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G20外長會議閉幕 布林肯與拉夫羅夫短暫交談 為俄烏戰事以來首次
【有線新聞】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閉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會期間短暫交談,是俄烏戰事以來首次。布林肯敦促俄方恢復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俄羅斯指對話由美方提出,兩人在外長會就烏克蘭問題針鋒相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印度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期間短暫交談約10分鐘。華府稱布林肯表明,美方會一直支援烏克蘭,敦促俄羅斯恢復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要求莫斯科釋放被指涉間諜罪的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員惠蘭。俄羅斯外交部稱,是布林肯主動提出與拉夫羅夫對話,但並非談判或會面,今次是俄烏戰事爆發以來他們首次面對面交談。 烏克蘭局勢是外長會的焦點之一,兩人針鋒相對,布林肯認為與會國家必須敦促俄羅斯立即停戰和撤軍烏克蘭,恢復國際和平及經濟穩定;拉夫羅夫批評西方國家代表將會議變成「鬧劇」,意圖將經濟衰退的責任推卸予莫斯科。 外長秦剛指應踐行真正多邊主義,堅持平等對話,國際上的事應由大家商量,不能搞強權政治、甚至陣營對抗,強調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積極勸和促談。 東道主、輪任主席國印度外長蘇傑生稱,與會成員國在涉及相對不發達國家,如加強多邊主義、氣候變化等議題,普遍達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歐美太空總署合作推動月球標準時間 授時制助各國任務同步 首要建月球定位
【有線新聞】人類即將再次踏足月球,為了配合未來的探月任務,歐洲和美國的太空總署將會合作為月球設立標準時間及授時制度,第一步是建立屬於月球的衛星定位系統。 人類再次迎接探月時代,不再是滿足於留下足印,而是各國的官方及民間機構共同開拓月球的資源,甚至建立據點,長駐月球。屆時除了解決起居飲食,還有一種無形基建是必須,就是可靠的報時制度。以地球為例,我們有協調世界時UTC作為全球統一的時間標準,配合衛星及原子鐘校正,令全世界的電腦及手機也看到準確的時間。 歐洲太空總署認為如果人類要長駐月球,長遠需要「月球標準時間」,現時正與美國等國家一起推動這件事,屆時各國的月球任務於時間上也可以同步,合作更加方便。而標準授時的第一步是月球上空也要有衛星定位系統,類似地球的GPS,有足夠數量的定位衛星校準時間,亦意味做到「全月球定位」。 歐洲太空總署正在研發相當於天線塔的著陸器,2024年發射第一顆月球定位衛星,可能在不久將來月球上的人就可以用手機數據和地球的親友通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海南艦首次進行遠海訓練 開赴西太平洋
【有線新聞】南海局勢緊張之際,解放軍的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首次進行遠海訓練,與其他軍艦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加強聯合作戰能力。 兩棲攻擊艦海南艦聯同一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以及一艘補給艦組成的南部戰區海軍遠海聯合訓練編隊,近日完成訓練返港,編隊在30天航行了9000多海里,先後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訓練。編隊指揮組參謀劉成林表示:「我們通過設計各種導調情節,調配各兵種、各要素的聯動,在真實的戰場環境中摔打錘煉部隊,不斷提高部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 海南艦是075型兩棲攻擊艦的第一艘,可以搭載多架直升機以及運送坦克、裝甲車和氣墊登陸艇,另外兩艘廣西艦和安徽艦亦已服役。 而解放軍海軍的招生宣傳片中,出現的這架模糊的飛機引起熱議。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指,機翼處於折疊狀態,有傾斜雙垂尾,是外界稱為殲-35艦載隱形戰機的特點。不過,台灣曾任艦長和軍校教官的呂禮詩則認為不似殲-35,而是類似美國新一代旋翼機V-280的中國版魚鷹機,可以部署在航母或者075型兩棲攻擊艦,加強空中運輸能力。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被徵百億額外博彩稅 馬會發信稱不會裁員 促更有效率工作
【有線新聞】馬會被政府徵收120億元額外足球博彩稅,行政總裁應家柏說要審慎管理成本,但不會裁員。 應家柏向員工發信,說明白同事關注被徵收額外稅款的影響,他保證會繼續投資世界級賽馬產品及人才等,亦會動用儲備,維持在未來5年批出每年至少45億元恒常捐款;同時表明不會因此裁員,但要審慎管理成本,懇請員工更有效率地工作、具策略地運用資源;又說對未來仍然樂觀,相信馬會可以克服挑戰。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百佳進口法國乳酪或含玻璃碎 食安中心指令下架回收
【有線新聞】百佳超級市場一款法國進口乳酪,可能含有玻璃碎片,要停售及回收。 食安中心接獲歐盟通報,說品牌Casino一款雲尼拿味的玻璃樽裝乳酪可能含有玻璃碎片,隨即要求百佳停售及下架,又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並在辦公時間致電進口商熱線2606-8658,了解回收安排。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今年正式恆常化 起薪點1.8萬元
【有線財經】「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由今年開始正式恆常化,最低工資和補貼的金額均保持不變。一般職位的起薪點依然是1.8萬元港幣,政府會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最長為期18個月。參與企業須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企業可由三月起經計劃網頁提交職位空缺。 至於參加計劃的青年必須為香港居民,並於2021至2023年獲頒學士或以上學位。職位空缺經勞工處審批後,將由3月20日起上載計劃網頁供畢業生申請。獲聘的畢業生與企業可隨即協定僱傭合約的生效日期,截止日期為9月30日。 惟計劃實行至今都惹來不少爭議,有立法會議員提出首年度放出近3500個職位,但最終只有一千多名畢業生入職,對計劃的成效存疑。另外亦有聲音促請當局放寬計劃申請限制,令職業訓練局學生及副學士亦可受惠。不過勞工處回應,近八成參與計劃的青年和企業都表示對計劃感到滿意,又指大學生北上後帶回的效益更好,暫時不考慮納入其他畢業生。 廣州2021年提出構建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三年計劃,今年是計劃的最後一年,廣州不少全新文旅景點已經落成。據《廣州旅遊發展趨勢報告》,去年廣州屢次在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全國熱門航班目的地等排首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九龍塘基華小學爆發急性腸胃炎 27學童痾嘔 1人需入院
【有線新聞】九龍塘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爆發急性腸胃炎。 衞生防護中心說學校星期二起,先後有27名六至七歲學童嘔吐和腹瀉,其中一人一度留醫,當局派人到校視察後要求學校消毒及建議他們採取預防措施。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商務部:努力留住優質外資 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准入限制
【有線新聞】面對外資流失,商務部回應今年將努力留住優質外資,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准入限制。 內地放寬疫情防控後,消費市場逐漸回暖,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年升6.8%,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按年增長近三成。商務部指情況好過預期,今年會將汽車、家電、家居、餐飲定位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點。 被問到有外資撤走,商務部指亦有不少外資看好中國市場,會努力留住優質外資。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長期來看,中國的市場對企業來講是必選。我們會在投資促進、提升服務、擴大開放、優化環境上,下更大力氣,努力把優質的存量外資留下來,把更多高質量的外資引進來,將研究推動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准入限制。」 至於就業問題,人社部就預計就業形勢將持續回暖,總體保持穩定,但指出今年新增的城鎮勞動力規模創下了新高,達到1662萬人,承認仍然存在壓力。人社部部長王曉萍表示:「招工難、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老百姓在求職就業中還面臨著一些急難愁盼的問題,希望有更充分的就業機會,更合理的勞動報酬,更可靠的社會保障,這些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面對人口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鴨脷洲留宿幼兒中心爆上呼吸道感染 17學童及3職員染病
【有線新聞】一間留宿幼兒中心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耀能協會鴨脷洲幼兒中心上月初開始,先後有17名三至六歲學童及3名女職員發燒、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當中3人要入院,經治療後已經出院。 衞生防護中心稱3人帶有呼吸道合胞病毒,1人帶有腸或鼻病毒,已建議幼兒中心消毒及將染病學童分隔。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上海老翁在家門口種菜被指佔公共地方 物管人員清理手法惹爭議
【有線新聞】上海有老人在家門口種菜被指佔用公共地方,但當局只給他一個小時通知,之後就派人強行清理,被批評做法太粗暴。 網上流傳一條影片,幾十名人員在通知一小時後就到場強行倒掉門口盆栽,更一度與長者發生推撞。事發在星期三,青浦區一名82歲老翁因為在家中門口種植24盆蔬菜,被指霸佔公共地方,接獲通知要他一個小時內清走,家屬指由於時間太過倉促,令到現場情況非常混亂。事件引起網民關注,批當局勞師動眾欺負老人家。 當局經調查稱片段中為物管公司人員,上月已通知住戶要清走植物。物業工作人員賈先生表示:「這個(安置房)是分給他們的,沒有花園一說,都是(公共)綠地。因為現在(有住戶)侵佔綠地比較嚴重,現在集中整治,政府派的城管之類(工作人員)統一執法的。」 對於家屬指人員執法手段過於暴力,當局指工作人員已保持克制,期間無任何言語或肢體衝突。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屯門醫院吊機路軌外殼脫落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康復病房一個天花懸掛病人扶抱吊機路軌外殼脫落,無人受傷。 醫管局說吊機去年8月檢查過,當時沒有異常,每年亦會做負重測試確保系統安全,符合牌照規定;事發後已即時停用吊機,安排承辦商維修,沒有影響病人臨床服務。 全港公立醫院有約1130套不同型號的天花懸掛病人吊運系統,至今沒有收到其他異常報告。醫管局已經要求各聯網全面檢查,確保病人及員工安全。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藝術館明起米羅作品展 近八成首現亞洲 與畢加索、達利並稱西班牙三傑
【有線新聞】「西班牙現代藝術三傑」之一、抽象派藝術家胡安.米羅作品明天起在香港藝術館展出 。 一入展館,第一幅畫細心去看,是女人、鳥的形態,還有星星、月亮、眼睛,是米羅經常採用的視覺符號。香港藝術館館長羅欣欣:「米羅其實小時間本來他父親希望他從商,他後來17歲時真的成為一個會計文員,因為不適合工作就生病。他如何療傷?就是回到家鄉有個農莊,他便發現大自然可以醫治他心靈。我們看這些符號不只是一些簡單、抽象視覺元素,而是一些可以令自己平靜的符號。」米羅常用的標誌在這裏化為天上的星座,市民進來這裏可以盡情感受這個世界。 胡安.米羅是20世紀知名藝術大師,與畢加索、達利齊名,有「西班牙現代藝術三傑」之稱。他主張詩歌與繪畫無分界限,日常生活就地取材。60年無間斷創作,晚年作品「煙火」筆觸依然揮灑有力。羅欣欣:「他涉獵許多不同範疇,有雕塑、繪畫、板畫、公共藝術、陶瓷也有,一個如此全面的藝術家都難得一見。」 米羅94件作品首次在香港展出,逾八成首次登陸亞洲,當中11件是第一次外借。市民星期五起至6月底可以去香港藝術館參觀,一睹米羅作品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