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南韓和新加坡發現猴痘確診個案
【有線新聞】南韓和新加坡都發現猴痘確診個案。 南韓首宗確診個案是一名由德國回國的南韓人,入境前已出現頭痛、低燒、喉嚨痛等病徵,周二抵達仁川機場後主動申報,送院隔離,經核酸檢測和基因排序,確診感染猴痘。前一日另一名外國人入境時亦一度懷疑受感染,檢測後證實是陰性。 新加坡有一宗輸入個案,是今年爆發猴痘疫情以來,東南亞首宗病例。患者是42歲英國男空中服務員,本月中先後兩次到過新加坡,13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隔離21天。當局追蹤他工作的航班及逗留期間接觸過的人。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聽到有人河邊嗌救命 四川少年落水施救遇溺失蹤
【有線新聞】四川一名少年聽到有人嗌救命,誤以為有人墮河落水施救,懷疑遇溺被沖走,至今生死未卜。內地近日接連發生類似不幸事件,引起網民關注,呼籲救人者要量力而為。 成都市一名16歲少年,星期一聽到河邊有人大喊救命,於是跳河拯救,疑因乏力遇溺,至今下落未明。有目擊者說,當時有女孩叫救命,少年誤以為是有人墮河於是跳落水,「是那兩個女生的狗,狗沒有救着,(他)就從上面一直沖下來,然後自己淹死了,屍體現在都還沒有找到。」另有目擊者表示:「我看見他媽媽也在橋上哭啊,在那裏呼喊她兒子。」 少年的母親在河邊不斷叫喊兒子,更要由他人攙扶。當地政府部門人員表示,少年落水失蹤後,已調派100多人搜索。 今次繼星期日,北京一名男子在永定河落水救人,但遇溺身亡後,兩日內第二宗同類意外,在網絡引發不少爭議。有網民讚揚死者見義勇為,對他們的不幸感到難過,但指救人者應該量力而為,應該在安全的情況下作出支援。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涉盜他人資料改消費券收款帳戶 再與商戶合謀套現逾30萬元 九人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9名男女,涉嫌盜用他人資料,更改收取消費券的收款帳戶,與商戶合謀套現30多萬元。 其中4名男女涉嫌以不法手段取得受害人資料,包括身份證副本,再以郵遞方式,更改收取消費券的方式,到集團新登記的支付工具帳戶,並以沒有實名登記的電話確認。 警方翻查交易紀錄,發現他們在兩日內,重複在荃灣及馬鞍山,三間電子產品店舖套現。集團由黑社會操控,亦有青少年參與,另外兩名被捕人士,涉嫌盜用朋友及前伴侶個人資料,更改收取消費券帳戶再用作消費。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警司孔慶勳︰「招攬一些年輕人,去店舖使用消費券套現,這些年輕人被招攬後,使用消費券會收到小部分酬勞,大部分的錢會交予黑社會主腦。年輕人只不過是傀儡角色,很多受害人報稱不見身份證,或者向一些沒有持牌的放債人借錢。」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議員倡強制舉報機制擴至虐老 勞福局稱處理虐老須兼及社區 優先處理虐兒
【有線新聞】過往曾有院舍發生虐老事件,有議員在立法會大會建議,設立強制舉報虐老機制。當局說若要立法,就要一併處理社區虐老問題,目前會優先處理虐兒舉報機制。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既然兒童、福利機構也有,為何在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不同樣設立強制舉報院舍虐老機制?讓員工之間可以互相監察。」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優次、時間表的問題,沒錯,我們可以透過立法,(涵蓋)所有可能是弱勢、被虐的人士,如果做這個工作,涉及的範疇更闊,立法的時間會更長,這是一個取捨,我相信如果要處理虐老或虐待殘疾人士,不單是院舍問題,可能社區也要處理,日後這問題會繼續討論。」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美籍退役軍人烏東被俘或面臨死刑
【有線新聞】俄羅斯證實在烏克蘭東部俘虜了兩名美國退役軍人,指控他們是外國傭兵,不排除判處死刑。美國批評俄方惡劣言論令人震驚,莫斯科則否認是挾持人質。 兩名自願到烏克蘭作戰的美國退役軍人,據報月初在哈爾科夫以北失蹤,俄羅斯官媒之後指他們被扣押於親俄武裝控制的頓涅茨克。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接受美媒訪問時強調,該兩名美籍退役軍人獲恰當待遇,指控他們是參戰的外國傭兵,犯罪應被懲罰,稱會經調查決定會否判他們死刑。他又否認此舉是挾持人質。 白宮發言人批評,大國高官公開表示可能會處決身處烏克蘭的美國公民,言論惡劣,令人震驚。美國國務院表示正就事件直接聯絡俄方,但沒有獲正式回應。國務卿布林肯會視像聯絡,被扣押公民的家屬以提供協助。 於親俄分子控制的頓涅茨克,月初已有3名英國及摩洛哥戰俘,被當地法庭判處死刑。當地俄軍繼續加緊攻勢,再攻陷頓巴斯村落。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承認東部戰線戰況未見好轉,指控俄軍對哈爾科夫狂轟濫炸,再次呼籲西方盡快提供武器。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私隱署拘26歲男 涉社交平台冒認前女友開戶「交友」 稱歡迎上門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涉嫌在社交平台披露前女友的資料和相片起底,被私隱專員公署拘捕。 被捕的26歲男子,與事主短暫交往後分手,他涉嫌去年10月至11月期間,在四個不同社交媒體平台,冒認事主開設帳戶,披露她的姓名、相片、住址、私人及辦公室電話號碼,公司名稱及職業等個人資料,亦說歡迎其他人到她的住址,之後有不少陌生人聯絡事主,意圖交友。 這是私隱條例修訂以來,公署第四次拘捕行動。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行車里數2年不足2萬公里 TESLA向公司註冊車輛追討補貼
【有線新聞】電動車TESLA近日要求部分內地以公司名義買車的車主,退還一萬多元的國家補貼。 根據國家補貼政策要求,車輛要在2年內行駛2萬公里,沒有達標的車輛要退回1.4萬元補貼。TESLA方面表示,車價已扣除補貼,而補貼是由他們先墊支,但強調只是註冊公司名下的車輛才須補交款項,私人購買不受影響。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日日有頭條:董建華公布特區政府官員名單
【有線新聞】香港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於1996年選出董建華作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公布特區政府班子,除律政司外,其他人是由港英時代順利過渡。 董建華傍晚在辦公室公布他治港班子的名單,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梁愛詩被任命為律政司司長,接替現時因為是外籍人士,而不能過渡的律政司馬富善;現任運輸署長任關佩英,就會接替梁文建做廉政專員。 除了這兩項新任命外,其餘主要官員都可以過渡,包括布政司陳方安生、財政司曾蔭權、一度被傳為不可以過渡的保安司黎慶寧都可以留任。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元朗學信書院涉賣假學歷 前校長被控兩項欺詐罪 保釋候訊
【有線新聞】5年前被揭發涉嫌賣假學歷的元朗學信書院,前校長被控兩項欺詐罪,他獲准以1萬元保釋。 案件於粉嶺裁判法院再提堂,54歲的學信書院前校長關懷博,涉嫌於2017年初,向一男一女訛稱他們是教育局的調查對象,指要透過學信書院註冊,才能報考俗稱GCE的普通教育文憑考試,並誘使他們分別支付約2.9萬元及約3.9萬元,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8月25日再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任期將至陳肇委始落淚感謝特首支持 羅致光稱任內有頗多收獲
【有線新聞】多位即將卸任的司局長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大會,包括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她哽咽感謝特首林鄭月娥過去5年的信任及支持。 多名司局長卸任在即,出席最後一次大會,有議員亦把握最後機會表達謝意。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多謝你過去的努力,在你任期內面對疫情是相當不容易,你是一個願意和議員溝通的局長,最後藉這個機會祝你生活愉快。」陳肇始:「多謝李慧琼議員的祝福。」 接受完祝福,她見傳媒時回顧過去5年任期多次落淚,提及特首時更特別感觸。陳肇始:「在此當然特別多謝行政長官林太對我的信任及支持,當然亦要多謝我的問責團隊,以及我們食物及衞生局,在此多謝大家、後會有期。」 未知能否有緣再見的,還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羅致光:「世事很難料(是否最後一次),在工作這幾年都有頗多收穫,我相信在一些我過往希望做到的勞工和福利政策上的改善,不可以說全部在本屆內實施,但大部分都做到。有一部分已鋪好藍圖和路線圖,需要日後多屆政府不斷優化,才能做得更好勞工保障和社會福利服務,多謝大家。」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警員到朗屏起火現場調查 保安局:非人為刻意破壞、局部地區受影響沒啟用緊急警示
【有線新聞】朗屏輸電橋大火事件後第二日,大約中午12時,有警員到起火現場調查,向在場的工人了解電纜橋的狀況,並拍照做記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無跡象顯示有人刻意破壞,又說只是局部地區停電,所以沒有啟用緊急警示系統。 鄧炳強︰「這個緊急警示系統,由於一響就是全港性,這次影響主要在屯門及元朗區,所以我們認為使用全港性的警報系統,未必最適宜。」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緊急警示系統的問題,一般政府是對於全港市民有關的事,就發出緊急警示。因為這次是局部地區,所以這次沒有使用系統。(為何昨晚沒有官員來關心居民?你昨晚在哪?有沒有來巡視?)我們昨晚已經啟動緊急應變系統。第二,同事徹夜與中電人員,一起來督促盡快恢復提供電力,因為這對政府來說是首要任務。」
- i-Cable
- 2022年06月22日
珠江北江第二號洪水將發展為特大洪水
【有線新聞】受暴雨影響,珠江北江第二號洪水將發展成特大洪水,而西江第四號洪水亦正在發展中,附近流域水位持續上漲。廣東省於星期二夜晚發布防汛應急一級響應。 廣東暴雨持續,韶關市沿江地帶大部分街道被淹沒,附近的樓房亦出現水浸,有私家車幾乎浸泡在水中。當地由星期二起呼籲全部低窪地區居民轉移至安全地帶,降低洪水帶來的損失。韶關市民:「大概四點多鐘的時候就聽到那些警報一直不停地,就是拉警報,喊我們起床,然後就開始轉運。有專門的車過來接我們,來到安置點這裏。」韶關過去一個月錄得超過740毫米雨量,局部地區更超過1500毫米,是有記錄以來最高。 而在韶關下游的清遠英德,周三早上出現超過36米的洪峰,超出警戒水位10米,是1915年以來的最高記錄。當地廣泛地區嚴重水浸,當局已轉移超過4000名民眾。 水利部表示,北江水域的水位亦持續上升,今年第二號洪水將發展成為特大洪水,而西江第四號洪水亦正在發展中,水位持續上漲且將會長時間維持高水位的狀態,提醒沿河民眾盡快轉移,降低洪水帶來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此外,廣西、江西、福建及浙江等省份亦受暴雨的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災情,當地救援部門緊急解救、撤離民眾,部分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