察過。 原則上行人一踏入斑馬線,司機便要停車讓行人過馬路。我們觀察了十分鐘,大部分司機都守規矩,但都有驚險場面。 電單車在斑馬線上的人群中穿過,有人未過完,貨車司機轉彎沒停車、直接駛過。看了這麼久,沒停車讓人行的司機屈指可數,是否新黃波燈發揮到作用呢? 行人楊小姐:「你這樣一說,我都沒有留意、沒留意裝了新燈柱。」行人李先生:「裝了這個燈我都不覺。」行人鄔先生:「其實沒有留意,你說我才留意,對司機沒有太大分別。」 司機黃先生:「都是差不多、沒甚麼分別。」司機陳先生:「我天天都來,我沒有留意到。我都不知道,我看線的,我不是看燈的。」 新版黃波燈會試驗半年,在深水埗、九龍城及大埔三條斑馬線增設,之後會檢討成效,考慮是否推展到其他地點。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日日有頭條︰00年運輸署更換道路限速牌
【有線新聞】香港公路的限速路牌曾標明單位,附有公里每小時的英文縮寫,即「km/h」,不少司機抱怨數字太小看不清楚。2000年,運輸署開始更換時速限制路牌,刪去單位,令數字更大。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本地遊復辦 業界指反應熱烈惟利潤低 料短期難辦海外遊 倡准抵港後居家檢疫
【有線新聞】復辦本地遊的首個周末,旅遊業議會說有10多團成行,形容反應熱烈,但海外旅行團短期內難以復辦,經營環境仍然艱難。 社交距離措施放寬首階段,旅議會至今收到約200間旅行社申請復辦本地遊,周末有10多團成行出發,規模大部分少於30人。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籌組)一百人要功夫,變相20至30人較簡單,本地遊我們是否很興奮呢?說真的我們絕對歡迎,起碼領隊、導遊,我們的員工能有工作,但其實本地遊的利潤很低。」 本地遊的生意逐步好轉﹐政府即將取消非香港居民的入境限制和放寬航班熔斷機制,海外旅行團又能否有望成團呢?旅議會總幹事楊淑芬相信,由於旅客抵港仍要檢疫,短期內也未必能做到。楊淑芬︰「安排外國(酒店)便簡單,但回到香港要安排檢疫酒店,相信這個是困難地方。我們提議可否這樣,香港居民回港可否居家檢疫,起碼外國旅客來港亦不會因為檢疫酒店的需求、很難預訂而受到阻礙。」 楊淑芬又說公海遊目前的熔斷機制還是嚴謹,相信6月前也很難成團。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新加坡下周將撤銷大部分防疫措施
【有線新聞】新加坡下星期二起將撤銷大部分防疫措施,並放寬入境限制。 已打疫苗的旅客入境新加坡前毋須做檢測,當局將解除10人限聚令及聚會人數限制,大型活動可以滿座,民眾不用保持一米社交距離,在戶外可以不戴口罩,但在室內和公共交通工具仍要戴口罩,當局取消大部分感染行蹤的追蹤工作,食肆亦不需檢查食客有否打針。 至於未打疫苗民眾,仍要遵守大多數規定,包括不能進入商場和景點等,新加坡至今約九成二人口已接種疫苗。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醫管局研究指沒服新冠口服藥患者死亡率最多高4.7倍
【有線新聞】2月底至今,醫管局已處方逾28,000劑新型肺炎口服藥予確診患者,分析了當中6,800人,發現沒有服用口服藥的人死亡率最多高4.7倍。 醫管局分析了超過13,000名新型肺炎患者的情況,其中有超過1,500人獲處方默沙東口服藥,有69名患者最終不治,死亡率約是4.56%,沒有服食口服藥的5,300人,有429人死亡,死亡率高達8%,是有服藥的1.8倍。 局方又分析了超過八百名獲處方輝瑞口服藥的病人,死亡率降低到只有1.24%,相反沒有口服藥的患者,死亡率高達5.9%。 至於住院日數,有服用口服藥的比沒有服食的患者早兩日出院。 隨著Omicron變種病毒再有變異,會否影響口服藥的療效?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其實最主要的變種,例如BA.4及BA.5都集中一至兩種基因的變異,好多時都是在激突蛋白中,與我們的口服藥針對的目標並不相同。」 不過曾德賢說即使有口服藥,有部分人都不願服食。 曾德賢︰「我們講解完藥物的副作用後、或可以引起的問題、有些藥物與藥物之間的影響作用、有部分藥物須暫停或減少,譬如有機會影響肝腎功能,部分病人都會有些擔心,導致他們拒絕服用。」 曾德賢又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