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台灣新增17801宗本地個案 6至11歲兒童疫苗開打
【有線新聞】台灣新增17801宗本地新型肺炎個案,再創單日新高,多3人死亡。 新增個案仍以新北市最多,有6500多宗,台北市3700多宗,輸入個案有57宗。當局擔心兒童感染人數增加,星期一起6至11歲兒童可接種莫德納疫苗,由醫護人員去到學校接種。兒童莫德納需要打2劑,最少相隔28天接種,每劑分量是成人的一半。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訪問南韓
【有線新聞】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訪問南韓。 劉曉明昨晚抵達仁川國際機場 周日,是他首次以此身份訪韓,將與南韓現屆和新政府人士就朝鮮半島問題交換意見。 劉曉明接受記者提問時強調中方支持無核化,但同時認為應考慮各國安全關切。又指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和北韓;美朝互相產生敵對感,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希望美朝能有意義且真誠地對話。中方期待通過與南韓協商,尋求緩解半島緊張局勢的方案。 劉曉明周二將會與南韓外交部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魯圭悳開會,討論近期局勢和合作穩定局勢的方案。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消息指歐盟計劃年內禁俄石油進口 德國望數月內找到替代品
【有線新聞】消息指歐盟傾向年底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其中德國表示可望在數個月內找到替代品,完全切斷對俄羅斯油產品的依賴。 歐盟早前已決定八月起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報道指歐盟正草擬第六輪制裁,重點針對俄羅斯石油和銀行。 烏俄戰事爆發以來,德國面對多方壓力,要求減少俄羅斯能源進口。總理朔爾茨的顧問透露,德國政府支持實施石油禁令,但需要數個月緩衝期,減少對俄進口石油的依賴。 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指,德國正逐步降低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比率,石油和煤炭已分別減至12%和8%。哈貝克說,德國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石油和煤,可望在夏季完結前切斷對俄的依賴。 至於天然氣,進口比率已由俄軍揮軍前的一半降至35%。當局計劃加快建設液態天然氣管道,最快今明兩年開始運作,從其他國家進口。 預料有德國支持,制裁方案遇到的阻力會較小。但歐盟官員透露部分成員國,包括奧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和斯洛伐克,關注對石油價格的影響,對方案有保留。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李家超周五會展辦造勢大會 未回應盼獲多少選票 稱爭取市民認同更重要
【有線新聞】特首選舉將會在星期日投票,唯一候選人李家超星期五在會展舉行造勢大會,被問到希望獲得多少張選票,李家超無正面回應,只是說最重要是爭取市民支持。 李家超:「我最大的目標是爭取大家認同我的施政理念,及我在政綱中所說的方方面面的政策目標,當然選票對我而言是重要的,是強心針,是一個認同及支持,但更重要的是我爭取市民的認同。」 李家超的造勢大會星期五下午4時在會展舉行,主題為「我和我們 同開新篇」,會邀請競選辦主席團及顧問團成員,以及選委出席,當日會有嘉賓分享,大會建議參加者入場前先自行做快速測試,入場時亦要掃「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 據了解,由於入場需時及需要安檢等,大會建議他們提早至少半小時進場。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美國據報叫停拜登任內首項對台軍售 涉俄烏戰事影響軍工業產能
【有線新聞】台灣傳媒報道,美國國務院叫停總統拜登上台後首項對台軍售案,40架新型自走炮的軍售項目取消,理由是俄烏戰事影響軍工業產能。 美國於去年八月宣布對台出售40輛M109A6新型自走炮,是美國炮兵部隊的主力火炮。連同近1700套炮彈強化套件、先進炮兵戰術數據系統等,涉及共7億5千萬美元,是拜登政府首項對台軍售案。 原先預計首批8輛自走炮明年交付台方,台灣傳媒報道,軍方近日向立法委員披露接獲美國國務院通知,受俄烏戰事影響,無法供應自走炮。台方提出把整項軍購案押後至2028年,但美方要求立即停止。 台灣的國防部回應則指,自走炮因生產線問題,美方稱最快2026年後才能付運。雙方會繼續溝通研究替代方案,符合作戰實際需要。 報道又引述消息稱,拜登政府對台軍售的態度有轉變,必須要符合不對稱作戰的需求,並調整軍事合作優先順序。早前亦要求台方停止推動未正式對外公布的反潛直升機採購案。 海軍及陸軍原先預計分別於今年及2024年,獲美方提供肩托式刺針導彈,亦可能要延遲付運。海軍司令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報告沒提及時間表,稱正跟對美方協調。若無法如期交付,會延遲付款。 法新社早前報道,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千多枚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涉走私音響、樂器配件到內地逃稅9,000萬 69歲運輸公司女東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上月在一艘內河船截獲一批走私回內地的貨物,市值約1.6億元,涉及稅項達9,000萬元,一名運輸公司女東主被捕。 檢獲的包括電子產品、音響器材、喇叭,還有小提琴肩托等。海關估計這批貨物價值1.6億元,如果成功偷運返內地,可以逃稅約9,000萬。檢獲的走私貨物當中,最貴的是價值30萬元的黑膠碟機,涉及稅項達17萬元。 海關於上月21日,在香港西面水域截查一艘正駛往內地的內河船,發現當中有3個可疑貨櫃。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指揮官黃貞富:「貨櫃內擺放貨物的影像密度不一,擺放最近貨櫃門的貨物,竟然是一些標明是內地製造的液晶顯示屏,然後再用牛皮紙在貨物的四面包住,只露出頂部的液晶玻璃面板,看上去以為全部貨物都是液晶顯示屏,也算是精心安排。」 海關指內河船上6男1女船員,經調查後證實與案件無關,負責運輸這批貨物的69歲女子其後被捕。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五一遊行 逾160人被捕
【有線新聞】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五一遊行亦爆發衝突。 市內多地這日都有抗議活動,但地方政府只批准一個地區舉行集會,其他示威均視為非法集結,包括以塔克西姆廣場為目的地的遊行。警方出動驅散,拘捕160多人。至於獲批舉行的集會則大致和平。 土耳其四月預計全年通脹率高達68%。勞工團體不滿生活成本飆升,要求最低工資應按通脹率每月調整。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馬里烏波爾鋼鐵廠撤走百名平民 烏克蘭指俄軍隨即恢復轟炸
【有線新聞】烏克蘭在南部馬里烏波爾、被俄軍圍攻兩個多月的亞速鋼鐵廠,成功撤走約100名平民。烏克蘭部隊指控俄軍隨即恢復轟炸鋼鐵廠,仍有小童未及撤離。 烏克蘭亞速營發放片段,長者和小童爬出亞速鋼鐵廠的瓦礫,受圍困2個月後重見天日。鋼鐵廠一帶自戰事以來,首次停火兩日。即使上空暫時沒有炮火和導彈威脅,但仍要小心地面未引爆的集束彈和地雷。 基輔當局指,星期日成功撤出過百名婦孺。有人憶述鋼鐵廠受襲時,連地下室都會搖晃。這批人先乘巴士前往數十公里外、位於烏東頓巴斯的營地,再由紅十字會和聯合國人員協助,乘車繼續撤離到基輔政府控制的中部扎波羅熱。 亞速鋼鐵廠是烏克蘭部隊在馬里烏波爾的最後據點,尚有數百名平民以及近500名傷兵受困。有守軍指控俄軍在這輪撤離結束不久,隨即恢復轟炸鋼鐵廠。而廠內仍有數十名小童未及離開,希望有多一兩輪撤離行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評,俄羅斯發動滅絕烏克蘭的戰爭,在當地炸糧倉、肥料倉和民居。情報部門就指控,俄軍在控制的地區霸佔醫院治療傷兵,又偷去設備、破壞基建。 在南部落入俄羅斯控制的赫爾松,本月正式開始要使用俄羅斯盧布,取代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過渡期約四至五個月;據報俄方亦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疫下託管停運 調查指近六成婦女須停工照顧子女 團體倡設兒童照顧者津貼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近六成半婦女因託管服務暫停,而須停工照顧子女。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及今年初分別訪問200名基層婦女、72間小學課餘託管機構及26間深水埗託管中心,發現學校停課時,超過七成的託管機構因為疫情及社署指引暫停服務,加上現時的託管服務未有因應半日課安排有所調整,近六成半婦女須停工照顧子女,令收入大減,建議政府檢討疫情下託管服務的安排,設立兒童照顧者津貼等。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上海有老人院轉運患者「遺體」時發現未死 當局指嚴肅處理
【有線新聞】內地星期日新增7741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其中上海有7333宗,再多32人離世。當地一間老人院準備運走一具「遺體」時,竟發現老人原來未死,五名官員及一名醫生被問責處罰。 上海新長征福利院周日安排殯儀館運走一具已放進屍袋的長者「遺體」,但殯儀館職員竟發現老人家原來仍然在生。「你們這是草菅人命啊,要抓起來的。活的看到了吧,活的。不要再蓋住他了。」其後老人被送往醫院,初步沒有生命危險,但事件引起猛烈批評。上海當局星期一表示,經過調查事件屬實。同日,普陀區民政局局長張建東等五人被問責,接受進一步調查;涉事醫生就被取消醫生執業證書,並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民政局亦已展開對老人院的行政處罰程序。 上海星期日多32人染疫亡,年齡介乎53至98歲,均患有基礎性疾病,當中僅有4人曾接種疫苗。而新增個案就有7333宗,包括727宗確診個案,都是無症狀感染轉為確診或在隔離人員中發現,但仍有58宗無症狀感染個案在社區中發現。當地六個區星期日達到社區清零,將會以「有限人員、有限區域、有限活動」的政策復工復產。 北京星期日新增41宗本地個案,當地啟用小湯山方艙醫院,集中收治無症狀感染患者,預計可以提供1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長沙樓宇倒塌八人獲救 據報仍有多人被困失蹤
【有線新聞】湖南長沙樓宇倒塌事故,據報至少有數十人被困和失蹤,截至星期一晚有8人獲救,消息指失蹤者大部分是醫學院學生,事發時正在大樓的餐廳和影院。 救援人員周日中午約1時,發現第7名被困人員。經過長達8個小時的救援,終於在晚上8時15分將她救出。當局稱,救援人員在周日下午已找到第8名被困人員。有目擊者表示,當時她和兩個朋友到倒塌樓宇內一間餐廳食飯,但當她們用餐後不久,就察覺現場有不妥。 目擊者蔣小姐說:「在吃的時候他(店員)一直催我們吃,上了菜之後大概吃了5分鐘,然後他就說在搞裝修,然後我們就聽到那種聲音很大,牆壁上面就是有那種砰砰的聲音,然後天花板上面,像是有東西掉下來這樣的。我是(12點)21(分)付完了錢,然後付完了錢我就趕緊下來,然後22分那個樓就塌了。」 蔣小姐稱,自己和朋友都因走避不及而受輕傷,又說幸好有店員及時提醒,才能逃過一劫。 有被困人員的家屬稱,倒塌樓宇涉嫌僭建。有現場家屬說:「然後有騎手看到說,是樓的柱子倒塌的,瞬間就倒了。這個樓,它的違建已經建了一兩年了吧。」 事故造成至少23人被困,另有39人失蹤,當局至今未有公布死傷數字。當地警方通報,目前分別以涉嫌重大責任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李家超倡設公僕KPI 譚耀宗稱為獎罰制影響升遷 團體指提前上樓居民易孤立
【有線新聞】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提出在政府訂立關鍵績效指標,他的競選辦主任譚耀宗說,過往各部門協調不足,這個建議令公務員明白職責是為民解困,日後會影響升遷。 在政府引入「KPI」,即是關鍵績效指標的建議,公務員都想了解更多細節,李家超競選辦主任譚耀宗說,疫情嚴重時,政府做事出現混亂,應該引入公務員獎罰制度。譚耀宗:「給一些花紅他?大家又覺得,他待遇不差,做好是應份,應該在任用、提升、提拔這些人時,應該考慮是否積極進取,幫忙解決困難問題,不是因循守舊。雖然政府不是胡亂解僱他人,但應讓出位置給其他人升遷。」 李家超的政綱另一樣令人關注的,是提出讓輪候公屋者可以選擇提早入住未有基建配套的新屋邨。有團體說現時每年可供編配的新公屋單位有一萬多個,相信可提前上樓的數量不多。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關鍵是交通情況。因交通不能夠完全沒有、叫大家行路到地鐵站。」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上班上學很大問題,變成孤立的地方。天水圍也發生很多悲劇,要有多點配套才可幫助貧窮家庭。」 譚耀宗說這個計劃是李家超提出,他覺得可以給市民多一個選擇:「我初初覺得只有一年,可能說出來人們覺得不太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