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北京禁堂食近兩周令生意慘淡 台灣餐廳轉營外賣急凍餐自救
【有線新聞】北京禁堂食接近兩星期,只有少數餐廳繼續營業。有來自台灣的餐廳老闆說生意慘淡,但會堅持營業,做外賣同時還自製急凍餐,開闢新出路自救。 無開,無開,還是沒有開。北京全市禁堂食後,很多餐廳索性關門連外賣也不做。就算是有營業的餐廳,廚師也不拿鑊鏟,轉拿羽毛球拍。 這個位於朝陽區的美食廣場,以往有很多在附近工作的人來吃午餐,但現在平日中午,營業的餐廳不足一半,客人更是寥寥可數。 疫情下,來自台灣的廖先生,他的餐廳生意額大跌8成。餐廳老闆廖先生說:「禁堂食然後又是居家辦公,所以人就特別少,很多店家乾脆不開了,而且我們有這麼多的員工要生活 ,所以你一停業或者是休假,他們可能就是減少了薪水。那所以我們幾個股東,算是決定是繼續把這個情況撐下去。」 「半筋半肉牛肉麵。」「蝦米、香菇、肉絲。」「燜一下吧,等那個燜好吧。」路不轉人轉,廖先生將較受歡迎的炒米粉、油飯製成急凍包:「先將它放涼,放涼了之後,放到我們那個包材裏面,然後稍微把空氣抽掉,再進去做冷凍的這個動作 。完全解凍的時候,用微波爐加熱就可以吃,還是比較方便一點。它一定是比較優惠一點,因為它的量比較大。剛好北京的疫情,剛好最近是有點升溫,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內地周四新增2452宗本地感染 上海多兩人病死
【有線新聞】內地周四新增2452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上海有2096宗,較前一日有所回升,當地多兩個人病死,死者年齡分別是88和89歲,直接死因是基礎疾病。 北京新增50宗本地個案,包括42宗確診,8宗無症狀感染。包括東城、西城、朝陽和海淀等12個區,即日起連續3日展開核酸篩查,並建議居家辦公,周末在家休息減少流動。 其他省市,河南、廣東、青海等都有個案。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兩郵輪公司分別撤港、清盤 業界料暑假難有公海遊 籲政府制訂熔斷機制
【有線新聞】公海遊下星期四可以復辦,但去年有營運的兩間郵輪公司,分別面臨清盤和撤出香港。業界估計暑假也未能出海,呼籲政府制訂停航的「熔斷機制」,增加船公司來港的信心。 夏天想來個下水禮、揚帆出海,即使下星期四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已經沒有郵輪公司營辦公海遊。政府1月初因疫情暫停公海遊,一個月後船公司皇家加勒比撤出香港,將海洋光譜號調往新加坡。另一艘郵輪雲頂夢號的母公司,就在1月中申請清盤。據了解,旅遊事務署星期三和幾間郵輪公司開會,業界要求訂立如同航空業的熔斷機制,因為去年有郵輪船員復陽,就要停航21日。 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柏良: 「政府本身沒有一套很清晰的指引,如果有一宗確診就要熔斷,肯定沒有可能接受。郵輪上的乘客按比例,按一個合理的比例,可否有一定確診數目才熔斷呢?」姚柏良說郵輪公司要時間準備,估計三個月內都難以有公海遊。根據啟德郵輪碼頭的船期,去到12月才有兩艘郵輪來港,打算經營來往東南亞的航線。 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總經理班智榮:「在這幾個星期內(政府)要給予一個很清晰的指示,說今年第四季可以重啟國際郵輪行程,船公司才不會取消來港,否則他們都會取消。有那麼多國家恢復(國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長沙灣塌樹壓毀兩貨車 沒人受傷
【有線新聞】長沙灣有大樹塌下,壓毀兩架貨車、無人受傷。 塌下來的大樹約有20米高,壓住兩架貨車,消防員用電鋸鋸開樹幹,逐一移離路面。清晨5時許,海麗邨對開一棵大樹突然倒下,橫跨兩條行車線。警方一度將往深旺道方向的,荔寶路全線封閉。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北韓公布首宗新型肺炎死亡病例 35萬人出現不明發燒症狀
【有線新聞】北韓公布首宗新型肺炎死亡病例,官媒確認自上月底起共約35萬人出現不明發燒症狀,6人死亡,當中1人證實確診,領袖金正恩嚴厲批評防疫系統出現漏洞。南韓指願意提供疫苗,中國亦指願意與朝方在抗疫上加強合作。 北韓官方確認國內出現新型肺炎個案後,領袖金正恩周四巡視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了解疫情發展和檢查防控工作,他向官員講話時未有戴上口罩。 官媒朝中社報道,當地4月底開始有一種原因不明的疾病急速傳播,累計約35萬人出現發燒症狀,包括過去一日新增的逾1萬8千人,但無指明當中多少人確診新型肺炎。目前仍然逾18萬人隔離治療,其中6人死亡,至少一人確診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 金正恩批評,疫情從平壤首都圈為中心向外擴散,是防疫系統出現漏洞。當務之急是主動封鎖疫區,全力治療並嚴格隔離患者,阻截病毒傳播。他又下令衛生部門迅速建立科學治療方法和策略,並加強供應藥物。 世衛正接觸北韓,又指已準備好支援北韓抗疫,平壤之前曾拒絕接收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所提供的疫苗。美國則未有計劃向北韓提供疫苗,但支持國際提供人道援助。北韓未有解釋平壤疫情爆發原因,不過當地上月曾舉行多次大型集會,包括建軍節的大型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天文台凌晨一度發紅雨 教育局宣布上午校、全日制學校停課
【有線新聞】天文台於凌晨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於早上7時05分改發黃雨,教育局宣布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停課。 在旺角雨勢有時較為頻密,外出的市民都帶備雨傘,天文台說一道活躍低壓槽正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雷暴,本港多處地區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而港島及將軍澳更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 天文預測今日密雲,有大雨及狂風雷暴,周末期間仍然間中有大驟雨,星期一雨勢逐漸減弱。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巴勒斯坦:以色列槍殺半島女記者需要負上全責
【有線新聞】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指半島電視台女記者被殺,以色列要負全責。 儀仗隊在拉姆安拉政府大樓外,為阿布阿克萊赫靈柩獻上花圈。 阿巴斯向她致哀,他指巴勒斯坦拒絕與以色列當局聯合調查,是因他們是罪犯,並不可信,不能讓他們掩蓋真相和逍遙法外。巴方會向國際刑事法院,尋求追究罪犯責任。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助中風患者隨時復康 「外骨骼」控制手指擺動握物 把握喚醒大腦黃金期
【有線新聞】瑞士有學者研發了復康用的手部外骨骼,中風患者就算一個人在家中,也可以隨時做物理治療,把握復康的黃金時機。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只要用在對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好幫手」。它是瑞士一間初創公司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為中風患者開發的復康外骨骼,因為中風局部癱瘓的手,關節及神經是完好,只是負責指揮的腦細胞受損,但大腦的適應力很強,患者裝上手部外骨骼,以外力反覆活動手指,大腦是可以重新學習,以其他腦細胞指揮這個部位,這個正正是一般復康訓練的原理,分別是患者不再需要找人幫手,外骨骼相當於人工肌腱,患者可以透過遙控,調節外骨骼的力度,因應手上物件形狀,外骨骼會自動控制壓力,自然握著物件,令大腦熟習觸感。 學者從法國、意大利等地,邀請了30位腦部受損的人接受臨床測試,其中一位手部癱瘓了7年的人,只是用外骨骼訓練一日,手指已經能夠活動兩毫米。如果可以在家隨時自主訓練,中風後治療的進展會更快,研究人員將會做更多測試,希望最快於下年將復康外骨骼推出市場。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警搗破荃灣非法賭檔、35人被捕 另涉違防疫條例被票控
【有線新聞】警方在荃灣搗破非法賭檔,拘捕35人。 被捕男女由警員帶上警車,警方下午在德士古道62-70號破獲一個非法賭檔,當場拘捕15男20女,年齡20至87歲,檢獲2張百家樂賭枱、一批賭具、籌碼及約93萬現金。被捕男女亦涉嫌違反防疫條例,會被票控。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廣州繼續停課 珠海多區嚴重水浸
【有線新聞】廣東暴雨持續,多地發出暴雨紅色預警,廣州全巿繼續停課,珠海多區馬路嚴重水浸,當局要出動剷車,救出被困巴士的乘客。 在早上上班時間,廣州白濛濛一片,要看到遠少少的大廈都不容易,望去珠江天色都很陰暗,雖然不是很大雨,但很多市民都做足準備。王先生表示:「我都事先帶好傘,然後家裏面的窗戶和門都有關好,衣服也收掉。」 在上班時間,廣州雨勢還不是很大,但之後就開始下大雨,就算穿著雨衣也會全身濕透,就算有雨傘都非常狼狽,有市民帶了傘都要去避雨,路面就有很多積水,至於全市中小學及幼稚園繼續停課。廣東多地持續下雨,其中台山赤溪鎮24小時最高雨量達570毫米,道路嚴重淹浸,大量積水湧入民居,村民要將雪櫃打橫放在枱上。而在珠海,暴雨下有馬路積水超過25厘米,當局要實施交通管制,當局出動剷車接走困在巴士上的乘客,交通警協助推走死火的車。深圳、中山等多個城市周四都發出暴雨紅色預警,當局提醒民眾減少外出、提高警惕。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廣州多個城市發出暴雨紅色預警 8城市學校繼續停課
【有線財經】廣東暴雨持續,深圳、珠海、中山等多個城市周四都發出暴雨紅色預警。不少地方更出現水浸至大腿的情況,目前至少有8個城市的中小學及幼稚園繼續停課。廣州當局早前呼籲市民減少外出,並儲備糧食。 廣州按揭利率今年三度下調,大部分銀行首置按揭息率將會介乎在5.2%至4.8%之間,而部分優質客戶更可低至4.6%。 內地去年1月開始實施「限塑令」,不過紙飲筒生產成本太高,相對較少工廠、商家使用,聚乳酸PLA材質就受到青睞。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屯門醫院殮房對調遺體 火化後方知出錯 殯儀業料殮房職員犯低級錯誤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殮房懷疑對調兩具遺體,發現出錯時其中一具已經火化,院方向家屬致歉,4名殮房職員被停職。有殯儀業界指,職員可能沒有看清楚遺體便火化,犯了低級錯誤。 兩名死者的家屬星期三早上接近同一時間、到屯門醫院認領遺體,其中一具遺體在醫院告別禮儀室進行儀式後、直接運往火化;另一具遺體送到殯儀館,家屬發現並非原定的遺體,通知醫院殮房,醫院才發現原來兩具遺體錯誤對調。消息指兩名男死者83及84歲。 有殯儀業界指據他對事件的了解,殮葬商沒有出錯,出錯的是屯門醫院,殮房職員應該是沒有看清楚遺體,便送去火化,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非常罕見,是低技術性錯誤,是不會犯的錯誤。可能認領遺體之後,工作人員或醫院殮房再搬,搬完放置遺體後調亂了,衍生這問題。」 屯門醫院高度重視事件,慰問家屬及深切致歉,會盡力提供協助,並成立委員會調查。涉事的4名殮房職員被停止執行相關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