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外交部: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主權國家地位
【有線新聞】外交部回應駐法大使言論,重申尊重各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蘇聯解體後,中國是最早同有關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建交以來,中方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發展雙邊友好合作關係。中方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主權國家地位。」 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不是有效主權國家,質疑克里米亞是否屬於烏克蘭。對於盧沙野的言論是否代表中方立場,毛寧回答指,自己在記者會上的表態代表正式立場,法國外交部表示將會與盧沙野磋商。多國外長出席歐盟外交會議時,包括捷克外長等表明絕不能接受盧沙野的言論,希望中方能說清楚。立陶宛外長亦表示,波羅的海三國將正式要求中國澄清立場。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中國首發火星彩色全球影像圖 「嫦娥六號」擬2024年月球背面採樣
【有線新聞】周一是 「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和中科院聯合發布中國首次繪製的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另外,當局又表示嫦娥六號探月任務會在2024年前後展開。 在「中國航天日」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科院聯合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圖像都是彩色,包括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由環繞火星的探測器「天問一號」,自前年11月起,歷時8個月所拍攝到超過1.4萬幅圖像數據處理而成;空間分辨率為76米,同時又通過相關影像識別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國際天文聯合會根據相關規則,將其中22個地理實體,以中國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命名,包括西柏坡、漠河和周莊等。當局稱這批中國的科學探測數據,將為人類深入認知火星作出貢獻。 另外,中國正展開第四期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預計2024年前後實施,將會到月球背面採樣並帶返地球,是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採集月壤,到2028年前後將發射「嫦娥八號」。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比如說在(月球)上面,能不能蓋房子、能不能打磚,還有就是要在上面進行通信,這些東西可以在(嫦娥)八號上面進行充分的這些實驗,這是為以後的、真正大規模的月球科考提供保障。」 他又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開心香港|周六全港戲院劃一票價30元 活動斥資約二千萬元 財爺:快樂不可用金錢量化
【有線新聞】政府斥資約二千萬元舉辦「開心香港」活動,周六全港戲院劃一票價30元,每月會有不同美食市集。暑假維港海濱有大型嘉年華等。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計劃目的是令市民開心,難以估算經濟效益。 繼推出Hello Hong Kong吸引旅客來港後,政府再推出Happy Hong Kong計劃,希望市民有得食、有得玩、開開心心。星期六率先有全港戲院日,市民入場看影劃一30元,星期四早上11時開售,親身購票每次最多買四張。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大部分以本地居民為主,我相信外地來或內地來旅客也不會因今日戲票便宜,降至30元專誠去看電影。」 每個月其中一個周末會在不同地區舉辦美食市集,頭炮是本周末在會展舉行的環球美食市集,星期三起在十八區民政諮詢中心免費派發門票 。五月及六月的美食市集落戶沙田大會堂及觀塘海濱,毋須門票免費入場。 海洋公園六月逢星期六晚免費開放下園區,讓市民觀賞燈光匯演,預計共兩萬人參與。七至八月連續五個周末在灣仔海濱長廊至銅鑼灣避風塘,旅發局將舉辦海陸嘉年華,有音樂、舞蹈表演、BMX單車及滑板體驗等。八月有賽馬會邀請曼聯青年隊,來港交流一星期。 大部分活動由籌辦機構出錢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香港仔街市完成翻新 下月中開幕 80個攤檔率先周三開業
【有線新聞】香港仔街市翻新完成,下月中開幕,其中80個攤檔周三率先開業。 香港仔街市是首個街市現代化項目,有142個攤檔,採用開放式設計,設有中央冷氣。137個已租出的檔位售賣蔬果、肉類、乾濕貨品,賣活雞的地方就獨立分區,空氣過濾了才排出街外;街市設有熟食中心和「回收便利點」,並有多個無障礙設施 。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國防部:中國與與新加坡4月下旬至5月上旬舉行海上聯合演習
【有線新聞】中國國防部宣布,將於在今月底至5月上旬,與新加坡舉行海上聯合演習。 國防部指,根據2023年國際軍事合作計劃,以及和新加坡雙方達成的共識,解放軍海軍將派出導彈護衛艦玉林艦及掃雷艦赤壁艦,前往新加坡參與海上聯合演習。期間海軍代表團會出席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及國際海事安全研討會。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人社部: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有線新聞】國家人社部宣布,推出十項措施,以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包括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著力拓展就業渠道,做實做細就業服務,強化困難兜底保障,加強觀念引導,促進脫貧人口等農民工就業,組建勞務協作聯盟,建立跨區域信息共享和勞務輸出機制,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人社部指,今年第一季度內地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3月的失業率錄得5.3%,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3074萬人,就業情況保持總體穩定。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人大常委會北京召開會議 審議反間諜法修訂草案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會議,一連三日在北京召開,會審議反間諜法修訂草案。 根據草案建議,為完善網絡間諜行為的規定,及針對信息網絡特點,條文修訂後將定明網絡間諜行為,包括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針對國家機密、涉密單位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進行網絡攻擊、侵入、干擾或破壞等,都會被視作間諜行為。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49歲前法團委員使用虛假文書申1.2萬維修費 判100小時社服令
【有線新聞】一名前業主立案法團委員承認4項使用虛假文書罪,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100小時社會服務令。 49歲被告黃叔榮案發時是昌遠大廈法團委員,被控2019年至2020年使用四張虛假現金單據,向法團申領1萬2千元維修四道防火門工程費用。他早前承認全部控罪,裁判官指被告一而再,再而三利用虛假文書,認罪是唯一求情因素,判處100小時社會服務令。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機械龍起火
【有線新聞】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夜間煙火特效表演期間,有一條機械龍著火,無人受傷。 著火的機械龍頭火勢猛烈,期間懷疑發生爆炸。事發於當地星期六晚,目擊者說樂園舉行《幻想奇觀煙花大匯演》期間,一條高約13米的機械龍煙火表演與平常有異,之後就著火,消防到場灌救,並疏散工作人員和遊客。 樂園發聲明指正調查起火原因,基於安全考慮,暫停全球迪士尼樂園類似的煙火表演。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新北兩女伏屍旅館樓梯間 疑吸食過量毒品致死警拘一男
【有線新聞】台灣新北市兩名女子,懷疑吸食過量毒品,倒斃在旅館的樓梯間。警方其後根據線索,在桃園一間酒店拘捕一名男子,懷疑同案有關。 警方懷疑涉案的男子,匿藏在桃園一間酒店,於是破門入房即場將他制服,在他身上搜出少量毒品。警方指,這名男子周日凌晨,與兩名女子入住新北市一間汽車旅館,但到了中午時,旅館職員發現兩名女子倒臥在梯間,身上蓋上棉被。職員追查下,發現同行的男子,事發後已駕車離去。新店分局偵查隊長蔡調坤 :「旅館的這個經理在查巡房過程中,發現她們倒臥在這個樓梯間,身上沒有明顯外傷,也沒有抵禦傷痕。」 警方到場證實,兩名女子已經死亡,在房內檢獲多包毒品,最終根據線索在桃園一間酒店,將這名姓洪的男子拘捕。疑犯供稱與兩名死者在網上認識,為紓解壓力,所以相約到旅館開毒品派對,懷疑兩人因吸食過量毒品死亡。警方相信,疑犯在桃園被捕時,正與另一名女子開毒品派對。警方己將案件循殺人、棄屍等方向調查。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俄外長:絕不原諒美國拒向俄記者發簽證
【有線新聞】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到美國紐約主持會議,預料亦將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拉夫羅夫批評美國拒絕發放簽證,讓俄羅斯記者隨行採訪,美國國務院未有回應。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不滿美國拒絕向隨行的俄羅斯記者發簽證,採訪他到美國紐約主持聯合國安理會會議,強調俄方不會忘記和原諒。他說:「自稱最強大聰明、自由公平的國家退縮,做了蠢事表露他們誓言保護的言論自由及獲取資訊的誓言有何價值。」 俄羅斯本月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引起烏克蘭強烈不滿,美國曾敦促俄方要專業履行主席國職責。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明,會有行動回應華府拒發簽證給俄方記者的做法。有俄羅斯傳媒引述外交消息,美國記者之後會面臨不便。 美俄關係近日再趨緊張,因《華爾街日報》記者格爾什科維奇,被俄羅斯當局拘捕及起訴,涉嫌為美國從事間諜活動。白宮稱指控荒謬,要求俄方立即釋放他。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五一黃金周|導遊轉職物管月薪1.5萬 業界指需每月穩定帶20團 否則難吸引回流
【有線新聞】五一黃金周預計有60萬旅客訪港,旅行團會較現時多一倍,但只及疫情前一成左右。酒店業主聯會說訂房理想,截至本月中已達七成,有賓館更達九成,惟經歷疫情導致人手流失,接待有壓力。 五一黃金周預期八成旅客都自由行,這間位於尖沙咀的賓館已經做好準備。經過三年疫情倚賴月租客,通關後逐步復常迎接旅客,更換床單被鋪。這個黃金周訂房已達九成,由於房間流轉快,最大困難仍然是人手不足。 旅遊業賓館聯合總會會長兼召集人李嘉龍:「始終收拾房間是勞動力高的工作,他們都辛苦,年紀大的人退休,年青人又不願意入行。我們搶人才就要跟三星酒店競爭 ,人工甚至要高兩三千元。」賓館去年暑假更換所有門鎖,未來亦計劃用150萬元翻新房間 ,包括把牆紙換成瓷磚。 旅遊業界預計五一黃金周會接待約300團,每日平均接待團數較現時多一倍。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整個旅遊市場要看是,這一個市場旺季過後,有另一市場能夠接駁得上,市場才會真正健康,但目前做不到。」她說有些導遊已轉行,若轉職物業管理月薪最少有15,000元,若不能確保導遊每月穩定帶20團,相信難以吸引導遊回流,希望政府透過津貼鼓勵導遊重返行業。