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羅致光稱本屆修改多條法條保障勞工 評價交由大眾判斷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今屆政府修改多條法例,加強保障勞工,但評價要交由大眾判斷。 羅致光在網誌總結今屆政府的立法工作,包括取消強積金對沖和增加法定侍產假等,認為現屆政府保障勞工的工作做得多或少、偏向勞工還是商界,要視乎大眾站在哪一方,現屆政府任期即將終結,但對勞工保障來說只是一個分號、不是句號。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余偉文稱若美國持續加息 憂誘發新一輪金融風暴
【有線新聞】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說美國持續加息,擔心誘發新一輪金融風暴。 余偉文:「若美國繼續加息得如此快,而亞洲通脹相比輕微很多,亞洲加息速度若要應對通脹會慢些,會不會有資金因為息差大幅流出亞洲,而令亞洲貨幣突然跌。亞洲金融風暴都是如此,若有這件事發生,在金融市場傳導如何影響香港,要一直觀察及留意。」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13官員留任或升調組新政府 特首、政務司列外國制裁名單 李家超:嗤之以鼻
13官員留任或升調組新政府 特首、政務司列外國制裁名單 李家超:嗤之以鼻 【有線新聞】國務院任命特區新一屆政府主要官員,三司十五局中,13人是由現屆政府留任或升任,亦有6個新面孔加入問責班子,包括3位立法會議員。 新班子名單出爐,李家超下午與這26人,在政府總部見傳媒。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我的團隊是一支多元、團結、忠誠和執行力強的團隊。」 「第二把手」政務司司長,由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出任,他與李家超同樣被列入外國的制裁名單。李家超:「一些霸凌的國家,嘗試用一些所謂制裁的手段,去嚇怕特區的官員。更加令我們堅信不移,繼續我們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應有的職責。我會嗤之以鼻、我不會理會這些所謂制裁,亦不會主動理會他們如何發展。」 新班子將在7月1日履新,財政司司長繼續是陳茂波;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林定國,接替鄭若驊做律政司司長。新設的副司長職位,由創科局前常秘卓永興、現任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出任。與李家超合作超過十年,保安局常任秘書長葉文娟,成為新一屆的特首辦主任。 政務司正副司長會管轄9個局,原來的7個局長無得留低,只有鄧炳強、曾國衞和許正宇原位過渡;楊潤雄則平調,去新開的文化體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長沙灣碧海藍天第二座解封 發現一宗確診
【有線新聞】長沙灣碧海藍天第二座解封,發現1宗確診。 政府為大廈729名居民檢測,並到訪316戶,當中64戶沒人應門,會採取措施跟進。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林鄭不認反修例中錯判形勢:這結果遲早出現 指不歸咎歷任沒處理一國兩制漏洞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本台專訪,回顧反修例事件,她說會一力承擔解說不足的問題,但她不認為自己錯判形勢,問題在於回歸以來,不認真面對落實一國兩制有漏洞,但她不會歸咎歷任特首無處理。 回歸以來最大的危機反修例事件,在林鄭月娥的特首任期內發生,她接受專訪時回應,最近有建制派批評她當時錯判政治形勢,愧對國家。林鄭月娥:「我不知哪位人士有資格代表國家說話,我並不認同這個說法。自回歸以來,未有處理好一國兩制體制,未有建立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及執行機制,這個結果在2019年沒出現、在2020年會出現,2020年沒出現、去到2025年都會出現,香港將會陷於一個更難翻身的機會。(似乎聽你這樣說,即是這個炸彈何時引爆都有可能,但在你任內引爆是不幸?是否這樣?)我不會覺得是不幸,有些事要發生便發生。(你會否是覺得過去幾屆特首沒處理,令你遭遇2019年的事件?)我又不會這樣說,每屆都有每屆的問題,但我覺得回歸了20多年,我們都不認真面對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面是有漏洞、有不足。」 林鄭月娥:「我們主事官員沒有認真解釋,到後期已經太遲。」這個說法,外界批評她就反修例事件推卸責任。林鄭月娥:「我便是主事官員,我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薛永恒稱美制裁損本地科研發展 惟信制裁下可港科技更可「自立自強」
【有線新聞】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說美國制裁中國,影響到本地科研發展,但他強調有信心做好香港的基礎科研。 薛永恒:「我們很清楚有些科技被人掐住頸項,但因為掐住頸項,制裁令我們更有信心,令我們更匯聚資源,一起做好科技自立自強。」 薛永恒又說今屆政府史無前例,投放了1500億元推動創科,中央亦明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形容香港已進入快車道,希望在下一屆政府支持下,可令經濟有新動力。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林鄭認處理第五波不足 稱任何不如意事責在特首 退休後看內地劇、不打算遊美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本台專訪時,承認政府處理第五波疫情有不足,說香港有任何不如人意的事,責任都在行政長官。又說退休後會「煲內地劇」和先去內地旅遊,但暫時都不會去歐美。 第五波疫情下,本港過百萬人受感染,大批確診者在急症室外等入院,死亡人數亦是過去多波疫情中最多,林鄭月娥承認在處理第五波疫情有不足。林鄭月娥:「最終香港所有你看到的事、不如人意,責任都在行政長官,對不?因為行政長官在基本法下是特區首長,所以某程度上立法會運作不佳都是行政長官的責任,司法機關不能保持獨立審判權、效率不高,亦都是行政長官的責任,所以從憲制角度,我從來都沒有推卸責任。事實上在第五波之前的兩年,香港的防疫工作做得非常好,但當時亦無人認為這個政府是做得好,只要無愧於心。如果你每日介意我做了一些好事,為何無人稱讚,我都沒有做這件事,為何冤枉我呢?是無法可以集中精神處理施政上的問題。(但會否或多或少有委屈在心中?)這些我都不上心。」 即將結束42年工作生涯,曾形容自己是停不下來的林鄭月娥,說未想會如何打發時間。林鄭月娥:「我都是全身回歸家庭,起碼個心會一心一意。不過實在因為我有很多事想做,我想旅遊,又想看很多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世界游泳錦標賽 法國的馬贊特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摘金
【有線新聞】世界游泳錦標賽,法國的馬贊特,贏得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 「蝶背蛙自」四種泳式各游100米,第四線、法國的馬贊特,頭100米只是排第三,50米後搶上第二,到最後150米,壓過美國的科士打領先全場,優勢越游越開,最後的自由式已冠軍在望。 焦點變成他能否打破世界紀錄,美國「水怪」菲比斯,在2008北京奧運造出4分03秒84,仍然無人能破,馬贊特尾段未能保持,跟世績還有差距,不過4分04秒28,仍然打破大會及歐洲紀錄奪金,美國的科士打、卡利斯,分別第二及第三。 女子400米自由泳決賽,第四線、美國的莉迪姬,頭100米已經帶開半個身位,贏過7面奧運金牌,15次世錦賽冠軍,戰績彪炳。她亦是800、15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保持者。這位25歲美國名將由頭帶到尾,第四次贏得400米世錦賽金牌,成績是3分58秒15,將自己2017年創下的大會紀錄,推前0.19秒。年僅15歲、加拿大的麥堅桃絲,以3分59秒29奪得銀牌,美國的莉雅史密芙第三。 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第五線、澳洲的溫寧頓後勁凌厲,最後50米壓過德國的馬頓斯,重奪第一,游出3分41秒22、首名碰池,馬頓斯慢1秒63,得第二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入酒吧先快測首周末 警蘭桂坊一帶巡查票控多人 兩店停開最少一周
【有線新聞】入酒吧前要做快測的新措施,實施後第一個周末,大批警員巡查。警方由昨晚至凌晨,於蘭桂坊一帶巡查酒吧及食肆,警方表示,因未有確保顧客進入處所時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及遵守防疫條例規定,兩間處所負責人被票控,3男6女顧客未能出示安心出行掃描紀錄及多於四人同坐被票控,兩間處所要關閉7日及14日。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澳門增21宗確診 即日至周二全民檢測 學校停課、禁堂食
【有線新聞】澳門多21宗新型肺炎確診,居民即日起到星期二,要全民核酸檢測。 截至星期日下午4時,約9萬8千人做了檢測、5,406人有結果,全部都是陰性。全澳學校停課、所有食肆不准堂食、離境要有24小時內檢測陰性證明。至於新增個案,有13人是住在艷麗大廈的外勞,同層有一名鄰居中招,外勞的工作地點另有3人染疫;另外一個群組是一名獄警與三位親戚,他們住艷麗大廈對面的達昌大廈。衞生局懷疑兩座大廈位置相近、可能有傳播,暫時仍未找到源頭。 澳門衞生局局長羅奕龍:「艷麗大廈物理位置、地理位置上,與獄警經常去的一個住所、應該是他親戚的住所,達昌大廈,隔了一條街、窄的街,正對面。從流行病學推測,可能會通過未確認途徑,產生交流及感染,到目前仍未找到源頭。」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日日有頭條:父親節小童冀與爸爸齊玩齊工作
日日有頭條:父親節小童冀與爸爸齊玩齊工作 【有線新聞】記者蔡家俊:「今天是父親節,書君,你爸爸媽媽都不在香港,會想念他們嗎?」 記者陳書君:「疫情分隔多時,也習慣了,家俊你呢?打算怎樣慶祝?」蔡家俊:「應該也是簡簡單單吃頓飯,不知道2005年的父親節,小朋友最想與爸爸做甚麼?」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體操亞錦賽 石偉雄在男子跳馬獲殿軍
【有線新聞】體操亞錦賽,香港代表石偉雄,在跳馬決賽獲第四名。 石偉雄第一跳是難度5.6分,「向前空翻兩周、轉體180」,第二跳就轉用難度分4.8的動作,兩跳平均14.267分,得到殿軍,與獎牌擦身而過。另一位港將吳家祺就得第七。 石偉雄表示,集訓期間後肌跟腱出現問題,比賽時未有用上「李世光跳」,他將會回港稍作休息,準備10月的世錦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